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8章 淺野投效 決戰京都!
搬空國庫:帶著小姨子去戍邊 作者:小鍋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就二十萬人嗎?”
李金城冷哼一聲道,“我家王爺當年在京城,僅憑幾萬人便大破荒人三十萬聯軍!那平忠盛手下的武士再厲害,還能比荒人更兇悍?更何況,咱們還有紅夷大炮!”
毛利元就學過漢語,聽李金城這麽說,眼中頓時閃過一絲驚訝。
“原來那威力驚人的火器叫紅夷大炮!”
毛利元就低聲喃喃,心中暗自思忖。
他早已聽聞長崎登陸戰的細節,秦毅的軍隊正是憑借那神秘的火器撕開敵軍防線,才得以順利登陸。如今得知其名,心中不禁多了幾分期待。
“王爺,我們有多少紅夷大炮?”毛利隆元試探性地問道,“若數量足夠,勝算或許能大增。”
眾人的目光齊刷刷地投向秦毅,畢竟這是絕密之事,唯有秦毅才知曉詳情。
秦毅微微搖頭,語氣平靜:“紅夷大炮過於笨重,加之近日雨雪頻繁,運輸極為困難。因此,此次作戰我們不會使用紅夷大炮。”
“什麽?不用大炮!”
毛利元就、毛利隆元等人聞言,臉上頓時浮現出驚訝與失望之色。就連秦猛虎、李金城等人也感到意外,紛紛露出不解的神情。
秦毅淡然一笑,安撫眾人道:“大家不必著急。雖然沒有紅夷大炮,但我們有虎蹲炮。這種炮的威力雖不及紅夷大炮,但勝在數量充足,且便於移動。”
“虎蹲炮?那又是何物?”
毛利元就、毛利隆元等人麵麵相覷,顯然對這個陌生的名字感到困惑。
秦毅微微一笑,語氣中帶著幾分神秘:“虎蹲炮正在運來的路上,過幾日你們便能親眼見到。”
原來,黃月英這段時間不僅趕製了數百杆鳥銃,使神機營的鳥銃手增至兩千人,還打造了三十多架虎蹲炮。
眾人正商議間,忽然一名守衛快步走進天守閣,單膝跪地稟報道:“王爺,淺野小姐求見!”
秦毅聞言,眼中閃過一絲精光,心中暗忖:“難道那件事已經成了?”
前些日子,上官璃月、李沐風與淺野靜香一同前往廣島,與淺野氏接上了頭,暗中策劃營救被幕府扣押的少主淺野光國。如今淺野靜香突然前來,想必是計劃有了結果。
秦毅微微頷首,沉聲道:“請她進來!”
片刻後,淺野靜香與一名中年武士並肩走入天守閣。那中年武士滿臉絡腮胡,神情肅穆,目光如炬,身上的武士服繡著淺野氏的家紋——千春紫櫻,顯得格外醒目。
“廣島藩淺野氏的大老,淺野光清!”毛利元就一眼認出了對方的身份,心中不禁泛起疑惑:“淺野氏的人怎麽會出現在這裏?難道他們與秦毅達成了什麽協議?”
淺野靜香上前一步,向秦毅盈盈一禮,聲音清脆悅耳:“小女見過王爺!”隨後,她側身指向身旁的中年武士,介紹道:“這位是我淺野氏的大老,淺野光清。”
淺野光清上前一步,毫不猶豫地跪伏於地,聲音低沉而堅定:“感謝王爺救迴我家少主!我淺野氏願追隨王爺,一同討伐平忠盛!”
淺野氏多年來飽受幕府欺淩,藩鎮力量被逐步削弱,少主淺野光國更是被幕府扣為人質,甚至連淺野靜香也被逼迫遠赴大越,這對淺野家而言無疑是莫大的羞辱。
他們早已心懷不滿,卻苦於勢單力薄,隻能隱忍不發。如今秦毅出手相助,救迴少主,淺野氏終於有了反抗的底氣。
“好!”
秦毅朗聲一笑,目光中透著讚許,“有淺野氏加入,此戰我軍必勝!”
這時,毛利元就忍不住問道:“淺野氏此次能出多少兵馬?”
淺野光清挺直腰板,沉聲道:“我淺野氏可出一萬精銳!”
“一萬精銳!”毛利隆元聞言,臉上頓時露出喜色,“如此一來,我軍總兵力便增至六萬,勝算大增!”
