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的臉皮還是厚的。


    馬皇後倒也沒有揭穿,習慣了。


    “對了,重八,你聽說了嗎,上次中秋,蘇先生不是送了不少月餅給下人麽,現在這些月餅已經是見風猛漲了。”


    馬皇後朝著朱元璋說道。


    別看她總在宮中,但宮裏宮外的事情,還是知道不少的。


    朱元璋眉頭微蹙,詫異道:“還有這事?那些個鮮肉月餅,能如此受歡迎?”


    一想到鮮肉月餅那怪異的味道,老朱的心裏還是有些膈應的。


    馬皇後說道:“那可是蘇先生做的月餅,再說了,肉餡的月餅,能有幾個不喜歡的。”


    在白麵精米都是無比珍貴的明朝,不喜歡吃肉的,還真是少數。


    “蘇璟做的月餅那也就是個月餅,我看這些人啊,心思不正!”


    朱元璋冷哼一聲道。


    在他看來,這就是商人的無良行徑。


    “重八,你可別想太多,也沒多少月餅,再說中秋節已經過了,這事也很快過去了。”


    馬皇後趕緊說道。


    她可不想因為自己的幾句話,直接讓老朱懲治一群人。


    也就是閑談而已,牽連到其他人就不好了。


    “知道了。”


    朱元璋立刻答應道。


    兩人談話間,一名拱衛郎出現在奉先殿外。


    正是專門負責送信的那個,在太監的通傳之下,他也是來到了殿內,並將信件和物品都交了上去。


    “這次標兒的迴信倒是很快啊。”


    馬皇後有些意外道。


    畢竟,這離朱標離開皇宮內,也才兩三天的功夫。


    朱元璋則是已經拿出那些個望遠鏡,開始一一查看了起來。


    “標兒是知道這些望遠鏡重要,特意派人送過來的。”


    朱元璋迴答道。


    對於這些重要的軍備物資,即便知道是蘇璟走的,朱元璋還是一一檢查,確保沒有任何的問題。


    “蘇先生真是守信之人,竟然這麽快就做了如此之多出來了。”


    馬皇後看著這麽多的望遠鏡,也是頗為感慨道。


    蘇璟答應給朱元璋做望遠鏡的時候,馬皇後也是在旁邊的。


    這效率讓馬皇後頗為讚歎。


    朱元璋點點頭道:“這一點蘇璟的確無可挑剔,他也很能體諒邊疆的將士,相當的好!”


    “那一句我們能平平安安,都是前線將士負重前行,真是深得我心!”


    老朱那可是馬上皇帝,對於軍隊是非常的熟悉,也有著別樣的感情。


    蘇璟這話,當時老朱就記在心裏了,這會自然也是不會忘記的。


    “蘇先生之品格,令人欽佩。”


    馬皇後認真道。


    說話間,朱元璋也已經將所有的望遠鏡都檢查完畢。


    “怎麽樣,沒啥問題吧,重八?”


    馬皇後朝著朱元璋問道。


    朱元璋點點頭道:“蘇璟的手藝還是相當不錯的,半點毛病沒有。”


    看著這些望遠鏡,朱元璋也是開心了不少。


    這是前線戰鬥勝利的保障。


    “這又是什麽?”


    馬皇後突然看到了信件附上的兩張紙,打開一看。


    正是卡奧斯出的題和朱橚的迴答,還有蘇璟出的題。


    朱元璋也有疑惑,掃了一眼,便發現是兩道數學題。


    不用想,大概是卡奧斯和蘇璟之間的事情。


    “標兒在信裏應該寫了,妹子,咱們看看就知道了。”


    朱元璋邊說邊打開了朱標的書信。


    果然,這開頭就直接告訴了朱元璋兩道數學題的來龍去脈。


    “原來如此,蘇先生和那位卡奧斯,這算是以文會友了吧。”


    馬皇後說道。


    朱元璋則是搖頭道:“什麽以文會友,這明明就是爭鋒相對,不過看標兒這意思,蘇璟倒是更勝一籌,不錯不錯。”


    雖然老朱本身對數學並不重視,不過也不能被一個羅馬人給壓了。


    蘇璟的表現,讓老朱那是相當的滿意。


    馬皇後看了朱元璋一眼,微微搖頭,男人啊,就是爭強好勝。


    而朱標接下來的內容,便讓老朱的臉色頓時變了。


    蘇璟預言,這大明朝重開科舉之後,很快就會停。


    這.


    無論是朱元璋還是馬皇後,看到這個之後,臉色的變化都相當的大。


    “蘇先生為何會這麽說?”


