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章 學廚藝3
四合院:采購員從打獵開始致富 作者:南風笑我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自那次院裏辦喜事兄弟倆大顯身手後,那精彩的廚藝展示仿佛在四合院周邊投下了一顆石子,激起了層層漣漪,閻解成和閻解放的廚藝名聲就這樣如同徐徐升起的炊煙一般,漸漸地在這片區域傳開了。
那名聲啊,就像是長了腳似的,從這個院子走到那個院子,從這戶人家傳到那戶人家,越來越多的人知曉了他倆的厲害之處。
這不,時不時就會有鄰裏要辦個家中小聚呀,或是家裏老人過壽宴之類的活動,每當這種時候,主家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閻解成和閻解放這對廚藝精湛的兄弟倆,都爭著搶著來邀請他倆去幫忙掌勺呢。對於這些邀請,兄弟倆那可是來者不拒呀,在他們心裏,每一次這樣的機會可都是無比珍貴的,就如同是上天賜予他們檢驗自己廚藝、繼續提升的絕佳契機,他們可不想輕易放過,都盼著能借著這些機會讓自己的廚藝更上一層樓呢。
每次隻要一接到邀請,不管當時手頭正忙著什麽事兒,他倆都會趕緊放下,然後找個空閑的時間提前聚在一起,仔仔細細地商量著該如何規劃菜單。
他們深知,菜單可是一場宴席的靈魂所在呀,得充分考慮到主家的喜好才行。比如說,要是主家偏愛清淡爽口的口味,那他們就得多多安排一些諸如涼拌黃瓜、糖拌西紅柿之類的開胃涼菜,再搭配上像清蒸魚、清炒時蔬這些清淡卻不失風味的熱菜,最後還得精心準備一道清甜潤肺的銀耳羹作為甜品湯羹;可要是主家喜歡濃鬱醇厚的味道,那菜單又得是另一番模樣了,醬牛肉、紅油耳絲這類重口味的涼菜就得上桌了,熱菜裏紅燒肉、梅菜扣肉這些經典菜品也不能少,甜品湯羹或許就得換成香濃的八寶粥了。
而且呀,除了喜好,預算也得考慮進去呢,不能讓主家花費超支呀。所以,從開胃的涼菜到豐盛的熱菜,再到最後的甜品湯羹,每一道菜品的選擇那都是兄弟倆反複斟酌、再三思量之後才確定下來的,容不得半點馬虎。
確定好菜單之後,便是緊鑼密鼓地準備食材了。
他們總是會特意起個大早,趁著菜市場裏的蔬菜還帶著清晨的露珠,禽畜也最為鮮活的時候趕過去。一進入菜市場,那熱鬧的場景就撲麵而來,各種吆喝聲、討價還價聲交織在一起,可他倆卻絲毫不受影響,全神貫注地在一個個攤位前駐足挑選。
看那蔬菜,得是葉片翠綠、根莖飽滿,透著一股新鮮水靈勁兒的才入得了他們的眼;再瞧那些禽畜,必須得是肉質鮮嫩、色澤光亮的才行呀。他倆就像對待一場無比重要的考試一般認真仔細,每拿起一樣食材,都會裏裏外外仔細查看一番,有時候還會和攤主多聊幾句,問問這食材的產地、生長情況啥的,仿佛隻有這樣,才能確保選到最優質的食材,為即將要烹飪的菜品打下堅實的基礎呢。
在烹飪過程中呀,兄弟倆那更是越發默契了,仿佛心有靈犀一般。閻解成穩穩地站在爐灶前,那專注的眼神就像是被施了魔法一樣,緊緊地盯著鍋裏的變化,一刻都不曾挪開。鍋裏的油溫漸漸升高,開始微微冒煙了,他手中的鍋鏟便如同被賦予了生命一般,揮舞得有條不紊,一下又一下,節奏把握得恰到好處。
