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別後,金侁自然是趕迴朝鮮,而李星寒則是要去看看李四和洪文正,之後再去大寧,這段時間朱棣給自己放假,也得趁著準備出海之前看看舊友和親人。
京師當中,朱棣一反常態的沒有宣朱高熾去寢宮,而是親自踏足了東宮之中。
等太子夫婦跪安後,朱棣抱了抱朱瞻基,之後讓宮女伺候著太子妃先去了花園,自己將朱高熾留在了宮內。
“孩子,這幾年你也長大了,太子之位累嗎?”
對於朱棣突然如此問,朱高熾感覺有些意外,盯著自己父親看了半天,方才開口:“不累,爹,別看我平時忙的不可開交,可這都是為了爹分憂,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再說了,二弟去大寧都沒有叫苦,我叫什麽苦啊。”
朱棣心中滿意,看來朱高熾已經做好了監國的覺悟,那現在自己就可以開口了。
起身將門窗全部關好,朱棣開始講起李星寒的故事。
朱高熾越聽越是心驚,拿著茶碗的手也開始不停的顫抖。
“啪嗒啪嗒啪嗒。”
朱棣輕輕按在朱高熾手中的茶杯蓋之上:“你哆嗦什麽。”
朱高熾此時有些結巴:“爹的意思,現在的小叔就是叔祖父,是一個逍遙地仙?怪不得你當時倉促將人埋入了孝陵當中,原來是為了假死脫身。”
“可是爹,請恕兒臣直言,以爹和叔祖父的情分,現在的叔祖父能保護大明的江山永固,可若是.......”
朱棣麵色開始不善,伸手指了指朱高熾:“這話今後不可再說,叔父的心思不是你可以猜測的,他對皇權沒有感覺,他隻是不想失去自己深愛的大明,和你祖父一同親手打下的天下。”
“而且我可以告訴你,你將來當了皇帝,不要想著對他動歪心思,就算他念及幾代人的情分不殺你,但是也能讓你永遠也找不到他。”
“失去了叔父的支持,你所謂的皇權便如汪洋中的一葉扁舟,隨時可以覆滅,從靖難到前些天的中秋之變,你還沒看出來什麽嗎?”
朱棣的訓斥讓朱高熾打消了心中的疑慮,確實,對於一個永恆者來說,皇權不過是時間長河裏的流水,不舍晝夜,不會停止更替。
既然明明知道抓不住,又何必去癡戀呢。
說到底,還是自己多慮了。
朱棣繼續講了起來,講述了自己當初對李星寒產生的忌憚,包括朱元璋當初的忌憚,可這些忌憚都在一次次的淡泊中化為了泡影。
總而言之,李星寒想要當皇帝,想要稱霸一方的時候,就不會去在一次次的險境當中為朱元璋親手開路了。
“叔父曾經答應過我,不管將來如何,也不管朱家的子嗣是不是明君,他都會在,會親手將大明拉迴正軌之上。”
“高熾,我答應過叔父,將這個事情告訴你,而你需要做的,就是在你覺得合適的時候,將這個秘密告訴你的太子,隨著一代代的皇權交替,這個秘密必須隻留在君主和儲君手裏。”
“知情人越多,就會有人想著除掉叔父,若是除不掉,也會想著讓他和皇權翻臉,隻要沒了守護者,大明遲早會在權臣的把持下走向滅亡。”
“就像你現在看到的,錦衣衛在李家手中,朝中的臣子想跳的,專權的,也都得掂量掂量。”
朱高熾下定了決心,並且答應了朱棣自己將來坐了江山,依舊會保持岐王府的軍權以及錦衣衛的控製權。
朱棣這才安心,起身打開了門窗:“記住,這個秘密暫時先爛在肚子裏,誰都不要說,包括你的皇後。”
“爹放心。”
朱高熾將朱棣送出了東宮。
“守護者啊...那我可以放開手腳幹很多的事情了。六朝何事,門戶私計,有了叔祖父在,什麽士族門閥,全部都是雲煙。天下隻有一個大明,而大明朝的臣子,必須都給我兢兢業業的為民而治。”
“哈哈!”
