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崗走進巷來,到得第二個門首,見門關著,便用手敲門,敲了兩下,裏麵有一小孩子問道:“是誰?”
包崗答應道:“是俺。”
那小孩子開了門,包崗走進來一看,見是小小三間廳房,十二張金漆羅漢榻椅子,四盞料絲方燈,正中擺一張小小沉香小幾,幾上伏著一個牧童,旁邊放著一部《春秋左傳》,一隻古銅罄瓶上掛一幅十二層合錦來。
包崗道:“晚生是從汴梁來的。”
馮林見包崗生得虎相,不是下等之人,便請到裏麵分賓主坐下,茶畢,問道:“不知兄駕到此,有失遠迎,望乞恕罪。”
包崗是個直漢,不會咬文嚼字,便答道:“晚生不為別事而來,隻因那日在百花園內,令兄與夫人小姐在園內遊玩,偶遇相爺公子王餘亦往園內,看見小姐,就叫許多家丁搶劫小姐,遇了陸冉同俺,打散王家眾人,俺二人保住了令兄令侄婿和小姐夫人,一同迴去了。那王家的打手各自逃迴去了。”
二爺問道:“兄是那裏人氏?”
包崗道:“俺是洛陽人,叫包崗。小弟生來情性粗魯,那日街上有個地虎叫做王名,父子叔侄弟兄九人,被俺打死五人,俺就逃到汴梁。聞有個百花園,小弟偶然進去閑遊,聞店小二說王家帶了打手來搶小姐,那時小弟怒從心上起,惡向膽邊生,就打了一個不平。
孫培請俺二人飲酒酬謝,又與俺同陸冉結拜。不意王餘著史當帶領人,打到孫家,被俺二人打死王家多人,王府招官將孫培拿去,苦打成招,收入牢內。大爺害怕,避兇帶領家眷逃走,不期又被強盜搶去小姐。”
把前後之事說了一遍:“為此俺特來尋訪,可曾到府麽?”
馮林聽了此言,吃了一驚,麵上失色道:“竟有其事,遭此大變,侄女又被強盜搶劫去,侄婿又陷在囹圄。家兄並不曾到此,這事怎好?”
包崗聽了不曾到此,吃一大驚,說道:“如此說來,難道大爺到別處去了?既然不在此處,晚生就此告辭。”
馮林扯住道:“兄言差矣,那有就行之理?”
包崗道:“老伯不在尊府,晚生要上杭州尋俺兄去。”
馮林聽得包崗要上杭州二字,便打動他的心事,便說道:“包兄請坐,我還有心事與兄商議。”
包崗隻得坐下,道:“二爺有甚事和晚生商議?”
馮林叫人到廚中備飯,便對包崗道:“我如今閑住在家,不是了局,欲到杭州買到貨物販賣,沒個同伴,今幸得包兄要往杭州,意欲煩兄作伴同行,不知尊意如何?”
包崗道:“晚生久聞二爺是個好人,既然如此,無不遵命。隻是以速為妙。”
馮林見他依允,滿心歡喜,午飯已畢,至晚備酒敘談,後日起程。酒畢,吩咐家人將包爺行囊送到書房內安睡。馮林迴後對元氏說明,元氏平日不喜馮林,便道:“隨你去,我不管閑事。”
一宿已過,次日天明,梳洗已畢,用過早飯,馮林拿了一串明珠出來,還是伍氏在日帶的,他拿到珍寶店中換了四百兩銀子,至下午方才迴來。
包崗性情急燥,那裏等得?隻見馮林迴來,方才平了他性子。當晚擺下酒飯,同包崗飲了酒,吃了飯,包崗依然在書房內睡了。
馮林迴來,與元氏作別,說道:“我明日同包崗上杭州買些貨物,多則三月,少則兩月有餘方迴,但家中柴米食用,我同王家店鋪說過,所用物件叫人到他店中去取。”
馮林又丟下三四兩銀子與元氏,又買了菜蔬油鹽作料。元氏道:“既然如此,路上須要小心謹慎。古人雲:人心隔肚皮。凡事留神為妙。”
馮林點頭,說:“我俱知道。”
安宿一宵,次日五更起身,收拾行囊物件,到了前麵,見包崗將行囊收拾停當,二人吃了些飯食,馮林迴來吩咐元氏看好門戶,包崗提了行囊出了門來。