緊接著,各種調料在他那精準得如同精密儀器般的把控下,依次下鍋,鹽撒下去的瞬間,就像是開啟了一場奇妙的魔法之旅,緊接著是生抽、老抽、料酒等調料紛紛加入,它們在鍋中相互碰撞、交融,瞬間便能在那滾燙的鍋裏碰撞出一股誘人的香味,那香味呀,就像長了翅膀似的,迅速地在廚房裏彌漫開來,直往人的鼻子裏鑽,勾得人肚子裏的饞蟲都開始蠢蠢欲動了。
而在另一邊呢,閻解放也沒閑著,他手腳麻利地在一旁切配著食材。
那把菜刀在他的手中就像是一件得心應手的樂器,每一次落下,與案板接觸發出的聲音如同富有節奏的鼓點,“噠噠噠” 地響著,聽起來竟有一種別樣的韻律感。
他切出來的食材呀,那更是讓人忍不住讚歎,每一片蔬菜都切得薄厚均勻,每一塊肉塊也大小適中,擺放得整整齊齊,而且色澤搭配也甚是好看,紅的、綠的、白的,錯落有致,看著就叫人賞心悅目,方便哥哥閻解成能隨時取用,整個過程一氣嗬成,絲毫沒有拖泥帶水的感覺。
那些有幸品嚐過他們手藝的人們呀,那可都是讚不絕口,一個個都成了兄弟倆的 “活招牌” 呢。不管是在街頭巷尾閑聊的時候,還是走親訪友相聚的時候,隻要一提到吃的,他們就會不由自主地想起閻解成和閻解放做的菜,然後便開始滔滔不絕地誇讚起來,逢人便誇他倆廚藝精湛得很呐,做出的菜那可不光是味道好呀,那味道醇厚濃鬱、層次豐富,每一口下去都仿佛是在舌尖上跳舞一般,讓人迴味無窮。
而且呀,擺盤也精致得如同藝術品一般,蔬菜擺放得像是精心雕琢的翠玉,肉塊排列得好似精美的瑪瑙,整體看上去那叫一個賞心悅目,光看著就讓人心情愉悅,食欲大增呢。這誇讚聲就像長了翅膀一樣,越傳越遠,先是在四合院周邊的鄰裏之間傳開了,接著又傳到了幾條街之外,甚至傳到了附近一些小飯館老板的耳朵裏。
有這麽一家主打家常菜的飯館,平日裏生意雖說一直還過得去,來來往往也有不少老顧客光顧,可飯館老板心裏清楚呀,自家店裏總是缺少幾道能讓人眼前一亮的招牌菜,就像一幅畫卷裏缺了幾筆最亮眼的色彩一樣,總覺得少了點什麽,所以這生意呀,也一直沒能更上一層樓。這天,老板偶然間聽到了閻解成和閻解放的廚藝名聲,那心裏就跟被點亮了一盞燈似的,一下子就動了心思。
他琢磨著,要是能把這倆廚藝高超的兄弟請來飯館裏幫忙掌勺,說不定就能讓飯館的生意變得紅火起來呢。想到這兒,老板那可是坐不住了,當天就親自上門去邀請兄弟倆到飯館裏幫忙掌勺,並且為了顯示自己的誠意,許以頗為豐厚的報酬,那報酬的數目呀,可比兄弟倆之前幫忙做菜掙的多多了呢。
不僅如此,老板還拍著胸脯承諾,若是兄弟倆能憑借自己的廚藝讓飯館做出了名堂,在這一片兒打出了響亮的招牌,那到時候肯定會給他們分紅,讓他們也跟著一起受益呢。
閻解成和閻解放在聽到飯館老板的邀請後,起初心裏著實是有些猶豫的呀。要知道,四合院那可是他們打小生活的地方,熟悉得就如同自己的身體一般,院裏的一草一木、鄰裏間的歡聲笑語,都早已深深地烙印在了他們的心底。而現在要離開這個充滿溫暖與熟悉氣息的環境,去到一個相對陌生的地方打拚,那感覺就好像是要獨自踏上一片未知的茫茫旅途,前方有著太多的不確定,心裏呀,自然是沒什麽底的。
他倆思來想去,覺得這件事兒還是得找個靠譜的人商量商量,思來想去,便想到了何雨柱。何雨柱那可是在廚藝方麵有著深厚造詣,而且向來為人熱心,給他們傳授廚藝的時候那也是盡心盡力的,找他拿主意準沒錯。於是,兄弟倆便一同來到了何雨柱家,把飯館老板邀請的事兒一五一十地跟他說了一遍,臉上滿是糾結與猶豫的神色。
