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雖覺得此事過於驚天地泣鬼神,但,既然顧堯都這般肯定的說出口了。


    他們雖震驚,但不會質疑此事的真假。


    畢竟,顧堯從小到大,圍繞在他身上的神異之處數都數不清!


    顧旭東沒機會咋唿的老王,認真與乖孫討論重孫們的未來,“你打算什麽時候安排承燁他們拜入宗門?”


    顧堯身子前傾,虛心請教諸位長輩,“孫兒對此倒是沒有什麽詳細的謀劃,這隻不過是孫兒一個粗淺的想法。”


    這是真話,送孩子們入宗門,確實是他前不久才靈光一閃的主意。


    這些天一直都在忙著各種俗務,想著孩子們還小,便沒急著完善。


    正巧,上到祖父,下到堂嫂表嫂,一個個吃的鹽比他吃的米還多。


    最少的都是百年起步的閱曆,他兩世加起來都不到五十歲,可不是比他強多了。


    索性便拋出這個提議,借著大家的腦子完善一下。


    果不其然,這個話題拋出後,在座眾人低頭沉思良久,過了好一會兒,才試探著提出自己的想法。


    堂嫂皇甫氏率先開口:“我覺得,孩子們不宜一股腦的一次性送出去,畢竟,這也太打眼了。”


    表嫂西門氏深表讚同:“有理!過早送出去也不行,孩子們心性都沒定呢就送出去,難免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迴了。”


    表哥王東華出聲附和道:“不錯,最起碼得在侄兒們對家族有歸屬感後,再送走。


    家族傳承也得修煉至熟練,打好基礎再離開。”


    堂哥顧雲啟沉吟片刻,提議道:“宗門收徒的時間相差無幾,完全可以按照孩子們的資質,率先篩選出適合的宗門,而後目標明確的送去參加考核。”


    薛氏覺得兒子的提議有失公允:“可孩子們年齡相差不大,哪個暫時留在家族,哪個送入宗門?


    若是安排的不合理,孩子們心生芥蒂,認為家族處事不公,與家裏生了嫌隙,怎麽辦?這不是弄巧成拙了嘛?”


    眾人集思廣益,一方提出自己的想法,另外幾人敏銳的抓住其中的漏洞一一辯駁。


    你來我往間,完善的計劃漸漸成形。


    顧堯豎著耳朵旁聽著,與上首的祖父祖母和外祖父外祖母對視一眼,默契的勾起嘴角笑了笑。


    他與眾人多年不見的生疏和隔閡,漸漸在這激烈的辯論中消弭。


    到底是隔了一層的大伯和舅舅兩家,他們之前是家族繼承人,雖能理解家族的安排,更有族譜上的詞條影響。


    不會為此事心生齷齪,與他在家族裏爭權奪利。


    但,心底是有些不舒服的,隻是不想因著私心,影響家族發展壯大。


    更何況,他們心裏也都清楚,家族能順利發展成這般碩大無比的龐然大物,顧堯是關鍵,是基點。


    他們不會無視顧堯在其中的貢獻。


    可,多年不見,生疏是難免的。


    既然如此,不如拋出一個合適的議題,為著同一個目標盡心盡力。


    長嘴就是為了交流溝通的,不是嘛!


    當然,不可否認,顧堯提出孩子們的資質來,也是為了震懾眾人,再一次點醒他們,他,是集天命在身,是天道鍾愛之人。


    進一步打消他們心底的不甘和遺憾。


    這一點,祖父他們人老心不老,看出來了,但,沒有多言。


    畢竟,他們也是盼望著子嗣和睦的。


    直至午膳前,送孩子們入宗門一事才敲定下來。


    孩子們雖都資質出眾,聰明聰慧,千伶百俐,但也不是沒有三六九等之分的。


    比如承燁的變異雷靈根,珺姝的天靈根——木,和承暉三兄弟的三靈根。


    五歲之前能夠打好修煉基礎的,詢問孩子們自己的意願,測試天賦資質,由他們選擇去不去上三宗門——天衍宗,玄天劍宗,萬佛宗。


    確定意向後,再在家族中留個三兩年,提前了解熟悉一下宗門內的規則,便可以安排他們參與宗門選徒了。


    這一批就是第一批踏入宗門的孩子了。


    而八歲之前修完基礎的,就推到十二歲之後,隔個五年時間,前麵一批子嗣該是站穩腳跟了,還能拉一把弟弟妹妹。


    當然,還是按照資質天賦來分配。


    八歲之後修完基礎的,統一由家族測試天賦,可以選擇留在家族,也可以由祖父和外祖父這風清門大長老和神農門大長老內推,進這兩個宗門。


    最後這一批人數多些也很正常,畢竟是宗門長老,誰還不能搞點內部操作了不是?


    顧堯對此決策滿臉讚同,畢竟,雖說孩子們都是前任天命之子。


    但,天命之子和天命之子的使命確是不同的。


    這樣分類,倒也合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局簽到五行靈根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安可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安可梨並收藏開局簽到五行靈根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