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初步演示引起廠領導高度關注,工程師們挑刺被群懟心態血崩
四合院:從截胡秦淮茹開始 作者:真的在寫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來視察的人除了楊廠長,身後還跟著其他軋鋼廠的高層領導。
隻不過有楊廠長帶頭,其他的領導自然而然的就成了陪襯,大家的關注點肯定還是在楊廠長身上的。
而楊廠長領著這麽一個幾乎涵蓋了軋鋼廠所有核心高層的豪華陣容來研發車間視察,肯定不是做表麵功夫,走個過場。
又不是有外麵的重要領導來視察,沒必要這樣浩浩蕩蕩。
說實話,每次領導來視察大多數都是耽誤工作人員的時間,說是檢查工作,實則裝模作樣,到最後晃晃悠悠走一圈,出了門就啥也不記得了,反而是把工人們整的夠嗆,愣是把下班前能做好的工作硬生生的拉長時間。
但這次不一樣,楊廠長帶來的都是軋鋼廠的核心高層,仔細觀察就會發現沒有一個等閑之輩,全是正職,一個副職都沒來。
隻因這裏有等待拆解和研究的重要項目,甚至為了這事兒幾乎全廠的工程師都被集中到了這裏。
要知道這兩台設備昨天下午三點左右才運到,結果今天上午就把能喊來的工程師全部叫過來了,這就足以證明軋鋼廠高層的重視。
【推薦下,野果閱讀追書真的好用,這裏下載 .yeguoyuedu 大家去快可以試試吧。】
所以楊廠長來視察,不僅是表達工廠高層對這件事情的重視,更是來鼓舞相關人員的士氣,為他們加油打氣。
至於詢問研究進度,這也是計劃之中的一環沒錯,不過這事兒昨天下午才開始,沒有人,包括楊廠長也不覺得能有意外驚喜。
但有一個人能讓楊廠長抱有希望,這個人就是張元林!
甚至毫不誇張的說,楊廠長跑這一趟,除了表示工廠方麵對這件事情的重視以及對參與人員的鼓勵,剩下的就是為了張元林而來。
工程師們要是有什麽收獲,肯定會派人往上報的,他們有一套專門的申請體係,隨時隨地可以調用全廠資源,前提是要有把握,有拿得出手的基本成果。
如果是那樣的話,楊廠長肯定會知道,哪裏還需要跑到這裏來問。
但張元林這邊不一樣,就算楊廠長再信任他,也改變不了他是機修工的事實。
再加上楊廠長直到工程師不待見張元林,就算有啥發現和收獲,工程師們也不一定會幫張元林。
所以楊廠長這麽快就來視察的還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張元林,工程師們到現在為止還沒有上報任何有效發現和收獲,但張元林這邊還沒問,他就是最大的未知數。
走到張元林麵前,楊廠長沒有直接詢問研究成果,而是先問了一句這事兒有沒有頭緒。
要是沒頭緒,和這些工程師們一樣無從下手,那也別問研究成果了,沒意義。
張元林從楊廠長的眼神中感受到了強烈的期待,這讓張元林有些驚訝,沒想到對方會這麽信任自己。
好吧,楊廠長你可以的,運氣是真不錯,全廠這麽多人你選我張元林,恭喜你中大獎了啊!
不過張元林沒有選擇立馬把木質模型給拿出來,而是打算簡單演一下,也趁這機會給那些看輕自己的人一些教訓。
直接攤牌多沒意思,最多震驚現場的這些人,可那些故意找事兒,人品差勁的工程師們卻能識趣的當縮頭烏龜,逃過一劫。
畢竟張元林不會專門因為這件事情去告狀,這麽做就顯得太小心眼了。
所以,張元林準備故意露出破綻,引誘這些人主動跳出來指手畫腳,然後再一個王炸打出去,這樣既不耽誤原計劃,又能讓他們有一次臉紅難堪的經曆,順便讓他們在現場社死,真是想想都痛快!
見人不爽不一定要動嘴罵,上手打,轉變一下思路就行,用巧勁四兩撥千斤操作起來其實更有意思,因為可玩性很高。
如此想著,張元林把之前選定的目標串聯到一起,然後開口說道:
“楊廠長,我個人是有些想法的,但是您也知道,我就是一個機修工,多少有些胡思亂想了,所以我想先看看前輩們的想法。”
如果張元林不是機修工的身份,聽起來還真有點謙遜的感覺。
楊廠長聽完點點頭,沒有繼續為難張元林,確實,讓一個機修工幹工程師們都束手無策的事情的確有些勉強了。
不過張元林說了他有些想法,這讓楊廠長暗暗記在心裏,有了些許期待。
雖然張元林不專業,可他有最擅長的東西,比如拆解和維修,不求能一下子把研究搞出來,哪怕能有些思路也是好的。
隨後楊廠長轉頭看向了其他的工程師們,問道:
“好了,你們有什麽想法就直接說出來,我知道做研究很艱難,也知道你們都很認真的在做,現在就當我是在給你們開個臨時的集體會議,做個總結和討論,所以大家不要有什麽心裏壓力,想到什麽就說什麽,”
“還有就是我得著重提醒一下,這不是個人研究,而是為國家的工業技術進步奮鬥,所以我希望你們每一個人都不要帶著私心做事,也要把這裏的每一個人當成是自己的搭檔,戰友,親朋去看待,去一起精誠合作!”
話是這麽說,可意思卻很明確,楊廠長表麵上是讓工程師們做總結給自己聽,實則是給張元林旁聽的機會。
而且後麵的話也在旁敲側擊的提醒某些人不要故意搞事情,就算張元林隻是一個機修工,也應該把他當成一個團隊的成員看待。
可楊廠長這麽一說,卻讓某些內心敏感,心眼又小的人不高興了。
就算昨天下午到現在不睡覺,加在一起的時間也湊不滿一整天,而且他們麵對的是領先他們不知道多少年的新技術,這事兒怎麽想都不可能輕易的做到。
所以這個總結開的基本上沒啥意義,才一天不到的時間,再來一百個工程師也沒用,因為在技術研究方麵,量變壓根就無法產生質變。
這讓今早才集中過來的工程師們直接滿頭問號,表示看不懂。
而昨天和張元林有矛盾的六名工程師則是心裏帶著怒氣,不理解楊廠長為何還要向著張元林。
其實原因很簡單,楊廠長不可能盲目過分的要求主力軍們如何如何,能達到工程師的級別等於是已經站在某個領域的一流位置了,他們都使出了渾身解數但還是沒有收獲,這就沒法兒再繼續催促和步步緊逼。
關鍵是把氛圍搞的太緊張太嚴肅,也會影響到工程師們的心態,最後弄的大家都不愉快。
但是張元林這邊不一樣,他就是個機修工,給他再大的壓力又如何,他的實力有限,唯一能嚐試的就是運氣,所以楊廠長這邊也是在賭,成就成,不能也沒什麽,可以說是毫無壓力的試探。
也就是說,麵對工程師們和麵對機修工的心態是完全不同的,因此楊廠長的表現和想法也不一樣。
可某些小肚雞腸的人不服氣啊,隻覺得楊廠長能對張元林這麽重視,肯定是張元林偷摸著給了好處,或者是找機會阿諛奉承了一番,把楊廠長誇的很舒服,以至於判斷能力都被嚴重影響了。
就這樣,在楊廠長的要求下,現場的工程師們各自開始匯報情況。
從左到右,一個接一個,首先是今天早上才聚集過來的工程師們,但他們才來不久,哪裏能研究出有效的結果來,甚至都沒搞明白整體的結構組成。
就算這兩台設備全都被拆掉外殼,他們可以直接看到設備的內部情況,可大部分地方都是生了鏽的,還有一些比較細窄的零件已經繡斷了,隨便一敲全部碎裂,這種情況無疑是對單個零部件的修複工作造成極大的困擾,更別說複原完整結構了。
所以,這些人的迴答千篇一律,意思基本相同,都是還沒搞懂,沒法兒分享。
