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十二年,朱標已經有了兩個孩子,長子朱雄英,次子朱允炆,兩個孩子還未長大,仿佛就有一隻隻的大手開始暗中朝著兩人伸了出來。


    同年,朱元璋命藍玉掛元帥,沐英為副帥出兵收複川滇,順便讓沐英就此就藩雲南。


    川滇地區的捷報一道道傳來,在朱元璋的天威和藍玉的殺伐下,一座座城池被收入到大明朝的版圖當中。


    沈萬三正在戶部忙碌,自己的表現被朱元璋看在眼裏,興許今年就能升了尚書,所以幹起來工作格外的賣力。


    處理完所有的政務之後,桌角的一封密信被沈萬三發現,三天前這封密信被人送了過來,政務繁忙就擱置了沒有看。


    趁著現在手頭無事,沈萬三打開了密信,越看越是心驚,喚來自己的家仆沈富,兩人出了戶部衙門朝著皇宮趕去。


    穿過層層宮門來到文華殿將密信交給朱標,朱標沒有看,但是也知道沈萬三如此著急,定然是發生了大事,讓沈萬三先行迴去,自己來到了寢宮將信交到朱元璋手中。


    讀完信件,朱元璋足足在桌旁坐了一刻鍾,麵色鐵青將信件交給朱標,自己起身一腳踢翻了眼前的桌椅。


    宮女和太監紛紛跪地,生怕自己一不小心被朱元璋的怒火燒死。


    “去將歧王請來。”


    朱元璋在朱標的攙扶下坐到了龍榻之上,緩緩對著麵對跪伏的馬公公說道。


    “遵旨。”


    馬公公退出寢宮,罕見的要了馬,一刻不停的朝著歧王府趕去。


    “殿下,殿下,陛下不知道看了哪兒來的密信,現在龍顏大怒,請歧王殿下進宮。”


    “走!”


    朱元璋大怒,李星寒自然心急,一刻鍾之內就到了朱元璋麵前,揮手讓太監宮女全部退下,李星寒才開口詢問事情的經過:“怎麽了大哥,如此著急喚我入宮。”


    朱標將信件交給李星寒:“叔父,看來前幾年你下去並未將他們殺怕,這不是,又開始了。”


    信件中清晰寫著烏傷縣縣令郭鍾,利用運送實物稅款允許有損耗的漏洞,私自將未曾記錄過的清單蓋上官服的印章,之後私吞稅款,一層層的扒皮,等入京之前,再由押送的官員進行補填。


    密信是匿名的,誰也不知道如何送到了戶部衙門當中,沈萬三自知自己解決不了,就急忙入宮上呈。


    根據信中的消息可以推斷而出,單憑借一個小小的烏傷縣,是沒膽子搞出這些東西的,定然是金華府和其他的州府早就這麽幹了。


    翻來覆去的看了幾遍密信,李星寒看出了一絲端倪,這信件當中摻雜了一個宋字,而這宋字,正是宋貞的筆法。


    當即明白了怎麽迴事,李星寒問道:“大哥,那就給我一道聖旨,我即刻出發,將這案子徹查清楚。”


    “哈哈。”朱元璋笑了起來,“若是前朝,實物賦稅是不允許有損耗的,輕者下獄,重者斬首,我體恤他們,讓他們不再因為損耗而獲罪,結果卻成了他娘的貪墨的機會!”


    “星寒,這麽看來,這朝堂之上,州府之中,不管我怎麽體恤和關愛,他們都和我不是一條心,他們關心的,念著的,全是銀子的好啊。”


    “既然他們如此下作,那我心中的那顆種子,就要開花了。”


    朱元璋開始說出了心中的想法,也給李星寒下了一道軍令。


    從明日開始,將五城兵馬司,司市,禦林軍交出親軍都尉府,親軍都尉府由李星寒重新組建,李星寒親任第一任指揮使,手下設同知兩名,僉事兩名,鎮撫使兩名,設十四所,每所千人,千戶十四名,總計共一萬四千人,親軍都尉府更名,是為錦衣衛。


    “星寒,錦衣衛監察三省六部二十四衙門,隻聽君命,大小事宜無人有權過問,你隻向我和標兒匯報,懂了嗎?”朱元璋起身拿出一張圖紙交給李星寒,“這是錦衣的圖紙,你先拿著。”