朱高熾想到這笑了起來,腳步也跟著輕快了許多,現在自己已經迫不及待的等李星寒迴來後親自去拜訪,以拜訪太師的名義,去拜訪自己日後真正的脊梁骨。
一個月後,李星寒進入京師的那一刻,朱高熾就收到了消息,穿上自己覺得最為精神的常服,帶著禮物登了郡主府的大門。
“你們將禮物放好就先迴去,孤今日要留在太師府上吃飯,等晚一些,太師自會送孤迴去的。”
“是,殿下。”
護衛的禦林軍和內官行禮後離去,朱高熾深吸一口氣走進了大門。
管家早已跪在了地麵之上頭也不抬,太子親至,何須通報。
一路走進花園,朱高熾看到了正在讀書的宋廉貞。
“表哥這麽用功,我聽國子監的人說,你的才學早已超過了部分先生,該歇歇了。”
宋廉貞聽到問話猛然一抬頭,急忙起身下拜:“太子殿下到此,有失遠迎,還望恕罪。”
朱高熾將人扶住:“表哥不必,這是私人會晤,別搞得像朝堂之上一般。”
“殿下是來尋舅舅的?”
朱高熾點點頭:“聽說小叔迴來了,我過來看看。”
“那殿下得稍微等等,舅舅在自己房內沐浴更衣,估計很快就出來了。”
宋廉貞喚管家端來了點心,陪著朱高熾聊了起來,聊天的內容自然是宋廉貞何時離開國子監。
朱高熾的想法是再沉澱個兩三年,到時候直接去六部任職,隨便找個部做上幾年後,等資曆攢下一些,就直接調入內閣當輔臣,雖然官職和權力沒那麽大,可終歸是自家人用的放心。
宋廉貞倒是無所謂,母親是開國的郡主,父親是靖難的國公,本就是一生無憂,在哪兒幹都一樣,早晚要繼承爵位和俸祿,官職上不要緊的。
這可讓朱高熾著了急,若是還不知道李星寒的身份,宋廉貞這樣想倒是也無妨,如今他隻想著將李家死死綁在自己船上,自然是能讓宋廉貞成為自己的助力最好,到時候有些說的不對辦的不對的,就算念及這些,李星寒也得幫自己。
京師當中,朱棣一反常態的沒有宣朱高熾去寢宮,而是親自踏足了東宮之中。
等太子夫婦跪安後,朱棣抱了抱朱瞻基,之後讓宮女伺候著太子妃先去了花園,自己將朱高熾留在了宮內。
“孩子,這幾年你也長大了,太子之位累嗎?”
對於朱棣突然如此問,朱高熾感覺有些意外,盯著自己父親看了半天,方才開口:“不累,爹,別看我平時忙的不可開交,可這都是為了爹分憂,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再說了,二弟去大寧都沒有叫苦,我叫什麽苦啊。”
朱棣心中滿意,看來朱高熾已經做好了監國的覺悟,那現在自己就可以開口了。
起身將門窗全部關好,朱棣開始講起李星寒的故事。
朱高熾越聽越是心驚,拿著茶碗的手也開始不停的顫抖。
“啪嗒啪嗒啪嗒。”
朱棣輕輕按在朱高熾手中的茶杯蓋之上:“你哆嗦什麽。”
朱高熾此時有些結巴:“爹的意思,現在的小叔就是叔祖父,是一個逍遙地仙?怪不得你當時倉促將人埋入了孝陵當中,原來是為了假死脫身。”
“可是爹,請恕兒臣直言,以爹和叔祖父的情分,現在的叔祖父能保護大明的江山永固,可若是.......”
朱棣麵色開始不善,伸手指了指朱高熾:“這話今後不可再說,叔父的心思不是你可以猜測的,他對皇權沒有感覺,他隻是不想失去自己深愛的大明,和你祖父一同親手打下的天下。”
“而且我可以告訴你,你將來當了皇帝,不要想著對他動歪心思,就算他念及幾代人的情分不殺你,但是也能讓你永遠也找不到他。”
“失去了叔父的支持,你所謂的皇權便如汪洋中的一葉扁舟,隨時可以覆滅,從靖難到前些天的中秋之變,你還沒看出來什麽嗎?”