楊廠長並不意外,早有預料的他隻能一邊點頭,一邊說著安慰的話,讓他們不要著急,穩住心態慢慢來。
雖然有幫張元林指引一下的想法,可這事兒也不是他能控製的,頂多就是試一試。
所以楊廠長的主要目的還是到現場給大夥兒加油打氣,幫張元林都是順帶的,並沒有太多刻意的成分在裏麵。
但某些心胸狹窄的人看的不服氣,已經開始思考怎麽刁難張元林並把他趕走了。
終於,輪到昨天一起前往兄弟單位開會做選擇的六名工程師。
他們是接觸這些設備時間最長的人,了解的肯定比其他透徹,所以也有東西可說。
按照順序,一個接一個的來,每個人都說的頭頭是道,要是不懂行的人聽著肯定會被唬住。
張元林雖然不精通相關的理論知識,可他在這之前沒少研究相較於這個年代比較先進的技術,專業術語上可能差一些,但實操絕對是無人能及的。
再說張元林已經把其中一台設備研究透了,還沒摸索的另一台設備算是進階版,三代同堂裏的最新一代,底子都是一樣的,隻是各方麵都有所優化,所以張元林能從這些人說的話裏聽出來到底是正兒八經的研究心得還是胡言亂語的扯皮。
很明顯,這些人在胡扯,在用他們時常打交道的專業術語來堆徹詞藻,這的確能忽悠級別不到位的人。
也就是來的這些領導裏頭沒有真正的技術員出身,估摸著最高級別能到五六級就很難得了,要不然這六名工程師並不一定敢這麽皮。
當然了,要說他們一點東西都沒有,這就有點瞧不起人了。
張元林手裏有這兩台設備的完整模型,別說全廠了,就是全國也沒有誰比張元林更了解它們,所以張元林敢肯定,這六名工程師的確是有一些進展的,隻是微乎其微而已。
忽悠領導可以,在其他的工程師麵前顯擺一下也行,但是想在張元林這邊裝比,這顯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張元林能感覺的出來,這六名工程師哪怕沒研究出什麽名堂來,還是如此賣力的表現,他們肯定是有想法的。
想搞我?
我巴不得呢!
被忽悠到的領導們紛紛交頭接耳,小聲的議論著什麽,一邊說,一邊點頭,顯然是真以為這六名工程師有了什麽重大進展。
但周圍的工程師們卻沒什麽太誇張的表情,他們是懂行的人,一開始的確以為這六名工程師有很大的發現,可再仔細思考了一下,才明白這就是一個基本理論的推測和構建,隻是猜想出來的,壓根沒有確定,也沒有能拿得出手的依據來證明。
所以,這就是憑空想象嘛,有什麽值得顯擺的?
就因為你們多看了一下午的設備,知道的比我們多一些,所以你們就能胡編亂造了?
雖然技術的進步離不開豐富的想象力和大膽的嚐試,可這還沒確定的事情這麽著急的說出來,多少有些不符合身份。
搞研究最重要的就是嚴謹,猜想和實驗是必須有的過程,這個沒得說,但沒有得到證實和確定的東西上來就大張旗鼓的介紹,這就不是一個工程師應該做出來的事兒。
楊廠長的水平不到位,也被忽悠了,他先是笑著對這六名工程師表示誇讚和鼓勵,隨後轉頭看向張元林,說道:
“大家都分享了自己的想法,張元林,也該你了。”
張元林點點頭,繼續無視那六名工程師投來的譏諷眼神,然後撓著頭,努力做出一副為難的表情,迴答道:
“楊廠長,實不相瞞,昨晚我迴去準備了很久,然後就發現自己沒法兒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因為我的理論知識不太行,剛才又聽了各位前輩的發言,心裏就更沒底氣了。”
這話一說,引起了不少人的笑聲,尤其是那六名工程師,他們笑的最大聲,但又都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張元林知道,他們肯定是想出言嘲諷自己,可楊廠長和一眾領導在場,他們不好這麽做。
不過現場的領導都是軋鋼廠的高層,他們都認識張元林,也知道張元林很有本事,更重要的是,他們知道張元林的背後是大股東婁半城對他的重視。
所以,甭管張元林表現的有多滑稽可笑,這些領導們都是表情嚴肅認真,因為沒人敢笑。
在軋鋼廠他們都是有麵子有話語權的,可是在大股東婁半城的麵前,他們還是得低頭,得賠笑,得說些能讓婁半城高興的話。
因此,礙於婁半城的威懾,領導們沒人笑,很快,發出笑聲的工程師們察覺到不對勁,趕緊閉嘴,一下子那六名工程師成了全廠最醒目的人。
楊廠長看了他們一眼,讓他們紛紛閉嘴,如果不是這六人說了一些名堂出來,非得好好的批評他們一頓不可。
隨後楊廠長重新看向張元林,語氣溫和的說道:
“沒事的,我們研究這些洋貨的目的就是學習和進步,又不是在搞緊急生產,不容許有半點錯誤,總之你放心大膽的說,有啥說啥,千萬別有心理負擔。”
別說張元林的修理本事為軋鋼廠節約了不少的開支,就說張元林背後有婁半城撐腰,楊廠長就不好對張元林太嚴肅苛刻。
張元林已經演的差不多了,也看到了自己想要看到的局麵,便沒有繼續耽擱,而是走向自己的工具包,不緊不慢的拿出了自己絞盡腦汁才做爛的木質模型。
“楊廠長,我知道自己說不好,所以連夜做了個模型出來,我可以用這個模型一邊做演示,一邊解釋。”
說著,張元林把木質模型放到了一張桌子上,周圍的人見狀,紛紛圍過來,把張元林連帶桌子和木質模型一起圍在了正中央。
現場的工程師二十來個,領導團隊七人,一個三十人左右,全都圍在這裏,想要看一看張元林做的模型有何奇特的地方。
楊廠長是現場地位最高的,所以名正言順,理所當然的站在張元林身邊,享受最佳視角。
然後那六名工程師最早參與此次研究項目的,也許年紀在所有的工程師當中不是最大,可他們在這次的項目裏有一定的話語權,尤其是他們最先研究出了些許皮毛,所以也有理由站在可以零距離看清模型的位置。
至於其他人,那就是各憑本事了,個子高的踮起腳就是,但個子矮的沒辦法了,他們隻得四處找個高的地方看,或者拉來凳子墊高自己。
就這樣,所有人都看到了張元林做的醜八怪。
楊廠長看了許久,臉色有些古怪的說道:
“呃,你的手藝是不錯,難怪你能做出大家夥兒都有興趣的養殖小屋。”
其餘的領導紛紛點頭附和,都在誇張元林木工活做的可以,是個高手。
但就是沒人說張元林的木質模型做的好,這就說明張元林的計劃實施的很完美。
“咳咳,不好意思啊,我就是一修機器的,沒造過機器,所以有些地方設計的不太合理,大家將就著看吧!”
張元林態度端正,語氣誠懇,為自己沒把模型做好表達歉意。
眾領導沒說話,圍觀的工程師們差點被這個醜八怪給辣哭眼睛,同時也確認了張元林的確沒這方麵的技術水平,至少設計機械物件的能力是很差勁的,不然也不會搞出這樣一個看上去就難以正常運行的模型出來。
楊廠長的表情有些不太自然,心想自己可能是對張元林寄予的希望太高了,雖然希望能碰上好運氣,可張元林到底就是個機修工,不能太勉強。
這個時候,那六名工程師當中有人忍不住了。
“楊廠長,昨天我就說過,張元林的修理本事或許真的很厲害,但他不適合呆在研發車間做事。”
“沒錯,正所謂隔行如隔山,擅長拆解擅長修理不代表他就有搞研究的能力。”
“是啊,搞研究是很難的事情,張元林還是太年輕了,他要學的東西有很多。”
“別的不說,張元林連理論基礎都沒有,我們說的話他聽不懂,他想表達的又說不出來,這多難受?”
