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天山,穿過了明月殿到了山莊腳下,看著大片的建築群朱棣絲毫不覺得意外,以叔父和自己的關係,就算再大幾倍也應當,反正再大也大不過皇宮,加上地處偏遠,也不怕別人說三道四。
“走吧老四,過幾天念君的屍身才能運過來,我帶你參觀一下這個山莊。”
兩人並肩而行,一路登到了山頂,站在了兩座山莊中間的觀景台之上。
“後麵那個,就是我和你說過的雪落,是李家的禁地,也是拜火教的金庫。”
這些東西李星寒全部和朱棣說過,在他看來,沒什麽好隱瞞的,朱棣對那些財寶也是沒有興趣,拜火教綿延數百年的基業,有些家底很正常,沒必要盯著人家,況且人家現在一顆心都給了大明,人才濟濟比這些錢更讓朱棣喜歡。
“叔父,我去祠堂給嬸子上炷香吧,你讓阿迪力準備些酒菜過來,今天心情不是很好,咱們兩個喝一杯。”
推開祠堂的大門,李星寒朝著山下走去,朱棣走進去輕輕撚起香點燃:“嬸子,老四來看你了,之前一直說過來,可總沒有機會,現在高熾也大了,能監國了都,我現在還常常想起你抱著他陪著妙雲的那些日子,多虧了你,讓我這個不怎麽稱職的父親能放下心。”
“清月妹子他們在應天都很好,我也常常讓高熾去看他們,我出征之前,高熾還與我說過,說要是叔祖母還在的話就好了,能在應天好好享享福。”
“孩子感恩,知道當初我四處奔走,就靠著你幫著他娘呢。”
“叔父的事情我告訴了高熾,他很開心,對於我將來的離去也沒有那麽大的恐懼了,有了叔父,他成為一代明君很容易的。”
朱棣盤膝坐在靈位前絮叨了好半天,直到香火燒盡,身後響起李星寒的腳步。
“讓阿迪力準備了烤肉,就在觀景台烤就行,咱們出去吧,你說了好半天,她應該也聽煩了。”
朱棣笑了笑,撐著自己的膝蓋站了起來,人不服老不行,五十多歲怎麽也比不了年輕人。
“走了嬸子,等我有機會再來看你。”
朱棣輕輕合上祠堂的門,隨著李星寒在觀景台坐好。
“阿迪力,不必跪著,去烤肉。”
阿迪力領命離開,將烤肉的炭火和爐子朝著遠處拉了拉,接下來的話,就不是自己能聽得了。
兩人坐到了很晚,直到星河天懸氣溫降了下來。
李星寒好像有些喝多了,不斷的在絮叨念君的不容易。
“他啊,作為長子,從小就學的替我分憂,你也知道,我常常不在家,家裏的事情都是他幫著他娘他們撐著的,後來他娘走了,他就扛起了岐王的重擔,不但要幫著朝廷分憂,還得照顧弟弟妹妹,也算是早早當了家。”
“我虧欠他啊,這些年在他身邊的日子很少,反倒是和你們幾個小子在一起的時間長一些,後來又入了應天當了這個指揮使,又出海,兜兜轉轉我都忘了他也過了六十歲了。”
朱棣拉著李星寒的手:“是六十整,念君哥比我大四歲。”
“唉,老四,玄清上來有些什麽不懂的,你不要給他麵子,你作為長輩,要敲打他,教育他,幫助他。”
“放心吧叔父,玄清這孩子好得很,我知道的,他能撐起岐王府的擔子,等我迴了應天再給他指派幾門婚事,多生些孩子就有人幫他了。”
說著說著,兩人踢開凳子躺在了觀景台之上,看著漫天的星鬥出神。
“叔父,你說我雖然不是長子,但是做的也不錯了吧,修太祖實錄,闊邊境,通海運,編撰永樂大典,在關外組建三萬鐵浮屠,萬民歸心,萬國來朝。這哪一件拿出去都會讓我爹有麵子吧。”
“如果說天上的星星是先祖的眼睛的話,我爹看到也會為我驕傲吧。”
李星寒歎了口氣:“老四,你不要總想著讓你爹認同你,你要想著讓天下百姓認同你。”
“而且你做的已經夠好了,等你打下他們的王庭,封狼居胥之後,你便是在那些傳奇帝王中,也有了一席之地。”