馮林又吩咐家人幾句,家人關門進去,馮林、包剛到了街上,雇了船隻,二人直奔杭州去了。
且說元氏卻是個再婚婦人,自嫁與馮林續弦。馮林是個正人君子,書香後裔,不在女色上用功。這元氏生來好歡,從前的丈夫卻是個此種子弟,慣走花街柳巷,年少精壯,到得十分中阮氏之意。正是恩愛夫妻不久長,不久身亡。
這元氏嫁了與馮林填房,那馮林年紀衰老,又不是風流之輩,所以元氏就不中意,每日長籲短歎,想起前夫的好處;若還一時口角,就唿天叫地,哭個不休。
今日見丈夫同大漢到杭州買貨去了,她就搽了些脂粉,唇上又搽點鮮滴滴胭脂,點了一個瓜子樣的紅癍,梳了一個時款的望郎歸,高高挽著個一鬏,橫插著一枝金花簪子,傍邊戴一枝七八錢重的金搜山虎,耳上戴了一對鬆鼠偷葡萄金墜。手上戴一副八仙慶壽的紫金鐲,指頭上戴副金戒指,身穿一件懷素衫,內襯銀紅紗,下穿一條天藍百折裙,腳穿一雙大紅花鞋,紅菱蘭花色褶褲,一幅大紅妃央帶子,手拿一把鵝毛扇,打扮得嬌嬌滴滴的,站在門外望那金雞巷口走路的行人。
此巷是僻靜之外,雖巷內有幾家人家,總是後門出入。元氏正看那過往之人,不過是些生意人。
隻見巷口走進一人,頭戴絲巾,身穿直綴,腰束絲帶,足登青布靴子,麵目無須,手拿著一把杭州扇。此人是本城中曹府總管,名叫曹存。是兵部大司馬曹並,是此處襄陽人,這曹並也是王相一黨,所生一子名叫曹如劍。
曹存奉曹如劍之命買辦物件,從此巷口經過。他猛然抬頭往巷內一看,早已看見元氏。曹存便渾身酥了,便立住腳,望呆了一般看著元氏。
元氏看見白白淨淨、標標致致、風風流流一個小夥子,見他大大的身體,不覺有些動情,便故意鬼臉一笑,往那內裏一閃,露出半截身子,把那小小的金蓮放住門外邊,隻伸出頭來把眼梢兒斜看著曹成,又嬌滴滴笑出聲音,叫聲“得財”。
包崗答應道:“是俺。”
那小孩子開了門,包崗走進來一看,見是小小三間廳房,十二張金漆羅漢榻椅子,四盞料絲方燈,正中擺一張小小沉香小幾,幾上伏著一個牧童,旁邊放著一部《春秋左傳》,一隻古銅罄瓶上掛一幅十二層合錦來。
包崗道:“晚生是從汴梁來的。”
馮林見包崗生得虎相,不是下等之人,便請到裏麵分賓主坐下,茶畢,問道:“不知兄駕到此,有失遠迎,望乞恕罪。”
包崗是個直漢,不會咬文嚼字,便答道:“晚生不為別事而來,隻因那日在百花園內,令兄與夫人小姐在園內遊玩,偶遇相爺公子王餘亦往園內,看見小姐,就叫許多家丁搶劫小姐,遇了陸冉同俺,打散王家眾人,俺二人保住了令兄令侄婿和小姐夫人,一同迴去了。那王家的打手各自逃迴去了。”
二爺問道:“兄是那裏人氏?”
包崗道:“俺是洛陽人,叫包崗。小弟生來情性粗魯,那日街上有個地虎叫做王名,父子叔侄弟兄九人,被俺打死五人,俺就逃到汴梁。聞有個百花園,小弟偶然進去閑遊,聞店小二說王家帶了打手來搶小姐,那時小弟怒從心上起,惡向膽邊生,就打了一個不平。
孫培請俺二人飲酒酬謝,又與俺同陸冉結拜。不意王餘著史當帶領人,打到孫家,被俺二人打死王家多人,王府招官將孫培拿去,苦打成招,收入牢內。大爺害怕,避兇帶領家眷逃走,不期又被強盜搶去小姐。”
把前後之事說了一遍:“為此俺特來尋訪,可曾到府麽?”
馮林聽了此言,吃了一驚,麵上失色道:“竟有其事,遭此大變,侄女又被強盜搶劫去,侄婿又陷在囹圄。家兄並不曾到此,這事怎好?”
包崗聽了不曾到此,吃一大驚,說道:“如此說來,難道大爺到別處去了?既然不在此處,晚生就此告辭。”
馮林扯住道:“兄言差矣,那有就行之理?”
