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昊和虎賁已經在天狼河穀駐紮了兩天多時間。
從楊昊帶著虎賁到這裏的第一天開始,便不斷有天狼的騎兵在前方集結。
從第二天開始,不僅有越來越多天狼騎兵在虎賁的前方集結,在虎賁的左右兩側以及朝向朔風城的方向,也有天狼的兵馬集結。這其中,皆已騎兵居多。
昨日未時時分,一支天狼騎兵萬人隊對虎賁發起了一次攻擊。隻是,這支天狼的騎兵萬人隊還未能衝至虎賁構築的臨時防禦工事前,就連續遭到了幾輪瓢潑一般的箭雨打擊,丟下逾千具屍首退了下去。
此後,直至今日此時,天狼的軍隊再未對虎賁發起任何攻擊。
此時,已是巳時。而在虎賁的周圍,已經遍布天狼的兵馬,尤以正麵居多,而且距離虎賁的駐紮之地最近。
排在最前麵的天狼騎兵,離虎賁的防禦工事前沿不過三箭之地。
在如此晴好的天氣裏,在這樣的距離上,許多虎賁將士仿佛都能清楚地看到這些天狼騎兵眼中按耐不住的殺機。
隻是,雙方都沒有動。
天狼的兵馬沒有動。
虎賁更沒有動。
楊昊也沒有動。
他不僅沒有動,甚至還翹著二郎腿,躺在一張不知道從哪裏弄來的躺椅上,就那麽懶懶洋洋地在防禦工事旁曬起了太陽。他的臉上,甚至還蓋著一頂也是不知道從哪裏弄來的氈帽。那樣子,看在對方天狼騎兵的眼中,要多囂張,就有多囂張。
“太叼了!這家夥真是太太太太太叼了!“虎賁當中,林軒輕聲嘖嘖讚歎道。
聽到林軒的讚歎聲,周圍一些虎賁將士麵色古怪地看了他一眼。
林軒的身份,從其被楊昊塞到虎賁中的第一天就是公開的。
對於這位大楚左相的嫡孫,自家小侯爺的親表兄,虎賁將士們並沒有多大抵觸。因為楊昊說得很清楚,讓林軒進入虎賁,並不是要走後門讓其成為虎賁的一員,而是讓他來學習曆練的。
不過,雖然不抵觸,虎賁將士最初對林軒多少還是有些輕視。
公卿權貴的子弟是什麽樣,絕大多數的虎賁將士即便沒見過,卻至少也在戲文裏聽說過。在他們看來,自家小侯爺這個表兄,雖然已經在九城兵馬司做到了都尉之職,但這個職位,八成還是沾了左相的光,混上去的。而在虎賁之中,更高的軍銜,一定是憑借實力爭取到的,其中從來就不會摻雜任何的水分。
但是,經過此次戰前個把月的相處,虎賁將士對林軒的看法卻與最初的預設發生了極大的改觀,與其打交道最多的那些虎賁將士,甚至已經把林軒當成了虎賁的一員。因為在這一個多月的相處和訓練中,他們看到了林軒身上和他們一樣的狠與勇。
有時候,這些虎賁將士甚至覺得,林軒在訓練的時候,甚至比許多虎賁將士對自己都要狠,以至於在虎賁出戰之前,他身上還有不少地方的青淤並未完全褪去。
但林軒有一樣讓許多虎賁將士頭疼。那就是,話多。有時候甚至有些貧。
像現在,這些麵色古怪的虎賁將士就覺得林軒又開始貧了。因為他議論的對象,是小侯爺。
在虎賁中,從來都沒有哪項軍紀說,不能議論楊昊或者任何其他人。
相反,從最開始打造虎賁起,楊昊就一直鼓勵虎賁將士在軍事訓練之餘多讀書,多討論,多議論,而且什麽事都可以議,什麽人都可以論。
但直至今日,虎賁將士卻極少議論楊昊。因為,每個虎賁將士的心中,對自家的這位小侯爺,隻有尊敬,甚至是崇拜。
