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餘,起來吧。“楚皇忽然歎了一口氣。
餘懷恩從地上爬起,兀自老淚縱橫。
楚皇示意餘懷恩擦去老淚,又歎了一口氣,說道:“老餘,你可知朕為何如此重賞於你?”
餘懷恩躬身道:“萬歲爺,老奴鬥膽猜測,乃是因為老奴曾幾次試圖為楊世子開罪。”
“不錯。“楚皇點了點頭,說道:”今日與這小家夥一番長談,朕受益匪淺。“
“老餘,你覺得,什麽是忠?“楚皇忽然問道。
餘懷恩正要躬身答話,楚皇已自語:“社稷為本,民為重,君為輕。這忠君,不如忠於社稷和百姓啊!”
這社稷君民之論,餘懷恩和陳三雖然已聽楊昊解釋過,楚皇似乎也並未怪罪楊昊,但他們終究還是不敢接這話茬兒,隻能緊張地聽著楚皇自言自語。
“老餘,今日你之所為,才是真正的忠,所以朕才如此賞你。”楚皇道。
“老奴謝萬歲爺天恩!”餘懷恩的聲音又哽咽了。
“陳三,方才你冒死替老餘求情,亦是忠,亦當賞。這一筆,老餘先給你記著。”楚皇道。
“微臣謝主子恩典!”陳三躬身答道,心中暗震。
皇宮大內,事不隔夜。賞也好,罰也罷,若是被記上了,尤其是被大總管記上了,那便大不一樣了。
“好了。”楚皇站起身,舒展了一下手臂,說道:“準備傳膳吧。老餘,帶那個小家夥去等朕。”
安置好傳膳事宜,餘懷恩匆匆去見楊昊。
楊昊一見到餘懷恩,立即道:“大總管,陛下那兒,您沒事吧?”
餘懷恩見楊昊見麵第一句話就是關心自己,心中不免一暖,笑道:”“世子,今兒個可真嚇到咱家了。”
楊昊見餘懷恩神態很是輕鬆,心中稍安,說道:“大總管,今日您多番愛護之意,小子感激不盡!”
餘懷恩剛剛領了一個天大的賞賜,而且這個賞賜說起來還是和楊昊有關,此刻怎麽看怎麽覺得楊昊順眼。
聽楊昊如此說,餘懷恩難得地玩笑道:“世子,感激可不能隻拿些不要錢的好話啊!”
楊昊焉能看不出餘懷恩是在跟自己開玩笑?
不過,楊昊還是將手伸入袖中,掏出一個由絲巾裹著的物事遞向餘懷恩,說道:“大總管,這是小子的一點兒心意,請大總管笑納。”
餘懷恩一愣,並不伸手去接,卻用奇怪的眼光看著楊昊,笑道:“世子,咱家聽說,行賄受賄這件事,在寧遠可是大過,而且規矩還是世子親自立的。怎麽世子到了京城,就不要寧遠的規矩了?”
楊昊笑道:“大總管,小子豈敢跟您行賄?此物不值錢,但或許適合大總管。”
餘懷恩又是一愣,伸手接過楊昊手中的東西,手指輕輕一撚,隻覺得絲巾中包著薄薄的一件物事,極似銀票。
“世子確定不是銀票?咱家可不想讓老公爺給瞧扁了。“餘懷恩道。
“大總管請放心。若是銀票,家祖和家父家母都會打斷小子的腿。大總管打開一看便知。”楊昊笑道。
餘懷恩麵帶狐疑,展開絲巾,卻見其中包著一塊折疊著的看似很是有些年頭的羊皮。
餘懷恩將羊皮展開,才看了幾眼,雙手便忍不住微微顫抖起來。
再看了幾眼,餘懷恩穩住顫抖的手,一手抓著羊皮,一手緊緊地攥住楊昊的手腕,顫聲道:“世子,這,這,這......這從何而來?”
楊昊道:“大總管,家祖曾說,大總管乃是大內第一高手,但當年強練內功,身體可能有一些舊傷,便托小子向那位高人求教,問是否有緩解之法。這篇心法,乃是那位高人所贈,希望能夠幫到大總管一二。”
餘懷恩激動道:“世子,這篇心法豈是隻能幫到咱家......老朽一二?這心法對老朽的幫助可太大了!老公爺這份心意,可真是太重了!”
