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楚說道:“原來富家之子,偶遭落魄,如足下有意投軍,待我舉薦,未知心下如何?”徐鷹聽罷大喜道:“萬望貴人指引,感恩不忘。”說罷同飲至夜方散。徐鷹跟了馬楚一同迴昌太客棧,安歇一宵。
次日用了早點,三人談論兵法韜略,馬楚道:“孫武子十三篇兵書,佐吳王雄占一方,諸侯不敢加兵。張良得黃石公傳授兵法,助漢高祖滅楚興劉,此皆兵法之功也。到漢末諸葛孔明輔助劉先主,戰必勝,攻必克,因兵法而行,足下曾聞其說乎?”徐鷹答道:“諸葛孔明乃第一才人,功蓋天下,有神鬼不測之機,唿風喚雨之術,隻是後人少得其傳耳。小子不才,頗學武侯典籍,日夕誦讀,一字不忘,二位不嫌,小弟當誦與二位聽如何?”
馬楚說道:“願聽高論。”於是談至天晚。馬楚對徐鷹說道:“吾與節度使張大人是莫逆之友,我有書信一封,推薦你到他那裏,自有好處,或得一官半職,須要忠君報國,惜士愛民為是,千萬勿負我言。”說罷,即手寫了一詔,付與徐鷹。徐鷹接過跪下,拜謝相薦之恩,辭別二人,投張大人去了。
馬楚和文香二人,一路尋山問水,觀之不足。一日,來至一個地方,見一座古廟,上有金字匾額雲:“土穀城隍之社”。二人走進裏邊,見房屋寬大,可惜荒蕪無人,東坍西倒。正在觀看殿廊,聽得外麵進來三個人,生得形容古怪,十分醜陋。
白麵者道:“我三人看誰舉起這石獅子。”黑麵者道:“你這個瘦弱書生,量你不能舉起,看我二人各舉一獅與你看看,如果舉不起,我從今不再習武,二人入山修真養性去了。”白麵者道:“你二人先舉我看,我隨後再舉。”
原來這白麵者姓覃名保,黑麵者姓許名港,魁梧者姓黃名華。三人皆有謀略,且勇力過人。於是許港向那石獅四麵看過,然後下手,乃用坐馬之勢,把那石獅攔腰用力一移,卻移不動,再用盡平生氣力,把石獅抵側,再用一個移山塞海手勢,把石獅抱將起來,行了三步放下。
覃保說道:“不為好氣力。”再看黃華上前,把石獅左手夾住,抱在腰間,隨手在腰間一頂,又把石獅移向右邊,左移右換,有四五迴,方才放下,麵不改容。那覃保說道:“二位且看我將左邊獅子移向右邊,右邊獅子移向左邊。”二人道:“此亦易事,爾能將石獅一手抱起,放在前邊戲台上,不許換手,仍要放迴原處,可能上得否?”
覃保說道:“此亦易耳。”整衣卷袖,紮定坐馬勢,把石獅用手夾定,將膝一頂,早已夾定起來,往戲台上來,再迴廟前,把這一隻用左手夾定,又走往戲台上,麵無改色,複後就將石獅照前搬迴原位,神色不變。
馬楚對文香說道:“正是再生項王。”心內好不欽敬,於是上前問道:“請問三位貴姓,貴鄉何處?”覃保說道:“我姓覃名保,這位姓許名港,那個姓黃名華,皆是本處人氏,自小學些武藝,不期今日閑行到此,故略一試耳。偶然舉起石獅,適遭二位看見,十分失禮,請問二位貴客官高姓大名?”