“不過這樣也好,至少讓張元林嚐試過了,也算讓他盡力過了,不至於心裏不服氣。”
“楊廠長,我覺得還是讓張元林迴維修部比較好,他在那邊能發揮更大的作用,比呆在這裏強。”
終於有機會把張元林攆走了,這六名工程師一個接一個,跟玩接龍似的。
趁著楊廠長和眾多領導在現場,而且還有這麽多懂行的工程師看著,他們覺得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必須要把握住。
機修工就是機修工,他就不應該來研發車間!
趕緊滾蛋吧,以後也不會有再見麵的機會,自己的眼前終於能清靜了!
楊廠長沒有立馬迴答,而是看了一圈周圍,發現有人選擇站邊,認為機修工的確不該來研發車間,但也有一部分人緊緊的盯著張元林帶來的木質模型,似乎因為這個模型引發了一些思考。
領導們的技術水平不到位,肯定不會亂說話,不然丟人,但他們都清楚,這六名工程師是想趁著他們在場,想以他們的命令讓張元林徹底離開研發車間,以後也別想再迴來。
楊廠長也沒有直接決定,而是根據現場的情況思索再三,看向故意麵露難堪和尷尬之色的張元林,問道:
“張元林,你自己決定吧,去還是留?”
這還是看在婁半城的麵子上,楊廠長決定讓張元林自己做選擇。
都這個情況了,如果張元林有把握,就可以厚著臉皮試一試,要是沒把握,那還不趕緊跑?
反正不管選哪一個,隻要是張元林自己的意願,楊廠長就不會難辦。
別楊廠長一聲令下讓張元林去或留,要麽讓張元林丟人現眼,要麽讓張元林迴去以後抱怨自己,不管哪一個,萬一傳到大股東婁半城那裏就不好了。
張元林默默的瞟了一眼被自己引誘出來的六條大魚,然後撓頭說道:
“楊廠長,東西我都做好了,也帶過來了,不如讓我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再走。”
這意思很明顯了,把想說的說完就能沒有遺憾的走。
楊廠長鬆了口氣,心想這事兒就這樣結束也挺好,張元林沒脾氣,自己也好交代。
反正就是找來試一試的,不成也沒關係,楊廠長倒是想的透徹,就是沒想到張元林會被工程師針對。
好在這事兒馬上就要結束了,然後張元林就能繼續迴修理部上班,工程師們這邊也能通過剛才發言的進展進行深入研究,這樣挺好。
可那六名針對張元林的工程師們卻是哼聲一片,臉上滿是深深的譏諷和不屑。
的確,張元林帶來的模型真的太醜了,懂行的人隻看一眼就知道絕對運轉不起來。
事實上也確實如此,張元林說是要一邊演示一邊講解的,結果上來就露了個醜。
張元林先是結結巴巴的說明了一下這個結構的大概思路,雖然沒啥專業術語,但是作為機修工,他能精準的喊出每一個零部件的名稱,所以開頭有點尷尬,但勉強過關,讓現場的人都明白了個七七八八。
這個時候大家也明白為啥張元林要帶模型來了,因為沒東西演示,誰知道張元林說的這些零件是怎麽安裝的?
然後出醜的事兒就來了,張元林一邊說,一邊用手去撥動模型,試圖讓整體運動起來。
結果剛伸手一動,啪嗒一下,整個模型直接散掉了。
看到這一幕,那六名喊著讓張元林離開研發車間的工程師忍不住大笑了起來。
張元林手忙腳亂的去把散件撿起來,然後故作思考了片刻,接著兩手一攤,幹脆把這些零錢全部散在桌子上。
“這樣吧,我的確說不好,那我從頭到尾,一個一個的安裝上去,一邊裝,一邊講解。”
那六名工程師當中的一人眼神輕蔑的說道:
“其實我覺得你已經盡力了,差不多就收手吧,搞研究失敗是常有的事兒,成功的機會很小,可不像修機器那麽簡單,大概率都能修好。”
張元林一邊伸手擺好這些零部件,一邊故作倔強的說道:
“我修機器不是大概率,是絕對可以修好!”
但如此迴答卻讓那六名工程師笑的更放肆了,因為他們根據張元林的表現篤定他是折騰不出名堂來的,而且會越搞越丟人。
楊廠長沒辦法一次又一次的維護張元林,隻能給眼神讓現場安靜,因為這是張元林自己的選擇,有什麽事兒也是他自己承擔。
隨後,張元林深吸一口氣,表情徒然變得嚴肅認真起來。
好了,演的差不多了,到了該收網的時候!
就是從這一刻開始,現場的風向來了一個一百八十度急轉彎般的變化。
其實這都是張元林提前準備好的劇本,包括精湛的演技和一碰就掉的木質模型。
把所有的零部件全部拆散後,這樣反而更容易講解。
“你們注意看,這個動力總成的布局和我們目前使用的設備看起來類似,實則有很細微的變化,我修過很多老式的設備,很容易察覺到這一點,所以我們隻要把這兩個地方做修改,就能產生更大的動力,然後我們就能適當的增加模具和衝壓口了。”
“還有這裏,你們有沒有發現這樣布局會看起來更加緊湊,同時又會讓人覺得十分簡潔,因為我們研究的這台設備取消了一些老式的傳統零部件,改為更加直接清爽的機械構造,這樣不僅傳動性能增加,還能使整體更加緊固,質量更好,關鍵是還省材料,老式的零部件個頭大,製作起來會廢不少的材料,咱們現在缺的就是物資和原材料。”
“當然了,這也就是我個人隨便想想的,咱們模彷布局可以,但是想要直接替換質量更好,個頭更小的零部件,這有點難,因為咱們缺少更高精度的加工設備,我修機器的,很清楚咱們的設備缺陷在哪裏……咳咳,扯遠了,咱們繼續把剩餘的零部件裝上!”
這一次,張元林還是用十分簡潔且白話的方式進行講解,但伴隨著一個接一個重要零件的組裝,讓現場的工程師們在腦海裏找到了明確的思路。
雖然張元林的木質模型裏缺少很多輔助件,導致整體沒辦法順利運轉,但這都不是事兒,主要的點弄清楚了,輔助件就是把這些重要的點連接起來,對比起來真的簡單太多太多。
就這樣,在張元林認真的講解下,現場從交頭接耳逐漸到鴉雀無聲,每一個人都在認真聽講,領導們是端架子,聽不懂也要裝聽懂,而工程師們是真的來了感覺,而且越聽越覺得張元林的思路是可行的。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張元林的講解結束了。
說完以後,張元林還是一副愧疚的表情。
“各位前輩,實在是對不住啊,我能做到的隻有這些了,其實我也想把這個模型做好的,但是我的水平有限,然後設備原型很多地方都鏽爛了,我沒有參照物,找不到基準,隻能硬著頭皮做出來,不然沒有模型在手,我更加表達不清楚。”
可這一次,工程師們鴉雀無聲,因為他們的腦子裏隻有張元林剛才展示和講解的內容,不過工程師們是懂行的,他們自動去除了錯誤的零部件,開始把正確大小的零部件代入進去,再添加其他的輔助件,然後一個可運行,且更加先進的結構技術逐漸有了眉目!