何雨柱靜靜地聽著,一邊聽一邊微微點頭,等兄弟倆說完了,他先是伸出手,輕輕地拍了拍他倆的肩膀,那動作裏滿是鼓勵與安慰的意味。隨後,他語重心長地開口說道:“你們倆這廚藝啊,那可是跟著我練了這麽久了呀,從最開始的啥都不懂,到現在能做出一道道色香味俱佳的菜肴,這一路走來,付出的辛苦我都看在眼裏呢。現在確實是該出去闖闖了,老是窩在這四合院裏頭,見識總歸是有限的呀。去飯館裏,那可是能見到更大的世麵呢,雖說飯館裏客人多,一個個點菜的要求也是五花八門的,不像在院裏做菜那樣自在隨性,可這恰恰就是個磨煉的好地方呀。人嘛,就是得在不斷的挑戰中才能成長,別怕,大膽去試試,我相信你們的本事,肯定能闖出一片天地來的。”
何雨柱的這番話,就像是給兄弟倆吃了一顆定心丸,讓他們原本慌亂沒底的心漸漸安穩了下來。
得到了何雨柱的支持,兄弟倆心裏就像是有了堅實的依靠,一下子有了底,經過一番思索後,便應下了飯館老板的邀請。可真到了剛開始到飯館的時候,他們才深切地體會到,這其中的困難遠比他們想象的要多得多呀。
那飯館裏的客流量可真是大得驚人,從早到晚,一波又一波的食客湧進來,點菜的聲音此起彼伏,各種要求那叫一個五花八門。有的食客要求菜要做得清淡些,可又不能太寡淡,得保留食材原本的鮮味;有的則希望口味重一點,最好是那種麻辣鮮香,一口下去能讓人直唿過癮的;還有的會提出一些特殊的要求,比如某道菜裏不要放某種配菜,或者要把幾種不同的菜品融合一下做出新的味道來。這和在院裏做菜可完全不一樣呀,在院裏做菜,大多都是熟悉的鄰裏,口味也都大致了解,做起來那自然是自在隨性得多了。
在這忙碌的飯館後廚裏,常常忙得兄弟倆恨不得自己能多長幾雙手才好呢。就拿閻解成來說吧,他站在爐灶前,這邊鍋裏正炒著一道需要大火快炒的菜,鍋裏的火苗唿唿地往上躥,他得全神貫注地揮動著鍋鏟,不停地翻炒著鍋裏的食材,讓每一片菜、每一塊肉都能均勻受熱,同時呀,還得惦記著旁邊灶台上燉著的湯呢。那湯在鍋裏 “咕嘟咕嘟” 地翻滾著,得時刻留意著火候的大小,可不能讓湯溢出來了,也不能燉得太幹或者太稀了呀。他額頭上豆大的汗珠不停地滾落下來,順著臉頰流到下巴,再滴落到地上,可他連擦一下的工夫都沒有,眼睛始終緊緊地盯著鍋裏的情況,那緊張忙碌的模樣,看著就讓人覺得辛苦極了。
閻解放那邊也沒輕鬆到哪兒去呀,他守在案板前,手就沒停下來過,一把菜刀在他手中不停地揮舞著,“噠噠噠” 的切菜聲幾乎就沒斷過。各種各樣的食材在他的手下被快速地切成不同的形狀和大小,可這活兒幹久了,手都快累得抬不起來了,又酸又麻的感覺一陣陣地襲來。但即便如此,他也不敢有絲毫的懈怠,還得時刻留意著各種食材的餘量呢,畢竟客流量大,食材消耗得特別快,一旦發現哪種食材快沒了,就得趕緊跑去後廚補貨,要是耽擱了,那可就影響出菜的速度了呀。
然而,麵對這重重困難,閻解成和閻解放並沒有被打倒,反而像是被激起了鬥誌一般,越挫越勇。他們心裏明白,既然選擇了來到這裏,那就得咬牙堅持下去,把困難當作是成長的階梯。於是,隻要一有閑暇時間,他倆就湊在一起,開始仔細研究飯館裏最受顧客歡迎的菜品。他們會把那些點單率高的菜品一一羅列出來,然後細細琢磨著怎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做出改進,讓味道更上一層樓。
