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隊人馬在自己的地盤上走走停停,一路上也見了很多熟悉的將軍,迴到應天府,距離徐達出征已有兩年之遙。
在朱元璋四十歲這年,已經收複了一多半被奪走的漢地,尤其是山西的大捷,對於朝廷來說更是意外之喜。
於是在徐達等人迴朝的第三個月,在朝堂之上,朱元璋舉行了分封大典。
這次除了駐守邊境的守將,所有文武群臣都迴到了應天,宮殿中站滿了人,如此宏大的場麵,上一次還是朱元璋的登基後的第一個早朝。
隨著掌印太監宣讀聖旨,第一批的功臣站了出來,一共八個國公。
分別是徐達,常遇春,李善長,劉基,李文忠,鄧愈,馮勝,湯和。
八大國公,八大柱國。
其中以徐達和李善長最為得意,除了國公的位置,李善長任中書省左丞相,徐達保留了大將軍的頭銜,任右丞相。
第二道聖旨開始宣讀,封公之後,便是封侯。
以藍玉為首,耿炳文,傅友德,陸仲亨,丁普郎等人為輔的二十多人也走上前聽封。
第三批封伯的自然是廖永忠,蘇子明等人,胡美也在其中,這是胡美自己要求的,女兒當了貴妃,自己這個爵位倒是不那麽重要了。
就連勞狄這個差點被朱元璋收為義子的小輩,也封了個忠武伯。
朱元璋廢除了後兩等爵位,如此看來,已然分封完成,朝堂中的眾人開始竊竊私語,隱約可以聽到李星寒的名字。
說話的基本都是文臣,唯獨武將們挺立身軀目不斜視,沒有人比他們還懂朱元璋,也沒人比他們理解李星寒。
李星寒沒有理會身後的低語,位列眾臣之前一言不發。
“安靜。”龍椅上的朱元璋開口,“聖旨還未宣讀完畢,朕還沒說話,你們嘟囔什麽?”
看百官安靜下來,朱元璋擺擺手:“讓最後一封聖旨,讓太子宣讀吧。”
清逸少年走到龍椅之前,手中捧著聖旨,在得到了朱元璋的示意後,朱標親自打開聖旨,聲音朗朗宣讀:“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大元帥李星寒,自朕起事以來,鞠躬盡瘁,生死相依,一十五年不改初心,常侍身旁,深得朕心,當列眾臣公爵之上,特封齊王,與君同齊,一字並肩!”
“大元帥之女李小滿,自幼在朕膝下長大,與太子和其他親王情同手足,朕自是疼愛有加,後入軍中,殺伐果斷,當為巾幗楷模,封平陽郡主。”
“朱文正........封南青王,世襲罔替,鎮守山東。”
“沐英......封鎮西王,領征西將軍,擇日出發,收複川滇。”
宣讀完聖旨,朱標輕提衣袍緩緩走到李星寒麵前:“齊王接旨吧。”
說完,旁邊宮女和太監端著金銀二冊和丹書鐵券走上前,最惹人紮眼的,是最下方繡著龍的紅袍。
自朱元璋建國之後,朱紅色的龍袍便成了皇家專屬,雖然四品之上官員也著紅袍,但是顏色和質量上就差了許多,況且還多了一條金龍刺繡,皇室的金龍刺繡。
李星寒還未下跪領旨,身後的文臣便跪了一地,高唿陛下不可,朱文正和沐英的郡王倒是不過分,可是李星寒這異姓親王,他們無論如何忍不了。
朱元璋微笑的走下龍椅,接過朱標手中的聖旨後讓端著托盤的人下去。
接著繞過李星寒走到文臣當中:“你們意思朕的分封有問題?”
“迴陛下,異姓封王本就是大忌,尤其是這齊王之位,現在不說,未必將來大元帥不被權利迷了眼,若是真有那造反之心......”
跪在後方的藍袍文官高聲喊道,頭也不抬。
“楊憲,你信不信老子現在就殺了你!”
徐達怒吼出聲。
“徐達,不可放肆。”朱元璋製止了徐達,走入滿地的臣子當中,將楊憲扶起,拉著走到了李星寒身邊。
“你們幾個,將大元帥的衣服脫去。”
“陛下....”李星寒知道朱元璋要幹什麽了。
“別說話,朕來說。”
朱元璋說的不容置疑,徐達和湯和幾個低笑一聲,上去幾下將李星寒的白袍扒到了腰間。
楊憲你且看來。
朱元璋指向李星寒大腿處:“這一刀,是定遠城頭,大元帥為朕奪那斬將之功。”
手指指向肩膀處:“這一箭,是打橫澗山。”
“這一刀.....”
