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章 戰爭之王!
搬空國庫:帶著小姨子去戍邊 作者:小鍋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名普通弓箭手,若要在百步之內,精準射中敵軍鎧甲的縫隙,能有幾人做到?況且,培養一名弓箭手又需要多少年?”
秦毅目光深邃,望向袁左宗。
袁左宗微微躬身,恭敬答道:“迴王爺,培養一名弓箭手,少則一兩年,多則五六年。至於射中鎧甲縫隙,那更是百裏挑一,非天賦異稟者難以做到。”
秦毅點點頭,眼中閃過一絲思索,接著問道:“那你可知,培養一名鳥銃手需要多久嗎?”
他頓了頓,伸出一根手指:“隻需一個月!”
“這麽短?”
眾人聞言全都一臉驚訝。
秦毅繼續道:“雖說鳥銃裝填費時,射程也不及弓箭,但其威力巨大,足以射穿鎧甲。更重要的是,訓練時間短,隻要鳥銃充足,很快便能組建一支強大的隊伍。”
“而且,若能采用三段式射擊法,便能大大彌補射擊間隔的不足。”秦毅繼續說道,隨即詳細解釋了三段式射擊法的原理。
“所謂三段射擊法,便是將火槍手分為三組,每組三人,輪流射擊與裝填,以此保持火力的持續性。”
“王爺,我有一問。”黃月英微微蹙眉,眼中帶著一絲憂慮,“火器最怕雨天與潮濕,若遇此等天氣,鳥銃豈不是成了廢鐵?到那時,鳥銃手豈不成了砧板上的魚肉,任人宰割?”
她的話音剛落,袁左宗也點頭附和:“確實如此,若鳥銃失靈,士兵們將毫無還手之力。”
眾人的目光齊刷刷地投向秦毅,眼中滿是擔憂。
作為未來“神機營”的頭領,楊石頭更是眉頭緊鎖,心中忐忑不安。
“這個問題提得好。鳥銃確實有這個致命的弱點。”
秦毅緩緩點頭,表情有些凝重。
在他那個世界的曆史上,明末薩爾滸之戰中,明軍正是因為突降大霧,點燃鬆枝照明,結果暴露在後金軍的弓箭之下,損失慘重。
再加上鳥銃所用的黑色火藥懼濕,雨後初晴時根本無法使用。後金軍趁勢進攻,步步緊逼,最終奪下了明軍的營寨。這一戰,正是鳥銃在惡劣環境下局限性的最好證明。
“如何才能解決這個問題?”
秦毅眉頭微皺,略一思索,眼中閃過一絲靈光,仿佛想到了什麽。
“刺刀!”
他低聲自語,隨即抬起頭,眼中滿是興奮,“對,就是刺刀!”
他越說越激動,仿佛已經看到了未來的戰場:“若在鳥銃上安裝刺刀,即便鳥銃受潮無法開槍,士兵們也能與敵人拚刺刀!而且,鳥銃本身的長度已有一米五,再加上刺刀,長度接近兩米,足以用來防禦。”
他站起身來,目光炯炯:“屆時,鳥銃手與刀盾手配合,攻守兼備,簡直是天衣無縫!”
秦毅的腦海中浮現出一幅畫麵:整齊的隊列中,士兵們手持裝有刺刀的鳥銃,迎著敵人的衝鋒,槍聲如雷,刺刀如林,敵人紛紛倒下。想到這裏,他的嘴角不禁微微上揚,眼中閃爍著自信的光芒。
他將這個想法詳細說給眾人聽後,眾人恍然大悟,紛紛點頭稱讚。
黃月英眼中閃過一絲欽佩,輕聲道:“王爺,此計甚妙!如此一來,鳥銃既可攻,亦可守,必能助我們橫掃倭寇。假以時日,定成無敵之師!”
“不錯!”
秦毅看著眾人,傲然道:“有了這些火器,我們將是未來戰爭的王者,華夏的輝煌,也終將由我們書寫!”
