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張玉清稍微用了點蒙太奇的手法,倒敘講述了妖魔入侵的過程。


    鏡頭與場景相得映彰,光線也恰到好處。


    唯一有缺陷的就是還沒有加上配樂,完善配音。


    畢竟現場收音的情況下,你很難要求這些半吊子能夠順暢的說出那些台詞出來。


    因此,張玉清都隻是讓他們在台詞方麵勉強意思到了就行,不強求。


    後期再補上配音就行了。


    眾人新奇的望著電影裏熟悉的場景,不少參演人員也是第一次見到自己出現在熒幕裏,頓覺一種從未有過的心態逐漸浮現。


    他們紛亂的念頭隨著劇情的逐漸展開而緩慢沉寂,心神都不由得徹底沉浸到了電影裏,跟隨著鏡頭跌宕起伏。


    終於,史狄複手持偃月刀正麵硬抗萬千妖魔的場麵引爆了眾人心中的燃點,他們紛紛從壓抑許久的嗓子眼裏釋放出一道道怒吼叫好聲!


    “史狄複一心向善,最後深入妖魔叢中,也不知能否活下來啊!”


    眾人都是感歎異常,心裏宛若有螞蟻在爬一般,恨不得知曉後麵發生了何事。


    紫萱則是眨巴著美眸,悄悄拉扯道子的衣袖,焦急問道:“史狄複的青梅呢?她如何了?”


    張玉清拍拍她的手背,道:“還會補拍一段劇情,別慌。”


    剩下那段兩人多年以後相聚的畫麵還未來得及拍攝,他準備在完善配音的時候順手拍了。


    也有部分人注意到了場景中出現的新奇機械,聯想到了後山那台水力印刷機,不由得深思起來。


    “那些機關術倒是有趣,竟然能夠不須人力,自給自足!”


    聞言,有人接茬道:“不錯,而且這還是我教中現實就有之物,的確神奇。這些時日以來,依靠著水力印刷術,已製造出數萬冊道書出來,若耗費人力,不知要多少學究同時抄書才能滿足需求。”


    “咦,莫非是那台水車不成?貧道還以為那是用來耍子的玩意,竟然真有功效?”


    “自然,你新晉入教掛職,不甚了了也是尋常。”


    觀看了眾人的反應,張玉清更加確信了這種藝術形式一旦推出,必然會掀起滔天浪潮。


    全程不以繁瑣複雜的文言結構講述台詞,力求任何平民百姓都能聽得懂。


    呈現方式亦精致無比,遠比隔著遙遠戲台子看不清人臉的方式來的有趣。


    真實的特效,讓人如同身臨其境。


    精彩的劇情,遠比貧瘠無聊的日常生活來的有趣。


    他當即決定加快進度,明日就把全體演員抓來配音,為這部電影劃上完美的句號。


    於此同時,另一個苦惱則是浮現在了他的心頭。


    ‘留影石可隻有一塊,法陣也隻有一套。如果驗證了這個方式走得通的話,就必須要想辦法搞到更多的水天影幕法陣才行。’


    ……


    史狄複飽含真摯熱淚的對著飾演他青梅竹馬的女演員說出了那句:“世間安得兩全法,不負仙尊不負卿!”


    鏡頭逐漸拉升而起,熾熱的陽光灑了下來。


    象征著仙尊的太陽微微一閃,似乎能見到仙尊的形象轉瞬即逝。


    接著,垂垂老矣的女演員臉上皺紋飛快消失,花白的頭發也重新黑潤光澤起來。


    她的瞳孔裏充滿了震驚與喜悅,呆愣愣的注視著銅鏡中的自己。


    因為張玉清的幻術效果過於逼真,導致她一時之間差點忘了說詞。


    直到呂梁用漲得通紅的臉龐釋放出殺人的目光死死盯住她時,她才反應過來,嗚咽一聲就投入楊懷玉的懷中,淚流滿麵。


    最後兩人重歸青年模樣,擁抱在朝陽的光芒之下喜悅而泣。


    呂梁奮力一揮,怒喊一聲:“好!過了!”


