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夏原吉的話,李玄竹一陣尷尬,這可是算計當今聖上,是大罪。
可是從戶部的角度上來說,晚幾年出征確實能存下不少的銀兩糧草,是與民休息的大計。
“這個我可不敢給大人打包票啊,要知道陛下和小叔他們兩個有獨特的默契,若是小叔也堅持要打,那就沒人勸的住了。”
夏原吉點點頭:“我知道,但是你終歸比我能說的上話的,你去說,總好過我去挨罵不是,就算是說錯了,陛下也不會責罰你的。就算責罰你,有你小叔能給你圓迴來。”
夏原吉一下說了很多,李玄竹當即就明白了:“好啊你,大人你這是算計我呢。”
夏原吉嘿嘿一笑:“這哪兒能叫算計呢,這是選定最好的人選而已。”
李玄竹也明白,幹脆先答應了下來:“行,那等過完年陛下來了,我試著去找小叔說說,當然我不會說你的意思,我就說是戶部的考量。”
夏原吉伸出大拇指:“好好,這就對了,你們家晚上吃什麽?”
“媳婦,大人來了。”
李玄竹搖了搖頭跟了上去,這夏原吉倒是不客氣,直奔了李家的廚房。
這可給秦媽嚇了一大跳,緊忙將做飯的手在圍裙上擦了擦:“哎呦尚書大人,這地方您可不能進,這地方油汙重,別髒了您的衣服。”
秦媽死活不讓,給夏原吉擋了出去。
恰好賀濯蓮也抱著孩子到了院子當中:“大人來了,快來客廳坐坐。”
“小元瑤長得真好看,信裏玄竹與我說過幾次,你看我來的倉促,也沒帶禮物什麽的。”
李玄竹馬上接過了話題:“沒事,大人給補上就行,誰不知道大人執掌戶部,是天底下最富有的人了。”
夏原吉笑罵:“胡說,那是朝廷的銀子,又不是我的,我一年才不到五百兩的俸祿,夠幹什麽的,當然了,陛下的賞賜我倒是沒算進去,這樣,明天我讓人給姑娘打個金鎖,就當是夏伯伯的禮物,行嗎?”
李玄竹笑容燦爛:“一點問題沒有,我替閨女謝過大人了。”
夏原吉看著李玄竹嘚瑟的樣子笑了起來,這等自己退下去,讓他接班倒是也不錯,最起碼這個算盤打的是真好。
留在李府吃過飯,接下來就是去迴自己新的府邸看看了,這次夏原吉沒有參與官員們的選址,都是朱棣給安排的,想必也是驚喜非常。
可真到了那三進三出的院子門前,夏原吉有些心疼了,這麽大的宅子得花多少錢啊,咱們這個陛下啊,真是不節約。
“老爺。”
管家出來將人迎了進去:“夫人已經睡下了,舟車勞頓乏了些,老爺吃飽了沒有,若是沒吃飽,先去客廳坐一下,我讓下麵人將點心和羹湯端上來。”
讓管家先下去,夏原吉在院子裏溜達了起來:“這比應天府的府邸都要好上不少,陛下如此厚愛,今後的政務要處理的再精細一些了。”
應天府,二月。
遷都的隊伍開始浩浩蕩蕩的前往順天府,從此之後,使用了幾十年的都城,搖身一變成為了陪都,也成為了名震世界的經濟中心。
提前到達順天府的官員剛剛將朱棣迎進了新宮,李玄竹就找上了李星寒:“小叔,陛下迴宮了,我帶你去新的太師府吧,我早就偵查好了地方,也經常派人過去打理。”
李星寒突然覺得眼前的這個小子肯定有求於自己,果不其然,剛走沒多久,李玄竹就將心中所想說了出來。
這可讓李星寒一陣吃驚,沒想到戶部膽子肥到敢阻擋朱棣北伐,可轉念一想,這確實是夏原吉能幹出來的事情。
但是夏原吉的想法不是沒有道理,李星寒思前想後,幹脆先入宮麵聖,轉達一下戶部的意思再說。
“小叔晚上去我家吃飯吧,你這太師府就你和嬸子兩個人,有些無聊,這幾日我幫你找家丁和管家。”
李星寒擺了擺手,朝著皇宮而去。
新宮布置的很好,並沒有什麽需要特意修改的地方。
李星寒在禦書房找到了朱棣,說出了夏原吉代表戶部的請求。
朱棣手中的紙筆拿起又放下,拿起又放下:“戶部揭不開鍋了?”