……
九月。
酷暑消散,秋風漸起,沿海的天空卻籠罩在一片陰霾之中。
正如秦毅預料的,倭寇果然開始侵擾沿海地區。
倭寇分成數十股,如蝗蟲般肆虐,先後登陸黃海、東海及東南海域的沿岸城鎮,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烽煙四起,百姓流離失所,哀嚎聲遍野,沿海的漁村和城鎮在倭寇的鐵蹄下化為一片焦土。
東南沿海一帶有戚繼光坐鎮指揮。
他運籌帷幄,率領將士奮勇殺敵,倭寇聞風喪膽,屢戰屢敗,毫無還手之力。
每一次交鋒,戚家軍的旗幟都在硝煙中高高飄揚,仿佛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守護著這片土地。
然而,東海海岸的局勢卻異常嚴峻。
鄧子龍雖竭力守護東海水師,使艦隊在倭寇的頻繁騷擾下未遭更大損失,但青州總兵張有福剿倭不力,導致青州及周邊府縣倭寇橫行,百姓生靈塗炭,損失極為慘重。
更令人震驚的是,張有福本人竟在指揮作戰時被倭人忍者刺殺,身受重傷。如今,青州的指揮權由副總兵李海代為執掌,但局勢依舊岌岌可危。
麵對如此危局,秦毅不得不緊急調派韓超、韓玉率領萬餘精兵前往增援。
然而,令人始料未及的是,韓超、韓玉剛抵達青州便陷入倭寇的埋伏。
夜色如墨,山林間殺聲震天,箭矢如雨,火光映紅了半邊天空。
經過一番激戰,韓超、韓玉的部隊幾乎全軍覆沒,戰況慘烈,消息傳迴,朝野震動。
“王爺,此事必有蹊蹺!”
秦毅的書房內,燭光搖曳,映照出上官璃月冷峻的麵容。她生得一張娃娃臉,眉眼如畫,嬌俏可愛,但此刻卻冷若冰霜。
“經過奴家這些時日的調查,襲擊王爺的那些倭人忍者,也全都來自青州。那裏,恐怕就是他們的巢穴!”
秦毅坐在書案後,手中握著一卷戰報,眉頭緊鎖。
“青州若真有倭寇的巢穴,那便是我們心腹大患。若不除掉這個毒瘤,後方不穩,如何對付服部黑川?”
“奴家已加派人手,定會盡快查清倭人在青州的巢穴,絕不容他們繼續猖狂!”
上官璃月走上前來給秦毅續上茶湯,語氣堅定地道。
這時,一旁的柳媚兒輕啟朱唇,緩緩道:“王爺,倭國忍者擅長刺殺、偵查,神出鬼沒,我們是否也該建立一支類似的隊伍,以牙還牙?”
柳媚兒身姿婀娜,一襲紅裙勾勒出曼妙的曲線,眉眼間盡是魅惑與風情,仿佛一朵盛放的牡丹,豔麗而危險。
秦毅目光深邃,望向袁左宗。
袁左宗微微躬身,恭敬答道:“迴王爺,培養一名弓箭手,少則一兩年,多則五六年。至於射中鎧甲縫隙,那更是百裏挑一,非天賦異稟者難以做到。”
秦毅點點頭,眼中閃過一絲思索,接著問道:“那你可知,培養一名鳥銃手需要多久嗎?”
他頓了頓,伸出一根手指:“隻需一個月!”
“這麽短?”
眾人聞言全都一臉驚訝。
秦毅繼續道:“雖說鳥銃裝填費時,射程也不及弓箭,但其威力巨大,足以射穿鎧甲。更重要的是,訓練時間短,隻要鳥銃充足,很快便能組建一支強大的隊伍。”
“而且,若能采用三段式射擊法,便能大大彌補射擊間隔的不足。”秦毅繼續說道,隨即詳細解釋了三段式射擊法的原理。
“所謂三段射擊法,便是將火槍手分為三組,每組三人,輪流射擊與裝填,以此保持火力的持續性。”
“王爺,我有一問。”黃月英微微蹙眉,眼中帶著一絲憂慮,“火器最怕雨天與潮濕,若遇此等天氣,鳥銃豈不是成了廢鐵?到那時,鳥銃手豈不成了砧板上的魚肉,任人宰割?”
她的話音剛落,袁左宗也點頭附和:“確實如此,若鳥銃失靈,士兵們將毫無還手之力。”
眾人的目光齊刷刷地投向秦毅,眼中滿是擔憂。
作為未來“神機營”的頭領,楊石頭更是眉頭緊鎖,心中忐忑不安。
“這個問題提得好。鳥銃確實有這個致命的弱點。”
秦毅緩緩點頭,表情有些凝重。
在他那個世界的曆史上,明末薩爾滸之戰中,明軍正是因為突降大霧,點燃鬆枝照明,結果暴露在後金軍的弓箭之下,損失慘重。
再加上鳥銃所用的黑色火藥懼濕,雨後初晴時根本無法使用。後金軍趁勢進攻,步步緊逼,最終奪下了明軍的營寨。這一戰,正是鳥銃在惡劣環境下局限性的最好證明。
“如何才能解決這個問題?”