在如此緊要關頭,每增加一份力量都顯得彌足珍貴。
正當眾人為淺野氏的加入感到振奮時,張黑娃悄然走到秦毅身旁,低聲稟報道:“王爺,黃千戶的東西到了。”
秦毅眼中閃過一絲笑意,微微點頭:“很好。”
此時窗外,鵝毛大雪依舊紛紛揚揚地飄落,天地間一片蒼茫。
秦毅看向眾人,語氣堅定:“等雪停了,我們便出發。”
天守閣內,眾人神情肅穆,心中卻燃起熊熊鬥誌。
一場決定倭國命運的大戰,即將拉開帷幕。
……
數日後,天空終於放晴,久違的陽光灑在大地上。
由大越軍、毛利軍、淺野軍組成的六萬盟軍集結完畢,浩浩蕩蕩地向京都進發。
蜿蜒曲折的山道上,軍隊如一條巨龍般蜿蜒前行,旌旗招展,刀槍如林,一眼望不到盡頭。
與此同時,平忠盛將天皇一族遷往江戶城,自己則與大陰陽師安倍吉昌留在京都,誓死督戰。
東山道、南海道、東海道、山陽道四路大軍也已集結完畢,京都城外大軍雲集,軍帳連綿不絕,仿佛一片鋼鐵森林,氣勢磅礴。
經過數日行軍,盟軍終於抵達京都城下。
秦毅在毛利元就、淺野光清、鄧子龍、秦猛虎、李金城等將領的簇擁下,登上一處高地,遠眺京都。
京都作為倭國的都城,防禦體係堪稱全國之最。然而,其防禦方式與大越截然不同。
城牆僅高一丈餘,約三米多,顯得低矮簡陋,甚至連華夏的一座縣城都不如。
倭國為節省人力物力,主要依賴山地與河流等天然屏障作為防禦。
眼前的京都城便是如此——依山而建,坐落於高地之上,四麵環山,地勢險要,自然地形為其提供了得天獨厚的防禦優勢。
在南麵的開闊地帶,京都城修建了內外兩道城牆和三條護城河。
護城河之間間隔較遠,地勢坑窪不平,使得投石機等大型攻城器械難以施展,為攻城增添了極大的難度。
城池周圍,幕府兵的軍營連綿不絕,繪有平氏家徽“揚羽蝶”的數萬白色旗幟在冷風中獵獵作響,宛如一片旗海。
他們緊密拱衛在京都城周圍,如同一道堅不可摧的銅牆鐵壁。
(希望各位讀者大大多評論,多催更,感謝!)
李金城冷哼一聲道,“我家王爺當年在京城,僅憑幾萬人便大破荒人三十萬聯軍!那平忠盛手下的武士再厲害,還能比荒人更兇悍?更何況,咱們還有紅夷大炮!”
毛利元就學過漢語,聽李金城這麽說,眼中頓時閃過一絲驚訝。
“原來那威力驚人的火器叫紅夷大炮!”
毛利元就低聲喃喃,心中暗自思忖。
他早已聽聞長崎登陸戰的細節,秦毅的軍隊正是憑借那神秘的火器撕開敵軍防線,才得以順利登陸。如今得知其名,心中不禁多了幾分期待。
“王爺,我們有多少紅夷大炮?”毛利隆元試探性地問道,“若數量足夠,勝算或許能大增。”
眾人的目光齊刷刷地投向秦毅,畢竟這是絕密之事,唯有秦毅才知曉詳情。
秦毅微微搖頭,語氣平靜:“紅夷大炮過於笨重,加之近日雨雪頻繁,運輸極為困難。因此,此次作戰我們不會使用紅夷大炮。”
“什麽?不用大炮!”
毛利元就、毛利隆元等人聞言,臉上頓時浮現出驚訝與失望之色。就連秦猛虎、李金城等人也感到意外,紛紛露出不解的神情。
秦毅淡然一笑,安撫眾人道:“大家不必著急。雖然沒有紅夷大炮,但我們有虎蹲炮。這種炮的威力雖不及紅夷大炮,但勝在數量充足,且便於移動。”
“虎蹲炮?那又是何物?”
毛利元就、毛利隆元等人麵麵相覷,顯然對這個陌生的名字感到困惑。
秦毅微微一笑,語氣中帶著幾分神秘:“虎蹲炮正在運來的路上,過幾日你們便能親眼見到。”
原來,黃月英這段時間不僅趕製了數百杆鳥銃,使神機營的鳥銃手增至兩千人,還打造了三十多架虎蹲炮。
眾人正商議間,忽然一名守衛快步走進天守閣,單膝跪地稟報道:“王爺,淺野小姐求見!”
秦毅聞言,眼中閃過一絲精光,心中暗忖:“難道那件事已經成了?”
