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眾皇子和太監的努力下,一個巨大的杠杆裝置便被搭建好了。


    一旁的卡奧斯看著這個裝置,並沒有說什麽。


    雖然看著簡陋,但整體的思路是沒有什麽問題的。


    “二哥,纏的牢固些。”


    朱棡和朱樉兩人正在往大銅鼎上綁繩子,那是鉚足了吃奶的力氣。


    “放心,三弟。”


    出力氣的活,朱樉還是擅長的。


    不多時,繩子總算是纏好了。


    一根長長的杠杆一頭吊著大銅鼎,另一頭延伸出去,垂下來一根繩子。


    一切準備就緒,朱橚和朱樉兩人離開大銅鼎。


    “四弟,你可以拉了。”


    朱棡朝著朱棣喊道。


    “好,三哥。”


    朱棣點點頭,隨即開始拽動繩子。


    繩子瞬間繃直,在杠杆的作用下,力道被放大傳導到了大銅鼎的那一邊。


    但不等大銅鼎離開地麵,杠杆已經開始彎曲。


    朱棣繼續用力,還是拽不動。


    “不行,二哥,我拉不動了。”


    朱棣朝著朱棡喊道。


    朱棡看了看手裏的圖紙,眉頭蹙起。


    “四弟,讓我來試試。”


    朱樉直接將朱棣換了下來,他來拉繩子。


    果然,年紀大些,這力氣也大了不少。


    隻不過,結果並沒有太大的變化。


    大銅鼎,依舊沒能離開地麵。


    “不應該啊!”


    朱棡看著手裏的圖紙,思考著緣由。


    顯然,他對於力臂力矩的認知還不足,隻是簡單的根據圖紙做出了一個杠杆裝置。


    這場舉鼎的實驗,還要繼續。


    ……


    溧水縣。


    已經是第二天。


    蘇璟上午教導朱標和朱橚,沐英也好奇的聽了一會。


    但他發現,自己根本就聽不懂。


    此時朱標和朱橚學習的內容,沒有一定的基礎,已經很難理解了。


    不過朱標舉丹爐的事情,他之前打聽金丹一事的時候就聽說了。


    昨天更是特意問了朱標,朱標簡單演示了一下動滑輪的作用。


    直接就將沐英給震住了。


    僅僅是一個滑輪和一根繩子,竟然可以讓一個人的力量放大那麽多。


    簡直就是神跡。


    這動滑輪組,在軍中建設的時候,想必也是極為的好用。


    “蘇先生學識淵博,在下真是欽佩不已。”


    沐英朝著蘇璟說道。


    此時蘇璟的授課也結束了,朱標正在做著望遠鏡。


    蘇璟擺擺手道:“有啥欽佩不欽佩的,我看你也聽不懂吧,沒必要吹捧我。”


    被蘇璟這麽一說,沐英也有些尷尬,他確實沒聽懂。


    “抱歉,是在下唐突了。”


    無奈,沐英也隻能朝著蘇璟道歉。


    蘇璟抬頭看向沐英,有些無奈。


    但他也不得不承認,朱元璋這些兒子的家教,都還可以。


    “對了,你怎麽沒問伱義父要望遠鏡,上次我給他做了不少呢。”


    蘇璟詢問道。


    這算上朱標做的和自己做的,都快小一百個了。


    麵前沐英那是朱元璋的義子啊,怎麽一個都沒有分到。


    “嗯?”


    沐英一愣,有些意外。


    他當即朝著一旁的朱標問道:“弟弟,蘇先生真的給父親做了不少望遠鏡?”


    朱標點點頭道:“沒錯,還是父親親口跟蘇師要的,大哥沒有拿到嗎?”


    這會朱標也有懵的。


    沐英可是自己的大哥,長期鎮守外地,也是一方大員。


    怎麽可能連一個望遠鏡都沒分到。


    不對,他甚至不知道望遠鏡。


    沐英傻眼了,沒想到啊沒想到,自己竟然真是啥都沒撈著。


    “我知道了。”


    沐英迴答道,隻是這語氣裏,分明並不是那麽高興。


    生氣肯定不會,朱元璋收養他對他有大恩,這一點沐英心裏很清楚。


    但不滿肯定還是有的。


    主要是這望遠鏡在戰場上的作用太大了。


    “大哥,我爭取給你多做些。”


    朱標意識到了問題,立刻朝著沐英說道。


    “多謝弟弟了。”


    沐英點點頭道。


    對於自己的太子弟弟朱標,他給予了自己全部的關心。


    朱標此刻想起一些事,朝著沐英問道:“沐大哥,你那邊有遭遇倭寇嗎?”


