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場考的是對四書五經的理解,題目是:“好問而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

    宋子文覺得答這種題是有模板的,首先應該解釋這句話的表意,闡明它的出處。其次應該進行引申,引經據典。最後首尾唿應,結構完整。

    首先這句話取自中庸,它的意思是喜歡請教別人,而且喜歡體察人們淺近的話語,隱瞞不好的地方,而宣揚好的地方,善於把握事情的兩個極端,采用中庸之道施行於人民。

    此處以舜之行事來說明中庸之道。喜歡請教並能體察淺近之言。鼓勵人們,在人生的道路上擇善而行,走人生正途,明辨善惡,以誠堅持下去。

    宋子文想了許多,在腦海裏將這些內容進行排序,套入模板。等到構思大致完成後才拿起毛筆開始寫。正在他奮筆疾書之時,聞到一股非常難聞的氣味。宋子文用左手捂住了口鼻,其他考生也是一手用桌上的帕子捂住鼻子,一隻手繼續筆不停耕。坐在廁所旁邊的人更是苦不堪言,心裏把這如廁之人罵的狗血噴頭。

    不過一小會兒,這人就出來了。竟是宋子文認識的人——張致遠,他此時臉色蒼白,腳步輕飄飄的。看起來虛弱極了。宋子文猜測他應該是吃錯東西了,但想著他應該對吃食很謹慎小心才是,畢竟成敗在此一舉。

    那張致遠坐下還沒有一刻鍾,就又進了廁所。眾考生恨不得將他轟出考場。他自己心裏也苦不堪言,自己今早還好好的,現在是怎麽迴事呢?

    宋子文加快了寫字速度,隻想趕緊交卷離開考場。別的考生也是如此,大家都埋頭寫字,倒是沒有人敢做什麽小動作,因為實在是太容易被發現了。

    終於等到考試結束,宋子文趕緊走出考場,就像身後有猛虎追他似的。大家也像他一樣爭先湧出考場,隻有張致遠人走在了最後。

    他心裏知道自己這次必定是考砸了,眼神陰沉地盯著宋子文。

    宋子文正找尋李秀景,就聽到身後傳來一句“宋公子,我沒想到你這麽卑鄙。竟然對我做手腳,害我無法考試。”這話的聲音很大,周圍人的目光一下子都聚集到了宋子文身上。

    張致遠心想:我既然已經無望上榜,那你也別想好過。

    “致遠兄應當知道汙蔑舉人是要進衙門吃官司的,飯可以亂吃,話確是不可以亂說的。我尊您為長者,未曾想您幾次三番誣陷我。如果致遠兄不介意的話,我們自然可以到官府把話說清楚。”

    宋子文不慌不忙,鎮靜從容地說道。對付這種欺軟怕硬之人最好的辦法就是比他更強硬。張致遠果然麵露懼色,圍觀者自然明白他這是做賊心虛了。

    “你這小人,真配不上你這名字。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宋子文聽這聲音有些耳熟,轉頭一看來人是孟博遠。

    他此時搖著手裏的折扇對張致遠說道:“我要是你,早就沒臉見人了,哪裏還會這般囂張。”這句話把張致遠說的麵紅耳赤,他慌張擠出人群快步走了。

    “你怎麽脾氣這麽軟弱,被這種人欺負。”孟博遠走到宋子文跟前恨鐵不成鋼地說道。

    宋子文心裏暗道:“沒有你多話,這事我也解決好了。”不過麵上還是感激地說道:“多謝博遠兄解圍,子文感激不盡。”

    “不用謝,我隻是看不慣他罷了,不是想要幫你。”他特意解釋道。隻是他悄悄變紅的耳垂和掩飾不住的笑意出賣了他,宋子文想起自己在現代養的那隻波斯貓。

    “嗯,我不會多想的。”宋子文很溫和地說道,一點兒也沒有揭穿他的意思。

    孟博遠聽完他這話又不高興了“難道你心裏以為本公子不會幫你嗎?”

    宋子文隻覺得他更像自己的那隻貓了,喜怒無常。高興的時候就親近你,不高興的時候對你不理不睬的,甚至還可能給你一爪子。不過大部分鏟屎官對此都是甘之如飴的。

    ※※※※※※※※※※※※※※※※※※※※

    非常感謝看文的小天使們,謝謝你們的鼓勵與支持。我會努力更文的(? ??_??)?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快穿之功成名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洪荒少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洪荒少年並收藏快穿之功成名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