雖然隻是在腦子裏過一遍,真正要按照張元林的想法實現出來,還得經過縝密的計算和多次試驗才能匹配出最適合的機械結構。
因為原型機鏽的太厲害,根本沒辦法一比一的去複刻,所以工程師們才會一籌莫展,但張元林這邊的猜想卻給他們指引了正確的方向。
輔助件無所謂,關鍵是張元林把最重要的幾個點連上了,這思路不就一下子活絡起來了嗎?
很快,一個接一個的工程師臉上容光煥發,滿臉的蠢蠢欲動,仿佛有什麽事兒著急去做一般。
張元林抬頭看向周圍,不是看針對自己的那六條大魚,而是看向自己之前暗中關注的幾個工程師。
隻見他們都拿出自己的紙筆,有的在畫草圖,有的在計算,有的在寫下整個結構的組成,總之張元林看重的那些工程師都在認真的做事,把腦子裏的最新想法記錄下來。
張元林滿意的微微頷首,然後才不緊不慢的看向輕視自己的那六名工程師,卻看到他們六人呆若木雞,仿佛跟石化了一般,盯著張元林身前的木質模型一動不動。
不多時,在張元林關注的那一批人當中,有人高舉著手裏的草稿,頗為興奮的說道:
“有機會,真的有機會啊,按照張工說的那樣去設計,的確可以提供更大的動力,這樣多加幾個模具和衝壓口一點問題都沒有,隻要刀口夠快,加大產能提高效率絕對能做到!”
姓氏後麵加一個工字,這通常就是對工程師的簡稱,同時也是技術水平低的人對高水平人的尊稱,按理說張元林一個機修工,還是全場年紀最小的人,是不適合被這樣喊的,但有工程師這麽喊了,說明他是打心眼裏認可了張元林。
接著一個又一個工程師神情激動的表示張元林提供的想法是可行的,甚至希望張元林能留下來帶領他們一起研究到底。
“張工,你還是留下來繼續幫我們琢磨思路吧,我仔細看過了,原型機的確鏽的太離譜,零部件損壞也就算了,有的直接鏽的都看不出來是啥的,還一捏就碎,我覺得我們想要研究出結果來,肯定少不了你的幫助。”
“是啊,張工你必須留下來,因為你是經驗豐富的機修工,修理了不少我們業內目前最先進的設備,我覺得你用你的經驗肯定能幫我們少走很多彎路,也能在設計的過程中提供一些淺顯和正確的指導。”
“說的沒錯,張工你就別自嘲不懂理論基礎了,有的時候還真得你這樣的人出馬,因為我們思想被太多的理論隻是禁錮,想象力不夠豐富,這不,多虧了有你啊,不然我們還不知道啥時候能琢磨出來呢!”
沒一會兒的功夫,反應過來的工程師們開始主動挽留張元林,希望他能留在這裏,協助他們繼續完成後續的研究工作。
雖然張元林沒有專業的理論基礎,也沒有工程師那般全能,但張元林的思路毫無疑問是正確的,有他的腦子做指引,再有工程師們的專業水平做輔助,想要重新複刻這台設備好像並不是什麽難事。
甚至,都有可能一口氣做出比這台洋貨更加先進的升級版!
就這樣,現場的工程師們紛紛主動起來,一起聯合請求張元林留下。
這麽多工程師共同請求張元林幫助他們,指引他們,如此排麵,用三個字來形容,那就是:還有誰?!
領導們也是嘩然一片,他們是聽不太明白的,但是他們能從工程師們的反應上分辨出誰才是真正的希望。
當那六名工程師發言的時候,現場的人有在思考,但是不多,而且根本沒人出聲支持。
反觀張元林這邊,在他講解結束後,現場大部分的工程師都是一副幡然醒悟的模樣,還都選擇支持張元林,請張元林留下。
雙方的差距不比不知道,這一比就高下立判了呀!
眼看著越來越多的工程師希望張元林留下,楊廠長露出了滿意的笑容,心想不愧是你啊,張元林!
而原主這邊卻是一副受寵若驚的模樣,不斷的表示自己就是碰運氣而已,大家真的別這樣把希望寄托在我身上。
這個時候,那六名發愣的石頭人逐漸反應過來。
眼看著讓張元林留下的歡唿聲越來越高,這群一直針對張元林的工程師們繃不住了。
“不是,你一個機修工啥也不懂,憑什麽運氣這麽好啊!”
“各位,你們情緒幹嘛這麽激動,張元林就是碰運氣碰上的,瞎貓碰上了死耗子,蒙出來的!”
有人急了,心想自己都這麽說了,要是最後張元林還能留下來,那自己還好意思在研發車間待下去麽?
所以張元林必須走啊,不然他們六個人誰也留不住,都得走!
首先是麵子掛不住,其次是這裏的人也不會待見自己,更重要的是領導們這邊不好解釋了,怎麽想都是自己這邊吃癟!
於是有人忍不住了,選擇率先發言去挑張元林的刺,試圖讓大家清醒過來,讓他們知道張元林隻是蒙對的而已,運氣所致,怎麽能繼續盼著他呢?
但很快就有人為張元林發聲,並且進行了犀利的反駁。
“嗬嗬,運氣也是實力的一種,至少張工真的做到了,也為我們所有人都打開了新思路,如果隻是一個兩個人覺得好可能有問題,但是這麽多人都覺得好,你是想說我們有問題,還是張工有問題?”
“再說了,張工的分析或許不夠專業,但是很清楚明了,可不像你們,廢話說了一大堆,實則什麽都沒有表現出來,你們是想湖弄誰?”
工程師們也有輩分高低的區別,年紀小一些的不敢胡亂發言,但是年紀大的不怕,正所謂薑還是老的辣,不管做事還是動嘴皮子,那都是不好惹的。
更重要的是,如此犀利的反駁引起了領導們的注意,這個時候他們才明白自己是被忽悠了,一個個的臉色都很不好看。
這六名工程師有些麻了,他們的本意是為了找機會趕張元林走,可沒有故意在領導們麵前顯擺裝比,更沒想去忽悠他們啊!
隨後,又有人試圖挽救一波,表示張元林不專業,想法就是一閃而過的東西,自身基礎不行,留下來也沒多大作用。
“別的我就不說了,他好歹也是個經驗豐富的機修工吧,怎麽會忘掉這麽多輔助件,這明擺著就是亂搞出來的無效模型!”
但這個發言很快又被一個資曆更老的人犀利的反駁了迴去。
“哼,張工和你們一樣,都從昨天下午開始研究,結果人家晚上迴家把模型給做出來了,那你們呢?隻知道用自己的本事湖弄人!”
“還好意思抓住輔助件缺失的問題指責張工的不是,那張工還知道要把主要零部件表達清楚呢,不像你們,連主次都分不清楚,分析點皮毛真以為自己研究出名堂了?”
“再說輔助件不弄是因為他沒有基礎,就算弄了也沒法兒裝,再說輔助件的作用就是輔助運作,完全可以後續再根據實際情況補充和更改,根本不打緊,你們拿這個說事兒,是當大家夥兒沒腦子,好湖弄?”
眼看著有前輩帶頭,其餘的工程師們也紛紛出聲支持張元林,反正這些工程師各自研究項目,隻是偶爾會分配到一起去,原則上都是為了完成項目而合作,並沒有太深厚的感情。
當然也有比較聊得來的會有比較好的友誼,但肯定沒人會和這六名工程師做朋友,透過人品看關係,這就永
遠不會猜錯。
至於現場一些原本也針對張元林的工程師們則是紛紛沉默,慶幸還好昨天被選中的不是他們,不然今天出事兒的就是他們!