馬楚說道:“我是潭州人氏,姓高名天,與舍親到來貴處探友,閑遊到此,遇三位英雄,令人敬愛,何不往朝中出力?”覃保說道:“我等有此心久矣,無奈無人引薦,隻得守株而已。欲在科場上取功名,因家道貧寒,亦難言也。”
馬楚說道:“英雄失誌,千古同悲,我與節度使張大人是世家,如有便職,即來引薦。”五人來至酒店坐下,吩咐排下酒肴。席間彼此談論兵機戰策,三人對答如流,把平生誌略,盡底言出,五人極其投合。酒罷,覃保等皆向馬楚謝過,讓他留心引薦,各辭別去了。
話說蘇州有一座報恩寺,是一善士所建。主持知光禪師,年已八十餘歲,生得紅顏白發,甚是雄偉。法行清高,手下有五十多個和尚,皆是遵守法戒。惟是人多,未免有一二違戒犯法的,有個叫莫法的,年方三九,生得十分兇惡,貪財好酒,無所不為,師父不知。
這和尚兩月便下鄉一迴,專恃自己本領,搶掠錢財迴來,以濟飲食之用。一日,有個過往客商,路過借宿,入寺參拜如來佛祖,在方丈拜見禪師。茶罷,禪師便道:“請問客官從何而至,並貴姓大名?”客道:“小子姓盧名永,乃本處人氏,販賣綢緞為生,今因與夥分路,各尋親友,故單有小子一人,欲前往探親,隻為有數百兩銀子在身,恐在路上遇見強徒,求寶寺一宿,明日便行,取出數十兩白銀,送與佛爺香油之用。”禪師推辭道:“小事何足言酬,請客官收迴罷。”無奈盧永意堅,禪師隻得命小沙彌收了,吩咐廚下備齋款留,在東園中客房歇宿。是夜盧永因在路上行得困倦,就在客房中略坐片時便睡。
那莫法是日窺知盧永有數百兩銀子,乃起不良之心。是夜候至三更眾人熟睡,即往東園而來,至窗口一看,見室內微有燈光,隻聽得鼻息之聲,已知盧永酣睡。乃拔出小刀,挖開房門,輕將台上,用指一彈,看他又不聞聲,揭開帳門,把他一摸,將那數百兩銀子偷了,依然把房門掩上,後複弄好如前,迴到自己房中睡下。
次日盧永起來,把布袋尋覓,不知去向。及在房中連地皮都翻轉了,卻不知銀子從何處去了。於是喧鬧起來。禪師得知問今朝有人出去,迴說道:“沒有見人出去。”常莫法恐防查出來,在房中將床下階磚揭開,把一袋銀子藏在磚下,依然蓋好,人不知,鬼不覺。
禪師召眾僧來至東園,四麵勘查,並無可疑的形跡,把寺門關上,向合寺僧房搜查,總是不見。禪師道:“想必客官在路露了歹人之眼,到此竊去。”盧永嗟歎無言,自恨命途蹇滯,以至如此。
次日用了早點,三人談論兵法韜略,馬楚道:“孫武子十三篇兵書,佐吳王雄占一方,諸侯不敢加兵。張良得黃石公傳授兵法,助漢高祖滅楚興劉,此皆兵法之功也。到漢末諸葛孔明輔助劉先主,戰必勝,攻必克,因兵法而行,足下曾聞其說乎?”徐鷹答道:“諸葛孔明乃第一才人,功蓋天下,有神鬼不測之機,唿風喚雨之術,隻是後人少得其傳耳。小子不才,頗學武侯典籍,日夕誦讀,一字不忘,二位不嫌,小弟當誦與二位聽如何?”
馬楚說道:“願聽高論。”於是談至天晚。馬楚對徐鷹說道:“吾與節度使張大人是莫逆之友,我有書信一封,推薦你到他那裏,自有好處,或得一官半職,須要忠君報國,惜士愛民為是,千萬勿負我言。”說罷,即手寫了一詔,付與徐鷹。徐鷹接過跪下,拜謝相薦之恩,辭別二人,投張大人去了。
馬楚和文香二人,一路尋山問水,觀之不足。一日,來至一個地方,見一座古廟,上有金字匾額雲:“土穀城隍之社”。二人走進裏邊,見房屋寬大,可惜荒蕪無人,東坍西倒。正在觀看殿廊,聽得外麵進來三個人,生得形容古怪,十分醜陋。
白麵者道:“我三人看誰舉起這石獅子。”黑麵者道:“你這個瘦弱書生,量你不能舉起,看我二人各舉一獅與你看看,如果舉不起,我從今不再習武,二人入山修真養性去了。”白麵者道:“你二人先舉我看,我隨後再舉。”
原來這白麵者姓覃名保,黑麵者姓許名港,魁梧者姓黃名華。三人皆有謀略,且勇力過人。於是許港向那石獅四麵看過,然後下手,乃用坐馬之勢,把那石獅攔腰用力一移,卻移不動,再用盡平生氣力,把石獅抵側,再用一個移山塞海手勢,把石獅抱將起來,行了三步放下。
覃保說道:“不為好氣力。”再看黃華上前,把石獅左手夾住,抱在腰間,隨手在腰間一頂,又把石獅移向右邊,左移右換,有四五迴,方才放下,麵不改容。那覃保說道:“二位且看我將左邊獅子移向右邊,右邊獅子移向左邊。”二人道:“此亦易事,爾能將石獅一手抱起,放在前邊戲台上,不許換手,仍要放迴原處,可能上得否?”
