國公!


    五等爵位之中的最高級別。


    按唐製,郡王與國公並為從一品,而在明朝,正一品國公、郡公,從一品郡侯。


    這種地位,根本不是一般人可以比擬的。


    此刻,李善長直接將蘇璟的功勞提高了封公的地步,那是等同於將蘇璟架到了火上烤。


    胡惟庸低著頭,內心感慨不已。


    薑還是老的辣。


    李善長雖然一直都在說要退了,但這手段,可不像是一個要退的人該有的。


    崔亮聞言說道:“左丞相,你貴為韓國公,此言何意?國公之爵位,非常人可以授予,蘇璟之功勞再大,卻也是不夠的。”


    封國公這事,明顯是毫無可能的。


    就算是朱元璋,那也得掂量掂量。


    這一大批功臣還在呢,你就把一個連仗都沒打過的小年輕,直接封公,那是鐵定會得到大批反對的聲音的。


    就算是侯爵,依舊是有著相當多的功臣等著排隊受封。


    一旦封了侯爵,蘇璟自然而言就有了一大堆的敵視者。


    李善長迴道:“崔尚書,我不過是按照你所言推論而已,況且,我並不是毫無根據,蘇璟的功勞,可還沒說完呢。”


    要是直接說讓蘇璟封國公,那肯定是大問題。


    但現在是崔亮被抓住了話語中的漏洞,事情就變得有趣起來了。


    崔亮的臉色有些難看,但他的確是不好反駁。


    這就是李善長的智慧了,想讓蘇璟封侯爵,那就直接說封國公,這樣一來,退一步便是封侯爵了。


    中庸之道,莫過於此。


    殿內群臣,神色各異。


    朱元璋高坐在龍椅上,淡漠的看著下方發生的一切。


    朱標眉頭微皺,也在思考著,這朝局的形勢變化。


    蘇璟作為他的老師,他自然是不希望蘇璟入了朝堂之後,陷入無盡的黨爭之中。


    但朱標同樣清楚,現在的蘇璟,已經無法避免陷入黨爭了。


    就像是此刻,明明蘇璟根本不在,但圍繞著他的事情,已經爭論的喋喋不休了。


    “標兒,繼續說。”


    朱元璋開口道,仿佛對下麵的爭論毫不在意。


    明明蘇璟的事情,是他一力在推行的。


    朱標聞言,繼續道:“蘇師於不久前改進火器,製造出可以單人發射不需要點燃引線的火銃,現新式火銃第一批已經全部鑄造和試驗結束,裝備神機營之後,戰力立刻就能提升數倍。”


    新式火銃!


    又是一記重磅消息。


    滿朝文武,皆是震撼不已。


    當然,早就猜到了這新式火銃是蘇璟改進出來的徐達和常遇春,就顯得相當淡定了。


    新式火銃,那可是朱元璋連夜不睡覺,催促著寶源局下轄的火銃製造部分直接趕製出了第一把。


    當場實驗,並且取得了良好的成功。


    新式火銃對於大明軍事實力的增強,可比什麽狼憲還有鴛鴦陣要厲害多了。


    一個隻是打倭寇的戰法,另一個是直接將火器更新換代。


    這根本不能同日而語。


    朱亮祖整個人都是懵的,他作為武將,這新式火銃也早就拿到了手了。


    在簡單的嚐試了幾次之後,那是相當的愛不釋手。


    他也深刻的明白,這新式火銃對於大明軍事實力的增強到底有多大。


    但朱亮祖怎麽都沒有想到的是,這東西,竟然是蘇璟改進出來的。


    這馬上徐達和常遇春就領命北伐了,新式火銃立馬就能派上用場,對於接下來的北伐戰局,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還是正麵的影響。


    蘇璟!


    為什麽偏偏是伱!


    朱亮祖的內心呐喊。


    他不願意相信這個事實,也有些明白,為什麽自己派出去的人,會直接杳無音信了。


    能改造出這新式火銃的蘇璟,這種手段,生效才是不正常的。


    徐達一直沒說話,但他一直都在觀察著百官的反應。


    蘇璟的氣候,已經有些壓不住了。


    今日朱元璋的這場大戲,唱的真是相當的精彩。


    常遇春則是喜上眉梢,根本沒有半點的掩飾。


    別看他也是淮西集團的,但身為太子朱標的未來老丈人,他根本不需要和任何人結黨。


    蘇璟是他兩次的救命恩人,這對於常遇春來說,就是最大的恩情。


    崔亮聽著朱標的話,整個人也有些恍惚。


    雖然他不反對蘇璟入朝堂,但對於蘇璟的觀感,其實一直都不好。


    今日之前,他都沒有怎麽高看過蘇璟。


    但。


    今日朱標論功之後,蘇璟在他心目中的分量大增。


    這要是蘇璟早幾年搞出這些事情來,怕是真的有機會封公了。


    一樁樁一件件,真是全是大功!