    馬皇後一臉詫異,但她第一時間不是懷疑蘇璟,而是在想科舉是不是有些問題。


    朱元璋神色凝重,關於蘇璟的預測之能,他早就體驗過一次了。


    從內心上來說,他相信蘇璟的預言。


    但理智又讓他無法相信,這事怎麽可能呢?


    為了這科舉重開,朱元璋可是耗費了不少心力,這大明的文臣也是討論了諸多方案。


    怎麽到了蘇璟的嘴裏就是有問題的了。


    科舉可是大事,網羅大明的人才給朝堂補充新鮮的血液。


    “到底為什麽?”


    朱元璋口中喃喃自語。


    馬皇後則是說道:“重八,我們繼續往後看看吧,蘇先生有沒有說到底為什麽會這樣。”


    朱元璋點點頭,隨即繼續朝後看去。


    但朱標的信中直接了當的說了,蘇璟沒說為什麽。


    “這個蘇璟,怎麽老喜歡賣關子?”


    朱元璋一拍桌子有些惱怒道。


    之前的事情也是,每次和朱標提高一些事關大明的關鍵之事,總是說一半。


    隻有問題,沒有原因,更沒有解決辦法。


    這科舉明年都要昭告天下讀書人開始了,蘇璟這會說一句科舉有問題,搞完就要停。


    這誰受得了啊!


    “重八,你冷靜點。”


    馬皇後立刻勸道:“蘇先生又不不知道標兒的身份,況且他不也說了,等到時候自然會知道原因麽。”


    馬皇後倒是挺能理解蘇璟的。


    科舉大事,乃是大明的重中之重,蘇璟這話能和朱標說,已經是相當信任朱標了。


    若是一般人這麽說,被朱元璋知道了,大概是不會有什麽好下場的。


    “到時候到時候,到時候知道了有什麽用。”


    朱元璋依舊很急躁。


    不過這也正是因為他太相信蘇璟了,蘇璟說有問題,那就是大概率有問題。


    隻是,不知道原因的朱元璋,內心就像是有螞蟻在爬,根本沒心思看朱標書信後麵的內容了。


    “重八,實在不行,讓標兒再問問唄。”


    馬皇後朝著朱元璋建議道。


    朱元璋搖了搖頭:“沒必要,蘇璟都看出問題來了,難道我大明的臣子都是廢物,找個問題都找不出來嗎?”


    老朱不是朱標,啥事都找蘇璟,這成什麽了?


    況且現在科舉有問題蘇璟都蓋棺定論了,再找總不會那麽難了吧。


    馬皇後看到朱元璋這副表情,也是沒再多說什麽了。


    她很快告退,而老朱則是直接擺駕朝著翰林院過去了。


    翰林院內。


    以宋濂為首,幾名大學士正在忙活著。


    剛修完《元史》的宋濂,並沒有太多的空閑時間。


    因為老朱又下詔修《祖訓論》,也就是後世的《皇明祖訓》。


    這事和修《元史》不同,隻需要查找資料,一一印證,然後再統合修訂起來就行了。


    《祖訓論》那是朱元璋為了鞏固朱明皇權而對其後世子孫的訓戒。


    所有的內容,全得按照朱元璋的意思來。


    老朱本人雖然在起義之後,一有時間便多讀書,文化水平肯定不是泥腿子。


    但在文采方麵,還是差了許多的。


    所以呢,這修《祖訓論》就是得先讓朱元璋提個大概意思,然後翰林院再自行潤色修改,形成底稿。


    底稿交由朱元璋審核,若是通過,那麽再繼續往後修,沒通過就改。


    這和蘇璟前世領導要材料差不多,隻有大致意思,沒有標準規範。


    過不過,全看老朱的心意。


    而且更狠的是,《祖訓論》到底要寫多少條,老朱自己也不知道。


    反正就是想到了提一嘴,下麵的人就得累死累活哼哧哼哧的去修。


    興許過幾天忘記了,直接否了。


    這忙活半天的人還不能有半點不滿的情緒,有時候潤色的不好,可能還要挨罵。


    隻能說這活,是相當的有難度。


    當然,翰林院的翰林學士,一個個也都不是省油的燈,水平還是在線的。


    即便是這樣,也修了六年才書成。


    可以想象,這《祖訓論》到底經曆了多少刪改,有多少個不同的版本。


    “陛下駕到!”


