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兒,歇息一下,喝口燕窩。”
穀城,勇定侯府之中,一位中年婦人端著一碗熱騰騰的燕窩,走入一間書房之內,對著一名正在認真閱讀書信的女子道。
“娘,您來啦!來,娘,您坐!”女子聞聲連忙放下手中的書信,伸手接過婦人手中的小碗放到桌上,然後扶著中年婦人坐下。
“思兒,看看,你這手都冰涼!快趁熱把燕窩喝了!“中年婦人握著女子的手,說道。
“好叻,娘!”女子一手端起桌上的小碗,用手指稍稍擋住碗中的湯匙,然後將小碗送到唇邊,咕嘟咕嘟三兩口就將碗中的燕窩給一飲而盡。
許是碗中的燕窩有些燙,女子將燕窩一飲而盡之後,還一邊吐出舌頭,一邊將碗放迴桌上,抬起手在嘴邊扇了幾扇。
看她這副樣子,全無一個大家閨秀的模樣,反倒似一個正在牛飲的鄉野村夫。
楊延定:“……”
楊昊:“……”
離開那處石室之後,楊昊便讓任重先自行返迴寧遠城,然後讓小光頭將楊延定收入厚土界中,接著便施展神遁術,轉瞬之間來到穀城,進了勇定侯府。
到得勇定侯府之後,楊昊立即查找到書房之中的楊思,便遁入書房之內,布下一個隱身法陣,然後將楊延定也請入法陣之中。
二十年前,楊延定於戰場失蹤之時,楊思尚是幼童。如今,二十年過去了,楊思早已長成了一個大姑娘,模樣也與楊延定記憶中的大相徑庭。
但是,楊延定在法陣之中看到楊思的第一眼,立即就知道,這名坐在書房之中認真閱讀書信的女子,就是自己的親生女兒。
楊昊注意到,在看到楊思的那一刻,自己伯父的神色,立即變得沒那麽平靜了。
二人在法陣之中才靜靜地看了楊思片刻,那名中年婦人便端著燕窩走了進來。
在看到中年婦人的那一刻,楊昊看到,自己伯父的神色,變得更不平靜了。
楊延定的眼中,瞬間泛起了淚光。因為,那名中年婦人,正是楊延定的發妻,也是他唯一的妻子,鄒宛如。
隻是,接下來看到的楊思喝燕窩的一幕,卻讓楊延定與楊昊二人都很是無語,尤其是楊昊。
這些年,楊弘義與楊延平夫婦雖然由於擔心鄒宛如會觸景思人,不敢讓其到寧遠,但年節之時,林紅玉卻沒少帶著楊昊到穀城探望鄒宛如母子二人。
這幾年,楊昊朝穀城跑得更是勤快,與楊思這位堂姐打交道也不算少。
在楊昊的印象中,自己的這位堂姐,舉止比自己的親姐姐更為得體,完完全全就是一個標準的名門閨秀。
但是,楊思這喝燕窩的樣子,也實在是太不那啥了。
“思兒,你慢著點兒!成天風風火火的,哪兒有半點兒女兒家的樣子?”鄒宛如嗔了一句,伸手取過旁邊的一個暖寶寶,拉著楊思的雙手塞到暖寶寶中,說道:“這不是有暖寶寶嗎?為什麽不用?”
“娘,我不冷!您摸摸看,臉上都熱乎著呢!“楊思一邊笑嘻嘻地說著,一邊將臉朝鄒宛如湊過去。
“還不冷!手都跟生鐵一樣!“鄒宛如抬起手,輕輕在楊思的額頭上敲了一下,又嗔道。
“娘,這不是收到簡先生的迴信了嘛,我急著看呢!“楊思指了指桌上的那封書信。
“思兒,你別老是去煩簡先生。簡先生是多忙的人啊,寧遠那麽多事兒。“鄒宛如瞥了一眼那封書信,說道。
“娘,我這不是對好多事情不那麽明白嘛!問簡先生才最清楚。”楊思將暖寶寶放到一旁,拖過一張椅子,緊挨著鄒宛如坐下。
“楊昊每次來的時候,你們不是也總聊寧遠的事嗎?”鄒宛如將楊思的雙手握住,捂在手中,說道。
“楊昊每次都說得不明不白的,哪裏有簡先生解釋得那麽清楚?”楊思道。
楊昊:“……”
“你這孩子!你這位弟弟現在可是咱們大楚名氣最響的人了,你這位做姐姐的居然說他連寧遠的事情都說不明白。”鄒宛如氣笑道。
“那又怎麽樣?反正我覺得他就是沒簡先生說得那麽清楚。”楊思笑嘻嘻地假哼了一聲,接著道:“娘,有件事,我想跟您商量一下。”
“說吧,什麽事?”鄒宛如道。
“娘,之前我聽嬸娘說,等寧遠的仗打完了,就讓楊昊和秀兒成婚。現在仗打完了,咱們還打了個大勝仗,陛下也親自賜婚了,我估計,楊昊和秀兒應該很快就會成婚了。娘,我想……”楊思躊躇了。
