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馬緊趕慢趕,等到頤和園的時候已是晌午。


    日頭未見,天寒地凍,北風又起。


    這些天連著下了幾場雪,還沒來得及化呢,就又積上了。


    放眼望去,頤和園裏盡是白茫茫的一片。


    周圍重兵把守,四周掛滿花燈,太監宮女進進出出,偶有嬪妃、福晉路過,誰敢抬頭瞧上兩眼,立時就有侍衛上前掌嘴,幾個大耳刮子扇的人暈頭轉向。


    “嘖嘖嘖,瞧瞧你們一個個,不知道的還以為一群叫花子呢,真叫洋人瞧見了,不就損了咱大清朝的顏麵。”


    一個老太監頂著一張黝黑的老臉,明明是大手大腳的模樣,可一張嘴卻吐出一口細聲細氣的嗓音,聽的人很不舒服。


    一旁還有侍衛仔細檢查著眾人的行裝和吃飯的家夥什,等確認沒問題後才將所有人領到了德和園的大戲樓前。


    “聽好了,今兒你們就是一些小角色,這裏頭還請了幾位名角兒登台唱上幾嗓子,你們就老老實實在後頭待著,啥時候那些洋大人想起來了,啥時候再亮相,要是敢攪了諸位大人的雅興,十個腦袋都不夠殺的。”


    既是名角兒,那肯定是京劇。


    西太後嗜好京劇,也造就了京劇前所未有的勃興。


    陳拙站在眾人中間,有些不太起眼,趁著老太監說話的空隙,眼神飛快四下一瞟,最後將目光留在了戲樓對麵的頤樂殿。


    他來之前徐三爺就特意叮囑過,這頤樂殿便是西太後聽戲之所在,逢年過節,但凡大日子,總喜歡聽上兩嗓子。


    許是瞧著他們掛霜帶雪的模樣有些礙眼,老太監懶得多交代,已讓人帶到了扮戲的樓子裏。


    樓裏還有幾個戲班的戲子,正扮著相,上著妝,吃著幹果,喝著熱茶,冷不丁瞧見擠進一群江湖把式,不免有些嫌棄。


    “怎麽迴事兒啊?怎麽擠進來一群要飯的,可別弄髒了戲衣,金貴著呢。”


    不鹹不淡的一句話,落人耳朵裏就跟紮了刺一樣。


    早就憋了一肚子火的幾個手藝人哪會受這窩囊氣,立馬就有人迴了句,“確實夠髒的。”


    別看京劇如今這般紅火,但市井中卻有著哪怕做豬、做狗,也絕不當戲子的說法。


    誰家但凡出個戲子,祖宗十八代都得遭人笑話。


    “嘿,他娘的!”


    一聲厲罵,一顆棗核已淩空打向那開腔的手藝人。


    這一手可叫人瞧亮了眼,還是個真打的武生。


    那手藝人嘿一笑,雙肩一震,腦後的辮子竟如一條長辮般淩空抽打而出,長的都快貼地了,烏黑油亮,尾係紅繩,出手如電。


    “啪!”


    陡聽一聲響鞭當空炸裂。


    棗核已倒飛而迴。


    那武生臉色一變,眼見棗核照著麵門就來了,忙後倒一摔,避過棗核,而後一個鯉魚打挺翻起,已是掃出雙腿貼了過來。


    手藝人是個青年漢子,不慌不忙,發辮一抖,啪的又是一聲響。


    武生胸口吃痛已被抽的當場摔出一截,一屁股坐地上。


    吃了虧,露了醜,武生臉色瞬間羞紅,起身便要再次出手,卻見那對鏡扮妝的人一麵慢條斯理的勾著臉,一麵漫不經心的淡淡道:“夠了!”


    “楊大哥……”


    武生還想再說,隻是被那人瞥了一眼,立馬乖乖退到了一旁。


    “搏了幾分名頭轉眼連自己姓什麽都忘了,京劇這才紅火了幾天,你就想做人上人了?都是同胞弟兄,你卻連一席容身之地都舍不得讓給別人……往後你也不用跟著我了。”


    那人坐的端正,顱頂盤著兩圈發辮,看也不看一旁臉色死灰的武生。


    “諸位,天寒,若是冷的話就喝口熱茶吧,自便即可。”


    “你就是楊小樓?”