【推薦下,野果閱讀追書真的好用,這裏下載 .yeguoyuedu 大家去快可以試試吧。】
而這六名工程師麵對眾人的口誅筆伐,往日高高在上的他們被懟的大腦一片空白,心態血崩!
隻不過有楊廠長帶頭,其他的領導自然而然的就成了陪襯,大家的關注點肯定還是在楊廠長身上的。
而楊廠長領著這麽一個幾乎涵蓋了軋鋼廠所有核心高層的豪華陣容來研發車間視察,肯定不是做表麵功夫,走個過場。
又不是有外麵的重要領導來視察,沒必要這樣浩浩蕩蕩。
說實話,每次領導來視察大多數都是耽誤工作人員的時間,說是檢查工作,實則裝模作樣,到最後晃晃悠悠走一圈,出了門就啥也不記得了,反而是把工人們整的夠嗆,愣是把下班前能做好的工作硬生生的拉長時間。
但這次不一樣,楊廠長帶來的都是軋鋼廠的核心高層,仔細觀察就會發現沒有一個等閑之輩,全是正職,一個副職都沒來。
隻因這裏有等待拆解和研究的重要項目,甚至為了這事兒幾乎全廠的工程師都被集中到了這裏。
要知道這兩台設備昨天下午三點左右才運到,結果今天上午就把能喊來的工程師全部叫過來了,這就足以證明軋鋼廠高層的重視。
【推薦下,野果閱讀追書真的好用,這裏下載 .yeguoyuedu 大家去快可以試試吧。】
所以楊廠長來視察,不僅是表達工廠高層對這件事情的重視,更是來鼓舞相關人員的士氣,為他們加油打氣。
至於詢問研究進度,這也是計劃之中的一環沒錯,不過這事兒昨天下午才開始,沒有人,包括楊廠長也不覺得能有意外驚喜。
但有一個人能讓楊廠長抱有希望,這個人就是張元林!
甚至毫不誇張的說,楊廠長跑這一趟,除了表示工廠方麵對這件事情的重視以及對參與人員的鼓勵,剩下的就是為了張元林而來。
工程師們要是有什麽收獲,肯定會派人往上報的,他們有一套專門的申請體係,隨時隨地可以調用全廠資源,前提是要有把握,有拿得出手的基本成果。
如果是那樣的話,楊廠長肯定會知道,哪裏還需要跑到這裏來問。
但張元林這邊不一樣,就算楊廠長再信任他,也改變不了他是機修工的事實。
再加上楊廠長直到工程師不待見張元林,就算有啥發現和收獲,工程師們也不一定會幫張元林。
所以楊廠長這麽快就來視察的還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張元林,工程師們到現在為止還沒有上報任何有效發現和收獲,但張元林這邊還沒問,他就是最大的未知數。
走到張元林麵前,楊廠長沒有直接詢問研究成果,而是先問了一句這事兒有沒有頭緒。
要是沒頭緒,和這些工程師們一樣無從下手,那也別問研究成果了,沒意義。
張元林從楊廠長的眼神中感受到了強烈的期待,這讓張元林有些驚訝,沒想到對方會這麽信任自己。
好吧,楊廠長你可以的,運氣是真不錯,全廠這麽多人你選我張元林,恭喜你中大獎了啊!
不過張元林沒有選擇立馬把木質模型給拿出來,而是打算簡單演一下,也趁這機會給那些看輕自己的人一些教訓。
直接攤牌多沒意思,最多震驚現場的這些人,可那些故意找事兒,人品差勁的工程師們卻能識趣的當縮頭烏龜,逃過一劫。
畢竟張元林不會專門因為這件事情去告狀,這麽做就顯得太小心眼了。
所以,張元林準備故意露出破綻,引誘這些人主動跳出來指手畫腳,然後再一個王炸打出去,這樣既不耽誤原計劃,又能讓他們有一次臉紅難堪的經曆,順便讓他們在現場社死,真是想想都痛快!
見人不爽不一定要動嘴罵,上手打,轉變一下思路就行,用巧勁四兩撥千斤操作起來其實更有意思,因為可玩性很高。
如此想著,張元林把之前選定的目標串聯到一起,然後開口說道:
“楊廠長,我個人是有些想法的,但是您也知道,我就是一個機修工,多少有些胡思亂想了,所以我想先看看前輩們的想法。”
如果張元林不是機修工的身份,聽起來還真有點謙遜的感覺。
楊廠長聽完點點頭,沒有繼續為難張元林,確實,讓一個機修工幹工程師們都束手無策的事情的確有些勉強了。
不過張元林說了他有些想法,這讓楊廠長暗暗記在心裏,有了些許期待。
雖然張元林不專業,可他有最擅長的東西,比如拆解和維修,不求能一下子把研究搞出來,哪怕能有些思路也是好的。
隨後楊廠長轉頭看向了其他的工程師們,問道:
“好了,你們有什麽想法就直接說出來,我知道做研究很艱難,也知道你們都很認真的在做,現在就當我是在給你們開個臨時的集體會議,做個總結和討論,所以大家不要有什麽心裏壓力,想到什麽就說什麽,”
“還有就是我得著重提醒一下,這不是個人研究,而是為國家的工業技術進步奮鬥,所以我希望你們每一個人都不要帶著私心做事,也要把這裏的每一個人當成是自己的搭檔,戰友,親朋去看待,去一起精誠合作!”
話是這麽說,可意思卻很明確,楊廠長表麵上是讓工程師們做總結給自己聽,實則是給張元林旁聽的機會。
而且後麵的話也在旁敲側擊的提醒某些人不要故意搞事情,就算張元林隻是一個機修工,也應該把他當成一個團隊的成員看待。
可楊廠長這麽一說,卻讓某些內心敏感,心眼又小的人不高興了。
就算昨天下午到現在不睡覺,加在一起的時間也湊不滿一整天,而且他們麵對的是領先他們不知道多少年的新技術,這事兒怎麽想都不可能輕易的做到。
所以這個總結開的基本上沒啥意義,才一天不到的時間,再來一百個工程師也沒用,因為在技術研究方麵,量變壓根就無法產生質變。
這讓今早才集中過來的工程師們直接滿頭問號,表示看不懂。
而昨天和張元林有矛盾的六名工程師則是心裏帶著怒氣,不理解楊廠長為何還要向著張元林。
其實原因很簡單,楊廠長不可能盲目過分的要求主力軍們如何如何,能達到工程師的級別等於是已經站在某個領域的一流位置了,他們都使出了渾身解數但還是沒有收獲,這就沒法兒再繼續催促和步步緊逼。
關鍵是把氛圍搞的太緊張太嚴肅,也會影響到工程師們的心態,最後弄的大家都不愉快。
但是張元林這邊不一樣,他就是個機修工,給他再大的壓力又如何,他的實力有限,唯一能嚐試的就是運氣,所以楊廠長這邊也是在賭,成就成,不能也沒什麽,可以說是毫無壓力的試探。
也就是說,麵對工程師們和麵對機修工的心態是完全不同的,因此楊廠長的表現和想法也不一樣。
可某些小肚雞腸的人不服氣啊,隻覺得楊廠長能對張元林這麽重視,肯定是張元林偷摸著給了好處,或者是找機會阿諛奉承了一番,把楊廠長誇的很舒服,以至於判斷能力都被嚴重影響了。
就這樣,在楊廠長的要求下,現場的工程師們各自開始匯報情況。
從左到右,一個接一個,首先是今天早上才聚集過來的工程師們,但他們才來不久,哪裏能研究出有效的結果來,甚至都沒搞明白整體的結構組成。
就算這兩台設備全都被拆掉外殼,他們可以直接看到設備的內部情況,可大部分地方都是生了鏽的,還有一些比較細窄的零件已經繡斷了,隨便一敲全部碎裂,這種情況無疑是對單個零部件的修複工作造成極大的困擾,更別說複原完整結構了。
所以,這些人的迴答千篇一律,意思基本相同,都是還沒搞懂,沒法兒分享。
楊廠長並不意外,早有預料的他隻能一邊點頭,一邊說著安慰的話,讓他們不要著急,穩住心態慢慢來。
雖然有幫張元林指引一下的想法,可這事兒也不是他能控製的,頂多就是試一試。
所以楊廠長的主要目的還是到現場給大夥兒加油打氣,幫張元林都是順帶的,並沒有太多刻意的成分在裏麵。
但某些心胸狹窄的人看的不服氣,已經開始思考怎麽刁難張元林並把他趕走了。
終於,輪到昨天一起前往兄弟單位開會做選擇的六名工程師。
他們是接觸這些設備時間最長的人,了解的肯定比其他透徹,所以也有東西可說。
按照順序,一個接一個的來,每個人都說的頭頭是道,要是不懂行的人聽著肯定會被唬住。
張元林雖然不精通相關的理論知識,可他在這之前沒少研究相較於這個年代比較先進的技術,專業術語上可能差一些,但實操絕對是無人能及的。
再說張元林已經把其中一台設備研究透了,還沒摸索的另一台設備算是進階版,三代同堂裏的最新一代,底子都是一樣的,隻是各方麵都有所優化,所以張元林能從這些人說的話裏聽出來到底是正兒八經的研究心得還是胡言亂語的扯皮。
很明顯,這些人在胡扯,在用他們時常打交道的專業術語來堆徹詞藻,這的確能忽悠級別不到位的人。
也就是來的這些領導裏頭沒有真正的技術員出身,估摸著最高級別能到五六級就很難得了,要不然這六名工程師並不一定敢這麽皮。
當然了,要說他們一點東西都沒有,這就有點瞧不起人了。
張元林手裏有這兩台設備的完整模型,別說全廠了,就是全國也沒有誰比張元林更了解它們,所以張元林敢肯定,這六名工程師的確是有一些進展的,隻是微乎其微而已。
忽悠領導可以,在其他的工程師麵前顯擺一下也行,但是想在張元林這邊裝比,這顯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張元林能感覺的出來,這六名工程師哪怕沒研究出什麽名堂來,還是如此賣力的表現,他們肯定是有想法的。
想搞我?