“這一刀.....”
“這兩箭,是張定邊射的。”
“這滿背的箭孔,是大元帥和鄭國公突襲洪都火燒軍營的戰功。”
手掌順著箭傷下滑,到了後腰之上的兩個深坑:“這兩個洞,是大元帥為了朕,被敵人關押了半年,橫穿了琵琶骨,差點成了廢人。”
說完這處傷疤,朱元璋伸手扣住楊憲的後脖頸:“看到了嗎?這一道道傷疤,都是為了朕,為了大明朝傷的,太多了,多到有些我自己都記不住。”
“大元帥也記不住了。”
輕輕鬆開手,朱元璋轉身走到李星寒身邊,楊憲早已渾身癱軟坐在地上。
“一樁樁一件件,你們覺得不夠是嗎?”
“標兒,將玉璽請過來。”
朱標端著傳國玉璽走到朱元璋身邊:“父皇。”
“嗯。”
“你們看到了嗎?這是什麽?說!”
下方群臣支支吾吾:“傳國玉璽。”
“這也是大元帥尋來的,為了朕的大一統,大元帥率兩名英雄夜襲唿日樂軍營,三萬大軍中殺進殺出,取了唿日樂狗頭,將傳國玉璽帶迴來給了朕。”
“朕問問你們,若是你們以大元帥的身份,拿了這玉璽,你們會交迴來嗎?”
死一般的寂靜。
“不說話是吧,很好。”
朱元璋仿佛早就料到這一幕,從身旁侍衛腰間取了雁翎刀丟在地上:“來吧,若是不服大元帥,誰在身上自己割出一半的傷,我便免了齊王之位。”
“動手吧。”
還無人說話。
朱元璋冷笑了幾聲,撿起地上的刀交還給了侍衛。
“朕不知道你們為什麽會說這些話,看看咱們的兩位丞相,說了嗎?這些公侯伯爵說了嗎?”
“腐儒!”
在朱元璋四十歲這年,已經收複了一多半被奪走的漢地,尤其是山西的大捷,對於朝廷來說更是意外之喜。
於是在徐達等人迴朝的第三個月,在朝堂之上,朱元璋舉行了分封大典。
這次除了駐守邊境的守將,所有文武群臣都迴到了應天,宮殿中站滿了人,如此宏大的場麵,上一次還是朱元璋的登基後的第一個早朝。
隨著掌印太監宣讀聖旨,第一批的功臣站了出來,一共八個國公。
分別是徐達,常遇春,李善長,劉基,李文忠,鄧愈,馮勝,湯和。
八大國公,八大柱國。
其中以徐達和李善長最為得意,除了國公的位置,李善長任中書省左丞相,徐達保留了大將軍的頭銜,任右丞相。
第二道聖旨開始宣讀,封公之後,便是封侯。
以藍玉為首,耿炳文,傅友德,陸仲亨,丁普郎等人為輔的二十多人也走上前聽封。
第三批封伯的自然是廖永忠,蘇子明等人,胡美也在其中,這是胡美自己要求的,女兒當了貴妃,自己這個爵位倒是不那麽重要了。
就連勞狄這個差點被朱元璋收為義子的小輩,也封了個忠武伯。
朱元璋廢除了後兩等爵位,如此看來,已然分封完成,朝堂中的眾人開始竊竊私語,隱約可以聽到李星寒的名字。
說話的基本都是文臣,唯獨武將們挺立身軀目不斜視,沒有人比他們還懂朱元璋,也沒人比他們理解李星寒。
李星寒沒有理會身後的低語,位列眾臣之前一言不發。
“安靜。”龍椅上的朱元璋開口,“聖旨還未宣讀完畢,朕還沒說話,你們嘟囔什麽?”
看百官安靜下來,朱元璋擺擺手:“讓最後一封聖旨,讓太子宣讀吧。”
清逸少年走到龍椅之前,手中捧著聖旨,在得到了朱元璋的示意後,朱標親自打開聖旨,聲音朗朗宣讀:“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大元帥李星寒,自朕起事以來,鞠躬盡瘁,生死相依,一十五年不改初心,常侍身旁,深得朕心,當列眾臣公爵之上,特封齊王,與君同齊,一字並肩!”
