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門銅炮裏,有十一門乃是畢懋康和湯若望在兩個月間加緊鑄造的仿製炮。


    之所以效率低下,主要是因為缺乏足夠多的熟練工匠,不過經過多番改良,目前製造總局製造的銅炮,在性能上已經與葡萄牙人的銅炮相當。


    這種銅炮含銅量在百分之九十左右,除了銅之外還有百分之六的錫,以及一些鉛和鋅。


    二十四磅銅炮重量在一千三百公斤左右,若是加上運炮的車子,幾乎達到了一噸半。


    四十門這種銅炮,光是炮手以及相關運輸人員,就達到了四五千人。


    當然運輸的輜重除了銅炮,還有大量的彈藥,這種火炮口徑炮彈重量達到了恐怖的十公斤。


    按照比例,每發射一枚炮彈,便要用去黑火藥三點五公斤。


    這種規格,幾乎已經算得上亞洲最牛的火炮,比大明的舊式弗朗機炮的用藥量足足多了一倍還多。


    當然,火炮體積重量也很大,導致運輸不便,為了將這四十門火炮運到這裏,一路上可沒少鬧幺蛾子。


    這是沒辦法的事情,攻城炮不比野戰炮,要的是絕對的威力,畢竟一個對付的是人,一個對付的是堅固的城牆。


    費了這麽大的勁兒,威力自然不是普通火炮能比的。


    在此之前,大明最常用的舊式弗朗機鐵炮,有效射程隻有五百步左右,也就是七百五十米上下。


    而且目標越遠,準頭就越差,基本超過三百步,都會變成沒良心炮,因為沒人知道炮彈究竟會落到哪兒。


    而這四十門銅炮,有更精良的照門和準心,射程達到了恐怖的兩千三百多米,有效射程也有一千兩百米左右。


    除了銅炮本身的性能外,也跟畢懋康改良的顆粒黑火藥有關。


    加工成顆粒化的黑火藥,燃燒效率比之前提高了將近三成,同樣的黑火藥卻能爆發出更多的推力。


    經過反複測試,原本的銅炮射程僅有兩千米,而使用了這種顆粒化的黑火藥,才達到了如今的射程。


    以至於張世康甚至覺得,即使麵對葡萄牙人與荷蘭人,在火炮方麵也已經完全不輸於對方。


    就是不知道葡萄牙人本土是否在用更大口徑的火炮,不過好在大明與葡萄牙人短時間內倒是也沒有利益衝突。


    “大帥,火炮已完成裝填!”齊大柱高聲喊道。


    “目標,江對岸流寇主力,機會可不多,校準了之後再打。”張世康看著江對岸的流寇大軍道。


    江對岸除卻流寇大軍之外,也在灘塗擺好了數排火炮。


    不過張獻忠哪有鑄炮能力,用的火炮多是從四川各城城牆上拆下來的各式舊炮。


    大明前些年窮困潦倒,四川作為大明的大後方,火炮等裝備大多都是幾十年前的老家夥,射程頂多也就五百步左右。


    張世康十分明白江對岸流寇的意圖,無非就是等待運兵船橫渡到江中間,好用火炮來炮擊運兵船。


    這法子雖然老套,但倘若張世康沒有新式火炮,一時間似乎還真拿這招沒啥好辦法。


    雖然渡江的地方很多,但想運六萬人渡江需要太長的時間,是絕對瞞不過張獻忠的。


    去歲剿滅江南叛軍時,為了渡江他還大費周折的去向鄭芝龍請求支援,將江南叛軍的水軍主力消滅之後,才能安穩渡江,如此可見一斑。


    不過現在不同了,大口徑火炮,完全可以覆蓋江對麵的流寇。


    而對麵的流寇,竟還在傻傻的等待著他們渡江。


    他們認為朝廷是待宰的羔羊,正如張世康將他們當作羔羊一般。


    “將軍大人,不對味兒啊!


    朝廷怎麽在江對岸也擺上火炮了?


    難不成是在等著咱們渡江嗎?”


    親衛看著江對岸的陣勢,有些疑惑的問張能奇道。


    張能奇眯著眼睛也在觀望,隻是他們沒有望遠鏡,如此遠的距離,隻能大致看出江對岸的情況。


    張能奇當然也覺察出了江對岸的不對勁兒。


    作為張獻忠麾下的四將軍之一,張能奇雖然才二十出頭,但跟著張獻忠南征北戰也有七八年了。


    這次義父派他做前鋒將軍,正是讓他前來阻止朝廷兵馬渡江的,為此還為他調集了整整五十門各式火炮,就連大西國的都城上都拆下來十幾門。


    張能奇當然明白自己肩頭的責任,若是讓朝廷兵馬渡過江,那將是大西國立國以來的最大危機。


    是以,即使覺得江對岸的朝廷兵馬很是蹊蹺,他仍舊沒有下令撤軍。


    他倒是要看看對方擺的是什麽迷魂陣。


    “大帥,已經校準好了,不過敵方主力距離咱們足有八百步,準頭上估計會差點,但卑職能保證至少有六成能擊中敵軍。”齊大柱稟報道。


    “管他呢,開炮!”張世康三下五除二便對那群炮手們下令。


    隨著他的一聲令下,炮手們立刻點燃火炮尾部的火繩,灘塗上很快燃起濃煙。


    張世康端起望遠鏡望向江對岸,他很快便鎖定了敵方的主帥,隻從穿著便能辨認出來。


    望遠鏡內,張能奇眉頭緊鎖,似乎在為什麽事所困擾。


    能有此疑慮,想來對方也是個作戰經驗豐富的將領,但一切都沒有意義。


    在火炮炸響之前,沒有人會知道答案。


    因為最先進的火器,總是有其跨時代意義的,即使你再聰明,也不可能想明白從未見過的殺器。


    張世康嘴角上揚,緊緊的盯著那張能奇。


    秦良玉、馬祥麟、秦翼明、孫維藩等高級將領,也都在期待著張世康所謂的大寶貝。


    秦良玉和馬祥麟、秦翼明,還是頭迴見到如此大口徑的火炮,臉上也都帶著期待之意。


    相比於老將們的老成持重,第一次正式跟隨大軍出征的馬玲綺就顯得有些緊張了。


    作為張世康親兵衛隊的一員,她仍舊穿著那身亮銀色輕甲,估計是洪秀成提醒了她,她便將銀槍夾在腋下,用雙手捂住了耳朵,看起來格外的可愛。


    同時,馬玲綺還悄摸的看向張世康。


    此時的張世康歪著嘴角,整個人都給人一種盛氣淩人的感覺。


    那是憋屈了兩三年後,揚眉吐氣的嘚瑟,也是身為近衛軍大元帥的胸有成竹。


    他身著金甲騎在戰馬之上,沉著中帶著一絲傲氣,竟讓馬玲綺看的有些呆愣。


    轟——轟轟——


    突然間,大地傳來驚雷般的陣陣巨響。


    四十門大口徑銅炮先後噴發出了怒火。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第一攪屎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行者寒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行者寒寒並收藏大明第一攪屎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