    眾多演員紛紛讚歎一聲,有相好的姐妹過來拉住女演員,為她拭去眼中的淚珠。


    另外一些人則是拍了拍楊懷玉的肩膀,誇讚他演技出色,把自己都感動哭了。


    再補充上片頭片尾,邀請太樂局那些樂師為本片譜寫樂曲之後,就可以正式上映了!


    ……


    汴梁城中的百姓這幾日發覺,長生教中又推出了一項新穎的流行事物。


    那就是報紙。


    每日辰時,戴著小帽的孩童們就會挎著裝滿嶄新油墨香氣的報紙沿街叫賣。


    他們大抵來自於一些信仰仙教的窮苦人家,由於需要賺錢補貼家用,此前一直跟隨父兄在為人幫傭。


    後來道子掌教知曉此事,就喚人叫來了他們並聘用了他們,今後就隻負責向汴梁銷售報紙的渠道。


    為此,蔡府尹還專程召集了全城的幫派勢力,嚴令他們決不許向這些孩童下手勒索、綁票、搶劫等行為。


    違者後果自負。


    不用多說,這些幫派勢力迴去就將賣報小童的不可得罪級別排在了最高。


    但凡在誰家地盤上走失了一名賣報小童,就等著全家陪葬吧。


    不過這與汴梁城中占比不到百分之二十的市民階層關係不大。


    他們是報紙銷售的主力對象,也是長生仙尊的忠實擁戴。


    再往上的權貴階層信仰未必有他們這般虔誠,往下的貧民大眾飯都吃不飽,也沒有閑心整日祈禱。


    不過以汴梁城過百萬的人口而言,這批超過十萬的市民階層已經足夠消化掉每日不足五千份的報紙產出了。


    這報紙初始出現之日,他們隻是覺得有些新奇,好玩。


    上麵用的詞匯全都是簡樸無華的句子,閱讀起來毫無障礙。


    完全不像之前的話本那樣,佶屈聱牙。


    就連隻識得幾個字,略微認賬的官家小姐也能讀懂上麵的文章。


    而且除了文章之外,竟然還有附圖。


    這些圖畫還是一個個小故事,每期連載下來,為眾人講述了一個生活在唐朝名喚伯雄的讀書人的事跡。


    這伯雄聲名不顯,讀書一塌糊塗。


    不過卻極為走運,竟然誤得了一件來自仙界的法寶戒指。


    這戒指之中,沉睡著一位仙靈,它名喚叮噹,本是一位仙子豢養的仙寵狸奴,不慎跌落凡間,正要想辦法迴歸仙界。


    於是伯雄隻好走遍天下為它搜尋重迴仙界之法。


    期間則是兩人遇到種種困難,這枚戒指運用存儲在其中的仙家器物為伯雄排憂解難,化險為夷的故事。


    這魔改後的小叮當自然是張玉清遣擅工筆的信眾畫出,他預計每期推出一部新的機器,讓北宋位麵的人逐漸了解到擁有機器的幫助,人可以有多省事。


    倒不用完全學小叮當那樣,整些因果論的腦洞機器出來。


    他隻需要介紹一些基礎的機器比如火車、冶煉、紡織等物品,來讓眾人對機械有著簡短的認知,知曉這是一種來自仙界之物即可。


    除此之外,報紙上會連載一些武俠故事。


    或是一些各地新聞,以及農事收成。


    每一期還有萬年曆,詳細標注出今日宜、忌,以及各屬相之人最近運程如何。


    眾人發覺這報紙十分有趣,又有實際用途,一經推出就供不應求,甚至要提前跟賣報小童約定好才能購得一份。


    當報紙上刊登出《仙尊傳人》的宣傳海報時,長生教首部熒幕戲劇即將上映的消息就以極快的速度傳遍了汴梁的大街小巷。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北宋開始成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幾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幾裏並收藏從北宋開始成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