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遊和權臣最大的區別就是不會去替皇帝做主。
軍國大事,隻要皇帝不問,他是不會去說的。
交趾的事情上,他前麵也隻是給了皇帝一個提議。
具體要怎麽做,還得聽皇帝的。
所以交趾使者上的折子,在內閣轉了一圈後,直接送到了曹睿手裏。
曹睿也拿不定主意,徑直去找皇帝。
內閣。
黃軒拿著一份折子來到秦遊麵前。
“輔稷,普及教育已經正式投入。
但各地來問,學堂好建,但是老師難尋。
除此之外,老師有了,學生也有了,教什麽?”
秦遊麵色凝重,伸手接過黃軒手裏的折子。
“黃相說的這些的確是普及教育前期麵臨的問題。
但也不難解決,黃相也不要過度擔心。”
黃軒當即來了興趣,“敢問輔稷要教什麽?”
秦遊笑道:“自然是先教認字,等到十年二十年,相關方麵的人才也都初具規模,便可大力普及高等教育。”
黃軒捋著胡須,蹙眉問道:“的確是要先認字。
但字可不是很好認!!”
秦遊點頭笑了笑。
黃軒說得的確沒有錯。
古達可沒有什麽拚音之說。
認字都靠死記硬背。
這個時候幾歲的孩子能識千字已經是天才了。
但有拚音就不一樣了。
“認字的事情黃相大可不必擔心。
秦家莊學堂的識字之法足以應付!”
黃軒皺眉,“你是說那個拚音?”
秦遊點頭。
黃軒不忿道:“你用外文來給漢字注音,是否有些本末倒置了?”
秦遊反問,“有何不可?拚音本就是用來輔助初學者學習漢字發言的,這怎麽能算是本末倒置。
而且我大魏乃泱泱大國,就連這一點的文化自信,文化包容都沒有?”
黃軒被說得語塞。
一旁的關敏博開口打了一個圓場。
“普及教育的最終目的就是掃盲,若是按照傳統的法子,時間長且不說,對普通民眾來說也不是很友善。”
黃軒攤手道:“這個我知道。
但各地學堂陸續招收學生,哪裏找這麽多會拚音的人去教?”
這的確是個難題其他人都把視線投向秦遊。
秦遊麵色平靜,“諸位放心,秦家莊這些年的學子沒有一萬也有八千,足以應對了。”
關敏博等人詫異。
吳康德開口問道:“輔稷,你真的舍得讓你秦家莊那些學子去教書。”
秦遊笑道:“也不一定要全部。
可讓各地有意從事教育行業的人都來汴梁進修。
屆時教他們拚音即可。”
關敏博笑道:“這倒是不失為一個好主意。”
黃軒又繼續問道:“識字的事情解決了,但教育畢竟是為國選拔人才。
那後續老師教什麽?學生學什麽?怎麽學?又是一個問題。”
秦遊不慌不忙地開口,“黃相不用擔心,各地均可成立相關培養教師的學院。
比如童學老師、中學老師。
並且,學什麽由禮部的教育司決定,教材也由他們出。”
黃軒再次語塞,秦遊真什麽都考慮到了。
他板著臉說道:“雖然普及教育才開始,但有些事都得提前準備好。”
秦遊笑道:“黃相怎麽知道我明天要在朝會上提創建師範學院用以培養相關的老師。
而且下半年就要招收一批學員入學。”
“……”
黃軒一頭黑線。
關敏博皺眉,“時間這麽倉促,會不會揠苗助長!!”
