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


    皇帝就是阻礙國家延續的最大阻礙。


    一句話,讓朱標沉默了。


    蘇璟笑道:“怎麽了,怕了嗎?”


    蘇璟還以為朱標是因為自己提到皇帝之後怕了,這才不敢說話了。


    “蘇師,那可能性是什麽,學生想知道。”


    朱標堅定的眼神中,是無比執著的信念。


    他一定要找到讓大明永續的辦法!


    “哦,不錯。”


    蘇璟微微點頭在,這子弟的心性讓他很欣賞。


    “那我就給你說明白。”


    蘇璟直接用手沾了沾茶杯中的茶水,在桌上寫下了一個“田”字以及一個“人”字。


    “這兩個字你認識吧。”


    蘇璟朝著朱標問道。


    朱標迴答道:“學生認識,一個是田,一個是人。”


    蘇璟繼續道:“好,那你知道田字為什麽是這麽寫的嗎?”


    朱標迴答:“秦滅六國,建立秦朝,書同軌,車同文,自那時起,田字便是如此書寫了。”


    “說的不算錯,不過我告訴你,即便在秦滅六國之前,春秋七國的文字各不相同,這個田字的寫法卻是基本一致,你知道算是為什麽嗎?”


    蘇璟再度發問道。


    朱標想了想說道:“是因為田字和土地的形狀很像,所以才如此書寫。”


    “很好!”


    蘇璟十分滿意道:“那麽問題又來了,土地的形狀,是如何變成這樣的?”


    這下朱標愣住了。


    在他的潛意識裏,土地是這樣的方形。


    但他也知道,實際生產中,大多數的土地都無法做到這麽的規整。


    不規則形狀的更多。


    那麽自己為什麽下意識的會有這樣的認知呢?


    “學生不知,學生隻是覺得應該這樣。”


    朱標如實迴答道。


    蘇璟並不意外,笑道:“應該用的好,其實這還用從井田製說起。”


    “井田製,出現於商朝,在西周時發展成熟。”


    “當時的道路和田地縱橫交錯,把土地分割成方塊,很像是井字,因此叫做井田。”


    “井田的部分看上去,就和現在的田字一般無二的,這就是田字寫法的由來。”


    “井田製的規定一切土地屬於國家所有,也就是周王,周王把土地層層分封給諸侯,諸侯又分給卿大夫,卿大夫再分給子弟和下屬。”


    “這些各級的土地享有者,或者叫做奴隸主將土地分成了公田和私田,公田即是他們自己享受的最好的土地,私田則是那些很差的土地,分給普通國人去耕種。”


    “公田的產出是需要繳稅的,因為所有的土地都是周王的,私田才是奴隸主自己的。”


    “這就導致了大量的奴隸主去驅使奴隸開墾荒地,擴充自己的私田。”


    “原本私田難以耕種,產出不高,但鐵器牛耕的出現,讓這些私田也成了香餑餑。”


    “而當可以開墾的私田都被開墾完之後,他們就將目光放在了公田之上。”


    “隨著周王的實力逐漸的下滑,奴隸主不斷侵吞公田,西周就漸漸的沒落,直至消亡。”


    “奴隸製社會,也就此步入了末期。”


    “這也是我之前說過的,鐵器農耕的出現,導致了奴隸製社會消失。”


    “但事實上呢,核心的原因是什麽?牛懿,你能看出來嗎?”


    這是蘇璟的習慣,說到一處關鍵的時候,總要停頓一下,詢問一下朱標。


    朱標聽的也十分認真,當即迴答道:“是因為但是的奴隸主侵吞私田,實力不斷擴張,而周王室的實力不斷的下滑,導致主弱臣強,這才是和周王室覆滅的原因。”


    身在帝王之家,朱標曆史學的很好,尤其是王朝的興衰史。


    畢竟,曆史是最好的鏡子。


    蘇璟微微點頭,鼓勵了一下朱標,但隨即就臉上色一變道:“這是最直白的原因,是現象,而我們應該透過現象看本質。”


    “說到底,其實就是這兩個的矛盾。”


    說著,蘇璟便將手指向了桌上剛寫的那兩個字:


    “人想要更多的地,一開始是向外尋找無主的荒地,而無主的地沒有了之後,便會互相兼並,直至出現一個最大的地主。”


    朱標聽完,問道:“蘇師,您說的不錯,不過您之前說過,封建王朝自秦朝開始,西周的滅亡與經濟基礎的變化有關,封建王朝到底是為何一定會滅亡呢?”


    “看來你還是沒明白啊!”


    蘇璟微微搖頭,笑道:“那我就給你說說這封建王朝。”


    “之前我說過,一個王朝建立的前期都是戰爭剛剛結束,人口稀少,百廢俱興是吧。”


    “那時候的人少地多,無論是用於賞賜給有功的將領,還是讓農民開墾荒田,都是十分充裕的。”


    “但是隨著王朝不斷的發展,休養生息下去,幾代人的時間,人口的數量便會暴漲!”


    “一個普通的兩口之家,一代生三個,粗略的算第四代就有27個,這是指數級的增長,我之前也教過你計算方法,我就不展開了。”


    “正常來說,人口的增長對於一個王朝來說是好事,因為人口就代表著勞動力。”


    “但有一個問題,人太多,而地太少的話,會發生什麽?”


    “每塊土地能種植出的糧食是有上限的,人口不斷的增長,最終會導致什麽結果?”


    朱標愣住了,他呆呆的說道:“那便是窮者越多,饑荒越發的頻繁,而若是王朝無法壓製的話,那便會出現農民起義。”


    這正是他的父親朱元璋的發家史啊!


    無比的真實!


    大明朝的開始,正是建立在上一個王朝的覆滅之上。


    蘇璟點點頭道:“沒錯,無論是饑荒、戰爭還是疾病,這些都是消耗人口最直接的辦法,其中戰爭也是最有效的手段。”


    “更為重要的是,在人口暴增的這個過程中,富豪官僚不斷的兼並農民的土地,導致農民越發的貧窮,社會的矛盾便越發的嚴重。”


    “現有的生產力水平無法跟上人口的增長,這是一個無法解決的問題提。”


    “人與地的矛盾,必將有一方做出妥協,而這個妥協,隻能是人!”


    “現在,你明白為什麽封建王朝為什麽總是周期性的更替了吧。”


    朱標愣愣的迴答道:“因為人太多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老朱,咱說好的不急眼!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邊不亮北邊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邊不亮北邊亮並收藏大明:老朱,咱說好的不急眼!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