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壽宮中,朱元璋正在檢查太子朱雄英和魏王朱允炆的功課,看朱標進來,揮手讓兩個孫兒去到一旁。
“爹,老四首戰大捷,在沒弄清楚敵軍數量的情況下,老四和老二各帶著兩萬兵馬拿下了大寧,現在正在等著老將軍們的到來,順便申報了兩個衛所,我批了,就在大寧附近。”
朱元璋點點頭,欣喜之下眼底卻閃過一絲憂慮,這老四,太過於冒失了,對麵六萬兵馬在大寧,這是打好了,若是打不好,他們兩個都得交代在那。
還有這李星寒,孩子們胡鬧,你這一把年紀也跟著胡鬧不成?
朱元璋當即就要讓朱標擬製訓斥他們冒失,可朱標的話還沒說完,就暫時壓下性子聽朱標匯報。
朱標將朱棣三大營的事情講了出來,他說的興高采烈,朱元璋也聽得甚是有趣,好久沒怎麽吃糕點的朱元璋甚至自己去到桌邊倒了杯茶吃起點心來。
“三大營,這小子有點東西,就藩這幾年居然搞出來獨一無二的陣法和軍隊,是個大將之材,標兒,選他當你的征北大將軍,沒錯吧。”
朱標笑著在朱元璋身邊坐下:“那自是沒錯,就是爹對他們過於嚴厲了,我一直覺得老四是個奇才,當初幾歲的時候就吵著要玩火槍,這不,你不讓他玩,他自己玩出來名堂了。”
朱元璋被朱標這話嗆了一下,剛喝下的茶水也噴了出來:“你小子,我對他們嚴厲是為了他們好,不然你能有這麽好的幾個弟弟,不過話說迴來,這也是托著你們一母同胞的關係,不然換其他封出去的親王,我真不敢將這些兵馬交給他們。”
朱標搖搖頭:“爹你不用這樣,其他太妃生的弟弟,那也是弟弟,沒必要這樣的。”
“怎麽沒必要,我告訴你,你們是一個娘生的,你們的關係最近,那種心有靈犀的感覺不是其他弟弟能給你的,你自己說,是不是。”
朱元璋的話引起了朱標的深思,確實,這幾個弟弟和自己心意相通,雖然就藩在外,但是有了好吃的好玩的,都會讓人送到京師給自己,可是其他的弟弟就藩後,就很少有聯係了,好像是嚴格遵守父皇的規矩,其實說白了,就是沒那麽親。
“是啊,我是大哥,我抱著他們長大的,從老二一直抱到老五,等其他弟弟妹妹出生的時候,我已經是太子了,倒是沒管過他們什麽。”
硬是說起來,已經很久沒見過其他的那些弟弟妹妹了,不行,得找個機會將他們喚進宮,拉近一下兄弟感情才是。
朱元璋接下來的話更是讓朱標撓頭,朱元璋突然說起了清君側的事情,這個特殊的使命,也是給了自己的幾個最親的弟弟,其他的藩王,也是沒那個資格的。
但是這話最好不要當著孩子們說,畢竟新封了魏王的朱允炆就是庶出,這話聽多了對孩子的心境不好,可是朱元璋什麽脾氣朱標最清楚,既然說出口,就不能打斷他,不然他真的會發飆的。
強忍著頭痛等朱元璋說完,朱標悄悄附在朱元璋耳邊說道:“爹,允炆還在這,就不要說這個了。”
朱元璋皺了皺眉頭,意思是不必在乎他,我這個當爺爺的說話,還得顧忌孫子不成?但是又怕朱標為難,就罷了。
既然如此,兩人就改變了話題,開始談論起朱棣的三大營完善問題,按照朱元璋的話,那就是要什麽給什麽,如此的軍隊不強大起來還等什麽。
朱標也是附和,幾個弟弟之中自己最寵愛朱棣,也不怕他手裏多幾個兵馬什麽的。
父子倆商議了一下,當即決定將朱棣的親軍增加到十萬,遠超了李星寒的六萬成為了藩王之首。
朱元璋也沒怕李星寒不高興,首先李星寒不看重這個,以他的性格,肯定真心實意的為朱棣取得的成就開心,其次就是朱元璋考慮到李星寒的歲數也不小了,快六十歲了,帶太多的兵馬對他也是個壓力。
說做就做,父子倆當即擬定聖旨,讓人帶著兵符去往大寧送與朱棣,告訴朱棣可以再募五萬兵馬擴充三大營,錢糧裝備不夠,盡管和朝廷提出來。
父子倆光顧著考慮大明的將來,絲毫沒注意到身後的兩個孩子,朱雄英倒是沒覺得有什麽不舒服的地方,四叔對自己也是疼愛非常,可朱允炆就不這麽覺得了,不但對那個嘻嘻哈哈的四叔產生了戒備,更對什麽清君側隻有嫡子才有資格的話耿耿於懷。