    之後朱元璋從龍榻的暗格當中,取出一套白袍,白袍和李星寒之前穿的有些不同,除了下半身改為了半裙狀方便騎馬,上身的袖口也變得縮緊了不少,精美之餘,還極其的方便戰鬥。


    這套衣服和圖紙上的錦衣幾乎不差分毫,唯一不同的,就是那披肩繞臂的飛魚刺繡,四爪飛魚,形態似蟒,卻頭生雙角,與李星寒之前見過的不同,這條飛魚明顯的更加威武和靈動。


    接過白袍,李星寒眼睛有些紅:“大哥,看這個針腳,又是嫂子親手縫製的吧,她現在不年輕了,別讓她再做這些了。”


    朱元璋擺擺手:“這件飛魚服意義重大,代表了一個衙門的誕生,也代表了我們對你寄予的厚望,所以你嫂子才親手縫製刺繡,今後你再做,我們可就不管了,記住,去找那些於大明有功的士兵臣子,功夫一定要好,將來監察百官,若是沒點紮手的功夫,命也就隨時交待出去了。”


    “你手下的任命,宮裏不管,隻要你看上的人,憑著洪武金牌直接帶走,有不願的,讓他過來找太子說。”


    “對了,還有一點,他們的錦衣之上,是不允許用飛魚的,飛魚圖騰隻賜予有大功的錦衣衛,剩下的什麽同知啊,僉事什麽的,還有千戶,畢竟也是官員,這樣,我批準他們用麒麟紋刺繡,也方便你辨識不是。”


    “至於顏色,就定紅黃二色吧,去吧星寒,組建好錦衣衛,將他們分散下去,除了皇城留下三千,其餘的我要他們監視州府,軍中,豪紳,士族,所有的一切,我都要他們搞得清清楚楚,有沒有問題?”


    “沒有問題,陛下,臣求一物。”李星寒跪地抱拳。


    “你看又來。”


    “非也大哥,今天是錦衣衛成立的日子,應行君臣之禮。”


    朱標走上前將李星寒扶起:“叔父不必多說,這次陷陣營我爹沒有讓藍玉帶走,就知道如果有一天告訴你這個消息,你定然要陷陣營。”


    李星寒詫異的看向朱元璋,沒想到自己這點小私心又被發現了。


    朱元璋笑道:“我知道你怎麽想的,陷陣營的人功夫好,敢殺敢拚,而且對我還絕對的忠心,這樣的一支隊伍,適合進入錦衣衛,而且現在天下基本太平了,陷陣營也可以撤下,我昨天讓標兒去問過勞狄,大概還有四千多人,沒有添新兵,這四千人你帶走,剩下的,從當初血戰太平的勇士家眷中挑選吧。”


    “謝大哥。”李星寒拿著圖紙和準備好的聖旨離開了皇宮,直奔勞狄府上,要說這第一個指揮同知,那定然是勞狄的沒跑了。


    徹夜的長談,兩人基本敲定了所有的細節和人員的任命。


    第二天,收到李星寒消息的官員開始陸陸續續的到了勞狄府上。


    兩個從三品同知的位置,給了勞狄和蘇虎,正四品僉事給了李四和趙軒,從四品鎮撫使則是交給了方東濟和蘇子修。


    十四個千戶,第一個便是長大成人的賀太平,李星寒培養多年的義子,剩下有早幾年也混跡軍中的佟老虎,張強,張二狗,盡數是李星寒的親信和心腹,也是永遠不會背叛自己的班底。


    將圖紙攤開放在桌上,李星寒說道:“諸位兄弟,陛下如今組建這個衙門,那就是到了你們盡忠的時候,我給你們兩天時間,去將圖紙上的衣服一人定製一身,四品之上紅色,五品千戶黃色,以上的官員錦衣繡上陛下賜予的麒麟紋。”


    “千戶之下盡數穿黑藍兩色,沒有刺繡,有沒有問題,沒有就去辦,時間緊任務重,我要你們三天後穿著你們自己的錦衣,到歧王府見我,第一批手弩和製式長刀陛下讓兵部準備了三千把,裝備守著京城的三千錦衣衛,剩下的後續再做,先去領你們的。”


    “對了,陛下欽賜刀名,繡春。”


    “是!”


    一眾官員在勞狄的帶領下離開府邸,李星寒熬了一夜,想著迴府先歇歇。


    歇歇,是啊,自己都已經四十七歲了,雖然心丹的滋養讓自己看上去也就三十七八,遠比同齡人年輕許多,可終歸是老了,對,心累,是心累。


    “唉,蘇子修蘇虎他們也都五十歲了,李四小一些也過了四十五,還有老虎和張強他們,都不年輕了。得趕緊培養一些優秀的年輕人,讓他們退下去了,不過先撐幾年再說吧。”


    沒有乘車,李星寒抱著白袍徒步朝著王府走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錦衣映月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玉蟾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玉蟾並收藏錦衣映月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