所以,每次當林軒用這種口氣說及楊昊時,虎賁將士都覺得有些別扭。有些人,甚至想要把他摁在地上,一頓胖揍。
感受到投射過來的一道道目光,想到戰後再與虎賁一起訓練時很可能又要被加餐,林軒不由自主地縮了縮脖子,趕緊閉上了嘴巴。
楊昊也聽到了林軒的話。
方圓十裏之內的所有動靜,都在楊昊的掌握之中。
進入天狼之後,楊昊其實並沒有怎麽使用神識。
除了偶爾用神識查探一下封無錯那幫人是否還在作妖,入天狼之後,於戰事一途,楊昊根本就沒有使用神識。因為楊昊知道,這支虎賁,不僅自有他們的情報係統,還有洪老蔫的斥候協助,有足夠的能力獲取需要的所有情報。楊昊也希望他們憑借自己的能力獲取所需的一切情報。
誠如宋萬乾推測的那樣,楊昊此次帶著虎賁孤軍深入天狼,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目的就是練兵。
訓練得再好的軍隊,不拉上真正的戰場,不經過真實戰火和鮮血的洗禮,不可能成為一支正的強軍。
這支虎賁,已經在大破聯軍的時候展示了自身的強悍。但又如宋萬乾的那名心腹家將所言,那一場戰鬥,與進入天狼之後的戰鬥確實不同。
楊昊希望能夠盡可能地讓虎賁多經曆一些真正的戰鬥,而且是各種不同的戰鬥。因為,楊昊知道,自己或許很快就會正式光明正大地踏上修行之路了。像此次這樣親率虎賁出征的機會,或許永遠都不會再有。
楊昊甚至相信,經過雁門關的大戰和進入天狼之後的幾場戰鬥,在很長的時間內,大楚很可能不會再有外敵,虎賁自然就更找不到可以與之交手的對手。
而擺在周圍的這十幾萬天狼的兵馬,就是虎賁最好的對手,甚至可能是許多虎賁將士這一生之中能夠碰到的最後的對手。
所以楊昊又放出了神識,因為他有些緊張。
楊昊的緊張,絕不是那種擔心此戰會落敗的緊張。
虎賁從殺出雁門的那一刻起就沒有敗過。
這一仗,虎賁也不會敗。
以後的任何一仗,虎賁都一定不會敗。
但是,這幾場廝殺下來,虎賁有戰損。雖然戰損極少,但終究是有傷亡。有傷,甚至有亡。
對這支虎賁,楊昊就像一個守財奴舍不得一個大子兒一樣,一個都舍不得折損。因為他們當中的任何一個人,若是放到虎賁以外的軍中,都可以為校、為尉、為將,甚至為帥。
所以,在麵對著天狼狼主牧樊傑親率的這十幾萬如狼似虎的精銳時,楊昊多多少少有些緊張。因為,他知道,對方一定會拚命。幾千對十幾萬,如果真地近身肉搏,拚起命來,虎賁的戰損不會小。
所以,楊昊放出了神識。
他將方圓十裏之內的一切動靜都籠罩在自己的神識之中,以防虎賁陷入那種局麵之中。
以防萬一,楊昊還讓小光頭又將本已迴到那處白色空間的戚無畏又放了出來,隱在天狼河穀的上空。
而楊昊現在之所以做出這種在林軒看來叼得不像話的樣子,就是要激怒天狼的兵馬,最好是能夠激怒天狼的統兵之人,甚至是激怒天狼的狼主。
人在憤怒中,往往就會做出一些那麽不理智的事情。
一名統兵之人在憤怒中,很可能就會下一些不那麽理智的命令。
對方若是下了一些不那麽理智的命令,對虎賁就太有利了。
楊昊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神識中,楊昊看得很清楚,很多天狼的統兵之人,包括一些萬夫長,已經被自己這副叼得不像樣子的樣子給氣得七竅生煙了。