我巴不得呢!
被忽悠到的領導們紛紛交頭接耳,小聲的議論著什麽,一邊說,一邊點頭,顯然是真以為這六名工程師有了什麽重大進展。
但周圍的工程師們卻沒什麽太誇張的表情,他們是懂行的人,一開始的確以為這六名工程師有很大的發現,可再仔細思考了一下,才明白這就是一個基本理論的推測和構建,隻是猜想出來的,壓根沒有確定,也沒有能拿得出手的依據來證明。
所以,這就是憑空想象嘛,有什麽值得顯擺的?
就因為你們多看了一下午的設備,知道的比我們多一些,所以你們就能胡編亂造了?
雖然技術的進步離不開豐富的想象力和大膽的嚐試,可這還沒確定的事情這麽著急的說出來,多少有些不符合身份。
搞研究最重要的就是嚴謹,猜想和實驗是必須有的過程,這個沒得說,但沒有得到證實和確定的東西上來就大張旗鼓的介紹,這就不是一個工程師應該做出來的事兒。
楊廠長的水平不到位,也被忽悠了,他先是笑著對這六名工程師表示誇讚和鼓勵,隨後轉頭看向張元林,說道:
“大家都分享了自己的想法,張元林,也該你了。”
張元林點點頭,繼續無視那六名工程師投來的譏諷眼神,然後撓著頭,努力做出一副為難的表情,迴答道:
“楊廠長,實不相瞞,昨晚我迴去準備了很久,然後就發現自己沒法兒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因為我的理論知識不太行,剛才又聽了各位前輩的發言,心裏就更沒底氣了。”
這話一說,引起了不少人的笑聲,尤其是那六名工程師,他們笑的最大聲,但又都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張元林知道,他們肯定是想出言嘲諷自己,可楊廠長和一眾領導在場,他們不好這麽做。
不過現場的領導都是軋鋼廠的高層,他們都認識張元林,也知道張元林很有本事,更重要的是,他們知道張元林的背後是大股東婁半城對他的重視。
所以,甭管張元林表現的有多滑稽可笑,這些領導們都是表情嚴肅認真,因為沒人敢笑。
在軋鋼廠他們都是有麵子有話語權的,可是在大股東婁半城的麵前,他們還是得低頭,得賠笑,得說些能讓婁半城高興的話。
因此,礙於婁半城的威懾,領導們沒人笑,很快,發出笑聲的工程師們察覺到不對勁,趕緊閉嘴,一下子那六名工程師成了全廠最醒目的人。
楊廠長看了他們一眼,讓他們紛紛閉嘴,如果不是這六人說了一些名堂出來,非得好好的批評他們一頓不可。
隨後楊廠長重新看向張元林,語氣溫和的說道:
“沒事的,我們研究這些洋貨的目的就是學習和進步,又不是在搞緊急生產,不容許有半點錯誤,總之你放心大膽的說,有啥說啥,千萬別有心理負擔。”
別說張元林的修理本事為軋鋼廠節約了不少的開支,就說張元林背後有婁半城撐腰,楊廠長就不好對張元林太嚴肅苛刻。
張元林已經演的差不多了,也看到了自己想要看到的局麵,便沒有繼續耽擱,而是走向自己的工具包,不緊不慢的拿出了自己絞盡腦汁才做爛的木質模型。
“楊廠長,我知道自己說不好,所以連夜做了個模型出來,我可以用這個模型一邊做演示,一邊解釋。”
說著,張元林把木質模型放到了一張桌子上,周圍的人見狀,紛紛圍過來,把張元林連帶桌子和木質模型一起圍在了正中央。
現場的工程師二十來個,領導團隊七人,一個三十人左右,全都圍在這裏,想要看一看張元林做的模型有何奇特的地方。
楊廠長是現場地位最高的,所以名正言順,理所當然的站在張元林身邊,享受最佳視角。
然後那六名工程師最早參與此次研究項目的,也許年紀在所有的工程師當中不是最大,可他們在這次的項目裏有一定的話語權,尤其是他們最先研究出了些許皮毛,所以也有理由站在可以零距離看清模型的位置。
至於其他人,那就是各憑本事了,個子高的踮起腳就是,但個子矮的沒辦法了,他們隻得四處找個高的地方看,或者拉來凳子墊高自己。
就這樣,所有人都看到了張元林做的醜八怪。
楊廠長看了許久,臉色有些古怪的說道:
“呃,你的手藝是不錯,難怪你能做出大家夥兒都有興趣的養殖小屋。”
其餘的領導紛紛點頭附和,都在誇張元林木工活做的可以,是個高手。
但就是沒人說張元林的木質模型做的好,這就說明張元林的計劃實施的很完美。
“咳咳,不好意思啊,我就是一修機器的,沒造過機器,所以有些地方設計的不太合理,大家將就著看吧!”
張元林態度端正,語氣誠懇,為自己沒把模型做好表達歉意。
眾領導沒說話,圍觀的工程師們差點被這個醜八怪給辣哭眼睛,同時也確認了張元林的確沒這方麵的技術水平,至少設計機械物件的能力是很差勁的,不然也不會搞出這樣一個看上去就難以正常運行的模型出來。
楊廠長的表情有些不太自然,心想自己可能是對張元林寄予的希望太高了,雖然希望能碰上好運氣,可張元林到底就是個機修工,不能太勉強。
這個時候,那六名工程師當中有人忍不住了。
“楊廠長,昨天我就說過,張元林的修理本事或許真的很厲害,但他不適合呆在研發車間做事。”
“沒錯,正所謂隔行如隔山,擅長拆解擅長修理不代表他就有搞研究的能力。”
“是啊,搞研究是很難的事情,張元林還是太年輕了,他要學的東西有很多。”
“別的不說,張元林連理論基礎都沒有,我們說的話他聽不懂,他想表達的又說不出來,這多難受?”