楊昊道:“能幫到大總管就太好了。”
一邊說著,楊昊一邊指著自己被餘懷恩緊緊攥著的手腕,齜牙咧嘴道:“大總管,您這手勁兒可真大!小子這手腕都快被您給握斷了。”
餘懷恩一愣,連忙放開楊昊的手腕,顫巍巍地將那塊羊皮仔細包好,收入袖中,然後用大有深意地目光看著楊昊,說道:“世子,方才試招,你在萬歲爺麵前給陳三留了個麵子,陳三心裏可感激得很。”
楊昊撓了撓頭,說道:“大總管,陳統領功夫了得,小子佩服得緊!”
餘懷恩嗬嗬一笑,然後正色道:“世子,這份人情可太大了。你幫老朽給老公爺帶個話,這個人情,老朽記下了。還有那位高人,若有機會,也請替老朽拜謝一番。對那位高人,老朽無以為報,隻能銘記於心,日日為其祈福!”
稍一思忖,餘懷恩又道:“世子,老朽與陳三,皆是陰人。陳三所學雖然與老朽不同,但老朽身上的毛病,陳三亦有。這篇心法,老朽將來能否也讓陳三參詳一下?”
楊昊笑道:“大總管,這篇心法現在是您的。您做主。”
餘懷恩道了一聲謝,然後道:“走,世子,咱家一路跟你說說陪萬歲爺用膳的禮儀。”
這一餐飯,楊昊陪著楚皇吃了整整一個時辰。
餘懷恩所教的那些禮儀倒沒怎麽用上,楚皇吃得也很少,真正用膳的時間不到小半個時辰。其餘的時間,楊昊都是在陪楚皇聊天。
楚皇問得最多的,是關於華夏的事情。楊昊自然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待到楊昊自宮中返迴鎮國公府,亥時已過一半。
這一天,楊昊隻修煉了一個時辰。但是,就是這一個時辰,或者說在巨門空間內的一個月時間內,楊昊被摁著在地上摩擦了三次。
楊昊對此腹誹不已,知道一定是小光頭在報複自己先前說他個頭兒小。
待楊昊離去,楚皇迴到寢宮,遣退宮人,忽然道:“真人請現身一見。”
隨著楚皇的話音,寢宮之中憑空出現一名身著灰衣道袍的老者,手持一枚形似朝笏的物事,對楚皇微微一禮道:“見過陛下。”
楚皇道:“真人,如何?”
灰衣老者伸手在手中的物事上輕輕一劃,其上淡淡的光華微微一陣流轉。
灰衣老者道:“陛下,依觀心鑒所鑒,此子所言非虛。”
老者手中所持的這件形似朝笏的物事,喚作觀心鑒,可鑒心、鑒神、鑒魂,乃是一件極為神異的法器。
楚皇道:“句句是實?”
灰衣老者道:“陛下此前問及眾位皇子時,此子心緒略有波動。”
一邊說著,灰衣老者伸手在觀心鑒上再度輕輕一劃,楚皇麵前竟然出現了楊昊此前應答的一幕畫麵。
這幕畫麵顯示的,正是楚皇先前問及楊昊對皇子的看法,而楊昊耍賴的情景。
而這幕畫麵一出現,觀心鑒上的光華立即變得灰暗而滯澀。
楚皇盯著畫麵略略沉思了一會兒,開口問道:“依真人之見,這小家夥心中屬意的,是朕的哪位皇子?”
灰衣老者微笑道:“陛下慧眼如炬,又何須多此一問?”
楚皇又沉默了一會兒,問道:“真人,若這小家夥所言屬實,那位指點他的高人,也確有其人了?”
灰衣老者收斂笑容,說道:“陛下,以此子之見識與身手,其後必有大能指點。”
楚皇道:“真人與這位高人相比如何?”
灰衣老者喟然一歎,說道:“猶如螢火之於皓月。”
楚皇麵現詫異之色,卻未再繼續追問下去。
再度稍稍沉默了一會兒,楚皇看著灰衣老者,用極為誠懇的語氣問道:“真人,我大楚的護國宗門,真人真地不再考慮考慮?”