秦遊笑道:“時間剛剛好,童學隻是教識字寫字,基礎的數學和常識,並不是什麽很高深的學問。
而且童學到中學會進行考試,篩選出一批人來。
中學時還要舉行一次考試,又篩選出一批人來。
所以關相的擔心是多餘的。”
關敏博頷首,並沒有多問。
黃軒也沒什麽要問的,便迴到自己的位置處理事情。
翌日。
秦遊果然上了折子請求創建汴梁師範。
這事皇太孫當即就當著文武百官的麵答應了秦遊的請求。
汴梁師範沒在新籌建的大學城內,而是在秦家莊。
是一處相關設施已經建好的場地,等著掛牌就能正式啟用。
秦遊的折子一通過,汴梁師範的牌匾便被掛上。
與此同時,汴梁各大報社都刊登了汴梁師範招生的消息。
條件不算苛刻,隻要是童生以上的功名即可。
一時間,汴梁周邊各地的人看見這個消息,也是蜂擁而至。
並不是什麽人都能東華門外唱名。
有的人一輩子都是個童生,一輩子都是個秀才舉人。
進士離他們很遠又很近。
但作為讀書人,也是要吃飯的。
汴梁師範的招生說得很明白了,就是培養各階段老師的。
第一屆學生學費全免,供吃供住,被分配到地方任教,最低的俸祿也不少。
內閣。
吳康德看著手裏的折子,忍不住苦笑道:“這麽好的條件,老夫都想去了。”
秦遊笑道:“吳相這是在說笑吧?恐怕你去了一天都不想待!”
吳康德一本正經地說道:“老夫年歲也不小了,想著幹幾年就退,到時候你在汴梁的一眾大學中給老夫留一個位置。
老夫也想教書育人,為大魏出最後一把力。”
其他人紛紛附和。
“對對對,輔稷,也給老夫留一個位置。
最好是在稷下學宮。”
“……”
秦遊自無不可,很爽快的答應。
大學城那邊已經在施工中,預計元成三十年就能投入使用。
此外,國子監也將在六月中旬正式更名稷下學宮。
不管是朝廷內還是朝廷外,都有不少人盯上了稷下學宮。
秦遊對於昌鴻達和聞肇梁的小心思十分明白。
就是想趁這個機會把稷下學宮烙印在全天下人心中。
說難聽點就是提前搶人。
不過秦遊也並不在意。
未來,不一定是儒學一家獨大。
但一定是科學的天下。
轉眼就到了六月中旬。
稷下學宮揭牌的日子。
不僅僅大魏各地大儒齊聚。
皇太孫也代替皇帝出麵揭牌。
當被紅綢蓋住的稷下學宮被皇太孫揭下那一刻。
在場的大儒和學子們一個個激動得熱淚盈眶。
更是有人大喊道。
“今日起,我們要讓科學學子知道,儒學才是最吊的。”
……
軍國大事,隻要皇帝不問,他是不會去說的。
交趾的事情上,他前麵也隻是給了皇帝一個提議。
具體要怎麽做,還得聽皇帝的。
所以交趾使者上的折子,在內閣轉了一圈後,直接送到了曹睿手裏。
曹睿也拿不定主意,徑直去找皇帝。
內閣。
黃軒拿著一份折子來到秦遊麵前。
“輔稷,普及教育已經正式投入。
但各地來問,學堂好建,但是老師難尋。
除此之外,老師有了,學生也有了,教什麽?”
秦遊麵色凝重,伸手接過黃軒手裏的折子。
“黃相說的這些的確是普及教育前期麵臨的問題。
但也不難解決,黃相也不要過度擔心。”
黃軒當即來了興趣,“敢問輔稷要教什麽?”
秦遊笑道:“自然是先教認字,等到十年二十年,相關方麵的人才也都初具規模,便可大力普及高等教育。”
黃軒捋著胡須,蹙眉問道:“的確是要先認字。
但字可不是很好認!!”
秦遊點頭笑了笑。
黃軒說得的確沒有錯。
古達可沒有什麽拚音之說。
認字都靠死記硬背。
這個時候幾歲的孩子能識千字已經是天才了。
但有拚音就不一樣了。
“認字的事情黃相大可不必擔心。
秦家莊學堂的識字之法足以應付!”
黃軒皺眉,“你是說那個拚音?”
秦遊點頭。
黃軒不忿道:“你用外文來給漢字注音,是否有些本末倒置了?”
秦遊反問,“有何不可?拚音本就是用來輔助初學者學習漢字發言的,這怎麽能算是本末倒置。
而且我大魏乃泱泱大國,就連這一點的文化自信,文化包容都沒有?”
黃軒被說得語塞。
一旁的關敏博開口打了一個圓場。
“普及教育的最終目的就是掃盲,若是按照傳統的法子,時間長且不說,對普通民眾來說也不是很友善。”
黃軒攤手道:“這個我知道。
但各地學堂陸續招收學生,哪裏找這麽多會拚音的人去教?”