“不過這樣也好,至少讓張元林嚐試過了,也算讓他盡力過了,不至於心裏不服氣。”
“楊廠長,我覺得還是讓張元林迴維修部比較好,他在那邊能發揮更大的作用,比呆在這裏強。”
終於有機會把張元林攆走了,這六名工程師一個接一個,跟玩接龍似的。
趁著楊廠長和眾多領導在現場,而且還有這麽多懂行的工程師看著,他們覺得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必須要把握住。
機修工就是機修工,他就不應該來研發車間!
趕緊滾蛋吧,以後也不會有再見麵的機會,自己的眼前終於能清靜了!
楊廠長沒有立馬迴答,而是看了一圈周圍,發現有人選擇站邊,認為機修工的確不該來研發車間,但也有一部分人緊緊的盯著張元林帶來的木質模型,似乎因為這個模型引發了一些思考。
領導們的技術水平不到位,肯定不會亂說話,不然丟人,但他們都清楚,這六名工程師是想趁著他們在場,想以他們的命令讓張元林徹底離開研發車間,以後也別想再迴來。
楊廠長也沒有直接決定,而是根據現場的情況思索再三,看向故意麵露難堪和尷尬之色的張元林,問道:
“張元林,你自己決定吧,去還是留?”
這還是看在婁半城的麵子上,楊廠長決定讓張元林自己做選擇。
都這個情況了,如果張元林有把握,就可以厚著臉皮試一試,要是沒把握,那還不趕緊跑?
反正不管選哪一個,隻要是張元林自己的意願,楊廠長就不會難辦。
別楊廠長一聲令下讓張元林去或留,要麽讓張元林丟人現眼,要麽讓張元林迴去以後抱怨自己,不管哪一個,萬一傳到大股東婁半城那裏就不好了。
張元林默默的瞟了一眼被自己引誘出來的六條大魚,然後撓頭說道:
“楊廠長,東西我都做好了,也帶過來了,不如讓我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再走。”
這意思很明顯了,把想說的說完就能沒有遺憾的走。
楊廠長鬆了口氣,心想這事兒就這樣結束也挺好,張元林沒脾氣,自己也好交代。
反正就是找來試一試的,不成也沒關係,楊廠長倒是想的透徹,就是沒想到張元林會被工程師針對。
好在這事兒馬上就要結束了,然後張元林就能繼續迴修理部上班,工程師們這邊也能通過剛才發言的進展進行深入研究,這樣挺好。
可那六名針對張元林的工程師們卻是哼聲一片,臉上滿是深深的譏諷和不屑。
的確,張元林帶來的模型真的太醜了,懂行的人隻看一眼就知道絕對運轉不起來。
事實上也確實如此,張元林說是要一邊演示一邊講解的,結果上來就露了個醜。
張元林先是結結巴巴的說明了一下這個結構的大概思路,雖然沒啥專業術語,但是作為機修工,他能精準的喊出每一個零部件的名稱,所以開頭有點尷尬,但勉強過關,讓現場的人都明白了個七七八八。
這個時候大家也明白為啥張元林要帶模型來了,因為沒東西演示,誰知道張元林說的這些零件是怎麽安裝的?
然後出醜的事兒就來了,張元林一邊說,一邊用手去撥動模型,試圖讓整體運動起來。
結果剛伸手一動,啪嗒一下,整個模型直接散掉了。
看到這一幕,那六名喊著讓張元林離開研發車間的工程師忍不住大笑了起來。
張元林手忙腳亂的去把散件撿起來,然後故作思考了片刻,接著兩手一攤,幹脆把這些零錢全部散在桌子上。
“這樣吧,我的確說不好,那我從頭到尾,一個一個的安裝上去,一邊裝,一邊講解。”
那六名工程師當中的一人眼神輕蔑的說道:
“其實我覺得你已經盡力了,差不多就收手吧,搞研究失敗是常有的事兒,成功的機會很小,可不像修機器那麽簡單,大概率都能修好。”
張元林一邊伸手擺好這些零部件,一邊故作倔強的說道:
“我修機器不是大概率,是絕對可以修好!”
但如此迴答卻讓那六名工程師笑的更放肆了,因為他們根據張元林的表現篤定他是折騰不出名堂來的,而且會越搞越丟人。
楊廠長沒辦法一次又一次的維護張元林,隻能給眼神讓現場安靜,因為這是張元林自己的選擇,有什麽事兒也是他自己承擔。
隨後,張元林深吸一口氣,表情徒然變得嚴肅認真起來。
好了,演的差不多了,到了該收網的時候!
就是從這一刻開始,現場的風向來了一個一百八十度急轉彎般的變化。
其實這都是張元林提前準備好的劇本,包括精湛的演技和一碰就掉的木質模型。
把所有的零部件全部拆散後,這樣反而更容易講解。
“你們注意看,這個動力總成的布局和我們目前使用的設備看起來類似,實則有很細微的變化,我修過很多老式的設備,很容易察覺到這一點,所以我們隻要把這兩個地方做修改,就能產生更大的動力,然後我們就能適當的增加模具和衝壓口了。”
“還有這裏,你們有沒有發現這樣布局會看起來更加緊湊,同時又會讓人覺得十分簡潔,因為我們研究的這台設備取消了一些老式的傳統零部件,改為更加直接清爽的機械構造,這樣不僅傳動性能增加,還能使整體更加緊固,質量更好,關鍵是還省材料,老式的零部件個頭大,製作起來會廢不少的材料,咱們現在缺的就是物資和原材料。”
“當然了,這也就是我個人隨便想想的,咱們模彷布局可以,但是想要直接替換質量更好,個頭更小的零部件,這有點難,因為咱們缺少更高精度的加工設備,我修機器的,很清楚咱們的設備缺陷在哪裏……咳咳,扯遠了,咱們繼續把剩餘的零部件裝上!”
這一次,張元林還是用十分簡潔且白話的方式進行講解,但伴隨著一個接一個重要零件的組裝,讓現場的工程師們在腦海裏找到了明確的思路。
雖然張元林的木質模型裏缺少很多輔助件,導致整體沒辦法順利運轉,但這都不是事兒,主要的點弄清楚了,輔助件就是把這些重要的點連接起來,對比起來真的簡單太多太多。
就這樣,在張元林認真的講解下,現場從交頭接耳逐漸到鴉雀無聲,每一個人都在認真聽講,領導們是端架子,聽不懂也要裝聽懂,而工程師們是真的來了感覺,而且越聽越覺得張元林的思路是可行的。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張元林的講解結束了。
說完以後,張元林還是一副愧疚的表情。
“各位前輩,實在是對不住啊,我能做到的隻有這些了,其實我也想把這個模型做好的,但是我的水平有限,然後設備原型很多地方都鏽爛了,我沒有參照物,找不到基準,隻能硬著頭皮做出來,不然沒有模型在手,我更加表達不清楚。”
可這一次,工程師們鴉雀無聲,因為他們的腦子裏隻有張元林剛才展示和講解的內容,不過工程師們是懂行的,他們自動去除了錯誤的零部件,開始把正確大小的零部件代入進去,再添加其他的輔助件,然後一個可運行,且更加先進的結構技術逐漸有了眉目!