灰衣老者又對楚皇微微一禮,答道:“陛下的盛情,貧道心領。隻是貧道已多次對陛下言明,本門乃是小門小派,做不得護國宗門。”
楚皇微微歎了一口氣,說道:“朕與真人,甚是投緣。朕之所求,無非一個心安而已。真人既是不願,朕不強求便是。”
見楚皇麵現失望之色,灰衣老者微一沉吟,說道:“陛下先前既已得此子承諾,大楚何需護國宗門?”
楚皇又是微微一歎,說道:“這小家夥身後是站著一位高人不假。但高人行事,豈是我等凡人所能預料?朕擔心的是,若真如真人所言,幾年之後,萬一有修行之人對大楚不利,一個不慎,我大楚便會萬劫不複。”
灰衣老者笑道:“陛下此乃關心則亂。大楚真正的高人,不正是此子麽?”
楚皇麵色稍霽,眼中的憂色卻並未盡去。
灰衣老者見狀,心中暗暗一歎,又道:“陛下,敝門蒙陛下恩情,方於大楚得一修行之地。若大楚真地遭遇來自修行界的危險,敝門雖小,亦當全力以赴,助陛下一臂之力。“
楚皇聞言,立即站起身,對著灰衣老者微微一禮道:“朕替大楚億萬子民,先行謝過真人!”
灰衣老者飄身閃開,避過楚皇這一禮,說道:“陛下,天色已晚。若陛下另無差遣,貧道就此告辭。”
楚皇道:“真人,朕還有一個不情之請。今日之事,還請真人擔待一二,莫要外傳。”
灰衣老者正色道:“陛下請放心!正當如此。”
說罷,灰衣老者再度對楚皇微微一禮,自原處消失不見。
事後,關於楊昊奏對之事,所有知情人果然都信守承諾,隻字皆未外傳。
直到很多年以後,大楚後人在整理當今楚皇的起居錄時,才發現了楚皇親自記錄的關於今日奏對之事的一些要點。
整理成文並發行於世之後,閱者皆稱,今日這一場奏對,是對大楚乃至整個天下影響最為深遠的一次奏對。
餘懷恩從地上爬起,兀自老淚縱橫。
楚皇示意餘懷恩擦去老淚,又歎了一口氣,說道:“老餘,你可知朕為何如此重賞於你?”
餘懷恩躬身道:“萬歲爺,老奴鬥膽猜測,乃是因為老奴曾幾次試圖為楊世子開罪。”
“不錯。“楚皇點了點頭,說道:”今日與這小家夥一番長談,朕受益匪淺。“
“老餘,你覺得,什麽是忠?“楚皇忽然問道。
餘懷恩正要躬身答話,楚皇已自語:“社稷為本,民為重,君為輕。這忠君,不如忠於社稷和百姓啊!”
這社稷君民之論,餘懷恩和陳三雖然已聽楊昊解釋過,楚皇似乎也並未怪罪楊昊,但他們終究還是不敢接這話茬兒,隻能緊張地聽著楚皇自言自語。
“老餘,今日你之所為,才是真正的忠,所以朕才如此賞你。”楚皇道。
“老奴謝萬歲爺天恩!”餘懷恩的聲音又哽咽了。
“陳三,方才你冒死替老餘求情,亦是忠,亦當賞。這一筆,老餘先給你記著。”楚皇道。
“微臣謝主子恩典!”陳三躬身答道,心中暗震。
皇宮大內,事不隔夜。賞也好,罰也罷,若是被記上了,尤其是被大總管記上了,那便大不一樣了。
“好了。”楚皇站起身,舒展了一下手臂,說道:“準備傳膳吧。老餘,帶那個小家夥去等朕。”
安置好傳膳事宜,餘懷恩匆匆去見楊昊。
楊昊一見到餘懷恩,立即道:“大總管,陛下那兒,您沒事吧?”
餘懷恩見楊昊見麵第一句話就是關心自己,心中不免一暖,笑道:”“世子,今兒個可真嚇到咱家了。”
楊昊見餘懷恩神態很是輕鬆,心中稍安,說道:“大總管,今日您多番愛護之意,小子感激不盡!”
