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的上京,明顯比東京汴梁要涼爽許多。


    自第三次宋金之戰結束後,金軍盡數北撤,金國朝堂之上也因此發生諸多變化。


    金國第二號人物,未來的金國皇帝,完顏杲,病重迴上京。


    大夫說他本身身體弱,又因為操勞軍政事務過度,加上情緒波動太大,氣血攻心。


    能撿迴一條命已經很不錯了,其他的就不要奢望。


    完顏杲與完顏宗翰迴了上京後,說是好生休養,但實際上迴來是來撕逼的。


    多事之秋,趙寧的東京是疾風驟雨,金國的上京何曾不是爭論不休?


    且說完顏宗磐拿著趙寧的《論宋金之戰初期》這篇文章,請了一大幫幕僚,對每一個字進行解析。


    完顏宗磐:我翻開趙官家的《論宋金之戰初期》一查,這文章沒有多餘的廢話,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著“抗戰到底”四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裏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議和”。


    完顏宗磐也是個聰明人,隻是有些著急而已,年輕人嘛,哪有不著急的。


    聰明人說話當然也是條理清晰的。


    他分析了如下幾點來支持他的議和:


    一、宋軍在戰術上麵進步很大。


    仿佛是為了故意刺激完顏宗翰,他竟然拿上黨之戰的例子來說事,顯然他是做了充足準備的。


    肯定買通過從上黨逃迴來的軍官,了解了一些真實情況。


    例如宋軍結陣的步人甲,其忍耐力、陣型強度,比之前的宋軍都要兇悍。


    扭轉局麵的騎兵,也戰力充沛。


    宋軍中出現好一些能打的宋將。


    麵臨這樣的宋軍,想要再如之前那樣輕鬆地打殲滅戰已經很難。


    二、宋人麵臨巨大的外部威脅,內部各方勢力被趙官家整合,臨時放棄了彼此衝突,一致對外,此後宋軍的實力隻會越來越強。


    三、宋國的財稅收入並沒有受到重創,依然有大規模的錢財和人口組建軍隊,想要快速滅宋,很難,我大金可能陷入彼此消耗中,便宜了西夏和蒙兀。


    四、如果停戰,雙方互市,於我朝也非常有利。


    完顏宗磐拿出了他的四個論點,在上京推波助瀾,吸引了相當一批支持者。


    這背後的利益邏輯其實也很清晰,金國上層經商的也不少,關外許多物品進入關內,尤其是進入中原,可以賣高價。


    例如遼地的貂皮等等,走私到宋朝,可以賣出非常可觀的價格。


    另外,也有金國大臣,如劉彥宗向宗望指出,和大宋正式開通互市,還可以大規模吸入宋朝貨幣。


    在12世紀,大宋的銅錢,比21世紀的美元還要硬。


    遼國、西夏、高麗、日本、南洋諸國,對大宋的銅錢都愛不釋手。


    甚至日本為了大量吸收大宋的銅錢,還專門組建了許多航線,製造了許多船,與大宋交易,獲取銅錢,整船整船往日本運。


    錢槿姝跟趙寧說的東南錢荒,就是指大宋銅錢外流。


    而貨幣又牽涉到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和稅收。


    說來大宋與西夏、遼國、金國都打過貨幣戰爭。


    在古代生產力有限的時代,貨幣流入金國,對於大宋肯定沒有任何好處,但是對於金國卻有大好處。


    所以,針對這一點,完顏宗望提出了“銅錢疲宋”政策。


    但是主戰派的完顏宗翰卻不管那麽多,他一邊派完顏希尹和時立愛在朝堂上大肆宣傳主戰的好處,一邊已經開始自己重新籌備一場大規模戰爭。


    他不斷給在真定府的兀術寫信,讓兀術不停歇地訓練軍士、籌備糧草,以待非常時機,隨時再給宋朝一個措手不及。


    就是在這種大環境下,趙寧在京畿路改製引發大宋朝堂震蕩的消息,傳到了上京。


    這無疑是給原本就爭論不休的上京火上澆油,一瞬間就點燃了主戰派的全部熱情。


    連金帝完顏吳乞買聽說後,也認為這是一個大好時機。


    七月十二日,宗望的信被送到上京,宗望就目前宋金局勢也做出了自己合理的解釋,他希望上京不要衝動,不要被眼前局勢衝昏了頭。


    然而,此時的完顏宗翰卻連夜入宮陛見了完顏吳乞買,雙方足足談了一個晚上。


    第二日,一封信快馬加鞭南下,繞開了眼睛的宗望,直接送到了真定府的兀術那裏。


    七月十三日,東京。


    天剛剛亮,秦檜就等在文德殿外,他手中是這一次京畿路叛亂者的名單。


    那些人的腦袋早就被砍下來,罪名也被宣告整個京畿路,但是司法程序還沒有走完。


    “官家。”秦檜進了文德殿,“這些是此次叛亂者名單的司法文書,全部在此。”


    “可有遺漏?”


    “沒有任何一個人遺漏,臣派人核實過。”


    “好。”


    秦檜猶豫了一下,他有話想說,不過仔細一想,暫時先不說。


    趙寧看著他:“有何事?”


    “無事,官家政務繁忙,臣隻是擔心官家聖體有恙。”


    趙寧說道:“有什麽事,卿可但說無妨,你我君臣不必拘禮。”


    他知道秦檜肯定有自己的想法,秦檜肚子裏的想法多著呢,野心大著呢,沒事就往趙老九那裏跑一跑,喝喝茶。


    “臣確實有擔心。”


    “但說無妨。”


    “眼下不少大戶和形勢戶按照新政交了稅,但還有許多人想要賣田,百姓卻沒錢買,這依然沒有達到官家均田的目的。”


    “哦,你有什麽好辦法,說來聽聽。”


    秦檜說道:“臣曾經派人下去暗訪過,民間有部分高利貸向百姓借貸,收利極高,百姓負擔不起,不如朝廷給百姓借貸,百姓買田。”


    “哦?你可知京畿路有多少田?”


    “臣鬥膽猜測,除皇家田產,尚有數萬百畝。”


    “你既然知道還有數百萬畝,可知朝廷要貸多少錢出去給百姓,才能都買下來?”


    “官家,臣又打聽了,現在各縣的田都在降價出手,朝廷田稅太高,許多人都認為,與其把田握在手裏,不如出手。”


    田價下降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趙寧嶽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畫淩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畫淩煙並收藏趙寧嶽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