前些日子,上官璃月、李沐風與淺野靜香一同前往廣島,與淺野氏接上了頭,暗中策劃營救被幕府扣押的少主淺野光國。如今淺野靜香突然前來,想必是計劃有了結果。
秦毅微微頷首,沉聲道:“請她進來!”
片刻後,淺野靜香與一名中年武士並肩走入天守閣。那中年武士滿臉絡腮胡,神情肅穆,目光如炬,身上的武士服繡著淺野氏的家紋——千春紫櫻,顯得格外醒目。
“廣島藩淺野氏的大老,淺野光清!”毛利元就一眼認出了對方的身份,心中不禁泛起疑惑:“淺野氏的人怎麽會出現在這裏?難道他們與秦毅達成了什麽協議?”
淺野靜香上前一步,向秦毅盈盈一禮,聲音清脆悅耳:“小女見過王爺!”隨後,她側身指向身旁的中年武士,介紹道:“這位是我淺野氏的大老,淺野光清。”
淺野光清上前一步,毫不猶豫地跪伏於地,聲音低沉而堅定:“感謝王爺救迴我家少主!我淺野氏願追隨王爺,一同討伐平忠盛!”
淺野氏多年來飽受幕府欺淩,藩鎮力量被逐步削弱,少主淺野光國更是被幕府扣為人質,甚至連淺野靜香也被逼迫遠赴大越,這對淺野家而言無疑是莫大的羞辱。
他們早已心懷不滿,卻苦於勢單力薄,隻能隱忍不發。如今秦毅出手相助,救迴少主,淺野氏終於有了反抗的底氣。
“好!”
秦毅朗聲一笑,目光中透著讚許,“有淺野氏加入,此戰我軍必勝!”
這時,毛利元就忍不住問道:“淺野氏此次能出多少兵馬?”
淺野光清挺直腰板,沉聲道:“我淺野氏可出一萬精銳!”
“一萬精銳!”毛利隆元聞言,臉上頓時露出喜色,“如此一來,我軍總兵力便增至六萬,勝算大增!”
在如此緊要關頭,每增加一份力量都顯得彌足珍貴。
正當眾人為淺野氏的加入感到振奮時,張黑娃悄然走到秦毅身旁,低聲稟報道:“王爺,黃千戶的東西到了。”
秦毅眼中閃過一絲笑意,微微點頭:“很好。”
此時窗外,鵝毛大雪依舊紛紛揚揚地飄落,天地間一片蒼茫。
秦毅看向眾人,語氣堅定:“等雪停了,我們便出發。”
天守閣內,眾人神情肅穆,心中卻燃起熊熊鬥誌。
一場決定倭國命運的大戰,即將拉開帷幕。
……
數日後,天空終於放晴,久違的陽光灑在大地上。
由大越軍、毛利軍、淺野軍組成的六萬盟軍集結完畢,浩浩蕩蕩地向京都進發。
蜿蜒曲折的山道上,軍隊如一條巨龍般蜿蜒前行,旌旗招展,刀槍如林,一眼望不到盡頭。
與此同時,平忠盛將天皇一族遷往江戶城,自己則與大陰陽師安倍吉昌留在京都,誓死督戰。
東山道、南海道、東海道、山陽道四路大軍也已集結完畢,京都城外大軍雲集,軍帳連綿不絕,仿佛一片鋼鐵森林,氣勢磅礴。
經過數日行軍,盟軍終於抵達京都城下。
秦毅在毛利元就、淺野光清、鄧子龍、秦猛虎、李金城等將領的簇擁下,登上一處高地,遠眺京都。
京都作為倭國的都城,防禦體係堪稱全國之最。然而,其防禦方式與大越截然不同。
城牆僅高一丈餘,約三米多,顯得低矮簡陋,甚至連華夏的一座縣城都不如。
倭國為節省人力物力,主要依賴山地與河流等天然屏障作為防禦。
眼前的京都城便是如此——依山而建,坐落於高地之上,四麵環山,地勢險要,自然地形為其提供了得天獨厚的防禦優勢。
在南麵的開闊地帶,京都城修建了內外兩道城牆和三條護城河。
護城河之間間隔較遠,地勢坑窪不平,使得投石機等大型攻城器械難以施展,為攻城增添了極大的難度。
城池周圍,幕府兵的軍營連綿不絕,繪有平氏家徽“揚羽蝶”的數萬白色旗幟在冷風中獵獵作響,宛如一片旗海。
他們緊密拱衛在京都城周圍,如同一道堅不可摧的銅牆鐵壁。
(希望各位讀者大大多評論,多催更,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