“別理會別人說的話,你繼位是天命,也是大家的認可,想想你軍中的人,想想我,想想允熥對你說的話,你要是都把自己當成那竊國的小人,那我們算什麽,反賊嗎,那就該株連九族了。”
朱棣唰的一聲坐起身:“叔父怎麽能是反賊呢,你們都不是反賊,我也不是,我得位乃是天命。不過叔父提醒了我,要在更快的時間內打下他們的王城。”
“但是之前,還有一件事。”
李星寒也坐起身:“收服烏思藏,我知道的,你讓人將那些獅子運到了昌都,咱們等亦力把裏的事情解決了,直接去見活佛就行。”
朱棣愣了一下:“叔父怎麽什麽都知道。”
“我肯定知道,別忘了押送的人是錦衣衛,我這當指揮使的人要是不知道,那就真成了笑話。”
“叔父,下去休息吧,等咱們安葬了念君,就去烏思藏。”
“好。”
兩人互相攙扶走下了觀景台,今天都喝了不少,下麵的房間一直有人打掃,隨便入住便可。
三天後,李玄清護送著其父的屍身到了明月山莊。
親自參與了抬棺的隊伍,將屍體運到了祠堂前。
吩咐手下人下去。李玄清跪在了李星寒和朱棣麵前:“陛下。”
見禮過後,李玄清悄悄看了一眼李星寒。
“沒事的,可能是你爹沒有和你交代清楚,這個秘密你和陛下都是知道的,包括將來的岐王,將來的皇帝都可以知道。”
李玄清放下了心,流著淚給李星寒磕頭:“孫兒不孝,這些年都怠慢了祖父。”
李星寒將人扶起:“先不說這個,安葬了你爹,陛下有些事情要囑咐你。”
“是。”
李星寒抬起棺槨落在肩膀之上,扛著走向早已準備好的墳墓。
“兒啊,陪著你娘她們在這好好待著,爹會時常來看你的。”
第一把黃土落下,李玄清開始親手埋葬自己的父親,朱棣添了最後的一把土後,李玄清將早已準備好的牌位放在了祠堂的高處。
“玄清,你跟著我過來,我囑咐你一些事,你迴到鳳翔後便是新的岐王,需要注意的事情很多。”
朱棣拉著人走到了一旁,其實李玄清能夠勝任這個位置,隻不過朱棣想要給李星寒父子留下一些空間,他一定有很多話想說,就別打擾了。
“走吧老四,過幾天念君的屍身才能運過來,我帶你參觀一下這個山莊。”
兩人並肩而行,一路登到了山頂,站在了兩座山莊中間的觀景台之上。
“後麵那個,就是我和你說過的雪落,是李家的禁地,也是拜火教的金庫。”
這些東西李星寒全部和朱棣說過,在他看來,沒什麽好隱瞞的,朱棣對那些財寶也是沒有興趣,拜火教綿延數百年的基業,有些家底很正常,沒必要盯著人家,況且人家現在一顆心都給了大明,人才濟濟比這些錢更讓朱棣喜歡。
“叔父,我去祠堂給嬸子上炷香吧,你讓阿迪力準備些酒菜過來,今天心情不是很好,咱們兩個喝一杯。”
推開祠堂的大門,李星寒朝著山下走去,朱棣走進去輕輕撚起香點燃:“嬸子,老四來看你了,之前一直說過來,可總沒有機會,現在高熾也大了,能監國了都,我現在還常常想起你抱著他陪著妙雲的那些日子,多虧了你,讓我這個不怎麽稱職的父親能放下心。”
“清月妹子他們在應天都很好,我也常常讓高熾去看他們,我出征之前,高熾還與我說過,說要是叔祖母還在的話就好了,能在應天好好享享福。”
“孩子感恩,知道當初我四處奔走,就靠著你幫著他娘呢。”
“叔父的事情我告訴了高熾,他很開心,對於我將來的離去也沒有那麽大的恐懼了,有了叔父,他成為一代明君很容易的。”
朱棣盤膝坐在靈位前絮叨了好半天,直到香火燒盡,身後響起李星寒的腳步。
“讓阿迪力準備了烤肉,就在觀景台烤就行,咱們出去吧,你說了好半天,她應該也聽煩了。”
朱棣笑了笑,撐著自己的膝蓋站了起來,人不服老不行,五十多歲怎麽也比不了年輕人。
“走了嬸子,等我有機會再來看你。”
朱棣輕輕合上祠堂的門,隨著李星寒在觀景台坐好。
“阿迪力,不必跪著,去烤肉。”
