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 大軍壓境
穿越開荒:種田農女惹不得 作者:霜露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兵部尚書離開後蕭翊霖也沒心思批閱奏章,在紫宸殿裏來迴的走動著,想著他家媳婦現在在做什麽,他的兒子長什麽樣子。
想到媳婦如今占據梅州府,早晚會被翼國皇帝發現,他覺得除了派兵到邊境牽製翼國的兵馬,他還得幫助媳婦的天啟軍強大起來。
一支軍隊騎兵要比步兵戰鬥力強很多, 可是戰馬難得。因為戰馬不足,就是想擴充騎兵也是不容易的。
蕭翊霖決定偷偷給他媳婦的天啟軍提供一些戰馬。
當初他媳婦可是從西炎手裏弄來了幾萬匹的戰馬,這兩年晉國又培育了不少戰馬,正好給媳婦的天啟軍建騎兵用。
蕭翊霖找來了一個信得過的人讓他扮成馬販子去梅州府,想法把戰馬賣給天啟軍。
景依雖然極力封鎖消息,可是梅州府被天啟軍占領的消息還是傳到了京城。
到京城傳消息的是一位原來梅州府的官員。這個人叫馬昆, 因為官職不高在梅州府並不顯眼。在景依他們突襲梅州府城的時候馬昆正好有事迴了老家, 並不在梅州府,也就逃過了被抓到命運。
等他從老家迴來才發現梅州府被一夥人給占領了, 梅州府的一眾官員都被抓了起來。
馬昆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他喬裝改扮成災民在梅州打探消息,發現這天啟軍人數眾多,而且紀律嚴明,而其首領竟然是一個年輕的女子。
他不敢再多打探,從一條山間小路出了梅州府的地界然後一路到了京城。
馬昆先找的是京兆尹,京兆尹聽聞馬昆帶迴來的消息太重大,直接進宮見皇帝,隨後馬昆也被召進了皇宮。同時還有幾位大臣也被召進了宮。
永光帝看著下麵跪著的馬昆沉聲問道:“你說梅州府被人占領了,一眾官員也都被抓了起來可屬實?”
馬昆額頭貼著地麵戰戰兢兢的說道:“陛下,臣說的句句屬實。那天啟軍如今有了不少人馬,並且還在大肆招兵買馬,假以時日壯大起來恐怕會對朝廷造成巨大威脅呀。
微臣還打探到那天啟軍的首領竟然是一位女子, 如今也已經成了的梅州府的掌權者,據說梅州府的百姓十分擁戴她。”
永光帝眉頭緊皺, “你可知道那個女子是何許人?”
馬昆說道:“微臣打聽到那女首領姓柳,其它的就打探不到了。微臣怕暴露了無法來京城報信沒敢太深入探查。陛下,那天啟軍不斷壯大,要盡快派兵攻打天啟軍,把梅州府奪迴來。”
旁邊兵部尚書此時站了出來,躬身說道:“陛下,如今許州發生農民暴亂,慶州叛亂,咱們派去的大軍平叛還沒有結果,要想派兵去梅州平叛得從其它地方調兵。
隻是微臣認為梅州府畢竟地處偏遠,對京城的威脅沒有許州和慶州嚴重,微臣覺得還是盡快解決許州和慶州的叛亂是首要之事。”
永光帝心情煩躁不已,眉頭緊皺的在大殿裏來迴的走動著,他突然站定對兵部尚書說道:“西北邊關不是還駐紮著幾十萬大軍嗎?把他們調去梅州府平叛。”
兵部尚書趕緊說道:“陛下,這萬萬使不得呀。西北邊關的駐軍既要防著北燕的進攻又要防著晉國趁火打劫。
不管是北燕還是晉國都比梅州府更危險啊,陛下。還請陛下三思啊。”
永光帝說道:“先從邊關調二十萬大軍去梅州府平叛,同時擴大征兵,用新征的兵員先去邊關充數。晉國如今新帝剛登基沒兩年,不會輕易興兵的。北燕前兩年又被晉國打的元氣大傷,所以不用擔心邊關會有戰事,先調兵把梅州府拿迴來再說。”
皇帝心意已決,幾位大臣也勸不動隻得按旨意辦事。
很快翼國從西北邊關調集了二十萬大軍直奔梅州府。
翼國邊關一有動靜蕭翊霖很快就得到了消息。蕭翊霖知道翼國皇帝調兵八成去攻打他媳婦的天啟軍去了,這可不行。
蕭翊霖立刻召來兵部尚書命已經在半路上的二十萬大軍立刻急行軍, 盡快趕到邊關,直壓翼國邊境。