    隨著太監的傳喚聲響起,翰林院的眾人立刻停下了手頭的工作,來到了門口處集結。


    朱元璋出現,翰林院學士立刻朝著他行禮。


    “諸位,伱們都是翰林院學士,朕有一事,需要你們弄清楚。”


    朱元璋朝著宋濂為首的眾人道。


    “不知陛下所言何事?”


    宋濂是翰林學士承旨,乃翰林學士之長,這裏他最大,自然是他開口。


    朱元璋看向宋濂道:“明年大明即將舉行的科舉有問題,朕要你們找出來。”


    科舉有問題!


    朱元璋此話一出,一眾翰林學士的臉色皆是一變。


    這科舉之事,正在他們翰林院的職能範圍內。


    為了明年大明重開科舉,他們也是殫精竭慮,費盡心思搞完了科舉的章程。


    然而現在。


    朱元璋直接就說科舉有問題,讓他們找出來。


    這.


    “陛下恕罪!”


    幾名翰林學士全部跪下,神情那是相當驚恐。


    科舉章程都是他們商議製定的,雖然最後麵呈朱元璋敲定,但有問題肯定是找不到朱元璋這個皇帝身上去的。


    所以嘍,隻能是他們這些人來擔著了。


    朱元璋的屠刀有多鋒利,那朝堂上下,文武百官誰不清楚。


    科舉這種大事都出問題了,掉腦袋不是很尋常的事情。


    朱元璋擺擺手道:“都起來,朕又說要治你們的罪了嗎?”


    一眾翰林學士還是戰戰兢兢,隻有宋濂開口道:


    “不知陛下所言科舉之問題,到底是什麽?”


    朱元璋眉頭一蹙道:“宋卿,朕現在是讓你們找問題,朕知道還用來問你們嗎?”


    宋濂一愣,腦子裏旋即想到了朱標之前和他談過的話。


    朱標曾言,蘇璟對於八股取仕這件事,相當的抵觸。


    隻不過當時朱標卻沒有說清楚,蘇璟到底為什麽抵觸。


    現在朱元璋直奔翰林院來問他們了,宋濂肯定,這事必然和蘇璟有關係了。


    稍微思索了一下,宋濂迴答道:“迴稟陛下,科舉一事,乃是臣與諸位同僚共同討論製定的方針,臣恐暫時找不出問題。”


    宋濂還是膽子大的,但這也是實話。


    畢竟,科舉的事情,他作為讀書人,當然是盡心盡力的。


    各種論證,各種考量,總算才弄出一個章程來。


    各種各樣的問題,都考慮過了。


    這要是立馬答應朱元璋說找問題出來,隻能證明之前他們就沒認真做過這事。


    朱元璋看向宋濂道:“宋卿,朕知道你們是盡心辦事的,不過朕已經說了,科舉一事還存在問題,你們先把手上的事情停一停,朕給你們三日的時間,到時候我要看到你們的結論。”


    三天!


    老朱不相信了,這翰林院這麽多學士,比不過一個蘇璟。


    三天的時間,已經是他能容忍的最大時間。


    宋濂臉色有些難看,但他也隻能跪下道:“臣定當竭力。”


    沒辦法,朱元璋可不是在和他商量,而是直接下達了命令。


    第一次拒絕無效,就代表不能拒絕了。


    朱元璋將事情安排下去,便直接離開了翰林院。


    此時的翰林院內,一片唉聲歎氣。


    “三日讓我們找科舉的問題,這可如何是好啊!”


    “這科舉一事,我們商議許久,哪還有什麽問題?”


    “陛下為何如此篤定有問題?”


    “三日後,我等怕是要被陛下責罰了。”


    正如宋濂所說,他們為了科舉的事情,早就討論了多次,方案的確定那是多方的考量。


    老朱直接一句有問題讓他們找,連個方向都沒有,這怎麽找?


    沒頭緒啊!


    三天的時間也太短了,眾人隻覺得自己真是倒黴。


    此時的宋濂麵色凝重,一旁的王禕朝著宋濂道:“景濂兄,你是不是有些想法?”


    宋濂點點頭道:“子充,此事恐怕與那位蘇先生有關。”


    他沒提太子朱標,畢竟當時的朱標欲言又止他是看出來了。


    蘇璟!


    王禕臉色一變,問道:“蘇先生!”


    這蘇璟的名號,可是最近在大明朝堂上傳的沸沸揚揚。


    能被朱元璋攜家帶口去過中秋的人物,也難怪朱元璋會直接來翰林院來這麽一出。


    和蘇璟沾上關係,都正常。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老朱,咱說好的不急眼!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邊不亮北邊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邊不亮北邊亮並收藏大明:老朱,咱說好的不急眼!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