錦衣衛將聖旨和兵符送到軍中的時候,朱棣已經帶著兵馬拿下了廣寧,行軍之迅速攻城之勇猛,遠超了帶兵而來支援的老將。
一切的一切準備就緒,就等著拿下沈陽路之後,將整個遼東拿下。
就在朱棣準備劍指沈陽路的時候,一封加急密報到了軍中,送信的錦衣衛滿臉風霜,落地後軍馬也口鼻噴血倒在了地上。
三步兩步到了朱棣麵前,錦衣衛雙手托著信件交給朱棣,咬著牙吐出幾個字後暈倒在地。
“太後病危,幾位殿下速歸。”
這話一出,朱棣眼神空洞的搖晃了幾下,李星寒伸手將人扶住,看朱棣麵色不好,搭脈一看,心血鬱結,恐有性命之危。
這可就糟了,別太後還沒有個三長兩短,朱棣倒是先一步而去。
李星寒揮手讓人散去,自己在朱樉的幫助下將朱棣扶上床,剝開衣服將手掌印在了朱棣的後心之上。
表麵看上去李星寒一動不動,可無數細如牛毛的內力侵入朱棣體內,開始疏通心脈鬱結的氣血。
約莫半個時辰過去,李星寒抽出內力低喝一聲,手掌處心丹炸響,虎嘯之聲在大帳中響起,朱棣吐出幾口黑血暈厥了過去。
“老二,看好他,之後找軍醫給他再看看,我出去一趟。”
李星寒此時眼睛有些泛紅,嫂子病危的消息讓他有些暴躁,若不是朱棣也命懸一線,怕是自己早已經控製不住自己的情緒了。
沒有理會身後朱樉的叫喊,李星寒出門奪過騎兵手中的軍馬,一人一騎朝著沈陽路狂奔而去。
幾個時辰後,朱棣醒轉了過來,睜眼看到自己眼眶泛紅的二哥,猛然坐起身抱著朱樉哭了起來。
拍了拍朱棣的後背:“老四,別哭了,娘未必有事,你先去安排一下軍中的事務,之後咱們迅速迴京,給你疏通完心脈,叔父就出去了,還不知道何時迴來。”
朱棣心中一緊,知道自己母後病危的消息又觸碰到了李星寒的禁忌,現在估計李星寒正找地方殺人泄怒,可是這些事情並不能和朱樉說,隻能搖搖頭說自己也不知道叔父去了哪兒,隻能先安頓軍中事務,之後等叔父迴來再說了。
在朱樉的攙扶下,朱棣單手抱著兵符和將印來到了耿炳文的軍帳當中:“老將軍,家中有事,我得速迴一趟應天,我爹說老將軍守城天下無雙,這廣寧,就交給老將軍了。”
信件的事情已經傳遍了軍營,軍中這些老將無一沒受過馬太後的恩惠,如今聽朱棣說出家中有事,又感受到了天家也有溫情,不由自主老淚縱橫。
“殿下放心,這廣寧就交給我們幾個老家夥,等你迴來,咱們再拿下沈陽路。”
得到了耿炳文的保證,朱棣迴到了自己的軍帳,接下來,就是等李星寒迴來。
第二天一早,李星寒迴到了中軍大帳,身上雖然沒有明顯的傷痕,可殘破的盔甲證明了昨夜剛經曆過一場苦戰。
朱樉在自己的軍帳休息,朱棣將人讓到椅子上:“叔父去了沈陽路?”
李星寒搖搖頭:“沒到,在遼河旁邊碰到了幾股劫掠百姓的元軍,順手就宰了,現在情緒穩定了一些,你去幫我搞點吃的,吃完咱們即刻出發。”
朱棣出去安排夥頭給李星寒做飯,不求好吃,但是一定肉要多,量要大。
隻有他知道李星寒昨天怕是又殺了不少的人,不然也不會給自己整成如此狼狽的模樣。
就在朱棣等著夥食做好的功夫,遼河邊的元軍將領發現了部下的屍體,幾隻隊伍加起來陣亡了將近六百人,詢問百姓,百姓隻說這些人昨天來搶女人搶糧食,之後老天爺降下了天罰,一個帶著麵具的神明從天而降,見人就殺,直到將所有人都殺光,神明搶了軍馬就離去了。
將領生氣,氣自己的屬下不爭氣,明知道大明的軍隊壓了過來,還來這劫掠, 更氣的是,加起來將近六百人的隊伍,居然被一個人殺了個幹幹淨淨。
安慰了百姓幾句,讓身旁的士兵留下賠禮的糧食,將領朝著沈陽路而去,突然想到了自己朋友紮木透露出來的消息。
“岐王.......”將領念叨著這個名字,“等打到沈陽路,讓我巴特爾會會你,看看誰才當得起這英雄之名。”
“爹,老四首戰大捷,在沒弄清楚敵軍數量的情況下,老四和老二各帶著兩萬兵馬拿下了大寧,現在正在等著老將軍們的到來,順便申報了兩個衛所,我批了,就在大寧附近。”
朱元璋點點頭,欣喜之下眼底卻閃過一絲憂慮,這老四,太過於冒失了,對麵六萬兵馬在大寧,這是打好了,若是打不好,他們兩個都得交代在那。
還有這李星寒,孩子們胡鬧,你這一把年紀也跟著胡鬧不成?