“大元帥之女李小滿,自幼在朕膝下長大,與太子和其他親王情同手足,朕自是疼愛有加,後入軍中,殺伐果斷,當為巾幗楷模,封平陽郡主。”
“朱文正........封南青王,世襲罔替,鎮守山東。”
“沐英......封鎮西王,領征西將軍,擇日出發,收複川滇。”
宣讀完聖旨,朱標輕提衣袍緩緩走到李星寒麵前:“齊王接旨吧。”
說完,旁邊宮女和太監端著金銀二冊和丹書鐵券走上前,最惹人紮眼的,是最下方繡著龍的紅袍。
自朱元璋建國之後,朱紅色的龍袍便成了皇家專屬,雖然四品之上官員也著紅袍,但是顏色和質量上就差了許多,況且還多了一條金龍刺繡,皇室的金龍刺繡。
李星寒還未下跪領旨,身後的文臣便跪了一地,高唿陛下不可,朱文正和沐英的郡王倒是不過分,可是李星寒這異姓親王,他們無論如何忍不了。
朱元璋微笑的走下龍椅,接過朱標手中的聖旨後讓端著托盤的人下去。
接著繞過李星寒走到文臣當中:“你們意思朕的分封有問題?”
“迴陛下,異姓封王本就是大忌,尤其是這齊王之位,現在不說,未必將來大元帥不被權利迷了眼,若是真有那造反之心......”
跪在後方的藍袍文官高聲喊道,頭也不抬。
“楊憲,你信不信老子現在就殺了你!”
徐達怒吼出聲。
“徐達,不可放肆。”朱元璋製止了徐達,走入滿地的臣子當中,將楊憲扶起,拉著走到了李星寒身邊。
“你們幾個,將大元帥的衣服脫去。”
“陛下....”李星寒知道朱元璋要幹什麽了。
“別說話,朕來說。”
朱元璋說的不容置疑,徐達和湯和幾個低笑一聲,上去幾下將李星寒的白袍扒到了腰間。
楊憲你且看來。
朱元璋指向李星寒大腿處:“這一刀,是定遠城頭,大元帥為朕奪那斬將之功。”
手指指向肩膀處:“這一箭,是打橫澗山。”
“這一刀.....”
“這一刀.....”
“這兩箭,是張定邊射的。”
“這滿背的箭孔,是大元帥和鄭國公突襲洪都火燒軍營的戰功。”
手掌順著箭傷下滑,到了後腰之上的兩個深坑:“這兩個洞,是大元帥為了朕,被敵人關押了半年,橫穿了琵琶骨,差點成了廢人。”
說完這處傷疤,朱元璋伸手扣住楊憲的後脖頸:“看到了嗎?這一道道傷疤,都是為了朕,為了大明朝傷的,太多了,多到有些我自己都記不住。”
“大元帥也記不住了。”
輕輕鬆開手,朱元璋轉身走到李星寒身邊,楊憲早已渾身癱軟坐在地上。
“一樁樁一件件,你們覺得不夠是嗎?”
“標兒,將玉璽請過來。”
朱標端著傳國玉璽走到朱元璋身邊:“父皇。”
“嗯。”
“你們看到了嗎?這是什麽?說!”
下方群臣支支吾吾:“傳國玉璽。”
“這也是大元帥尋來的,為了朕的大一統,大元帥率兩名英雄夜襲唿日樂軍營,三萬大軍中殺進殺出,取了唿日樂狗頭,將傳國玉璽帶迴來給了朕。”
“朕問問你們,若是你們以大元帥的身份,拿了這玉璽,你們會交迴來嗎?”
死一般的寂靜。
“不說話是吧,很好。”
朱元璋仿佛早就料到這一幕,從身旁侍衛腰間取了雁翎刀丟在地上:“來吧,若是不服大元帥,誰在身上自己割出一半的傷,我便免了齊王之位。”
“動手吧。”
還無人說話。
朱元璋冷笑了幾聲,撿起地上的刀交還給了侍衛。
“朕不知道你們為什麽會說這些話,看看咱們的兩位丞相,說了嗎?這些公侯伯爵說了嗎?”
“腐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