李星寒搖頭:“這倒是沒有,你也知道夏原吉的性格,他想未雨綢繆,多存些銀子和糧食。”
朱棣皺了皺眉頭:“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這個道理我懂,可是這夏原吉也太不懂事了,他根本不懂封狼居胥是個什麽概念。”
“叔父我想聽你的意思。”
李星寒躊躇了一下:“我的意思是打,你已經六十了,我也想你完成這個心願,這樣你到了天上,也好對列祖列宗交代,你做到了他們都沒有做到的事情。”
朱棣這才露出了笑臉:“果然還是叔父懂我,其實我問你的時候很忐忑,若是你也攔著我,那我便不打了。”
“放心吧老四,你完成了這願望,再讓天下好好休息便是。”
“這種事情上,我無條件支持你。”
看著李星寒離去的背影,朱棣若有所思,叔父這是放不下念君的死,他也想報仇。
沉思片刻,朱棣起草了一張聖旨,上麵寫著短短的一句話:“二次北伐,夏原吉隨行。”
壞笑兩聲,朱棣拿起傳國玉璽蓋了上去。
夏原吉啊夏原吉,你不是不支持我打仗嗎,我幹脆帶著你一起去,讓你看看什麽是豐功偉績。
李星寒到了太師府,看裏麵空無一人,想必是方敏被李玄竹接走了。
剛到李玄竹的府邸,李星寒便聽到了一陣喧鬧,推門而入,院子裏正坐著一幫年輕人。
一張張麵孔都很熟悉,沈流蘇,羅團圓,於謙,賀雲.....都是他們在書院的同窗,這些人不少都當了京官,雖然品階不高,可都跟著朱棣來到了順天府。
“太師迴來了,都起來。”
賀雲喊了一聲,將所有人叫了起來:“學生見過大先生。”
李星寒擺擺手:“這是作甚,你們都大了,都成婚有了子嗣,還這樣幹什麽。”
於謙上前一步:“我們不敢忘了先生們的教育之恩,也不敢忘大先生建造書院之恩。”
沒等李星寒迴答,李玄竹就急不可耐的問道:“小叔,陛下如何說?”
這幫年輕人都將視線鎖定在了李星寒身上,他們當中有的人不支持打,可有的人卻是極度支持的。
可是從戶部的角度上來說,晚幾年出征確實能存下不少的銀兩糧草,是與民休息的大計。
“這個我可不敢給大人打包票啊,要知道陛下和小叔他們兩個有獨特的默契,若是小叔也堅持要打,那就沒人勸的住了。”
夏原吉點點頭:“我知道,但是你終歸比我能說的上話的,你去說,總好過我去挨罵不是,就算是說錯了,陛下也不會責罰你的。就算責罰你,有你小叔能給你圓迴來。”
夏原吉一下說了很多,李玄竹當即就明白了:“好啊你,大人你這是算計我呢。”
夏原吉嘿嘿一笑:“這哪兒能叫算計呢,這是選定最好的人選而已。”
李玄竹也明白,幹脆先答應了下來:“行,那等過完年陛下來了,我試著去找小叔說說,當然我不會說你的意思,我就說是戶部的考量。”
夏原吉伸出大拇指:“好好,這就對了,你們家晚上吃什麽?”
“媳婦,大人來了。”
李玄竹搖了搖頭跟了上去,這夏原吉倒是不客氣,直奔了李家的廚房。
這可給秦媽嚇了一大跳,緊忙將做飯的手在圍裙上擦了擦:“哎呦尚書大人,這地方您可不能進,這地方油汙重,別髒了您的衣服。”
秦媽死活不讓,給夏原吉擋了出去。
恰好賀濯蓮也抱著孩子到了院子當中:“大人來了,快來客廳坐坐。”
“小元瑤長得真好看,信裏玄竹與我說過幾次,你看我來的倉促,也沒帶禮物什麽的。”
李玄竹馬上接過了話題:“沒事,大人給補上就行,誰不知道大人執掌戶部,是天底下最富有的人了。”
夏原吉笑罵:“胡說,那是朝廷的銀子,又不是我的,我一年才不到五百兩的俸祿,夠幹什麽的,當然了,陛下的賞賜我倒是沒算進去,這樣,明天我讓人給姑娘打個金鎖,就當是夏伯伯的禮物,行嗎?”