蕭翊霖命兵部尚書再調遣五萬騎兵前往翼國邊境地帶。
如果翼國邊關調走的二十萬大軍不迴援,那他們晉國調去的二十五萬大軍加上原來邊關駐紮的十萬軍隊一共三十五萬大軍直接進攻翼國,務必要逼迫翼國給邊關增兵。
景依在京城安插了探子,京城有什麽動靜景依很快就會得到消息。
很快景依也得到了翼國派二十萬大軍來圍剿天啟軍的消息。
這個消息給了景依很大的壓力。因為她知道雖然天啟軍如今已經有了二十多萬人,但天啟軍大部分都是新兵,根本沒有上過戰場。沒有經過戰爭洗禮的新兵戰鬥力根本沒法和老兵相比,如果天啟軍真的和翼國的二十萬大軍對上,哪怕最後取勝了也會損失慘重,這不是她想看到的。
但不管怎麽樣,她得做好迎戰的準備。
兵士的素質沒人家強,那就從武器上找齊。
景依把之前設計的弓弩進行了改進,設計了大型弓弩,這大型弓弩一次可以發射多支弩箭,射程也更遠,是遠攻的利器。
景依還讓人收集了不少硫磺等材料,然後她自己製作了不少炸彈。這炸彈景依都收在了福袋裏,不到萬不得已她是不會拿出來用的。
這古代世界還沒有人發明黑火藥,更沒有人知道這炸彈的威力,景依不想輕易把這個怪獸放出來。
正在永光帝等著從邊關調集的二十萬大軍能一舉殲滅梅州府的叛軍時,兵部尚書急匆匆進宮求見。
兵部尚書一進入大殿就跪下稟報道:“陛下,不好了,邊關來報,晉國頻頻向邊關調動軍隊,如今晉國邊境已經陳兵三十萬,隨時有可能進攻我們翼國。”
說著兵部尚書就把邊關來的加急奏報呈了上去。
永光帝接過奏報看後大驚,“這晉國怎麽會突然調兵到邊境,莫不是得知咱們國內發生叛亂他們要趁火打劫?”
兵部尚書說道:“陛下,不管晉國是何打算,咱們都得做好應戰的準備。同時還要防著北燕也來趁火打劫。所以西北邊關調走的兵馬得趕緊迴去。不但那二十萬大軍得盡快迴防邊關,還得盡量給邊關增兵,不然恐怕晉國會真的攻打咱們啊。”
(本章完)
想到媳婦如今占據梅州府,早晚會被翼國皇帝發現,他覺得除了派兵到邊境牽製翼國的兵馬,他還得幫助媳婦的天啟軍強大起來。
一支軍隊騎兵要比步兵戰鬥力強很多, 可是戰馬難得。因為戰馬不足,就是想擴充騎兵也是不容易的。
蕭翊霖決定偷偷給他媳婦的天啟軍提供一些戰馬。
當初他媳婦可是從西炎手裏弄來了幾萬匹的戰馬,這兩年晉國又培育了不少戰馬,正好給媳婦的天啟軍建騎兵用。
蕭翊霖找來了一個信得過的人讓他扮成馬販子去梅州府,想法把戰馬賣給天啟軍。
景依雖然極力封鎖消息,可是梅州府被天啟軍占領的消息還是傳到了京城。
到京城傳消息的是一位原來梅州府的官員。這個人叫馬昆, 因為官職不高在梅州府並不顯眼。在景依他們突襲梅州府城的時候馬昆正好有事迴了老家, 並不在梅州府,也就逃過了被抓到命運。
等他從老家迴來才發現梅州府被一夥人給占領了, 梅州府的一眾官員都被抓了起來。
馬昆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他喬裝改扮成災民在梅州打探消息,發現這天啟軍人數眾多,而且紀律嚴明,而其首領竟然是一個年輕的女子。
他不敢再多打探,從一條山間小路出了梅州府的地界然後一路到了京城。
馬昆先找的是京兆尹,京兆尹聽聞馬昆帶迴來的消息太重大,直接進宮見皇帝,隨後馬昆也被召進了皇宮。同時還有幾位大臣也被召進了宮。
永光帝看著下麵跪著的馬昆沉聲問道:“你說梅州府被人占領了,一眾官員也都被抓了起來可屬實?”
馬昆額頭貼著地麵戰戰兢兢的說道:“陛下,臣說的句句屬實。那天啟軍如今有了不少人馬,並且還在大肆招兵買馬,假以時日壯大起來恐怕會對朝廷造成巨大威脅呀。
微臣還打探到那天啟軍的首領竟然是一位女子, 如今也已經成了的梅州府的掌權者,據說梅州府的百姓十分擁戴她。”
永光帝眉頭緊皺, “你可知道那個女子是何許人?”
