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攘外必先安內

    天朝大陸近十多年來,不僅內政混亂,就連邊境也是戰火頻生,許多過去依附天朝存在的小國家,現如今也是隔三差五的挑釁生事。

    而聖京李家作為天朝邊境的守護神,自然會不免子彈上膛、槍炮對外的,展開了一場場動人心魄、大大小小的反侵略戰役。

    在李玉功爺爺和其父親兩代人的努力下,邊境才勉強獲得了幾年的安生,不過自從王家被滅,李家也隻剩下李玉功,這一個頂梁柱之後。

    國外那些不甘心就此失敗的野心家,開始又一次的對天朝大陸的陰謀戰爭,不過李玉功作為當代,被李家重點培養的接班人,自然也不是好對付的人物。

    李玉功的軍事理論知道,在全世界都可以排上名號,更難得是他並不是,趙括式紙上談兵的人,李玉功不僅理論隻是雄厚,就連實戰經驗也是無人能比。

    如果不是這樣的話,以他不到三十歲的年齡,如何能領袖百萬大軍,成為天朝大陸海陸空的三軍元帥,並且還是自天朝建國以來,最為年輕的元帥。

    毫無疑問的是李玉功是一個軍事天才,不過他並不滿足於在國外戰場,取得的輝煌成就,因為在李玉剛看來,自己的這些戰功,雖然足以傲視群雄,但相交於他的先輩來說,並沒有什麽出彩的地方。

    在他之上也有父子兩人同赴沙場、為國建功的事實,他李玉功就算立下天大的軍功,也頂多和祖輩持平而論,但卻不可能超過自己的父輩們的功勳。

    李玉功不僅是一個天才,而且還是一個野心家,既然在軍事方麵的成就,已經達到巔峰,不甘隻此成就的李玉功,隻能另辟蹊徑,尋找新的戰場。

    他是一個天才,沒用多長時間,就被李玉功想明白一個道理,既然別的國家就越境侵略,為何我們天朝不能越境反擊呢?

    這個想法並不是什麽新的論調,很多年以前就已經有人提出來過,但那個人也遭到了嚴厲的批評和懲罰,不過這一次由李玉功提出來之後。

    政府中的首腦,並沒有因為他的特殊身份,而給一點的笑臉,他們仍舊嚴詞拒絕了李玉功的提議,並且警告他:如果在提出這種想法的話,那麽李家三代獨領三軍的事實,就會成為永不返迴的曆史。

    李玉功雖然表麵上聽從了這一警告,不過卻沒有放在心上,越境反擊的念頭,一直在他的腦海中,久久揮之不去,李玉功知道要想獲得,比先輩更高的功勳,這是唯一的一條路。

    不過政府的那些老頑固首腦,其思想太過封建陳舊,根本不可能允許“越境反擊”的計劃,李玉功更加明白的是,憑借當下政府的財力,隻能勉強維持被動防守的軍費,而主動出擊所消耗的軍費實在是太過龐大了,政府的財政實在是承擔不起。

    可以說不管從硬件還是軟件方麵,天朝大陸都不具備“主動出擊”的條件,可以說李玉功手中空有百萬大軍而不能用。

    但是執掌天朝政局的王家滅亡之後,讓李玉功有了實現自己理想的可能,因為王家滅亡之後,李家就成為當之無愧的聖京第一家族。

    倘若李玉功能把天下軍政大權,全部集中一身的話,那麽“越境反擊”的計劃,就不會是一紙空文,那時候李玉功就算傾全國財力,也要打上一場充滿自尊的“越境反擊戰”。

    不過那時候王家雖然滅亡,但是政權卻落到了文家手中,而後又落到了蕭家和周家手中,之後隨著青衣盟的忽然崛起,在政府力量薄弱的情況下,又被陳小二分去了一杯羹。

    故而李玉功要想真正的,集中軍政大權於一身的話,就必須讓這三家臣服,其中最重要的是青衣盟的臣服,因為這三家中,以青衣盟的實力最強。

    經過一場規模宏大、場麵殘酷的戰鬥之後,國外的侵略軍終於被打怕了,暫時退軍,而李玉功也終於可以騰出手來,轉而解決天朝大陸的“麻煩”。

    距離廣平縣城三十裏外,李玉功親自率領的三十萬大軍,在一片廣闊的平地上,進行暫時的安營休息。

    向東三十裏的地方,就是李玉功這次出兵的目的地,也是青衣盟的戰略前沿,一代失去廣平縣城這個根據地,青衣盟就會暴漏在眾人的眼皮下,再也沒有可以防禦的堅固城池。

    這一次出兵,李玉功不僅是親自出馬,還帶來了自己兩大親信之一的方文舉,隨軍聽用,而另一個親信,則代替自己防守邊境,以防國外大軍的突然襲擊。

    方文舉手中拿著剛剛受到的情報,快步走進李玉功的營帳,當他看到李玉功正在聚精會神的看書時,略微思考一下後,還是決定暫時退出去,反正也不是什麽著急的情報。

    不料方文舉剛剛轉身,李玉功已經將手中的書本放下,說道:“是文舉嗎?既然已經進來了,幹嘛又出去呢?”

    “看到元帥正在看書,不敢打擾……”方文舉解釋道。

    李玉功緩緩的擺擺手,一眼望見他手中的紙張,疑惑的問道:“是哪裏的情報?莫非邊境又傳來什麽消息不成?”