比如說,飯館裏有一道紅燒排骨,原本的做法雖說味道也還不錯,但他們覺得還可以更出彩一些。兄弟倆就開始嚐試著調整調料的比例,把原本的普通醬油換成了味道更為醇厚的老抽,又適量地增加了一些冰糖,讓燒出來的排骨色澤更加紅亮誘人,吃起來口感也更加香甜軟糯。
而且呀,他們還會根據季節的變化,適時地推出一些應季的新菜品,吸引顧客的眼球。春天的時候,各種新鮮的蔬菜紛紛上市,他們就推出了像清炒春筍、涼拌馬齒莧這樣清爽可口的應季菜;夏天天氣炎熱,人們普遍胃口不佳,他們就琢磨出了像酸湯肥牛、涼拌雞絲這類開胃又解暑的菜品;到了秋天,各類瓜果飄香,他們又會把南瓜、板栗等食材融入到菜品中,像板栗燒雞、南瓜煲這樣的菜品一推出,就備受顧客喜愛;冬天天冷,大家都喜歡吃些熱乎乎、滋補的食物,他們就準備了山藥燉排骨、羊肉湯等暖身又營養的佳肴。
就這樣,在兄弟倆的用心經營和不斷努力下,慢慢地,飯館的生意因為他倆的加入越來越紅火了。以往那些隻是偶爾來光顧的食客,現在都成了飯館的常客,還會帶著自己的親朋好友一起來品嚐。而且呀,越來越多的新顧客也都是衝著他倆做的菜慕名而來,常常還沒到飯點呢,飯館裏就已經坐滿了人,門口還排起了長長的隊伍,大家都在翹首以盼,等著能品嚐到那令人讚不絕口的美味佳肴呢。
老板看著飯館裏日益增長的營業額,那臉上的笑容就沒消失過,整天笑得合不攏嘴呀。他心裏清楚,這飯館生意能變得如此紅火,可全都是閻解成和閻解放的功勞呀,對兄弟倆那自然是越發器重了。為了表示自己的感激和對他們能力的認可,老板不僅主動給他們漲了工錢,那漲的幅度還不小呢,讓兄弟倆的收入比之前翻了好幾番。
而且呀,老板還做出了一個重大的決定,把飯館裏廚房的管理大權也交給了他倆,讓他們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經營廚房,從食材的采購、菜品的安排,到人員的調配等等,都由兄弟倆說了算,這可真是莫大的信任呀。
三大爺閻埠貴看著兒子們如此有出息,心裏那股驕傲勁兒就別提了呀。以往走在路上,雖說也是挺直了腰杆,但那更多的是一種普通的精氣神兒,可現在不一樣了,那腰杆挺得直直的,仿佛都比別人高出了幾分似的,渾身上下都透著一種自豪的氣息。
和鄰裏聊天的時候,那更是三句話不離誇自家兒子廚藝厲害,一會兒說大兒子閻解成炒菜那火候掌握得那叫一個精準,炒出來的菜色香味俱全,讓人吃了還想吃;一會兒又誇小兒子閻解放切菜配菜那叫一個麻利,而且搭配得特別巧妙,讓菜品看著就賞心悅目。還總說現在兒子們都成了飯館的頂梁柱了呢,那語氣裏滿是得意與欣慰,聽得鄰裏們也都紛紛跟著誇讚,說他有福氣,養了這麽兩個有本事的兒子。
而何雨柱呢,看著兄弟倆在廚藝道路上越走越順,心裏也是由衷地為他們感到高興呀。
想著當初自己起早貪黑地教他們廚藝,從最基礎的食材處理,到後來複雜的菜品烹飪,每一個環節都是手把手地教,費盡了心思,現在看到他們能憑借著這門手藝闖出一片天地,得到大家的認可,就覺得自己當初的辛苦教導總算結出了豐碩的果實,那心裏呀,滿是欣慰與自豪,就好像是自己取得了什麽了不起的成就一般,臉上也時常洋溢著欣慰的笑容呢。