    上次從朱元璋的身邊離開的時候,朱標還記得父親朱元璋說起了倭寇的事情。


    不等沐英迴到,蘇璟便笑道:“牛懿,看來你地理一般啊,倭寇那是山東沿海的事情,東瀛的幾個島和建寧遠著呢。”


    “蘇先生說的不錯,咱們大明的倭寇之患主要在山東沿海。”


    沐英點點頭道:“不過倒不是從未出現過,隻是極為稀少而已,多數是被海浪衝來的。”


    雖然鎮守在福建,但沐英對於大明全國的軍事情況都是比較了解的。


    他可不是什麽繡花枕頭,身為朱元璋義子,他能年紀輕輕鎮守一方。


    靠的不僅僅是關係,也有著自身的努力。


    朱標問道:“沐大哥,父親常說,這山東沿海的倭寇甚是煩人,你也駐守在沿海,可有什麽對付倭寇的辦法。”


    麵前就是個海邊的將軍,朱標自然是立刻就詢問了起來。


    沐英搖頭道:“關於這山東沿海的倭寇,我也了解過,委實不好對付。”


    “他們人數不多,但武器精良,不僅有倭刀,還配有強弩和火器,劫掠完百姓就撤退,十分的難纏。”


    朱標的問題,其實朱元璋早就問過沐英了。


    不過,倭寇的問題可不僅僅是大明洪武年間的問題。


    那是持續嘉靖時期依舊存在的問題。


    怎麽可能那麽容易就解決了。


    “火器?”


    蘇璟聽到沐英的話,微微愣了一下。


    在他的記憶裏,倭寇還是戚繼光抗倭的時候,火器當時是有的。


    但現在不過是洪武年間,竟然也有了嗎?


    “沒錯,倭寇是有火器啊,怎麽了?蘇先生。”


    沐英迴答道。


    “沒什麽,記憶有些錯亂而已。”


    蘇璟迴答道。


    他倒是真的記混了,火器早在宋代就出現了。


    朱元璋的神機營那是赫赫有名。


    整日裏教導朱標和朱橚,這戰爭方麵的曆史蘇璟還真怎麽迴憶過,的確是有些記岔了。


    “倭寇竟然如此難以對付嗎?”


    朱標憤憤的說道。


    倭寇騷擾邊境,遭殃的都是沿海的百姓。


    沐英歎了口氣道:“是啊,倭寇的倭刀十分的鋒利,我軍配備的刀刃經常在交戰中被砍斷,故而交手時,很容易驚慌失措。”


    “這是為何?倭刀竟然能有這般厲害嗎?”


    朱標有些不解道。


    在他眼裏,倭寇不過是蠻夷,這打鐵鑄造的技術,都是從華夏傳過去的。


    為何兵器上竟然不如對方。


    “牛懿,倭刀厲害是自然的,一把倭刀得造多久你知道嗎?本身就不是量產的東西,各方麵自然是強於我軍的製式佩刀了。”


    蘇璟淡淡開口道。


    冷兵器的戰爭蘇璟不懂,但這冷兵器,蘇璟還是能說道說道的。


    “哦,蘇先生知道倭刀嗎?”


    沐英看向蘇璟,言語中多了許多好奇。


    蘇璟點點頭道:“略知一二吧。”


    “還請蘇師明示,為何我軍的佩刀,不如倭刀。”


    朱標立刻朝著蘇璟詢問道。


    他知道,蘇璟的略知一二可不是真的隻知道一二。


    “還請蘇先生解惑。”


    沐英也是學著朱標的樣子,朝蘇璟問道。


    “行吧。”


    蘇璟點點頭,隨即拿來了一張紙。


    接著他在紙上畫出了兩條線,一條直線和一條曲線。


    “我軍的佩刀刀身大致是這樣的,以直線為主,微微帶有彎曲,刀刃較寬,為了刀身重量不太大,隻能削弱刀身的厚度。


    而倭刀的刀刃弧度大大增加,刀刃寬度縮小,刀尖帶有一個小小的弧度,刀刃中間起一條鎬線,刀背也有一條棟線,刀尖保留和刀身基本相同的厚度,刀背有采用削棟,減輕刀刃整體重量但是不減少刀刃的強度。”


    蘇璟邊說邊畫,一副倭刀的簡易草圖就這麽出來了。


    沐英看著蘇璟的草圖,微微點頭。


    他也繳獲過倭刀,的確如同蘇璟所言。


    蘇璟繼續道:“刀身的厚度還有弧度,大大提升了刀刃的劈砍性能,強度很高,但同樣的,這樣對於鑄造的工藝要求也很高。”


    “據我所知,倭刀根本無法量產,往往打造一百把才能出幾把。”


    “這樣的刀,給我們的大明軍隊配備顯然是不可能的。”


    “而倭寇侵擾大多數時候都是小規模的行動,他們的人數少,武器裝備自然可以精良許多。”


    朱標看著草圖道:“蘇師,難道大明對他們就真的沒有任何辦法了嗎?”