    一眾手藝人也不乏武門出身的,亦或是流落江湖的鏢師,聞聽此人姓楊,眼中已見異色。


    此人雖是戲子,武門根底卻厚,兼之八卦、心意、通臂幾家拳法,吸收了不少內家功夫的身法到舞姿身段中,武戲那是一點都不花哨,融了幾分真打,若單論身手,也是位少有的高手。


    這人轉過臉來,一張長臉才塗了白,掛著一對燕翅眉,兩顆丹鳳眼,但瞧得卻是角落裏闔目垂眼養著精神的陳拙。


    掃過陳拙頸上的立領,楊小樓眸子微微一爍,似是瞧見了什麽叫他意外的東西,“閣下耍的難道是那變臉的絕活?”


    陳拙一抬眼皮,輕聲道:“不過是走江湖的把式罷了,比不得您登堂入室的能耐。”


    楊小樓淡淡一笑,歎道:“如今這世道搏名容易,登堂入室卻難……說起變臉的絕活我倒是想起個人來。”


    他話鋒忽轉,端起一旁的茶杯,含了半口,等潤了潤嗓子,才徐徐咽下。


    “庚子年的京城裏就出了個會變臉的人物,闖下了偌大的兇名,要說幹的事兒也不多,但別人就是一輩子加起來,興許都抵不過那人幹下的一件事兒。”


    “羅刹鬼!”


    幾個手藝人已是說出了那人是誰,神色各異,驚色有之,慌色有之,還有人悵然一歎,心向往之。


    “聽說已有人將其列為當今第一刺客,如此名頭,死了也值了。”


    楊小樓多看了陳拙兩眼,突然語出驚人地道:“說起來,我倒是見過這位爺。”


    幾個手藝人立時來了精神,豎起耳朵。


    陳拙雖說在京城幹下過幾樁大案,但對別人而言卻如驚鴻一現。蓋因在京城的一年多,他大部分時間都在源順鏢局裏埋頭苦練功夫,現身的場麵少有,除了與那雷天登台一戰,而後下的多是暗刀子,幹的都是見不得光的。


    聽到此人說見過自己,連陳拙也覺詫異。


    他腦海中思緒飛轉,始終未曾找到與這楊小樓有關的記憶。


    楊小樓望著他,輕聲道:“乙亥年,津門,金銀樓……”


    幾個字一出,他瞧著陳拙的神情、雙眼,見對方沒有丁點反應,才頗為失望地繼續道:“那時我正在津門獻藝,不似如今這般,隻是個聲名不顯的小人物,正好撞上那位‘羅刹鬼’為全義氣,自關中千裏奔赴殺至,闖了金銀樓,殺了神手敖青的弟子,還在招牌上留了一顆打石……”


    一口氣說到這裏,楊小樓吹了吹茶麵上的浮沫,又飲了一口茶,頭也不抬地說,“前些日子我還迴去瞧了瞧,那石頭還在呢,金貴的不行。”


    陳拙站在角落裏,心裏倒是沒有太大的起伏波動。


    就好像長大後突然迴首再看自己,總覺得不過如此。


    但落在旁人耳中又是另一番感歎。


    “可惜了這麽個人物。”


    “那人據說已是南下避禍去了,往後恐難再歸。”


    ……


    “難?一點都不難,他不是已經迴來了麽?”


    楊小樓抬起頭,語意莫名,說的話卻讓眾人驚了一跳。


    幾個手藝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再瞧瞧陳拙那瘦矮的磕磣模樣,又忍不住笑了起來。


    陳拙卻無多少反應,也跟著笑了兩聲。


    幾番生死經曆,他豈會被人三言兩語詐出來。


    楊小樓仿佛真的死心了一般,歎了口氣,“確實英雄了得,也是當年,被其渾身的膽氣與俠氣所攝,我才有了如今的意氣……聽說此人猴拳一絕,窮兇極惡,猶如惡鬼,原本我還想拜會一二,可惜未能如願,入京的時候,已是庚子年以後了。”


    這時,樓外小跑來一個年輕太監,“諸位還沒扮上呢?趕緊啊,老佛爺快來了,讓我問問楊爺今兒唱的哪出戲啊?”


    楊小樓瞟了眼陳拙,轉身一擦白臉。


    “長阪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武俠江湖裏的青衫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夜雨飄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夜雨飄燈並收藏武俠江湖裏的青衫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