這些萬夫長身下的戰馬,因為感受到了主人的怒火,已經在非常不安地踢踏著地麵,噴著響鼻,大有一副下一刻就要衝上來的架勢。
隻是,令楊昊有些失望的是,終究還是沒有人衝上來。
天狼河穀之戰,統帥隻有一個。那就是天狼狼主。他不下令,天狼的兵馬就是頭頂上真地冒火了,也不會動。
此刻的牧樊傑,就在中軍後方的帥帳之中。
楊昊看得很清楚,從牧樊傑於辰時到達始,這不到一個時辰的工夫裏,天狼的斥候已經如同流水一般,在牧樊傑的帥帳之中進進出出了無數次。
他們說了些什麽,隻要楊昊願意聽,完全可以聽得一清二楚。但是,楊昊沒有去聽。因為,不用聽也知道,這些斥候說的,無非就是自己和這支虎賁的情況。至多再加上自己和虎賁的身後有沒有大楚援軍之類的情報。
這麽叼了一陣子,見對方還是沒有發動的跡象,冬日的太陽下,楊昊還真地覺得有些懶洋洋了,而且覺得體內的武陽神功又開始自行運轉了。
這是近幾天才出現的新情況。
近幾天,隻要在太陽底下呆得稍微久一些,楊昊就能感覺到體內的武陽神功要麽是運轉加快,要麽是無須催動就自行開始運轉。
問了一下小光頭,照例沒有得到什麽實質性的答複,楊昊也就由得他去了。
“權當練功了吧。“見對方還是沒有動靜,楊昊暗自歎了一口氣,閉上眼睛,真地打算在太陽底下小寐片刻了。
誰知道,就在此時,對方卻有動靜了。
牧樊傑的帥帳外,一名信使手持小旗,翻身上馬,奔出本陣,朝著虎賁的方向而來。
這名信使奔出之後,牧樊傑也走出帥帳,登上戰馬,朝著本陣的前鋒而來。
從楊昊帶著虎賁到這裏的第一天開始,便不斷有天狼的騎兵在前方集結。
從第二天開始,不僅有越來越多天狼騎兵在虎賁的前方集結,在虎賁的左右兩側以及朝向朔風城的方向,也有天狼的兵馬集結。這其中,皆已騎兵居多。
昨日未時時分,一支天狼騎兵萬人隊對虎賁發起了一次攻擊。隻是,這支天狼的騎兵萬人隊還未能衝至虎賁構築的臨時防禦工事前,就連續遭到了幾輪瓢潑一般的箭雨打擊,丟下逾千具屍首退了下去。
此後,直至今日此時,天狼的軍隊再未對虎賁發起任何攻擊。
此時,已是巳時。而在虎賁的周圍,已經遍布天狼的兵馬,尤以正麵居多,而且距離虎賁的駐紮之地最近。
排在最前麵的天狼騎兵,離虎賁的防禦工事前沿不過三箭之地。
在如此晴好的天氣裏,在這樣的距離上,許多虎賁將士仿佛都能清楚地看到這些天狼騎兵眼中按耐不住的殺機。
隻是,雙方都沒有動。
天狼的兵馬沒有動。
虎賁更沒有動。
楊昊也沒有動。
他不僅沒有動,甚至還翹著二郎腿,躺在一張不知道從哪裏弄來的躺椅上,就那麽懶懶洋洋地在防禦工事旁曬起了太陽。他的臉上,甚至還蓋著一頂也是不知道從哪裏弄來的氈帽。那樣子,看在對方天狼騎兵的眼中,要多囂張,就有多囂張。
“太叼了!這家夥真是太太太太太叼了!“虎賁當中,林軒輕聲嘖嘖讚歎道。
聽到林軒的讚歎聲,周圍一些虎賁將士麵色古怪地看了他一眼。
林軒的身份,從其被楊昊塞到虎賁中的第一天就是公開的。
對於這位大楚左相的嫡孫,自家小侯爺的親表兄,虎賁將士們並沒有多大抵觸。因為楊昊說得很清楚,讓林軒進入虎賁,並不是要走後門讓其成為虎賁的一員,而是讓他來學習曆練的。