朱元璋當即就要讓朱標擬製訓斥他們冒失,可朱標的話還沒說完,就暫時壓下性子聽朱標匯報。
朱標將朱棣三大營的事情講了出來,他說的興高采烈,朱元璋也聽得甚是有趣,好久沒怎麽吃糕點的朱元璋甚至自己去到桌邊倒了杯茶吃起點心來。
“三大營,這小子有點東西,就藩這幾年居然搞出來獨一無二的陣法和軍隊,是個大將之材,標兒,選他當你的征北大將軍,沒錯吧。”
朱標笑著在朱元璋身邊坐下:“那自是沒錯,就是爹對他們過於嚴厲了,我一直覺得老四是個奇才,當初幾歲的時候就吵著要玩火槍,這不,你不讓他玩,他自己玩出來名堂了。”
朱元璋被朱標這話嗆了一下,剛喝下的茶水也噴了出來:“你小子,我對他們嚴厲是為了他們好,不然你能有這麽好的幾個弟弟,不過話說迴來,這也是托著你們一母同胞的關係,不然換其他封出去的親王,我真不敢將這些兵馬交給他們。”
朱標搖搖頭:“爹你不用這樣,其他太妃生的弟弟,那也是弟弟,沒必要這樣的。”
“怎麽沒必要,我告訴你,你們是一個娘生的,你們的關係最近,那種心有靈犀的感覺不是其他弟弟能給你的,你自己說,是不是。”
朱元璋的話引起了朱標的深思,確實,這幾個弟弟和自己心意相通,雖然就藩在外,但是有了好吃的好玩的,都會讓人送到京師給自己,可是其他的弟弟就藩後,就很少有聯係了,好像是嚴格遵守父皇的規矩,其實說白了,就是沒那麽親。
“是啊,我是大哥,我抱著他們長大的,從老二一直抱到老五,等其他弟弟妹妹出生的時候,我已經是太子了,倒是沒管過他們什麽。”
硬是說起來,已經很久沒見過其他的那些弟弟妹妹了,不行,得找個機會將他們喚進宮,拉近一下兄弟感情才是。
朱元璋接下來的話更是讓朱標撓頭,朱元璋突然說起了清君側的事情,這個特殊的使命,也是給了自己的幾個最親的弟弟,其他的藩王,也是沒那個資格的。
但是這話最好不要當著孩子們說,畢竟新封了魏王的朱允炆就是庶出,這話聽多了對孩子的心境不好,可是朱元璋什麽脾氣朱標最清楚,既然說出口,就不能打斷他,不然他真的會發飆的。
強忍著頭痛等朱元璋說完,朱標悄悄附在朱元璋耳邊說道:“爹,允炆還在這,就不要說這個了。”
朱元璋皺了皺眉頭,意思是不必在乎他,我這個當爺爺的說話,還得顧忌孫子不成?但是又怕朱標為難,就罷了。
既然如此,兩人就改變了話題,開始談論起朱棣的三大營完善問題,按照朱元璋的話,那就是要什麽給什麽,如此的軍隊不強大起來還等什麽。
朱標也是附和,幾個弟弟之中自己最寵愛朱棣,也不怕他手裏多幾個兵馬什麽的。
父子倆商議了一下,當即決定將朱棣的親軍增加到十萬,遠超了李星寒的六萬成為了藩王之首。
朱元璋也沒怕李星寒不高興,首先李星寒不看重這個,以他的性格,肯定真心實意的為朱棣取得的成就開心,其次就是朱元璋考慮到李星寒的歲數也不小了,快六十歲了,帶太多的兵馬對他也是個壓力。
說做就做,父子倆當即擬定聖旨,讓人帶著兵符去往大寧送與朱棣,告訴朱棣可以再募五萬兵馬擴充三大營,錢糧裝備不夠,盡管和朝廷提出來。
父子倆光顧著考慮大明的將來,絲毫沒注意到身後的兩個孩子,朱雄英倒是沒覺得有什麽不舒服的地方,四叔對自己也是疼愛非常,可朱允炆就不這麽覺得了,不但對那個嘻嘻哈哈的四叔產生了戒備,更對什麽清君側隻有嫡子才有資格的話耿耿於懷。
錦衣衛將聖旨和兵符送到軍中的時候,朱棣已經帶著兵馬拿下了廣寧,行軍之迅速攻城之勇猛,遠超了帶兵而來支援的老將。
一切的一切準備就緒,就等著拿下沈陽路之後,將整個遼東拿下。