“思兒,你想讓娘和你一起去寧遠參加他們的婚禮吧?”鄒宛如道。
“是的,娘。咱們也這麽多年沒去寧遠了,這次我想和娘一起去寧遠走一走。”楊思看著鄒宛如,樣子微微有些緊張。
“你這孩子!”鄒宛如伸出手,輕輕摸了一下楊思的頭發,說道:“楊昊成婚,這是大喜事。娘這個做伯娘的,當然得去。”
“娘,您答應啦?太好了!”聽鄒宛如應承下來,楊思頓時大喜。隻是,楊思的臉色很快又變得有些緊張。
“思兒,不用擔心。”鄒宛如輕輕歎了一口氣,又撫了撫楊思的頭發,說道:“這些年,你爺爺和叔叔嬸娘的心意,娘都明白。你放心,娘沒事。這次去寧遠,咱娘兒倆再到你爹的墳前去看看。”
法陣之中,楊延定看了楊昊一眼。
昨日團聚,楊延定與楊弘義等人自然少不得說起雁門大捷之事。
楊延定既然已經安然返迴,楊弘義也無須再隱瞞雁門之戰中的一些細節,包括安培鬆和卜澤等人對楊延定的衣冠塚和無字碑做下的那些齷齪之事。
楊延定聽完之後,倒也顯得頗為平靜。當年他與七國聯軍交手多次,對他們的各種齷齪手段,早已見怪不怪了。
隻是,楊延定並不清楚,這件事,當日在城頭上見到過的雁門守軍早已被下了嚴令,禁止談論此事,更禁止任何人將其傳至穀城,尤其是傳於鄒宛如母女知曉。
此刻,楊昊聽到自己的伯娘打算帶著堂姐去楊延定之前的空塚前看一看,不由得一陣頭大。
讓寧遠在原地修建一個一模一樣的空塚自是再容易不過的事情。
隻是,自己的伯父現在就好好地站在自己旁邊。再去給他修一個墓,哪怕隻是一座空塚,這玩意兒貌似也很膈應人啊!
穀城,勇定侯府之中,一位中年婦人端著一碗熱騰騰的燕窩,走入一間書房之內,對著一名正在認真閱讀書信的女子道。
“娘,您來啦!來,娘,您坐!”女子聞聲連忙放下手中的書信,伸手接過婦人手中的小碗放到桌上,然後扶著中年婦人坐下。
“思兒,看看,你這手都冰涼!快趁熱把燕窩喝了!“中年婦人握著女子的手,說道。
“好叻,娘!”女子一手端起桌上的小碗,用手指稍稍擋住碗中的湯匙,然後將小碗送到唇邊,咕嘟咕嘟三兩口就將碗中的燕窩給一飲而盡。
許是碗中的燕窩有些燙,女子將燕窩一飲而盡之後,還一邊吐出舌頭,一邊將碗放迴桌上,抬起手在嘴邊扇了幾扇。
看她這副樣子,全無一個大家閨秀的模樣,反倒似一個正在牛飲的鄉野村夫。
楊延定:“……”
楊昊:“……”
離開那處石室之後,楊昊便讓任重先自行返迴寧遠城,然後讓小光頭將楊延定收入厚土界中,接著便施展神遁術,轉瞬之間來到穀城,進了勇定侯府。
到得勇定侯府之後,楊昊立即查找到書房之中的楊思,便遁入書房之內,布下一個隱身法陣,然後將楊延定也請入法陣之中。
二十年前,楊延定於戰場失蹤之時,楊思尚是幼童。如今,二十年過去了,楊思早已長成了一個大姑娘,模樣也與楊延定記憶中的大相徑庭。
但是,楊延定在法陣之中看到楊思的第一眼,立即就知道,這名坐在書房之中認真閱讀書信的女子,就是自己的親生女兒。
楊昊注意到,在看到楊思的那一刻,自己伯父的神色,立即變得沒那麽平靜了。
二人在法陣之中才靜靜地看了楊思片刻,那名中年婦人便端著燕窩走了進來。
在看到中年婦人的那一刻,楊昊看到,自己伯父的神色,變得更不平靜了。
楊延定的眼中,瞬間泛起了淚光。因為,那名中年婦人,正是楊延定的發妻,也是他唯一的妻子,鄒宛如。
隻是,接下來看到的楊思喝燕窩的一幕,卻讓楊延定與楊昊二人都很是無語,尤其是楊昊。
這些年,楊弘義與楊延平夫婦雖然由於擔心鄒宛如會觸景思人,不敢讓其到寧遠,但年節之時,林紅玉卻沒少帶著楊昊到穀城探望鄒宛如母子二人。
這幾年,楊昊朝穀城跑得更是勤快,與楊思這位堂姐打交道也不算少。
在楊昊的印象中,自己的這位堂姐,舉止比自己的親姐姐更為得體,完完全全就是一個標準的名門閨秀。
但是,楊思這喝燕窩的樣子,也實在是太不那啥了。
“思兒,你慢著點兒!成天風風火火的,哪兒有半點兒女兒家的樣子?”鄒宛如嗔了一句,伸手取過旁邊的一個暖寶寶,拉著楊思的雙手塞到暖寶寶中,說道:“這不是有暖寶寶嗎?為什麽不用?”
