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挪用本錢

    種子是不可食用的,因為種子是用來交換金秋的。“可以將小麥借給佃戶做種子,但不可食用做種子的小麥。”這一箴言在猶太人中間已經盛傳了幾千年。在商業活動中可以理解為:本錢是用來賺更多的錢的,擁有它的人不可以將它揮霍掉,必須小心經營。

    猶太人認為,把小麥借給佃戶作播種之用,至少還可以指望他歸還;把做種子的小麥磨成粉,做成食品,那就是一種消費行為,吃完以後隻好再去借。這樣,這個人就會變得越來越窮,而出借者的利益也會受到損害。

    美籍猶太人洛克菲勒從小就對此深信不疑。

    1858年,約翰·洛克菲勒從父親那兒借了1000美元。那時,他才19歲,剛剛中學畢業,手中隻有800美元的積蓄。

    洛克菲勒沒有把這1800美元揮霍掉,而是找到大自己10歲的克拉克,和他合股創辦了一家經營肉類和穀物的公司,開始了他的創業之路。

    1860年,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發現了石油。一時間,成千上萬的人蜂擁而至,采油區井架林立,油的產量不斷上升。但洛克菲勒並沒有輕舉妄動,經過實地考察,他認為這種上升趨勢必定會導致石油價格暴跌。

    無節製的采油行為果然導致了油價的瘋狂暴跌。三年後,當原油由最初每桶20美元跌得不到10美分時,洛克菲勒認為時機已經成熟。於是,他從克拉克手上高價買下肉類和穀物公司的股權,又找到一個合作夥伴合股開了一家煉油廠,一心一意幹起了石油事業。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這個公司迅速成了當地最大的一家煉油公司。

    洛克菲勒並沒有滿足於現狀,他說服自己的弟弟威廉參加了進來,建立了第二家煉油公司,經營石油進出口貿易,以抵禦石油質次價亂的風險。

    他製定質量管理標準,削減成本,降低價格。為降低成本,他自製煉油用的硫酸,自製油桶,購買輸油管和油船。有付出就有迴報,一段時間後,他終於控製了當地26家石油公司中的21家。

    洛克菲勒時刻用一種審視的眼光看待一切。一天,他看到一篇文章,為其中“小商人時代已經結束,大企業時代業已來臨”的觀點與自己不謀而合而興奮不已。於是他高薪聘請了文章的作者作為自己的私人顧問。作者為了迴報他,提出了著名的“托拉斯”理論,即生產同類產品的多家企業高度聯合,組成集團壟斷市場。這一理論的運用使洛克菲勒壟斷了全國90%的油管生意和80%的煉油工業,造就了美國曆史上一個嶄新的時代——壟斷時代。

    在中國,洛克菲勒實施“點燃亞洲光明之燈”計劃,為了讓中國人購買他的煤油,他向人們分送了幾百萬盞廉價的油燈。

    1884年,洛克菲勒將他的石油公司定名為美孚石油公司,這時,美孚石油公司已經是全世界最大的石油企業了。1000美元借來的“小麥”贏來了高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塔木德大全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範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範銳並收藏塔木德大全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