阿迪力領命離開,將烤肉的炭火和爐子朝著遠處拉了拉,接下來的話,就不是自己能聽得了。
兩人坐到了很晚,直到星河天懸氣溫降了下來。
李星寒好像有些喝多了,不斷的在絮叨念君的不容易。
“他啊,作為長子,從小就學的替我分憂,你也知道,我常常不在家,家裏的事情都是他幫著他娘他們撐著的,後來他娘走了,他就扛起了岐王的重擔,不但要幫著朝廷分憂,還得照顧弟弟妹妹,也算是早早當了家。”
“我虧欠他啊,這些年在他身邊的日子很少,反倒是和你們幾個小子在一起的時間長一些,後來又入了應天當了這個指揮使,又出海,兜兜轉轉我都忘了他也過了六十歲了。”
朱棣拉著李星寒的手:“是六十整,念君哥比我大四歲。”
“唉,老四,玄清上來有些什麽不懂的,你不要給他麵子,你作為長輩,要敲打他,教育他,幫助他。”
“放心吧叔父,玄清這孩子好得很,我知道的,他能撐起岐王府的擔子,等我迴了應天再給他指派幾門婚事,多生些孩子就有人幫他了。”
說著說著,兩人踢開凳子躺在了觀景台之上,看著漫天的星鬥出神。
“叔父,你說我雖然不是長子,但是做的也不錯了吧,修太祖實錄,闊邊境,通海運,編撰永樂大典,在關外組建三萬鐵浮屠,萬民歸心,萬國來朝。這哪一件拿出去都會讓我爹有麵子吧。”
“如果說天上的星星是先祖的眼睛的話,我爹看到也會為我驕傲吧。”
李星寒歎了口氣:“老四,你不要總想著讓你爹認同你,你要想著讓天下百姓認同你。”
“而且你做的已經夠好了,等你打下他們的王庭,封狼居胥之後,你便是在那些傳奇帝王中,也有了一席之地。”
“別理會別人說的話,你繼位是天命,也是大家的認可,想想你軍中的人,想想我,想想允熥對你說的話,你要是都把自己當成那竊國的小人,那我們算什麽,反賊嗎,那就該株連九族了。”
朱棣唰的一聲坐起身:“叔父怎麽能是反賊呢,你們都不是反賊,我也不是,我得位乃是天命。不過叔父提醒了我,要在更快的時間內打下他們的王城。”
“但是之前,還有一件事。”
李星寒也坐起身:“收服烏思藏,我知道的,你讓人將那些獅子運到了昌都,咱們等亦力把裏的事情解決了,直接去見活佛就行。”
朱棣愣了一下:“叔父怎麽什麽都知道。”
“我肯定知道,別忘了押送的人是錦衣衛,我這當指揮使的人要是不知道,那就真成了笑話。”
“叔父,下去休息吧,等咱們安葬了念君,就去烏思藏。”
“好。”
兩人互相攙扶走下了觀景台,今天都喝了不少,下麵的房間一直有人打掃,隨便入住便可。
三天後,李玄清護送著其父的屍身到了明月山莊。
親自參與了抬棺的隊伍,將屍體運到了祠堂前。
吩咐手下人下去。李玄清跪在了李星寒和朱棣麵前:“陛下。”
見禮過後,李玄清悄悄看了一眼李星寒。
“沒事的,可能是你爹沒有和你交代清楚,這個秘密你和陛下都是知道的,包括將來的岐王,將來的皇帝都可以知道。”
李玄清放下了心,流著淚給李星寒磕頭:“孫兒不孝,這些年都怠慢了祖父。”
李星寒將人扶起:“先不說這個,安葬了你爹,陛下有些事情要囑咐你。”
“是。”
李星寒抬起棺槨落在肩膀之上,扛著走向早已準備好的墳墓。
“兒啊,陪著你娘她們在這好好待著,爹會時常來看你的。”
第一把黃土落下,李玄清開始親手埋葬自己的父親,朱棣添了最後的一把土後,李玄清將早已準備好的牌位放在了祠堂的高處。
“玄清,你跟著我過來,我囑咐你一些事,你迴到鳳翔後便是新的岐王,需要注意的事情很多。”
朱棣拉著人走到了一旁,其實李玄清能夠勝任這個位置,隻不過朱棣想要給李星寒父子留下一些空間,他一定有很多話想說,就別打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