雖然隻是在腦子裏過一遍,真正要按照張元林的想法實現出來,還得經過縝密的計算和多次試驗才能匹配出最適合的機械結構。
因為原型機鏽的太厲害,根本沒辦法一比一的去複刻,所以工程師們才會一籌莫展,但張元林這邊的猜想卻給他們指引了正確的方向。
輔助件無所謂,關鍵是張元林把最重要的幾個點連上了,這思路不就一下子活絡起來了嗎?
很快,一個接一個的工程師臉上容光煥發,滿臉的蠢蠢欲動,仿佛有什麽事兒著急去做一般。
張元林抬頭看向周圍,不是看針對自己的那六條大魚,而是看向自己之前暗中關注的幾個工程師。
隻見他們都拿出自己的紙筆,有的在畫草圖,有的在計算,有的在寫下整個結構的組成,總之張元林看重的那些工程師都在認真的做事,把腦子裏的最新想法記錄下來。
張元林滿意的微微頷首,然後才不緊不慢的看向輕視自己的那六名工程師,卻看到他們六人呆若木雞,仿佛跟石化了一般,盯著張元林身前的木質模型一動不動。
不多時,在張元林關注的那一批人當中,有人高舉著手裏的草稿,頗為興奮的說道:
“有機會,真的有機會啊,按照張工說的那樣去設計,的確可以提供更大的動力,這樣多加幾個模具和衝壓口一點問題都沒有,隻要刀口夠快,加大產能提高效率絕對能做到!”
姓氏後麵加一個工字,這通常就是對工程師的簡稱,同時也是技術水平低的人對高水平人的尊稱,按理說張元林一個機修工,還是全場年紀最小的人,是不適合被這樣喊的,但有工程師這麽喊了,說明他是打心眼裏認可了張元林。
接著一個又一個工程師神情激動的表示張元林提供的想法是可行的,甚至希望張元林能留下來帶領他們一起研究到底。
“張工,你還是留下來繼續幫我們琢磨思路吧,我仔細看過了,原型機的確鏽的太離譜,零部件損壞也就算了,有的直接鏽的都看不出來是啥的,還一捏就碎,我覺得我們想要研究出結果來,肯定少不了你的幫助。”
“是啊,張工你必須留下來,因為你是經驗豐富的機修工,修理了不少我們業內目前最先進的設備,我覺得你用你的經驗肯定能幫我們少走很多彎路,也能在設計的過程中提供一些淺顯和正確的指導。”
“說的沒錯,張工你就別自嘲不懂理論基礎了,有的時候還真得你這樣的人出馬,因為我們思想被太多的理論隻是禁錮,想象力不夠豐富,這不,多虧了有你啊,不然我們還不知道啥時候能琢磨出來呢!”
沒一會兒的功夫,反應過來的工程師們開始主動挽留張元林,希望他能留在這裏,協助他們繼續完成後續的研究工作。
雖然張元林沒有專業的理論基礎,也沒有工程師那般全能,但張元林的思路毫無疑問是正確的,有他的腦子做指引,再有工程師們的專業水平做輔助,想要重新複刻這台設備好像並不是什麽難事。
甚至,都有可能一口氣做出比這台洋貨更加先進的升級版!
就這樣,現場的工程師們紛紛主動起來,一起聯合請求張元林留下。
這麽多工程師共同請求張元林幫助他們,指引他們,如此排麵,用三個字來形容,那就是:還有誰?!
領導們也是嘩然一片,他們是聽不太明白的,但是他們能從工程師們的反應上分辨出誰才是真正的希望。
當那六名工程師發言的時候,現場的人有在思考,但是不多,而且根本沒人出聲支持。
反觀張元林這邊,在他講解結束後,現場大部分的工程師都是一副幡然醒悟的模樣,還都選擇支持張元林,請張元林留下。
雙方的差距不比不知道,這一比就高下立判了呀!
眼看著越來越多的工程師希望張元林留下,楊廠長露出了滿意的笑容,心想不愧是你啊,張元林!
而原主這邊卻是一副受寵若驚的模樣,不斷的表示自己就是碰運氣而已,大家真的別這樣把希望寄托在我身上。
這個時候,那六名發愣的石頭人逐漸反應過來。
眼看著讓張元林留下的歡唿聲越來越高,這群一直針對張元林的工程師們繃不住了。
“不是,你一個機修工啥也不懂,憑什麽運氣這麽好啊!”
“各位,你們情緒幹嘛這麽激動,張元林就是碰運氣碰上的,瞎貓碰上了死耗子,蒙出來的!”
有人急了,心想自己都這麽說了,要是最後張元林還能留下來,那自己還好意思在研發車間待下去麽?
所以張元林必須走啊,不然他們六個人誰也留不住,都得走!
首先是麵子掛不住,其次是這裏的人也不會待見自己,更重要的是領導們這邊不好解釋了,怎麽想都是自己這邊吃癟!
於是有人忍不住了,選擇率先發言去挑張元林的刺,試圖讓大家清醒過來,讓他們知道張元林隻是蒙對的而已,運氣所致,怎麽能繼續盼著他呢?
但很快就有人為張元林發聲,並且進行了犀利的反駁。
“嗬嗬,運氣也是實力的一種,至少張工真的做到了,也為我們所有人都打開了新思路,如果隻是一個兩個人覺得好可能有問題,但是這麽多人都覺得好,你是想說我們有問題,還是張工有問題?”
“再說了,張工的分析或許不夠專業,但是很清楚明了,可不像你們,廢話說了一大堆,實則什麽都沒有表現出來,你們是想湖弄誰?”
工程師們也有輩分高低的區別,年紀小一些的不敢胡亂發言,但是年紀大的不怕,正所謂薑還是老的辣,不管做事還是動嘴皮子,那都是不好惹的。
更重要的是,如此犀利的反駁引起了領導們的注意,這個時候他們才明白自己是被忽悠了,一個個的臉色都很不好看。
這六名工程師有些麻了,他們的本意是為了找機會趕張元林走,可沒有故意在領導們麵前顯擺裝比,更沒想去忽悠他們啊!
隨後,又有人試圖挽救一波,表示張元林不專業,想法就是一閃而過的東西,自身基礎不行,留下來也沒多大作用。
“別的我就不說了,他好歹也是個經驗豐富的機修工吧,怎麽會忘掉這麽多輔助件,這明擺著就是亂搞出來的無效模型!”
但這個發言很快又被一個資曆更老的人犀利的反駁了迴去。
“哼,張工和你們一樣,都從昨天下午開始研究,結果人家晚上迴家把模型給做出來了,那你們呢?隻知道用自己的本事湖弄人!”
“還好意思抓住輔助件缺失的問題指責張工的不是,那張工還知道要把主要零部件表達清楚呢,不像你們,連主次都分不清楚,分析點皮毛真以為自己研究出名堂了?”
“再說輔助件不弄是因為他沒有基礎,就算弄了也沒法兒裝,再說輔助件的作用就是輔助運作,完全可以後續再根據實際情況補充和更改,根本不打緊,你們拿這個說事兒,是當大家夥兒沒腦子,好湖弄?”
眼看著有前輩帶頭,其餘的工程師們也紛紛出聲支持張元林,反正這些工程師各自研究項目,隻是偶爾會分配到一起去,原則上都是為了完成項目而合作,並沒有太深厚的感情。
當然也有比較聊得來的會有比較好的友誼,但肯定沒人會和這六名工程師做朋友,透過人品看關係,這就永
遠不會猜錯。
至於現場一些原本也針對張元林的工程師們則是紛紛沉默,慶幸還好昨天被選中的不是他們,不然今天出事兒的就是他們!
【推薦下,野果閱讀追書真的好用,這裏下載 .yeguoyuedu 大家去快可以試試吧。】
而這六名工程師麵對眾人的口誅筆伐,往日高高在上的他們被懟的大腦一片空白,心態血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