在這不斷成長的過程中,閻解成和閻解放也沒有忘記初心,依舊會在閑暇時迴到四合院,和院裏的老鄰居們聚聚,給大家露上一手,讓那充滿溫馨與和諧的四合院,始終彌漫著令人垂涎欲滴的飯菜香,也讓這廚藝傳承的故事,在四合院的歲月裏繼續書寫下去,成為大家口中一段段津津樂道的佳話。
那名聲啊,就像是長了腳似的,從這個院子走到那個院子,從這戶人家傳到那戶人家,越來越多的人知曉了他倆的厲害之處。
這不,時不時就會有鄰裏要辦個家中小聚呀,或是家裏老人過壽宴之類的活動,每當這種時候,主家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閻解成和閻解放這對廚藝精湛的兄弟倆,都爭著搶著來邀請他倆去幫忙掌勺呢。對於這些邀請,兄弟倆那可是來者不拒呀,在他們心裏,每一次這樣的機會可都是無比珍貴的,就如同是上天賜予他們檢驗自己廚藝、繼續提升的絕佳契機,他們可不想輕易放過,都盼著能借著這些機會讓自己的廚藝更上一層樓呢。
每次隻要一接到邀請,不管當時手頭正忙著什麽事兒,他倆都會趕緊放下,然後找個空閑的時間提前聚在一起,仔仔細細地商量著該如何規劃菜單。
他們深知,菜單可是一場宴席的靈魂所在呀,得充分考慮到主家的喜好才行。比如說,要是主家偏愛清淡爽口的口味,那他們就得多多安排一些諸如涼拌黃瓜、糖拌西紅柿之類的開胃涼菜,再搭配上像清蒸魚、清炒時蔬這些清淡卻不失風味的熱菜,最後還得精心準備一道清甜潤肺的銀耳羹作為甜品湯羹;可要是主家喜歡濃鬱醇厚的味道,那菜單又得是另一番模樣了,醬牛肉、紅油耳絲這類重口味的涼菜就得上桌了,熱菜裏紅燒肉、梅菜扣肉這些經典菜品也不能少,甜品湯羹或許就得換成香濃的八寶粥了。
而且呀,除了喜好,預算也得考慮進去呢,不能讓主家花費超支呀。所以,從開胃的涼菜到豐盛的熱菜,再到最後的甜品湯羹,每一道菜品的選擇那都是兄弟倆反複斟酌、再三思量之後才確定下來的,容不得半點馬虎。
確定好菜單之後,便是緊鑼密鼓地準備食材了。
他們總是會特意起個大早,趁著菜市場裏的蔬菜還帶著清晨的露珠,禽畜也最為鮮活的時候趕過去。一進入菜市場,那熱鬧的場景就撲麵而來,各種吆喝聲、討價還價聲交織在一起,可他倆卻絲毫不受影響,全神貫注地在一個個攤位前駐足挑選。
看那蔬菜,得是葉片翠綠、根莖飽滿,透著一股新鮮水靈勁兒的才入得了他們的眼;再瞧那些禽畜,必須得是肉質鮮嫩、色澤光亮的才行呀。他倆就像對待一場無比重要的考試一般認真仔細,每拿起一樣食材,都會裏裏外外仔細查看一番,有時候還會和攤主多聊幾句,問問這食材的產地、生長情況啥的,仿佛隻有這樣,才能確保選到最優質的食材,為即將要烹飪的菜品打下堅實的基礎呢。
在烹飪過程中呀,兄弟倆那更是越發默契了,仿佛心有靈犀一般。閻解成穩穩地站在爐灶前,那專注的眼神就像是被施了魔法一樣,緊緊地盯著鍋裏的變化,一刻都不曾挪開。鍋裏的油溫漸漸升高,開始微微冒煙了,他手中的鍋鏟便如同被賦予了生命一般,揮舞得有條不紊,一下又一下,節奏把握得恰到好處。
緊接著,各種調料在他那精準得如同精密儀器般的把控下,依次下鍋,鹽撒下去的瞬間,就像是開啟了一場奇妙的魔法之旅,緊接著是生抽、老抽、料酒等調料紛紛加入,它們在鍋中相互碰撞、交融,瞬間便能在那滾燙的鍋裏碰撞出一股誘人的香味,那香味呀,就像長了翅膀似的,迅速地在廚房裏彌漫開來,直往人的鼻子裏鑽,勾得人肚子裏的饞蟲都開始蠢蠢欲動了。
