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鏘,鏘,鏘。”


    三聲聽起來有些憂傷的鋼琴音,讓現場上所有觀眾的尖叫聲戛然而止。


    看著舞台上的趙易峰,宋喜嘴角微微上揚。


    從他一登上舞台,宋喜就知道他選擇了哪一首歌了。


    看來,趙易峰還是想要用實力來證明自己。


    宋喜覺得這一屆的樂壇新人,心理素質似乎比自己想象中的更加要強啊。


    鋼琴的獨奏第14秒,前奏的節奏突然秒變。


    前麵的鋼琴隻是開胃小菜,電吉他、電貝司踩著明快的節奏和鼓點,才是編曲的真正開頭。


    這也是編曲裏常用的漸進手法,能夠最大彰顯出歌曲的能量和張力。


    導師席上。


    向嵐眉頭微皺,開口道:“這伴奏好強的節奏感,而且編曲手法很誇張,甚至能用浮誇來形容了,趙易峰能壓得住這樣的曲子嗎?”


    沒有導師迴答她的問題,另外三名導師的目光都緊緊盯著舞台。


    南方傳媒大學。


    男生宿舍,703寢室。


    這伴奏響起的那一刻,周知非覺得自己的dna好像動了。


    這充滿著藝術性的前奏,他實在是太過的懷念這首歌,就是不知道趙師兄能給自己帶來怎樣的爆發呢。


    總決賽的現場一片寂靜。


    趙易峰右手緊握著麥克風,整個身軀站得筆直。


    在即將行進到主歌部分,舞台後的大屏幕終於閃過了歌曲的信息。


    ——《浮誇》


    【填詞:知非(黃偉文)】


    【譜曲:知非(c.y kong)】


    【演唱:趙易峰(陳奕迅)】


    當看到歌名時,向嵐情不自禁的瞪大了眼睛。


    自己說這首歌的編曲有些浮誇,沒想到這首歌本來就叫浮誇,這還真是一語中的。


    趙易峰握著麥克風微微後仰,開口唱道:


    【有人問我,


    我就會講,


    但是無人來,


    我期待到無奈。


    有話要講,


    得不到裝載,


    我的心情猶像樽蓋被揭開,


    嘴巴卻在養青苔……】


    當趙易峰開嗓沒多久,視頻直播間裏的彈幕又是飆升,就將屏幕的畫麵給蓋住了。


    “怎麽又是粵語歌。”


    “人家粵省主辦的音樂節目,唱粵語又怎麽了。”


    “朕的皇家翻譯呢,快來幫我翻譯什麽是樽蓋。”


    “為什麽隻是聽歌開頭,我的腳就自己在動。”


    “這首《浮誇》不知道該怎麽說,但知非怎麽好像並沒有創作瓶頸。”


    “.…..”


    電屏幕腦前的周知非,找了個舒服的姿勢,迎接即將到來的副歌。


    因為要準備期末考,所以《浮誇》的製作他都沒有親自去錄音室參與。


    但卻不代表周知非沒有參與,在趙易峰練歌那會,一直都是通過微信視頻跟廖振溝通。


    再由廖振去指導該怎麽去演唱《浮誇》,尤其是換氣的位置極為重要。


    《浮誇》是公認的難唱,而它的難點除了這個副歌部分換氣的時機,還有就是它的高音。


    副歌部分有平靜,有躁動,有不甘,有憤怒,有痛苦,情緒遞進,在情感的表演上堪稱拉滿。


    再加上《浮誇》裏的高音,很容易會因為情緒的拉動導致高音破音。


    【你當我是浮誇吧,誇張隻因我很怕。


    似木頭似石頭的話,得到注意嗎。


    其實怕被忘記至放大來演吧,


    很不安怎去優雅。


    世上還讚頌沉默嗎,


    不夠爆炸。


    怎麽有話題讓我誇,做大娛樂家……】


    因為趙易峰唱了太多的情歌,被太多的人以為他是個沒有技巧全是感情的歌手。


    但很多人可能沒有想到,人家可是南傳正兒八經音樂表演專業的科班生。


    而且他的唱功,還是年級裏能排進前三的優秀學生。


    趙易峰不是不會炫技,而是之前被歌曲的風格給牽製住了。


    哪怕是搖滾的《不再猶豫》,它所需要的也不是唱功。


    但在這一刻,周知非和廖振給他的封印徹底解封。


    趙易峰在舞台上炫著自己的高音,而這麽長時間以來讓他要注重的感情也沒有被拋棄,徹底契合了《浮誇》所需要的元素。


    比起陳奕迅的演唱肯定是有些許差距,但對於現場這些沒有聽過原版的觀眾來說,現在就已經足夠了。


    “嘩~嘩~”


    趙易峰才唱完了第一段,觀眾席上的尖叫聲猶如排山倒海。


    一浪接著一浪。


    很多觀眾甚至不知道自己為什麽要這麽激動,但是叫就完事。


    其實這才哪到哪呢,歌曲的第一遍,至多隻能算是《浮誇》的鋪墊,它想要表達主題的開端。


    前世有很多人肯定聽過這首歌,但卻不知道它的創作背景,或者說也從沒去想要了解過。


    《浮誇》的曲名原來叫《depression》,直譯的話應該是叫抑鬱或者沮喪。


    這首曲子是香港作曲人江誌仁,也就是c.y.kong在2003年4月1日時,在倫敦聽到張國榮的死訊之後所寫下來的。


    本身是用於表達他對失去好友的悲痛,以及聽到消息時的震撼和對張國榮選擇離開表示了自己的不解。


    而陳奕迅在製作專輯時,選中了這首曲子。


    而且為了紀念張國榮,陳奕迅本來想自己填詞,但都沒有寫出讓自己滿意的歌詞。


    無奈之下隻能將這個任務交給了黃偉文,而黃偉文則把本來思念張國榮的故事,變成了一個鬱鬱不得誌的小人物的嘶喊。


    這也就有了接下來,趙易鋒所演唱的那一幕。


    間奏結束,他醞釀了情緒,繼續開嗓唱道:


    【那年十八母校舞會,站著如嘍囉。


    那時候我含淚發誓,各位必須看到我。


    在世間平凡又普通的路太多,屋村你住哪一座。


    情愛中工作中,受過的忽視太多。


    自尊已飽經跌墮,重視能治肚餓。


    未曾獲得過便知我為何,


    大動作很多,犯下這些錯,


    搏人們看看我,算病態麽......】


    趙易鋒唱得歇斯底裏,而現場的數萬觀眾也在瘋狂的邊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局不當舔狗,反手重啟華流巔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膨脹的沃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膨脹的沃柑並收藏開局不當舔狗,反手重啟華流巔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