李玄竹笑容燦爛:“一點問題沒有,我替閨女謝過大人了。”
夏原吉看著李玄竹嘚瑟的樣子笑了起來,這等自己退下去,讓他接班倒是也不錯,最起碼這個算盤打的是真好。
留在李府吃過飯,接下來就是去迴自己新的府邸看看了,這次夏原吉沒有參與官員們的選址,都是朱棣給安排的,想必也是驚喜非常。
可真到了那三進三出的院子門前,夏原吉有些心疼了,這麽大的宅子得花多少錢啊,咱們這個陛下啊,真是不節約。
“老爺。”
管家出來將人迎了進去:“夫人已經睡下了,舟車勞頓乏了些,老爺吃飽了沒有,若是沒吃飽,先去客廳坐一下,我讓下麵人將點心和羹湯端上來。”
讓管家先下去,夏原吉在院子裏溜達了起來:“這比應天府的府邸都要好上不少,陛下如此厚愛,今後的政務要處理的再精細一些了。”
應天府,二月。
遷都的隊伍開始浩浩蕩蕩的前往順天府,從此之後,使用了幾十年的都城,搖身一變成為了陪都,也成為了名震世界的經濟中心。
提前到達順天府的官員剛剛將朱棣迎進了新宮,李玄竹就找上了李星寒:“小叔,陛下迴宮了,我帶你去新的太師府吧,我早就偵查好了地方,也經常派人過去打理。”
李星寒突然覺得眼前的這個小子肯定有求於自己,果不其然,剛走沒多久,李玄竹就將心中所想說了出來。
這可讓李星寒一陣吃驚,沒想到戶部膽子肥到敢阻擋朱棣北伐,可轉念一想,這確實是夏原吉能幹出來的事情。
但是夏原吉的想法不是沒有道理,李星寒思前想後,幹脆先入宮麵聖,轉達一下戶部的意思再說。
“小叔晚上去我家吃飯吧,你這太師府就你和嬸子兩個人,有些無聊,這幾日我幫你找家丁和管家。”
李星寒擺了擺手,朝著皇宮而去。
新宮布置的很好,並沒有什麽需要特意修改的地方。
李星寒在禦書房找到了朱棣,說出了夏原吉代表戶部的請求。
朱棣手中的紙筆拿起又放下,拿起又放下:“戶部揭不開鍋了?”
李星寒搖頭:“這倒是沒有,你也知道夏原吉的性格,他想未雨綢繆,多存些銀子和糧食。”
朱棣皺了皺眉頭:“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這個道理我懂,可是這夏原吉也太不懂事了,他根本不懂封狼居胥是個什麽概念。”
“叔父我想聽你的意思。”
李星寒躊躇了一下:“我的意思是打,你已經六十了,我也想你完成這個心願,這樣你到了天上,也好對列祖列宗交代,你做到了他們都沒有做到的事情。”
朱棣這才露出了笑臉:“果然還是叔父懂我,其實我問你的時候很忐忑,若是你也攔著我,那我便不打了。”
“放心吧老四,你完成了這願望,再讓天下好好休息便是。”
“這種事情上,我無條件支持你。”
看著李星寒離去的背影,朱棣若有所思,叔父這是放不下念君的死,他也想報仇。
沉思片刻,朱棣起草了一張聖旨,上麵寫著短短的一句話:“二次北伐,夏原吉隨行。”
壞笑兩聲,朱棣拿起傳國玉璽蓋了上去。
夏原吉啊夏原吉,你不是不支持我打仗嗎,我幹脆帶著你一起去,讓你看看什麽是豐功偉績。
李星寒到了太師府,看裏麵空無一人,想必是方敏被李玄竹接走了。
剛到李玄竹的府邸,李星寒便聽到了一陣喧鬧,推門而入,院子裏正坐著一幫年輕人。
一張張麵孔都很熟悉,沈流蘇,羅團圓,於謙,賀雲.....都是他們在書院的同窗,這些人不少都當了京官,雖然品階不高,可都跟著朱棣來到了順天府。
“太師迴來了,都起來。”
賀雲喊了一聲,將所有人叫了起來:“學生見過大先生。”
李星寒擺擺手:“這是作甚,你們都大了,都成婚有了子嗣,還這樣幹什麽。”
於謙上前一步:“我們不敢忘了先生們的教育之恩,也不敢忘大先生建造書院之恩。”
沒等李星寒迴答,李玄竹就急不可耐的問道:“小叔,陛下如何說?”
這幫年輕人都將視線鎖定在了李星寒身上,他們當中有的人不支持打,可有的人卻是極度支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