而在另一邊呢,閻解放也沒閑著,他手腳麻利地在一旁切配著食材。
那把菜刀在他的手中就像是一件得心應手的樂器,每一次落下,與案板接觸發出的聲音如同富有節奏的鼓點,“噠噠噠” 地響著,聽起來竟有一種別樣的韻律感。
他切出來的食材呀,那更是讓人忍不住讚歎,每一片蔬菜都切得薄厚均勻,每一塊肉塊也大小適中,擺放得整整齊齊,而且色澤搭配也甚是好看,紅的、綠的、白的,錯落有致,看著就叫人賞心悅目,方便哥哥閻解成能隨時取用,整個過程一氣嗬成,絲毫沒有拖泥帶水的感覺。
那些有幸品嚐過他們手藝的人們呀,那可都是讚不絕口,一個個都成了兄弟倆的 “活招牌” 呢。不管是在街頭巷尾閑聊的時候,還是走親訪友相聚的時候,隻要一提到吃的,他們就會不由自主地想起閻解成和閻解放做的菜,然後便開始滔滔不絕地誇讚起來,逢人便誇他倆廚藝精湛得很呐,做出的菜那可不光是味道好呀,那味道醇厚濃鬱、層次豐富,每一口下去都仿佛是在舌尖上跳舞一般,讓人迴味無窮。
而且呀,擺盤也精致得如同藝術品一般,蔬菜擺放得像是精心雕琢的翠玉,肉塊排列得好似精美的瑪瑙,整體看上去那叫一個賞心悅目,光看著就讓人心情愉悅,食欲大增呢。這誇讚聲就像長了翅膀一樣,越傳越遠,先是在四合院周邊的鄰裏之間傳開了,接著又傳到了幾條街之外,甚至傳到了附近一些小飯館老板的耳朵裏。
有這麽一家主打家常菜的飯館,平日裏生意雖說一直還過得去,來來往往也有不少老顧客光顧,可飯館老板心裏清楚呀,自家店裏總是缺少幾道能讓人眼前一亮的招牌菜,就像一幅畫卷裏缺了幾筆最亮眼的色彩一樣,總覺得少了點什麽,所以這生意呀,也一直沒能更上一層樓。這天,老板偶然間聽到了閻解成和閻解放的廚藝名聲,那心裏就跟被點亮了一盞燈似的,一下子就動了心思。
他琢磨著,要是能把這倆廚藝高超的兄弟請來飯館裏幫忙掌勺,說不定就能讓飯館的生意變得紅火起來呢。想到這兒,老板那可是坐不住了,當天就親自上門去邀請兄弟倆到飯館裏幫忙掌勺,並且為了顯示自己的誠意,許以頗為豐厚的報酬,那報酬的數目呀,可比兄弟倆之前幫忙做菜掙的多多了呢。
不僅如此,老板還拍著胸脯承諾,若是兄弟倆能憑借自己的廚藝讓飯館做出了名堂,在這一片兒打出了響亮的招牌,那到時候肯定會給他們分紅,讓他們也跟著一起受益呢。
閻解成和閻解放在聽到飯館老板的邀請後,起初心裏著實是有些猶豫的呀。要知道,四合院那可是他們打小生活的地方,熟悉得就如同自己的身體一般,院裏的一草一木、鄰裏間的歡聲笑語,都早已深深地烙印在了他們的心底。而現在要離開這個充滿溫暖與熟悉氣息的環境,去到一個相對陌生的地方打拚,那感覺就好像是要獨自踏上一片未知的茫茫旅途,前方有著太多的不確定,心裏呀,自然是沒什麽底的。
他倆思來想去,覺得這件事兒還是得找個靠譜的人商量商量,思來想去,便想到了何雨柱。何雨柱那可是在廚藝方麵有著深厚造詣,而且向來為人熱心,給他們傳授廚藝的時候那也是盡心盡力的,找他拿主意準沒錯。於是,兄弟倆便一同來到了何雨柱家,把飯館老板邀請的事兒一五一十地跟他說了一遍,臉上滿是糾結與猶豫的神色。