    而且,蘇璟此刻也深得朱元璋的喜愛,可以說是一切條件都具備了。


    就好像領導賞識下屬,下屬又麵麵俱到,啥條件都符合,這提拔的事情,那不就是一路暢通了。


    蘇璟,未來,不,是不久之後,必定成為大明朝堂之上一個不可忽視的存在。


    “崔尚書,蘇璟這功勞,封個侯爵,應當是不算過分吧。”


    李善長朝著崔亮說道,但其實是說給朱元璋聽的。


    這封爵的事情,到底是伯爵還是侯爵,還得是朱元璋來定奪。


    崔亮不再說話,他看得懂李善長的操作,所以他不會成為李善長的槍。


    “善長,你說完了嗎?”


    朱元璋看向李善長說道,這話一出來,就帶著一股壓迫感。


    身為皇帝,朝局他看的比誰都清楚。


    因為別人在朝局之中,而朱元璋則是掌控朝局的那個人。


    李善長和蘇璟之間的對立,更是他親自挑撥起來的。


    李善長當即拱手迴答道:“臣妄言,還請陛下恕罪。”


    朱元璋沒說李善長,而是朝著一旁的朱標問道:“太子,你覺得呢?蘇璟應該封什麽為好。”


    這大明的天下,以後終究是朱標的。


    有些事情,得朱標自己來判斷。


    朱標沉默,立刻在腦海中不斷的思考起來,他知道,這是父親朱元璋給自己的考題。


    底下百官雖然大多低著頭,但也一個個等待著朱標的結果。


    其他的建議,朱元璋隻會采納,但最終怎麽樣,還是朱元璋自己決定。


    但朱標的建議,朱元璋大概率會直接照依,特別是在早朝這種頗為嚴肅的時候。


    沒多久,朱標的眼神變得清明,他看向朱元璋道:“迴稟父皇,兒臣以為,蘇師應當封伯爵。”


    伯爵!


    國公不可能,侯爵強行封還有一絲機會。


    但身為蘇璟學生的朱標,卻是建議伯爵。


    此話一出,朱元璋的臉上閃過一抹不易察覺的滿意之色。


    百官之中,那是也是心思各異。


    朱亮祖的嘴角露出一抹笑容,心中暗道:蘇璟,看來你也不過如此,太子殿下與你的關係,並沒有傳聞中的那麽好。


    崔亮默然不語,但看著朱標,隻覺得大明的未來有望。


    李善長一直都是那副表情,仿佛一切都是理所當然。


    那些淮西集團的官員,大多數興奮不已,在他們看來,這是朱標惦念他們,不想讓一個蘇璟壓了他們一頭。


    而那些非淮西集團的官員,則是訝異中帶著一些失落。


    出身終究是決定了太多東西,即便是太子朱標,也無法免俗。


    他們和淮西集團的成員相比,先天劣勢太大了。


    當然,這些人,都不是真正的大明頂級官員,想的也就這麽多了。


    胡惟庸這種的,心中隻是感慨:太子殿下,真是越來越有陛下的風範了。


    “好,那就依太子所言,你們還有什麽想說的嗎?”


    朱元璋掉下了定音錘,這事情算是落幕了。


    這種時候,是不會有二缺出來說話的。


    陛下和太子達成了共識,那其他人的意見,已經是無足輕重了。


    “看來你們沒什麽意見了,那朕就定下了,念及蘇璟之功勞,特封仁遠伯。”


    朱元璋淡淡開口。


    顯然,這仁遠伯的封爵,是他早就想好的。


    至於具體的品階,對應的官職,朱元璋並不著急,這些都是等蘇璟日後自己來決定。


    沒錯,朱元璋的設想之中,他要給蘇璟相當大的自主權。


    蘇璟的腦子的確很好,但他需要麵對的不是一個對手,而是一群。


    所以,這樣的自主權,是必須的。


    仁遠伯!