不過,雖然不抵觸,虎賁將士最初對林軒多少還是有些輕視。
公卿權貴的子弟是什麽樣,絕大多數的虎賁將士即便沒見過,卻至少也在戲文裏聽說過。在他們看來,自家小侯爺這個表兄,雖然已經在九城兵馬司做到了都尉之職,但這個職位,八成還是沾了左相的光,混上去的。而在虎賁之中,更高的軍銜,一定是憑借實力爭取到的,其中從來就不會摻雜任何的水分。
但是,經過此次戰前個把月的相處,虎賁將士對林軒的看法卻與最初的預設發生了極大的改觀,與其打交道最多的那些虎賁將士,甚至已經把林軒當成了虎賁的一員。因為在這一個多月的相處和訓練中,他們看到了林軒身上和他們一樣的狠與勇。
有時候,這些虎賁將士甚至覺得,林軒在訓練的時候,甚至比許多虎賁將士對自己都要狠,以至於在虎賁出戰之前,他身上還有不少地方的青淤並未完全褪去。
但林軒有一樣讓許多虎賁將士頭疼。那就是,話多。有時候甚至有些貧。
像現在,這些麵色古怪的虎賁將士就覺得林軒又開始貧了。因為他議論的對象,是小侯爺。
在虎賁中,從來都沒有哪項軍紀說,不能議論楊昊或者任何其他人。
相反,從最開始打造虎賁起,楊昊就一直鼓勵虎賁將士在軍事訓練之餘多讀書,多討論,多議論,而且什麽事都可以議,什麽人都可以論。
但直至今日,虎賁將士卻極少議論楊昊。因為,每個虎賁將士的心中,對自家的這位小侯爺,隻有尊敬,甚至是崇拜。
所以,每次當林軒用這種口氣說及楊昊時,虎賁將士都覺得有些別扭。有些人,甚至想要把他摁在地上,一頓胖揍。
感受到投射過來的一道道目光,想到戰後再與虎賁一起訓練時很可能又要被加餐,林軒不由自主地縮了縮脖子,趕緊閉上了嘴巴。
楊昊也聽到了林軒的話。
方圓十裏之內的所有動靜,都在楊昊的掌握之中。
進入天狼之後,楊昊其實並沒有怎麽使用神識。
除了偶爾用神識查探一下封無錯那幫人是否還在作妖,入天狼之後,於戰事一途,楊昊根本就沒有使用神識。因為楊昊知道,這支虎賁,不僅自有他們的情報係統,還有洪老蔫的斥候協助,有足夠的能力獲取需要的所有情報。楊昊也希望他們憑借自己的能力獲取所需的一切情報。
誠如宋萬乾推測的那樣,楊昊此次帶著虎賁孤軍深入天狼,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目的就是練兵。
訓練得再好的軍隊,不拉上真正的戰場,不經過真實戰火和鮮血的洗禮,不可能成為一支正的強軍。
這支虎賁,已經在大破聯軍的時候展示了自身的強悍。但又如宋萬乾的那名心腹家將所言,那一場戰鬥,與進入天狼之後的戰鬥確實不同。
楊昊希望能夠盡可能地讓虎賁多經曆一些真正的戰鬥,而且是各種不同的戰鬥。因為,楊昊知道,自己或許很快就會正式光明正大地踏上修行之路了。像此次這樣親率虎賁出征的機會,或許永遠都不會再有。
楊昊甚至相信,經過雁門關的大戰和進入天狼之後的幾場戰鬥,在很長的時間內,大楚很可能不會再有外敵,虎賁自然就更找不到可以與之交手的對手。
而擺在周圍的這十幾萬天狼的兵馬,就是虎賁最好的對手,甚至可能是許多虎賁將士這一生之中能夠碰到的最後的對手。
所以楊昊又放出了神識,因為他有些緊張。