覃保說道:“此亦易耳。”整衣卷袖,紮定坐馬勢,把石獅用手夾定,將膝一頂,早已夾定起來,往戲台上來,再迴廟前,把這一隻用左手夾定,又走往戲台上,麵無改色,複後就將石獅照前搬迴原位,神色不變。
馬楚對文香說道:“正是再生項王。”心內好不欽敬,於是上前問道:“請問三位貴姓,貴鄉何處?”覃保說道:“我姓覃名保,這位姓許名港,那個姓黃名華,皆是本處人氏,自小學些武藝,不期今日閑行到此,故略一試耳。偶然舉起石獅,適遭二位看見,十分失禮,請問二位貴客官高姓大名?”
馬楚說道:“我是潭州人氏,姓高名天,與舍親到來貴處探友,閑遊到此,遇三位英雄,令人敬愛,何不往朝中出力?”覃保說道:“我等有此心久矣,無奈無人引薦,隻得守株而已。欲在科場上取功名,因家道貧寒,亦難言也。”
馬楚說道:“英雄失誌,千古同悲,我與節度使張大人是世家,如有便職,即來引薦。”五人來至酒店坐下,吩咐排下酒肴。席間彼此談論兵機戰策,三人對答如流,把平生誌略,盡底言出,五人極其投合。酒罷,覃保等皆向馬楚謝過,讓他留心引薦,各辭別去了。
話說蘇州有一座報恩寺,是一善士所建。主持知光禪師,年已八十餘歲,生得紅顏白發,甚是雄偉。法行清高,手下有五十多個和尚,皆是遵守法戒。惟是人多,未免有一二違戒犯法的,有個叫莫法的,年方三九,生得十分兇惡,貪財好酒,無所不為,師父不知。
這和尚兩月便下鄉一迴,專恃自己本領,搶掠錢財迴來,以濟飲食之用。一日,有個過往客商,路過借宿,入寺參拜如來佛祖,在方丈拜見禪師。茶罷,禪師便道:“請問客官從何而至,並貴姓大名?”客道:“小子姓盧名永,乃本處人氏,販賣綢緞為生,今因與夥分路,各尋親友,故單有小子一人,欲前往探親,隻為有數百兩銀子在身,恐在路上遇見強徒,求寶寺一宿,明日便行,取出數十兩白銀,送與佛爺香油之用。”禪師推辭道:“小事何足言酬,請客官收迴罷。”無奈盧永意堅,禪師隻得命小沙彌收了,吩咐廚下備齋款留,在東園中客房歇宿。是夜盧永因在路上行得困倦,就在客房中略坐片時便睡。
那莫法是日窺知盧永有數百兩銀子,乃起不良之心。是夜候至三更眾人熟睡,即往東園而來,至窗口一看,見室內微有燈光,隻聽得鼻息之聲,已知盧永酣睡。乃拔出小刀,挖開房門,輕將台上,用指一彈,看他又不聞聲,揭開帳門,把他一摸,將那數百兩銀子偷了,依然把房門掩上,後複弄好如前,迴到自己房中睡下。
次日盧永起來,把布袋尋覓,不知去向。及在房中連地皮都翻轉了,卻不知銀子從何處去了。於是喧鬧起來。禪師得知問今朝有人出去,迴說道:“沒有見人出去。”常莫法恐防查出來,在房中將床下階磚揭開,把一袋銀子藏在磚下,依然蓋好,人不知,鬼不覺。
禪師召眾僧來至東園,四麵勘查,並無可疑的形跡,把寺門關上,向合寺僧房搜查,總是不見。禪師道:“想必客官在路露了歹人之眼,到此竊去。”盧永嗟歎無言,自恨命途蹇滯,以至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