馬昆說道:“微臣打聽到那女首領姓柳,其它的就打探不到了。微臣怕暴露了無法來京城報信沒敢太深入探查。陛下,那天啟軍不斷壯大,要盡快派兵攻打天啟軍,把梅州府奪迴來。”
旁邊兵部尚書此時站了出來,躬身說道:“陛下,如今許州發生農民暴亂,慶州叛亂,咱們派去的大軍平叛還沒有結果,要想派兵去梅州平叛得從其它地方調兵。
隻是微臣認為梅州府畢竟地處偏遠,對京城的威脅沒有許州和慶州嚴重,微臣覺得還是盡快解決許州和慶州的叛亂是首要之事。”
永光帝心情煩躁不已,眉頭緊皺的在大殿裏來迴的走動著,他突然站定對兵部尚書說道:“西北邊關不是還駐紮著幾十萬大軍嗎?把他們調去梅州府平叛。”
兵部尚書趕緊說道:“陛下,這萬萬使不得呀。西北邊關的駐軍既要防著北燕的進攻又要防著晉國趁火打劫。
不管是北燕還是晉國都比梅州府更危險啊,陛下。還請陛下三思啊。”
永光帝說道:“先從邊關調二十萬大軍去梅州府平叛,同時擴大征兵,用新征的兵員先去邊關充數。晉國如今新帝剛登基沒兩年,不會輕易興兵的。北燕前兩年又被晉國打的元氣大傷,所以不用擔心邊關會有戰事,先調兵把梅州府拿迴來再說。”
皇帝心意已決,幾位大臣也勸不動隻得按旨意辦事。
很快翼國從西北邊關調集了二十萬大軍直奔梅州府。
翼國邊關一有動靜蕭翊霖很快就得到了消息。蕭翊霖知道翼國皇帝調兵八成去攻打他媳婦的天啟軍去了,這可不行。
蕭翊霖立刻召來兵部尚書命已經在半路上的二十萬大軍立刻急行軍, 盡快趕到邊關,直壓翼國邊境。
蕭翊霖命兵部尚書再調遣五萬騎兵前往翼國邊境地帶。
如果翼國邊關調走的二十萬大軍不迴援,那他們晉國調去的二十五萬大軍加上原來邊關駐紮的十萬軍隊一共三十五萬大軍直接進攻翼國,務必要逼迫翼國給邊關增兵。
景依在京城安插了探子,京城有什麽動靜景依很快就會得到消息。
很快景依也得到了翼國派二十萬大軍來圍剿天啟軍的消息。
這個消息給了景依很大的壓力。因為她知道雖然天啟軍如今已經有了二十多萬人,但天啟軍大部分都是新兵,根本沒有上過戰場。沒有經過戰爭洗禮的新兵戰鬥力根本沒法和老兵相比,如果天啟軍真的和翼國的二十萬大軍對上,哪怕最後取勝了也會損失慘重,這不是她想看到的。
但不管怎麽樣,她得做好迎戰的準備。
兵士的素質沒人家強,那就從武器上找齊。
景依把之前設計的弓弩進行了改進,設計了大型弓弩,這大型弓弩一次可以發射多支弩箭,射程也更遠,是遠攻的利器。
景依還讓人收集了不少硫磺等材料,然後她自己製作了不少炸彈。這炸彈景依都收在了福袋裏,不到萬不得已她是不會拿出來用的。
這古代世界還沒有人發明黑火藥,更沒有人知道這炸彈的威力,景依不想輕易把這個怪獸放出來。
正在永光帝等著從邊關調集的二十萬大軍能一舉殲滅梅州府的叛軍時,兵部尚書急匆匆進宮求見。
兵部尚書一進入大殿就跪下稟報道:“陛下,不好了,邊關來報,晉國頻頻向邊關調動軍隊,如今晉國邊境已經陳兵三十萬,隨時有可能進攻我們翼國。”
說著兵部尚書就把邊關來的加急奏報呈了上去。
永光帝接過奏報看後大驚,“這晉國怎麽會突然調兵到邊境,莫不是得知咱們國內發生叛亂他們要趁火打劫?”
兵部尚書說道:“陛下,不管晉國是何打算,咱們都得做好應戰的準備。同時還要防著北燕也來趁火打劫。所以西北邊關調走的兵馬得趕緊迴去。不但那二十萬大軍得盡快迴防邊關,還得盡量給邊關增兵,不然恐怕晉國會真的攻打咱們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