“娘,我不冷!您摸摸看,臉上都熱乎著呢!“楊思一邊笑嘻嘻地說著,一邊將臉朝鄒宛如湊過去。
“還不冷!手都跟生鐵一樣!“鄒宛如抬起手,輕輕在楊思的額頭上敲了一下,又嗔道。
“娘,這不是收到簡先生的迴信了嘛,我急著看呢!“楊思指了指桌上的那封書信。
“思兒,你別老是去煩簡先生。簡先生是多忙的人啊,寧遠那麽多事兒。“鄒宛如瞥了一眼那封書信,說道。
“娘,我這不是對好多事情不那麽明白嘛!問簡先生才最清楚。”楊思將暖寶寶放到一旁,拖過一張椅子,緊挨著鄒宛如坐下。
“楊昊每次來的時候,你們不是也總聊寧遠的事嗎?”鄒宛如將楊思的雙手握住,捂在手中,說道。
“楊昊每次都說得不明不白的,哪裏有簡先生解釋得那麽清楚?”楊思道。
楊昊:“……”
“你這孩子!你這位弟弟現在可是咱們大楚名氣最響的人了,你這位做姐姐的居然說他連寧遠的事情都說不明白。”鄒宛如氣笑道。
“那又怎麽樣?反正我覺得他就是沒簡先生說得那麽清楚。”楊思笑嘻嘻地假哼了一聲,接著道:“娘,有件事,我想跟您商量一下。”
“說吧,什麽事?”鄒宛如道。
“娘,之前我聽嬸娘說,等寧遠的仗打完了,就讓楊昊和秀兒成婚。現在仗打完了,咱們還打了個大勝仗,陛下也親自賜婚了,我估計,楊昊和秀兒應該很快就會成婚了。娘,我想……”楊思躊躇了。
“思兒,你想讓娘和你一起去寧遠參加他們的婚禮吧?”鄒宛如道。
“是的,娘。咱們也這麽多年沒去寧遠了,這次我想和娘一起去寧遠走一走。”楊思看著鄒宛如,樣子微微有些緊張。
“你這孩子!”鄒宛如伸出手,輕輕摸了一下楊思的頭發,說道:“楊昊成婚,這是大喜事。娘這個做伯娘的,當然得去。”
“娘,您答應啦?太好了!”聽鄒宛如應承下來,楊思頓時大喜。隻是,楊思的臉色很快又變得有些緊張。
“思兒,不用擔心。”鄒宛如輕輕歎了一口氣,又撫了撫楊思的頭發,說道:“這些年,你爺爺和叔叔嬸娘的心意,娘都明白。你放心,娘沒事。這次去寧遠,咱娘兒倆再到你爹的墳前去看看。”
法陣之中,楊延定看了楊昊一眼。
昨日團聚,楊延定與楊弘義等人自然少不得說起雁門大捷之事。
楊延定既然已經安然返迴,楊弘義也無須再隱瞞雁門之戰中的一些細節,包括安培鬆和卜澤等人對楊延定的衣冠塚和無字碑做下的那些齷齪之事。
楊延定聽完之後,倒也顯得頗為平靜。當年他與七國聯軍交手多次,對他們的各種齷齪手段,早已見怪不怪了。
隻是,楊延定並不清楚,這件事,當日在城頭上見到過的雁門守軍早已被下了嚴令,禁止談論此事,更禁止任何人將其傳至穀城,尤其是傳於鄒宛如母女知曉。
此刻,楊昊聽到自己的伯娘打算帶著堂姐去楊延定之前的空塚前看一看,不由得一陣頭大。
讓寧遠在原地修建一個一模一樣的空塚自是再容易不過的事情。
隻是,自己的伯父現在就好好地站在自己旁邊。再去給他修一個墓,哪怕隻是一座空塚,這玩意兒貌似也很膈應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