何雨柱靜靜地聽著,一邊聽一邊微微點頭,等兄弟倆說完了,他先是伸出手,輕輕地拍了拍他倆的肩膀,那動作裏滿是鼓勵與安慰的意味。隨後,他語重心長地開口說道:“你們倆這廚藝啊,那可是跟著我練了這麽久了呀,從最開始的啥都不懂,到現在能做出一道道色香味俱佳的菜肴,這一路走來,付出的辛苦我都看在眼裏呢。現在確實是該出去闖闖了,老是窩在這四合院裏頭,見識總歸是有限的呀。去飯館裏,那可是能見到更大的世麵呢,雖說飯館裏客人多,一個個點菜的要求也是五花八門的,不像在院裏做菜那樣自在隨性,可這恰恰就是個磨煉的好地方呀。人嘛,就是得在不斷的挑戰中才能成長,別怕,大膽去試試,我相信你們的本事,肯定能闖出一片天地來的。”
何雨柱的這番話,就像是給兄弟倆吃了一顆定心丸,讓他們原本慌亂沒底的心漸漸安穩了下來。
得到了何雨柱的支持,兄弟倆心裏就像是有了堅實的依靠,一下子有了底,經過一番思索後,便應下了飯館老板的邀請。可真到了剛開始到飯館的時候,他們才深切地體會到,這其中的困難遠比他們想象的要多得多呀。
那飯館裏的客流量可真是大得驚人,從早到晚,一波又一波的食客湧進來,點菜的聲音此起彼伏,各種要求那叫一個五花八門。有的食客要求菜要做得清淡些,可又不能太寡淡,得保留食材原本的鮮味;有的則希望口味重一點,最好是那種麻辣鮮香,一口下去能讓人直唿過癮的;還有的會提出一些特殊的要求,比如某道菜裏不要放某種配菜,或者要把幾種不同的菜品融合一下做出新的味道來。這和在院裏做菜可完全不一樣呀,在院裏做菜,大多都是熟悉的鄰裏,口味也都大致了解,做起來那自然是自在隨性得多了。
在這忙碌的飯館後廚裏,常常忙得兄弟倆恨不得自己能多長幾雙手才好呢。就拿閻解成來說吧,他站在爐灶前,這邊鍋裏正炒著一道需要大火快炒的菜,鍋裏的火苗唿唿地往上躥,他得全神貫注地揮動著鍋鏟,不停地翻炒著鍋裏的食材,讓每一片菜、每一塊肉都能均勻受熱,同時呀,還得惦記著旁邊灶台上燉著的湯呢。那湯在鍋裏 “咕嘟咕嘟” 地翻滾著,得時刻留意著火候的大小,可不能讓湯溢出來了,也不能燉得太幹或者太稀了呀。他額頭上豆大的汗珠不停地滾落下來,順著臉頰流到下巴,再滴落到地上,可他連擦一下的工夫都沒有,眼睛始終緊緊地盯著鍋裏的情況,那緊張忙碌的模樣,看著就讓人覺得辛苦極了。
閻解放那邊也沒輕鬆到哪兒去呀,他守在案板前,手就沒停下來過,一把菜刀在他手中不停地揮舞著,“噠噠噠” 的切菜聲幾乎就沒斷過。各種各樣的食材在他的手下被快速地切成不同的形狀和大小,可這活兒幹久了,手都快累得抬不起來了,又酸又麻的感覺一陣陣地襲來。但即便如此,他也不敢有絲毫的懈怠,還得時刻留意著各種食材的餘量呢,畢竟客流量大,食材消耗得特別快,一旦發現哪種食材快沒了,就得趕緊跑去後廚補貨,要是耽擱了,那可就影響出菜的速度了呀。
然而,麵對這重重困難,閻解成和閻解放並沒有被打倒,反而像是被激起了鬥誌一般,越挫越勇。他們心裏明白,既然選擇了來到這裏,那就得咬牙堅持下去,把困難當作是成長的階梯。於是,隻要一有閑暇時間,他倆就湊在一起,開始仔細研究飯館裏最受顧客歡迎的菜品。他們會把那些點單率高的菜品一一羅列出來,然後細細琢磨著怎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做出改進,讓味道更上一層樓。
比如說,飯館裏有一道紅燒排骨,原本的做法雖說味道也還不錯,但他們覺得還可以更出彩一些。兄弟倆就開始嚐試著調整調料的比例,把原本的普通醬油換成了味道更為醇厚的老抽,又適量地增加了一些冰糖,讓燒出來的排骨色澤更加紅亮誘人,吃起來口感也更加香甜軟糯。