包崗道:“老伯不在尊府,晚生要上杭州尋俺兄去。”
馮林聽得包崗要上杭州二字,便打動他的心事,便說道:“包兄請坐,我還有心事與兄商議。”
包崗隻得坐下,道:“二爺有甚事和晚生商議?”
馮林叫人到廚中備飯,便對包崗道:“我如今閑住在家,不是了局,欲到杭州買到貨物販賣,沒個同伴,今幸得包兄要往杭州,意欲煩兄作伴同行,不知尊意如何?”
包崗道:“晚生久聞二爺是個好人,既然如此,無不遵命。隻是以速為妙。”
馮林見他依允,滿心歡喜,午飯已畢,至晚備酒敘談,後日起程。酒畢,吩咐家人將包爺行囊送到書房內安睡。馮林迴後對元氏說明,元氏平日不喜馮林,便道:“隨你去,我不管閑事。”
一宿已過,次日天明,梳洗已畢,用過早飯,馮林拿了一串明珠出來,還是伍氏在日帶的,他拿到珍寶店中換了四百兩銀子,至下午方才迴來。
包崗性情急燥,那裏等得?隻見馮林迴來,方才平了他性子。當晚擺下酒飯,同包崗飲了酒,吃了飯,包崗依然在書房內睡了。
馮林迴來,與元氏作別,說道:“我明日同包崗上杭州買些貨物,多則三月,少則兩月有餘方迴,但家中柴米食用,我同王家店鋪說過,所用物件叫人到他店中去取。”
馮林又丟下三四兩銀子與元氏,又買了菜蔬油鹽作料。元氏道:“既然如此,路上須要小心謹慎。古人雲:人心隔肚皮。凡事留神為妙。”
馮林點頭,說:“我俱知道。”
安宿一宵,次日五更起身,收拾行囊物件,到了前麵,見包崗將行囊收拾停當,二人吃了些飯食,馮林迴來吩咐元氏看好門戶,包崗提了行囊出了門來。
馮林又吩咐家人幾句,家人關門進去,馮林、包剛到了街上,雇了船隻,二人直奔杭州去了。
且說元氏卻是個再婚婦人,自嫁與馮林續弦。馮林是個正人君子,書香後裔,不在女色上用功。這元氏生來好歡,從前的丈夫卻是個此種子弟,慣走花街柳巷,年少精壯,到得十分中阮氏之意。正是恩愛夫妻不久長,不久身亡。
這元氏嫁了與馮林填房,那馮林年紀衰老,又不是風流之輩,所以元氏就不中意,每日長籲短歎,想起前夫的好處;若還一時口角,就唿天叫地,哭個不休。
今日見丈夫同大漢到杭州買貨去了,她就搽了些脂粉,唇上又搽點鮮滴滴胭脂,點了一個瓜子樣的紅癍,梳了一個時款的望郎歸,高高挽著個一鬏,橫插著一枝金花簪子,傍邊戴一枝七八錢重的金搜山虎,耳上戴了一對鬆鼠偷葡萄金墜。手上戴一副八仙慶壽的紫金鐲,指頭上戴副金戒指,身穿一件懷素衫,內襯銀紅紗,下穿一條天藍百折裙,腳穿一雙大紅花鞋,紅菱蘭花色褶褲,一幅大紅妃央帶子,手拿一把鵝毛扇,打扮得嬌嬌滴滴的,站在門外望那金雞巷口走路的行人。
此巷是僻靜之外,雖巷內有幾家人家,總是後門出入。元氏正看那過往之人,不過是些生意人。
隻見巷口走進一人,頭戴絲巾,身穿直綴,腰束絲帶,足登青布靴子,麵目無須,手拿著一把杭州扇。此人是本城中曹府總管,名叫曹存。是兵部大司馬曹並,是此處襄陽人,這曹並也是王相一黨,所生一子名叫曹如劍。
曹存奉曹如劍之命買辦物件,從此巷口經過。他猛然抬頭往巷內一看,早已看見元氏。曹存便渾身酥了,便立住腳,望呆了一般看著元氏。
元氏看見白白淨淨、標標致致、風風流流一個小夥子,見他大大的身體,不覺有些動情,便故意鬼臉一笑,往那內裏一閃,露出半截身子,把那小小的金蓮放住門外邊,隻伸出頭來把眼梢兒斜看著曹成,又嬌滴滴笑出聲音,叫聲“得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