就在朱棣準備劍指沈陽路的時候,一封加急密報到了軍中,送信的錦衣衛滿臉風霜,落地後軍馬也口鼻噴血倒在了地上。
三步兩步到了朱棣麵前,錦衣衛雙手托著信件交給朱棣,咬著牙吐出幾個字後暈倒在地。
“太後病危,幾位殿下速歸。”
這話一出,朱棣眼神空洞的搖晃了幾下,李星寒伸手將人扶住,看朱棣麵色不好,搭脈一看,心血鬱結,恐有性命之危。
這可就糟了,別太後還沒有個三長兩短,朱棣倒是先一步而去。
李星寒揮手讓人散去,自己在朱樉的幫助下將朱棣扶上床,剝開衣服將手掌印在了朱棣的後心之上。
表麵看上去李星寒一動不動,可無數細如牛毛的內力侵入朱棣體內,開始疏通心脈鬱結的氣血。
約莫半個時辰過去,李星寒抽出內力低喝一聲,手掌處心丹炸響,虎嘯之聲在大帳中響起,朱棣吐出幾口黑血暈厥了過去。
“老二,看好他,之後找軍醫給他再看看,我出去一趟。”
李星寒此時眼睛有些泛紅,嫂子病危的消息讓他有些暴躁,若不是朱棣也命懸一線,怕是自己早已經控製不住自己的情緒了。
沒有理會身後朱樉的叫喊,李星寒出門奪過騎兵手中的軍馬,一人一騎朝著沈陽路狂奔而去。
幾個時辰後,朱棣醒轉了過來,睜眼看到自己眼眶泛紅的二哥,猛然坐起身抱著朱樉哭了起來。
拍了拍朱棣的後背:“老四,別哭了,娘未必有事,你先去安排一下軍中的事務,之後咱們迅速迴京,給你疏通完心脈,叔父就出去了,還不知道何時迴來。”
朱棣心中一緊,知道自己母後病危的消息又觸碰到了李星寒的禁忌,現在估計李星寒正找地方殺人泄怒,可是這些事情並不能和朱樉說,隻能搖搖頭說自己也不知道叔父去了哪兒,隻能先安頓軍中事務,之後等叔父迴來再說了。
在朱樉的攙扶下,朱棣單手抱著兵符和將印來到了耿炳文的軍帳當中:“老將軍,家中有事,我得速迴一趟應天,我爹說老將軍守城天下無雙,這廣寧,就交給老將軍了。”
信件的事情已經傳遍了軍營,軍中這些老將無一沒受過馬太後的恩惠,如今聽朱棣說出家中有事,又感受到了天家也有溫情,不由自主老淚縱橫。
“殿下放心,這廣寧就交給我們幾個老家夥,等你迴來,咱們再拿下沈陽路。”
得到了耿炳文的保證,朱棣迴到了自己的軍帳,接下來,就是等李星寒迴來。
第二天一早,李星寒迴到了中軍大帳,身上雖然沒有明顯的傷痕,可殘破的盔甲證明了昨夜剛經曆過一場苦戰。
朱樉在自己的軍帳休息,朱棣將人讓到椅子上:“叔父去了沈陽路?”
李星寒搖搖頭:“沒到,在遼河旁邊碰到了幾股劫掠百姓的元軍,順手就宰了,現在情緒穩定了一些,你去幫我搞點吃的,吃完咱們即刻出發。”
朱棣出去安排夥頭給李星寒做飯,不求好吃,但是一定肉要多,量要大。
隻有他知道李星寒昨天怕是又殺了不少的人,不然也不會給自己整成如此狼狽的模樣。
就在朱棣等著夥食做好的功夫,遼河邊的元軍將領發現了部下的屍體,幾隻隊伍加起來陣亡了將近六百人,詢問百姓,百姓隻說這些人昨天來搶女人搶糧食,之後老天爺降下了天罰,一個帶著麵具的神明從天而降,見人就殺,直到將所有人都殺光,神明搶了軍馬就離去了。
將領生氣,氣自己的屬下不爭氣,明知道大明的軍隊壓了過來,還來這劫掠, 更氣的是,加起來將近六百人的隊伍,居然被一個人殺了個幹幹淨淨。
安慰了百姓幾句,讓身旁的士兵留下賠禮的糧食,將領朝著沈陽路而去,突然想到了自己朋友紮木透露出來的消息。
“岐王.......”將領念叨著這個名字,“等打到沈陽路,讓我巴特爾會會你,看看誰才當得起這英雄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