朱棣的訓斥讓朱高熾打消了心中的疑慮,確實,對於一個永恆者來說,皇權不過是時間長河裏的流水,不舍晝夜,不會停止更替。
既然明明知道抓不住,又何必去癡戀呢。
說到底,還是自己多慮了。
朱棣繼續講了起來,講述了自己當初對李星寒產生的忌憚,包括朱元璋當初的忌憚,可這些忌憚都在一次次的淡泊中化為了泡影。
總而言之,李星寒想要當皇帝,想要稱霸一方的時候,就不會去在一次次的險境當中為朱元璋親手開路了。
“叔父曾經答應過我,不管將來如何,也不管朱家的子嗣是不是明君,他都會在,會親手將大明拉迴正軌之上。”
“高熾,我答應過叔父,將這個事情告訴你,而你需要做的,就是在你覺得合適的時候,將這個秘密告訴你的太子,隨著一代代的皇權交替,這個秘密必須隻留在君主和儲君手裏。”
“知情人越多,就會有人想著除掉叔父,若是除不掉,也會想著讓他和皇權翻臉,隻要沒了守護者,大明遲早會在權臣的把持下走向滅亡。”
“就像你現在看到的,錦衣衛在李家手中,朝中的臣子想跳的,專權的,也都得掂量掂量。”
朱高熾下定了決心,並且答應了朱棣自己將來坐了江山,依舊會保持岐王府的軍權以及錦衣衛的控製權。
朱棣這才安心,起身打開了門窗:“記住,這個秘密暫時先爛在肚子裏,誰都不要說,包括你的皇後。”
“爹放心。”
朱高熾將朱棣送出了東宮。
“守護者啊...那我可以放開手腳幹很多的事情了。六朝何事,門戶私計,有了叔祖父在,什麽士族門閥,全部都是雲煙。天下隻有一個大明,而大明朝的臣子,必須都給我兢兢業業的為民而治。”
“哈哈!”
朱高熾想到這笑了起來,腳步也跟著輕快了許多,現在自己已經迫不及待的等李星寒迴來後親自去拜訪,以拜訪太師的名義,去拜訪自己日後真正的脊梁骨。
一個月後,李星寒進入京師的那一刻,朱高熾就收到了消息,穿上自己覺得最為精神的常服,帶著禮物登了郡主府的大門。
“你們將禮物放好就先迴去,孤今日要留在太師府上吃飯,等晚一些,太師自會送孤迴去的。”
“是,殿下。”
護衛的禦林軍和內官行禮後離去,朱高熾深吸一口氣走進了大門。
管家早已跪在了地麵之上頭也不抬,太子親至,何須通報。
一路走進花園,朱高熾看到了正在讀書的宋廉貞。
“表哥這麽用功,我聽國子監的人說,你的才學早已超過了部分先生,該歇歇了。”
宋廉貞聽到問話猛然一抬頭,急忙起身下拜:“太子殿下到此,有失遠迎,還望恕罪。”
朱高熾將人扶住:“表哥不必,這是私人會晤,別搞得像朝堂之上一般。”
“殿下是來尋舅舅的?”
朱高熾點點頭:“聽說小叔迴來了,我過來看看。”
“那殿下得稍微等等,舅舅在自己房內沐浴更衣,估計很快就出來了。”
宋廉貞喚管家端來了點心,陪著朱高熾聊了起來,聊天的內容自然是宋廉貞何時離開國子監。
朱高熾的想法是再沉澱個兩三年,到時候直接去六部任職,隨便找個部做上幾年後,等資曆攢下一些,就直接調入內閣當輔臣,雖然官職和權力沒那麽大,可終歸是自家人用的放心。
宋廉貞倒是無所謂,母親是開國的郡主,父親是靖難的國公,本就是一生無憂,在哪兒幹都一樣,早晚要繼承爵位和俸祿,官職上不要緊的。
這可讓朱高熾著了急,若是還不知道李星寒的身份,宋廉貞這樣想倒是也無妨,如今他隻想著將李家死死綁在自己船上,自然是能讓宋廉貞成為自己的助力最好,到時候有些說的不對辦的不對的,就算念及這些,李星寒也得幫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