這的確是個難題其他人都把視線投向秦遊。
秦遊麵色平靜,“諸位放心,秦家莊這些年的學子沒有一萬也有八千,足以應對了。”
關敏博等人詫異。
吳康德開口問道:“輔稷,你真的舍得讓你秦家莊那些學子去教書。”
秦遊笑道:“也不一定要全部。
可讓各地有意從事教育行業的人都來汴梁進修。
屆時教他們拚音即可。”
關敏博笑道:“這倒是不失為一個好主意。”
黃軒又繼續問道:“識字的事情解決了,但教育畢竟是為國選拔人才。
那後續老師教什麽?學生學什麽?怎麽學?又是一個問題。”
秦遊不慌不忙地開口,“黃相不用擔心,各地均可成立相關培養教師的學院。
比如童學老師、中學老師。
並且,學什麽由禮部的教育司決定,教材也由他們出。”
黃軒再次語塞,秦遊真什麽都考慮到了。
他板著臉說道:“雖然普及教育才開始,但有些事都得提前準備好。”
秦遊笑道:“黃相怎麽知道我明天要在朝會上提創建師範學院用以培養相關的老師。
而且下半年就要招收一批學員入學。”
“……”
黃軒一頭黑線。
關敏博皺眉,“時間這麽倉促,會不會揠苗助長!!”
秦遊笑道:“時間剛剛好,童學隻是教識字寫字,基礎的數學和常識,並不是什麽很高深的學問。
而且童學到中學會進行考試,篩選出一批人來。
中學時還要舉行一次考試,又篩選出一批人來。
所以關相的擔心是多餘的。”
關敏博頷首,並沒有多問。
黃軒也沒什麽要問的,便迴到自己的位置處理事情。
翌日。
秦遊果然上了折子請求創建汴梁師範。
這事皇太孫當即就當著文武百官的麵答應了秦遊的請求。
汴梁師範沒在新籌建的大學城內,而是在秦家莊。
是一處相關設施已經建好的場地,等著掛牌就能正式啟用。
秦遊的折子一通過,汴梁師範的牌匾便被掛上。
與此同時,汴梁各大報社都刊登了汴梁師範招生的消息。
條件不算苛刻,隻要是童生以上的功名即可。
一時間,汴梁周邊各地的人看見這個消息,也是蜂擁而至。
並不是什麽人都能東華門外唱名。
有的人一輩子都是個童生,一輩子都是個秀才舉人。
進士離他們很遠又很近。
但作為讀書人,也是要吃飯的。
汴梁師範的招生說得很明白了,就是培養各階段老師的。
第一屆學生學費全免,供吃供住,被分配到地方任教,最低的俸祿也不少。
內閣。
吳康德看著手裏的折子,忍不住苦笑道:“這麽好的條件,老夫都想去了。”
秦遊笑道:“吳相這是在說笑吧?恐怕你去了一天都不想待!”
吳康德一本正經地說道:“老夫年歲也不小了,想著幹幾年就退,到時候你在汴梁的一眾大學中給老夫留一個位置。
老夫也想教書育人,為大魏出最後一把力。”
其他人紛紛附和。
“對對對,輔稷,也給老夫留一個位置。
最好是在稷下學宮。”
“……”
秦遊自無不可,很爽快的答應。
大學城那邊已經在施工中,預計元成三十年就能投入使用。
此外,國子監也將在六月中旬正式更名稷下學宮。
不管是朝廷內還是朝廷外,都有不少人盯上了稷下學宮。
秦遊對於昌鴻達和聞肇梁的小心思十分明白。
就是想趁這個機會把稷下學宮烙印在全天下人心中。
說難聽點就是提前搶人。
不過秦遊也並不在意。
未來,不一定是儒學一家獨大。
但一定是科學的天下。
轉眼就到了六月中旬。
稷下學宮揭牌的日子。
不僅僅大魏各地大儒齊聚。
皇太孫也代替皇帝出麵揭牌。
當被紅綢蓋住的稷下學宮被皇太孫揭下那一刻。
在場的大儒和學子們一個個激動得熱淚盈眶。
更是有人大喊道。
“今日起,我們要讓科學學子知道,儒學才是最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