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天開始了。

    在陽光的照耀下,趙仲他們終於看清了那傳說中的龍川之地。

    眼前是一馬平川,卻並不茫茫,四麵都有小丘,但滿眼的綠色讓人幾乎感覺不到它們的存在。忽然,像被一陣風吹來的,遠處的小丘上出現了一群鹿。雲在天邊飄著,卻又象就放在草地上一樣。陽光曬在河麵上,反射著耀眼的光芒,金燦燦地流向天邊。

    “我的富饒之地啊!”趙仲在虎和青的攙扶下,慢慢地走到了河邊,捧起泛著金光的東江水,嘴唇輕輕地觸碰了一下。然後轉身對著所有的人舉起了右手的拐杖,大聲喊到:“子民們,我們的新生活,開始了。”

    “趙大人萬福”

    所有的人都眼裏含淚地伏倒在地,同時高喊著,繼而有人放聲哭了起來。從出發時的到現在付出一萬的人代價,幾乎是每家每戶都為這次的遷移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有的更是因此絕戶了。

    哭聲似乎感動了上蒼,剛剛還是陽光明媚,轉眼間便是風起雲湧,先是粗粗的雨點,很快雨點就串成了線,雨線繼續變大……趙仲在風雨中張開雙手,仰起頭大聲說到:“上天啊,如果你還認為我們是你堅強的子民,就請停止為我們哭泣吧。我們哭泣並不代表我們不再堅強,我們哭泣隻是在懷念我們逝去的親友,我們哭泣隻是因為我們有豐富的感情。如果你聽到了我的聲音,如果你答應了我的請求,就請給我們指示吧。”就在趙仲跪下的時候,一道傾斜的陽光從滿天的烏雲中斜射出來,為趙仲以及趙仲周圍的一切都抹上了窄窄的一道金邊,雨還在下,卻已經慢慢在變小。

    在東江河另一邊李唐山和趙佗正在規劃中的龍川城區域麵積大約一百萬平方米,分東南西北四個區域,全縣的人口總共35萬左右,商業貿易繁榮,流動人口足足有幾萬。至於治安等問題,城中共有軍隊二萬人,由雷虎帶領下會在周邊十公裏的巡邏,李唐山建議趙佗在原來龍川方國基礎擴大城池的大小,現在方國府作為臨時治所。采用大秦郡縣製度每個部落土方國就設為一個鄉,鄉下設置亭,目前所擁有官員三百多人。

    龍川縣具體分工縣尉李唐山,縣令趙佗、縣臣李呂嘉。下設10個鄉,長樂鄉長雷虎、齊昌鄉長雷開先、槎鄉長藍田、雷鄉長雷長藍、湞陽鄉長趙仲、新豐鄉長刀間、海豐鄉長雷亦、陸豐鄉長魚威洲、歸善鄉長李渤、尋烏鄉長馬援。

    趙佗聽說趙仲終於從中原把人帶過來,出城去迎接他們,一方麵作為父親也想兒子,另一方麵趙仲從中原帶來的都有一技之長,可以加快龍川的經濟發展。

    但是趙佗和李唐山並沒有意識到龍川城大量增加的人口將會給龍川帶來什麽樣嚴重的後果,龍川城的糧食一下子變得緊張起來。

    趙佗、趙仲和李唐山正在治所商量如何安排這些北方的移民,藍虎跑進來報告說:”國主和各位大人,我們的人口增加那麽多人,我們龍川城餘糧隻能支撐10天左右。“

    趙佗感歎到這個縣令可不真的不是什麽好差事,剛剛上任就遇到缺糧的問題,沒有底氣問:”我們能不能從番禺和博羅調集糧食過來?“

    李唐山沉思一下說:”大災過後,他們的情況也比我們好不了那裏去,可能情況更我們這邊更差。先要確保不能餓死人,糧食問題不解決將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趙仲搖搖頭,心裏愧咎的說:”沒有想到我自己千辛萬苦從中原帶來的人員反而加重龍川城的負擔。“

    李唐山知道趙仲是個心底善良的孩子,在他的眼中比他爸優秀幾十倍,拍拍他的肩膀說:”我侄不要看低自己,你帶來了中原先進的生產力,是龍川未來發展最有力的保障。“

    趙仲點點頭:”姑夫,謝謝你!“

    李唐山對藍虎說:”你通知各鄉的鄉下來開會,看看他們手上有沒有餘糧?我們跟他們交換一下糧食來。“

    趙佗都饢道:”商量什麽,他們不答應,就直接派軍隊一個個鄉把糧食搶上來就行了。“

    李唐山一聽趙佗這種說話不帶腦子的話,心就來氣說:”動不動就去搶,龍川縣是你的家,有自己搶自己的家嗎?趙大人你說話能不能帶點思考,你現在是一縣之長,天天還在打打殺殺的,你把自己的子弟都殺死了,以後誰來建設龍川城。“

    趙佗被李唐山臭罵一頓,露出一臉無所謂的笑容說:”凡事都是姐夫你在,我都不用思考那麽多。“

    李唐山一聽更生氣了:”我能幫你多久,以後都要靠你自己的!“

    呂嘉在一邊思考,一邊聽著趙佗和李唐山的對話,從小就非常沉重的他一直都沒有說話。他心裏知道這個無所不能的父親能夠解決這個龍川建政以來最嚴重的危機。

    李唐山跟著呂嘉先迴家去,其他鄉長要明天再能到達龍川城開會。李唐山看著自己日益長高的兒子,內心感歎道:”自己來到這個世界已經快13年之久,兒子都已經長大,在這個年均壽命隻有30歲的地方,12歲已經進入談婚論嫁的年幾了。可自己還保持當初樣子,是不是我這些穿越的人是不會老去的?按照古人說得那個長不老的神仙,什麽時候迴去鹹陽城找找趙高那個老頭,看看有沒有辦法迴去?“

    在李唐山幫助下,龍川縣治所很快就建立起來,軍士成為建設兵團主力軍,龍川城郭也慢慢有了初形。趙佗與李唐山這些年南征北戰,現在終於有了安身之處而高興時。一場場冶理危機正悄悄來臨,讓趙佗和李唐山直正體會現到打江山容易,冶理江山難的體會。

    李唐山一路跟呂嘉聊天一路在思考怎麽發展龍川的經濟,李唐山發現在現代所有經濟做法在那時都是行不通的,人民生產力達不到一定高度,大家還在為填飽肚子而努力時,很多經濟政策改革就會輪為一句口號。李唐山想怎麽用好趙仲從中原請一個農技師來龍川授技,自己的大腦不行,隻好請一下外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迴到秦朝娶老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唐山幺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唐山幺叔並收藏迴到秦朝娶老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