    仁,德愛相親曰仁。


    遠,才學深奧曰遠。


    這伯爵的封號,可是相當的遠大。


    隻是聽到這封號二字,百官便已經知道了蘇璟在朱元璋心目中的地位。


    仁愛相親指品德,才學深奧指能力。


    滿滿的都是期待啊!


    “好了,退朝吧,今日就到這裏了。”


    朱元璋大手一揮,一場無比重要的早朝就這麽結束了。


    奉先殿外,階梯之上。


    百官緩步下行,一個個心思各異,對於他們來說,今日的早朝,信息量真的是太大了。


    “崔尚書,留步。”


    李善長喊住了前麵的崔亮,一臉笑容道:“剛才在朝堂上,一切都是秉公而言,希望崔尚書不要介意。”


    崔亮淡淡道:“左丞相言重了,不過都是為了大明而已,我自然是不會介意的。”


    李善長笑著說道:“崔尚書果然是直性子,真是令我相當的欽佩,希望日後崔尚書依舊能夠保持現在的態度。”


    “這就不勞煩左丞相費心了。”


    崔亮說完,那是沒有絲毫停留,快步就朝著前方走去。


    李善長看著崔亮的背影,嘴角的笑容緩緩消散。


    “丞相,今日您這一招以退為進,真是令下官佩服啊!”


    胡惟庸湊到了李善長的身邊說道。


    李善長淡淡道:“什麽以退為進,不過是陪陛下演場戲而已。”


    演戲?


    胡惟庸一愣,有些不明白。


    李善長微微搖頭道:“惟庸,你腦子向來轉的快,心思也活絡,但有時候少做一些多餘的事情,多想想大事要事,自然會明白很多。”


    一句話,已經是在敲打胡惟庸了。


    和朱亮祖走的太近,這腦子也被朱亮祖給帶偏了。


    “丞相教訓的是,惟庸明白了。”


    胡惟庸立刻低頭道。


    裝孫子這件事,在胡惟庸真正當上大明左丞相之前,他都是無比在行的。


    “隻是惟庸不明白,丞相和陛下,到底演了什麽戲?”


    胡惟庸繼續問道。


    這朝堂上的事情,看懂的越多,才能做最正確的事情。


    李善長淡淡道:“惟庸,你是不是以為我估計與崔尚書爭鋒相對,將蘇璟的封爵提到國公,是在捧殺蘇璟?”


    胡惟庸點頭道:“正是如此,丞相難道不是這個意思嗎?”


    這事情,不隻是胡惟庸這麽看,朝堂上的百官,也有許多是這麽看的。


    “我問你,惟庸,你覺得蘇璟知道這件事後,第一個記恨的人是誰?”


    李善長朝著胡惟庸問道。


    “自然是崔尚書,不!”


    胡惟庸下意識的迴答道,然後又立刻意識到不對勁,忙說道:“應該是丞相您。”


    李善長點點頭道:“不錯,你還算是能看明白一點,讓蘇璟記恨我,這便是陛下讓我做的,我自然要做到,這就是今天我演的這場戲的內容了。”


    “其中的關節,你自己想想,想不明白的話,那我隻能說,我這個位置,怕是還不太適合你。”


    這話一出口,對於胡惟庸就是相當重大的一錘了。


    丞相之位,那可是胡惟庸夢寐以求的位置。


    原本李善長已經多次明示了,這丞相之位,將來肯定是李善長的。


    但現在,竟然又生出變故,胡惟庸沒辦法不緊張。


    “是,丞相,惟庸迴去之後,定會仔細考慮明白。”


    胡惟庸保持著低調謙遜,朝著李善長恭敬道。


    李善長也不再多言,繼續朝著前方而去。


    遠處,禮部侍郎世家寶正朝著禮部尚書崔亮問道:“崔大人,今日您這是何必呢?這陛下要封蘇璟伯爵之事,肯定是早就想好的,犯不著多說什麽。”


    朱元璋今日將蘇璟封爵的事情拿出來討論,是個人都知道,肯定是想封了。


    這種情況下,直接順著說那是最好的選擇。


    像崔亮這樣剛,就顯得有些愚蠢了。


    雖然,從結果來看,朱元璋就是要崔亮配合剛一下。


    崔亮說道:“世侍郎,有些事,總有人要去做,明哲保身是正確的選擇,我不會怪你,但我希望,將來你做到我的位置上時,能夠想想,自己應該做的事情是什麽。”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老朱,咱說好的不急眼!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邊不亮北邊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邊不亮北邊亮並收藏大明:老朱,咱說好的不急眼!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