餘懷恩剛剛領了一個天大的賞賜,而且這個賞賜說起來還是和楊昊有關,此刻怎麽看怎麽覺得楊昊順眼。
聽楊昊如此說,餘懷恩難得地玩笑道:“世子,感激可不能隻拿些不要錢的好話啊!”
楊昊焉能看不出餘懷恩是在跟自己開玩笑?
不過,楊昊還是將手伸入袖中,掏出一個由絲巾裹著的物事遞向餘懷恩,說道:“大總管,這是小子的一點兒心意,請大總管笑納。”
餘懷恩一愣,並不伸手去接,卻用奇怪的眼光看著楊昊,笑道:“世子,咱家聽說,行賄受賄這件事,在寧遠可是大過,而且規矩還是世子親自立的。怎麽世子到了京城,就不要寧遠的規矩了?”
楊昊笑道:“大總管,小子豈敢跟您行賄?此物不值錢,但或許適合大總管。”
餘懷恩又是一愣,伸手接過楊昊手中的東西,手指輕輕一撚,隻覺得絲巾中包著薄薄的一件物事,極似銀票。
“世子確定不是銀票?咱家可不想讓老公爺給瞧扁了。“餘懷恩道。
“大總管請放心。若是銀票,家祖和家父家母都會打斷小子的腿。大總管打開一看便知。”楊昊笑道。
餘懷恩麵帶狐疑,展開絲巾,卻見其中包著一塊折疊著的看似很是有些年頭的羊皮。
餘懷恩將羊皮展開,才看了幾眼,雙手便忍不住微微顫抖起來。
再看了幾眼,餘懷恩穩住顫抖的手,一手抓著羊皮,一手緊緊地攥住楊昊的手腕,顫聲道:“世子,這,這,這......這從何而來?”
楊昊道:“大總管,家祖曾說,大總管乃是大內第一高手,但當年強練內功,身體可能有一些舊傷,便托小子向那位高人求教,問是否有緩解之法。這篇心法,乃是那位高人所贈,希望能夠幫到大總管一二。”
餘懷恩激動道:“世子,這篇心法豈是隻能幫到咱家......老朽一二?這心法對老朽的幫助可太大了!老公爺這份心意,可真是太重了!”
楊昊道:“能幫到大總管就太好了。”
一邊說著,楊昊一邊指著自己被餘懷恩緊緊攥著的手腕,齜牙咧嘴道:“大總管,您這手勁兒可真大!小子這手腕都快被您給握斷了。”
餘懷恩一愣,連忙放開楊昊的手腕,顫巍巍地將那塊羊皮仔細包好,收入袖中,然後用大有深意地目光看著楊昊,說道:“世子,方才試招,你在萬歲爺麵前給陳三留了個麵子,陳三心裏可感激得很。”
楊昊撓了撓頭,說道:“大總管,陳統領功夫了得,小子佩服得緊!”
餘懷恩嗬嗬一笑,然後正色道:“世子,這份人情可太大了。你幫老朽給老公爺帶個話,這個人情,老朽記下了。還有那位高人,若有機會,也請替老朽拜謝一番。對那位高人,老朽無以為報,隻能銘記於心,日日為其祈福!”
稍一思忖,餘懷恩又道:“世子,老朽與陳三,皆是陰人。陳三所學雖然與老朽不同,但老朽身上的毛病,陳三亦有。這篇心法,老朽將來能否也讓陳三參詳一下?”
楊昊笑道:“大總管,這篇心法現在是您的。您做主。”
餘懷恩道了一聲謝,然後道:“走,世子,咱家一路跟你說說陪萬歲爺用膳的禮儀。”
這一餐飯,楊昊陪著楚皇吃了整整一個時辰。
餘懷恩所教的那些禮儀倒沒怎麽用上,楚皇吃得也很少,真正用膳的時間不到小半個時辰。其餘的時間,楊昊都是在陪楚皇聊天。
楚皇問得最多的,是關於華夏的事情。楊昊自然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待到楊昊自宮中返迴鎮國公府,亥時已過一半。
這一天,楊昊隻修煉了一個時辰。但是,就是這一個時辰,或者說在巨門空間內的一個月時間內,楊昊被摁著在地上摩擦了三次。
楊昊對此腹誹不已,知道一定是小光頭在報複自己先前說他個頭兒小。
待楊昊離去,楚皇迴到寢宮,遣退宮人,忽然道:“真人請現身一見。”
隨著楚皇的話音,寢宮之中憑空出現一名身著灰衣道袍的老者,手持一枚形似朝笏的物事,對楚皇微微一禮道:“見過陛下。”
楚皇道:“真人,如何?”