    “三國聯軍剛剛被元帥打敗,難有作為,這是關於青衣盟的情報,我看著沒有什麽緊急情況,就不打算打擾元帥了”方文舉語氣平淡的說道,在他看來手中的情報,確實不那麽重要。

    不過李玉功卻是皺著眉頭,不是很樂意的說道:“我不是早就跟你說過了嘛!凡是關於青衣盟的情報,不管大小、緊急與否,都要第一時間呈報給我看,你怎麽能因私費公呢?”

    “屬下知罪”說話間方文舉已經把,手中的紙張遞到了李玉功手中。

    掀開紙張,李玉功快速的瀏覽了一遍後,眼中放光的說道:“好快的反應速度啊!居然隻用了一天的時間,便集結了三十萬人馬,趕到了廣平縣城,並且還做好了防禦準備”

    “青衣盟人馬雖多,防守雖足,但恐怕還不是我李家軍的對手”方文舉自信滿滿的說道。

    李玉功頗為得意的笑了笑問道:“文舉,你為何有如此的信心呢?”

    “青衣盟的那些人,畢竟都是街頭舔血的亡命徒,心雖狠、手雖辣,但卻沒有經過嚴格的訓練,更沒有統一的行動指揮,更何況兩軍交戰,不是一味的好勇鬥狠,排兵布陣、調兵遣將的經驗和能力,樣樣都不少,而在這方麵,我李家軍都要比青衣盟多得多,如此的差距下,他青衣盟如何能勝?”方文舉說道。

    聽到方文舉的話後,李玉功臉上的笑意更盛,說道:“文舉說的這些話深得我心,如果我派你充當先鋒,負責攻破廣平縣城的話,你可有把握獲勝?”

    “元帥有令,屬下本不該推辭,隻不過……”方文舉欲言又止、似乎有什麽難言之隱似的。

    李玉功麵色不快的問道:“文舉,有什麽話不妨直說,拖拖拉拉和娘們有什麽兩樣?虧你還是一個軍人呢?”

    “是,元帥,那麽屬下就有話直說了”方文舉阻止了一下言語,繼續說道:“以下屬愚見,我們根本就不應該發動,對青衣盟的這場戰爭……”

    “哦?文舉,為何忽然有這樣的想法?”說話間,李玉功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火花。

    望了李玉功一眼,盡管跟隨他多年的方文舉,已經察覺出,現在的李玉功肯定非常的不高興,不過明知道元帥有錯,而不提醒的話,這可不是方文舉的為下屬之道。

    猶豫了一會兒的方文舉,仍舊堅定的說道:“原因有三,其一:我文家的主要責任是防禦外敵侵略,青衣盟屬於內陸的黑幫組織,應該由周蕭兩家的警察部門管理,如果文家強行出麵對付青衣盟的話,不免會有名不正、言不順的顧及”

    “其二:現如今政局混亂,內陸黑道多年來更是處於混亂的局麵,現在的青衣盟盟主陳天放,好不容易憑借一己之力,一統了天下黑道,並且重新規定了黑道法則,如果一旦青衣盟兵敗的話,天下黑道勢必又會迴到,群雄爭霸的混亂局麵,不管對於百姓還是官方來說,都不見得是一件好事”

    “其三,這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邊境的國外侵略大軍,雖然被我們打退,但那都是暫時性的,他們隨時有可能卷土重來,如果國外敵兵,趁著元帥和青衣盟雙方敵對的時機,進犯我天朝領土的話,那麽李家軍就有可能陷入進退兩難的地步,有了青衣盟的拖延,想要迴兵救援邊境,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元帥,由此三點,還請元帥三思,不要輕易攻打青衣盟,當以懷柔政策對之,當徹底平定邊境騷亂,在解決青衣盟的問題不遲,更何況天朝的警察部門,總不能讓他們光吃飯、不做事吧!”直到說完之後,方文舉才發現李玉功的臉色,已經變得越發的難看。

    因為李玉功長久威信的緣故,這次出言冒犯、直言頂撞李玉功的部署,在方文舉這裏也尚屬第一次,故而他的內心也是忐忑不安,生恐李玉功會怪罪自己。

    好在李玉功雖然自負,但卻不盲目,在他看來方文舉所說的以上三點,雖然有些道理,但是和他的宏偉目標相比的話,就不值得一提了。

    看在方文舉跟隨他多年,屢立戰功的份上,李玉功自然要給他一點顏麵,說道:“文舉,你剛才說的那些話,我不是不知道,不過你方才也說了,證據混亂,那些警察們什麽德行,你又不是不知道,如果想要依靠他們打擊黑幫勢力的話,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再者邊境的安定雖然重要,但是內陸的安定更加重要,攘外必先安內的道理,想必你還是知道的,如果沒有一個安定的內部,又如何實現平定海外的宏願呢?”

    “可是元帥……”

    “好了文舉,我知道你想說什麽,不過現在天色已晚,我有些累了,這些事情還是以後再說吧!”說完之後,李玉功揮揮手,示意方文舉可以退下了。

    營帳外天空高高懸掛著刺眼的太陽,現在隻不過剛剛過了中午時分,李玉功什麽天色已晚的話語,明顯是推脫之詞,對於這些方文舉自然是知道的。

    走出李玉功的營帳後,方文舉忽然搖著頭,輕聲歎道:“難道我真的錯了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鬼穀門人都市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陳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陳依並收藏鬼穀門人都市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