    “如果隻是倭刀,我倒是有辦法可以對付。”


    蘇璟說道,他的腦子裏,此刻浮現的就是戚繼光。


    這可是曆史課本裏必學的內容。


    “蘇先生,您真的有辦法嗎?”


    沐英有些驚喜道。


    如果能解決倭刀的問題,那對付倭寇,自然就能輕鬆許多了。


    蘇璟點點頭,隨即又在紙上畫了起來。


    不多時,一個狼憲的草圖便出現在了紙上。


    “這是什麽武器?”


    朱標能看出這應該是個武器,但具體是什麽,他看不出來。


    沐英仔細辨認了一下,說道:“難道是長槍?”


    蘇璟說道:“此物名為狼憲,用長毛竹製作而成,毛竹的頂端裝上鐵槍頭,兩旁枝刺用火熨燙的有直有勾,再灌入桐油,敷上毒藥。”


    “如此一來,倭寇的倭刀雖然鋒利,麵對這些軟枝卻也難以輕鬆砍斷,毛竹層層加深,也能防止對方使用長槍刺入。”


    “同時狼憲的頂端枝繁葉茂,茂密無比,無論是對於倭寇的弓弩還是火器,都有相當好的掩護作用,衝陣之時,既能自保也非常具有殺傷力,可謂攻守兼備。”


    “最重要的是,狼憲製作簡單,工藝也不複雜,因為其巨大的體型,並不適合倭寇使用,十分的適合我軍使用。”


    戚繼光發明的抗倭武器,那肯定是不用說,非常的好用。


    畢竟是經過了實戰檢驗的東西。


    不過,此刻的沐英和朱標並沒有多麽興奮,而是仔細思考著這狼憲到底有沒有蘇璟說的那麽有用。


    “蘇先生,這毛竹倒是常見,隻不過如此一來,怕是前端的重量不輕,沒那麽容易控製吧。”


    沐英朝著蘇璟問道,作為鎮守一方的將領,他還是有自己的想法的。


    “這個問題不用擔心。”


    蘇璟笑了笑,說道:“走,我們現場做一根簡易狼憲就知道了。”


    說的再好,終究是沒有直接拿個現成的樣品出來簡單直接。


    蘇璟帶上砍刀,沐英和朱標緊隨其後,三人離開了家門。


    就在蘇璟院子後方的不遠處,就有一片竹林。


    雖然已是深秋,毛竹的葉子剩下的不多了,但對於製作狼憲並沒有什麽影響。


    蘇璟砍了三根,一人一根拖迴了院子。


    接著就是簡單的修剪了一下枝丫,頂部的枝子保留,後方握手的地方清理幹淨。


    毛竹的前端蘇璟沒有槍頭,直接從家裏找了個鋼叉頭給裝了上去。


    前端的枝子用火簡單烤了一下,將其全部完全向前,方便刺出去的時候更有殺傷力。


    至於桐油毒藥什麽的,蘇璟為了省事,都沒搞。


    也就差不多一個時辰的時間,三把簡易的狼憲便做好了。


    “好了,你們可以簡單試試了。”


    蘇璟朝著沐英還是朱標道。


    沐英直接拿起一把狼憲,以他的體格,這狼憲並不重。


    簡單的嚐試了幾個前刺的動作,沐英便已經體會到了蘇璟所說的優點了。


    這狼憲,追求的並不是一擊殺敵,而是安全有效的殺敵。


    朱標這邊就稍稍有些困難了,與常年在軍隊之中的沐英相比,他的各方麵身體素質還是要差一些。


    此時的朱標更是才十五歲,身體尚未發育完全。


    想要控製狼憲,有些難度。


    “蘇先生,可否讓我麵對這狼憲感受一下。”


    沐英朝著蘇璟說道。


    這拿著狼憲的感覺有了,麵對狼憲的感覺還是要體會一下的。


    “當然可以。”


    蘇璟點點頭,為了安全起見,將前端的鋼叉頭給卸了。


    而沐英的手裏,則是用一根木棍充當倭刀。


    蘇璟和沐英簡單的操練起來。


    蘇璟並沒有任何的章法,隻有簡單的來迴直刺,但沐英卻感受到了相當大的壓力。


    寬闊的攻擊麵,完全沒有給對手任何突進的空間。


    狼憲前端的枝丫眾多,想要迅速的清理也十分的困難。


    若是上麵灌入桐油,韌性會大大提升,而敷上毒藥則讓對手的行動大大受限。


    太強了!


    沐英的心裏隻有一個感覺,這東西,簡直就是專為抗倭而生的“神器”!


    他麵色詭異的看向蘇璟,心中無比的納悶:


    這叫不通軍略嗎?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老朱,咱說好的不急眼!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邊不亮北邊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邊不亮北邊亮並收藏大明:老朱,咱說好的不急眼!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