而且呀,他們還會根據季節的變化,適時地推出一些應季的新菜品,吸引顧客的眼球。春天的時候,各種新鮮的蔬菜紛紛上市,他們就推出了像清炒春筍、涼拌馬齒莧這樣清爽可口的應季菜;夏天天氣炎熱,人們普遍胃口不佳,他們就琢磨出了像酸湯肥牛、涼拌雞絲這類開胃又解暑的菜品;到了秋天,各類瓜果飄香,他們又會把南瓜、板栗等食材融入到菜品中,像板栗燒雞、南瓜煲這樣的菜品一推出,就備受顧客喜愛;冬天天冷,大家都喜歡吃些熱乎乎、滋補的食物,他們就準備了山藥燉排骨、羊肉湯等暖身又營養的佳肴。
就這樣,在兄弟倆的用心經營和不斷努力下,慢慢地,飯館的生意因為他倆的加入越來越紅火了。以往那些隻是偶爾來光顧的食客,現在都成了飯館的常客,還會帶著自己的親朋好友一起來品嚐。而且呀,越來越多的新顧客也都是衝著他倆做的菜慕名而來,常常還沒到飯點呢,飯館裏就已經坐滿了人,門口還排起了長長的隊伍,大家都在翹首以盼,等著能品嚐到那令人讚不絕口的美味佳肴呢。
老板看著飯館裏日益增長的營業額,那臉上的笑容就沒消失過,整天笑得合不攏嘴呀。他心裏清楚,這飯館生意能變得如此紅火,可全都是閻解成和閻解放的功勞呀,對兄弟倆那自然是越發器重了。為了表示自己的感激和對他們能力的認可,老板不僅主動給他們漲了工錢,那漲的幅度還不小呢,讓兄弟倆的收入比之前翻了好幾番。
而且呀,老板還做出了一個重大的決定,把飯館裏廚房的管理大權也交給了他倆,讓他們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經營廚房,從食材的采購、菜品的安排,到人員的調配等等,都由兄弟倆說了算,這可真是莫大的信任呀。
三大爺閻埠貴看著兒子們如此有出息,心裏那股驕傲勁兒就別提了呀。以往走在路上,雖說也是挺直了腰杆,但那更多的是一種普通的精氣神兒,可現在不一樣了,那腰杆挺得直直的,仿佛都比別人高出了幾分似的,渾身上下都透著一種自豪的氣息。
和鄰裏聊天的時候,那更是三句話不離誇自家兒子廚藝厲害,一會兒說大兒子閻解成炒菜那火候掌握得那叫一個精準,炒出來的菜色香味俱全,讓人吃了還想吃;一會兒又誇小兒子閻解放切菜配菜那叫一個麻利,而且搭配得特別巧妙,讓菜品看著就賞心悅目。還總說現在兒子們都成了飯館的頂梁柱了呢,那語氣裏滿是得意與欣慰,聽得鄰裏們也都紛紛跟著誇讚,說他有福氣,養了這麽兩個有本事的兒子。
而何雨柱呢,看著兄弟倆在廚藝道路上越走越順,心裏也是由衷地為他們感到高興呀。
想著當初自己起早貪黑地教他們廚藝,從最基礎的食材處理,到後來複雜的菜品烹飪,每一個環節都是手把手地教,費盡了心思,現在看到他們能憑借著這門手藝闖出一片天地,得到大家的認可,就覺得自己當初的辛苦教導總算結出了豐碩的果實,那心裏呀,滿是欣慰與自豪,就好像是自己取得了什麽了不起的成就一般,臉上也時常洋溢著欣慰的笑容呢。
在這不斷成長的過程中,閻解成和閻解放也沒有忘記初心,依舊會在閑暇時迴到四合院,和院裏的老鄰居們聚聚,給大家露上一手,讓那充滿溫馨與和諧的四合院,始終彌漫著令人垂涎欲滴的飯菜香,也讓這廚藝傳承的故事,在四合院的歲月裏繼續書寫下去,成為大家口中一段段津津樂道的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