楊昊的緊張,絕不是那種擔心此戰會落敗的緊張。
虎賁從殺出雁門的那一刻起就沒有敗過。
這一仗,虎賁也不會敗。
以後的任何一仗,虎賁都一定不會敗。
但是,這幾場廝殺下來,虎賁有戰損。雖然戰損極少,但終究是有傷亡。有傷,甚至有亡。
對這支虎賁,楊昊就像一個守財奴舍不得一個大子兒一樣,一個都舍不得折損。因為他們當中的任何一個人,若是放到虎賁以外的軍中,都可以為校、為尉、為將,甚至為帥。
所以,在麵對著天狼狼主牧樊傑親率的這十幾萬如狼似虎的精銳時,楊昊多多少少有些緊張。因為,他知道,對方一定會拚命。幾千對十幾萬,如果真地近身肉搏,拚起命來,虎賁的戰損不會小。
所以,楊昊放出了神識。
他將方圓十裏之內的一切動靜都籠罩在自己的神識之中,以防虎賁陷入那種局麵之中。
以防萬一,楊昊還讓小光頭又將本已迴到那處白色空間的戚無畏又放了出來,隱在天狼河穀的上空。
而楊昊現在之所以做出這種在林軒看來叼得不像話的樣子,就是要激怒天狼的兵馬,最好是能夠激怒天狼的統兵之人,甚至是激怒天狼的狼主。
人在憤怒中,往往就會做出一些那麽不理智的事情。
一名統兵之人在憤怒中,很可能就會下一些不那麽理智的命令。
對方若是下了一些不那麽理智的命令,對虎賁就太有利了。
楊昊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神識中,楊昊看得很清楚,很多天狼的統兵之人,包括一些萬夫長,已經被自己這副叼得不像樣子的樣子給氣得七竅生煙了。
這些萬夫長身下的戰馬,因為感受到了主人的怒火,已經在非常不安地踢踏著地麵,噴著響鼻,大有一副下一刻就要衝上來的架勢。
隻是,令楊昊有些失望的是,終究還是沒有人衝上來。
天狼河穀之戰,統帥隻有一個。那就是天狼狼主。他不下令,天狼的兵馬就是頭頂上真地冒火了,也不會動。
此刻的牧樊傑,就在中軍後方的帥帳之中。
楊昊看得很清楚,從牧樊傑於辰時到達始,這不到一個時辰的工夫裏,天狼的斥候已經如同流水一般,在牧樊傑的帥帳之中進進出出了無數次。
他們說了些什麽,隻要楊昊願意聽,完全可以聽得一清二楚。但是,楊昊沒有去聽。因為,不用聽也知道,這些斥候說的,無非就是自己和這支虎賁的情況。至多再加上自己和虎賁的身後有沒有大楚援軍之類的情報。
這麽叼了一陣子,見對方還是沒有發動的跡象,冬日的太陽下,楊昊還真地覺得有些懶洋洋了,而且覺得體內的武陽神功又開始自行運轉了。
這是近幾天才出現的新情況。
近幾天,隻要在太陽底下呆得稍微久一些,楊昊就能感覺到體內的武陽神功要麽是運轉加快,要麽是無須催動就自行開始運轉。
問了一下小光頭,照例沒有得到什麽實質性的答複,楊昊也就由得他去了。
“權當練功了吧。“見對方還是沒有動靜,楊昊暗自歎了一口氣,閉上眼睛,真地打算在太陽底下小寐片刻了。
誰知道,就在此時,對方卻有動靜了。
牧樊傑的帥帳外,一名信使手持小旗,翻身上馬,奔出本陣,朝著虎賁的方向而來。
這名信使奔出之後,牧樊傑也走出帥帳,登上戰馬,朝著本陣的前鋒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