灰衣老者伸手在手中的物事上輕輕一劃,其上淡淡的光華微微一陣流轉。
灰衣老者道:“陛下,依觀心鑒所鑒,此子所言非虛。”
老者手中所持的這件形似朝笏的物事,喚作觀心鑒,可鑒心、鑒神、鑒魂,乃是一件極為神異的法器。
楚皇道:“句句是實?”
灰衣老者道:“陛下此前問及眾位皇子時,此子心緒略有波動。”
一邊說著,灰衣老者伸手在觀心鑒上再度輕輕一劃,楚皇麵前竟然出現了楊昊此前應答的一幕畫麵。
這幕畫麵顯示的,正是楚皇先前問及楊昊對皇子的看法,而楊昊耍賴的情景。
而這幕畫麵一出現,觀心鑒上的光華立即變得灰暗而滯澀。
楚皇盯著畫麵略略沉思了一會兒,開口問道:“依真人之見,這小家夥心中屬意的,是朕的哪位皇子?”
灰衣老者微笑道:“陛下慧眼如炬,又何須多此一問?”
楚皇又沉默了一會兒,問道:“真人,若這小家夥所言屬實,那位指點他的高人,也確有其人了?”
灰衣老者收斂笑容,說道:“陛下,以此子之見識與身手,其後必有大能指點。”
楚皇道:“真人與這位高人相比如何?”
灰衣老者喟然一歎,說道:“猶如螢火之於皓月。”
楚皇麵現詫異之色,卻未再繼續追問下去。
再度稍稍沉默了一會兒,楚皇看著灰衣老者,用極為誠懇的語氣問道:“真人,我大楚的護國宗門,真人真地不再考慮考慮?”
灰衣老者又對楚皇微微一禮,答道:“陛下的盛情,貧道心領。隻是貧道已多次對陛下言明,本門乃是小門小派,做不得護國宗門。”
楚皇微微歎了一口氣,說道:“朕與真人,甚是投緣。朕之所求,無非一個心安而已。真人既是不願,朕不強求便是。”
見楚皇麵現失望之色,灰衣老者微一沉吟,說道:“陛下先前既已得此子承諾,大楚何需護國宗門?”
楚皇又是微微一歎,說道:“這小家夥身後是站著一位高人不假。但高人行事,豈是我等凡人所能預料?朕擔心的是,若真如真人所言,幾年之後,萬一有修行之人對大楚不利,一個不慎,我大楚便會萬劫不複。”
灰衣老者笑道:“陛下此乃關心則亂。大楚真正的高人,不正是此子麽?”
楚皇麵色稍霽,眼中的憂色卻並未盡去。
灰衣老者見狀,心中暗暗一歎,又道:“陛下,敝門蒙陛下恩情,方於大楚得一修行之地。若大楚真地遭遇來自修行界的危險,敝門雖小,亦當全力以赴,助陛下一臂之力。“
楚皇聞言,立即站起身,對著灰衣老者微微一禮道:“朕替大楚億萬子民,先行謝過真人!”
灰衣老者飄身閃開,避過楚皇這一禮,說道:“陛下,天色已晚。若陛下另無差遣,貧道就此告辭。”
楚皇道:“真人,朕還有一個不情之請。今日之事,還請真人擔待一二,莫要外傳。”
灰衣老者正色道:“陛下請放心!正當如此。”
說罷,灰衣老者再度對楚皇微微一禮,自原處消失不見。
事後,關於楊昊奏對之事,所有知情人果然都信守承諾,隻字皆未外傳。
直到很多年以後,大楚後人在整理當今楚皇的起居錄時,才發現了楚皇親自記錄的關於今日奏對之事的一些要點。
整理成文並發行於世之後,閱者皆稱,今日這一場奏對,是對大楚乃至整個天下影響最為深遠的一次奏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