秦毅眉頭微皺,略一思索,眼中閃過一絲靈光,仿佛想到了什麽。
“刺刀!”
他低聲自語,隨即抬起頭,眼中滿是興奮,“對,就是刺刀!”
他越說越激動,仿佛已經看到了未來的戰場:“若在鳥銃上安裝刺刀,即便鳥銃受潮無法開槍,士兵們也能與敵人拚刺刀!而且,鳥銃本身的長度已有一米五,再加上刺刀,長度接近兩米,足以用來防禦。”
他站起身來,目光炯炯:“屆時,鳥銃手與刀盾手配合,攻守兼備,簡直是天衣無縫!”
秦毅的腦海中浮現出一幅畫麵:整齊的隊列中,士兵們手持裝有刺刀的鳥銃,迎著敵人的衝鋒,槍聲如雷,刺刀如林,敵人紛紛倒下。想到這裏,他的嘴角不禁微微上揚,眼中閃爍著自信的光芒。
他將這個想法詳細說給眾人聽後,眾人恍然大悟,紛紛點頭稱讚。
黃月英眼中閃過一絲欽佩,輕聲道:“王爺,此計甚妙!如此一來,鳥銃既可攻,亦可守,必能助我們橫掃倭寇。假以時日,定成無敵之師!”
“不錯!”
秦毅看著眾人,傲然道:“有了這些火器,我們將是未來戰爭的王者,華夏的輝煌,也終將由我們書寫!”
……
九月。
酷暑消散,秋風漸起,沿海的天空卻籠罩在一片陰霾之中。
正如秦毅預料的,倭寇果然開始侵擾沿海地區。
倭寇分成數十股,如蝗蟲般肆虐,先後登陸黃海、東海及東南海域的沿岸城鎮,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烽煙四起,百姓流離失所,哀嚎聲遍野,沿海的漁村和城鎮在倭寇的鐵蹄下化為一片焦土。
東南沿海一帶有戚繼光坐鎮指揮。
他運籌帷幄,率領將士奮勇殺敵,倭寇聞風喪膽,屢戰屢敗,毫無還手之力。
每一次交鋒,戚家軍的旗幟都在硝煙中高高飄揚,仿佛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守護著這片土地。
然而,東海海岸的局勢卻異常嚴峻。
鄧子龍雖竭力守護東海水師,使艦隊在倭寇的頻繁騷擾下未遭更大損失,但青州總兵張有福剿倭不力,導致青州及周邊府縣倭寇橫行,百姓生靈塗炭,損失極為慘重。
更令人震驚的是,張有福本人竟在指揮作戰時被倭人忍者刺殺,身受重傷。如今,青州的指揮權由副總兵李海代為執掌,但局勢依舊岌岌可危。
麵對如此危局,秦毅不得不緊急調派韓超、韓玉率領萬餘精兵前往增援。
然而,令人始料未及的是,韓超、韓玉剛抵達青州便陷入倭寇的埋伏。
夜色如墨,山林間殺聲震天,箭矢如雨,火光映紅了半邊天空。
經過一番激戰,韓超、韓玉的部隊幾乎全軍覆沒,戰況慘烈,消息傳迴,朝野震動。
“王爺,此事必有蹊蹺!”
秦毅的書房內,燭光搖曳,映照出上官璃月冷峻的麵容。她生得一張娃娃臉,眉眼如畫,嬌俏可愛,但此刻卻冷若冰霜。
“經過奴家這些時日的調查,襲擊王爺的那些倭人忍者,也全都來自青州。那裏,恐怕就是他們的巢穴!”
秦毅坐在書案後,手中握著一卷戰報,眉頭緊鎖。
“青州若真有倭寇的巢穴,那便是我們心腹大患。若不除掉這個毒瘤,後方不穩,如何對付服部黑川?”
“奴家已加派人手,定會盡快查清倭人在青州的巢穴,絕不容他們繼續猖狂!”
上官璃月走上前來給秦毅續上茶湯,語氣堅定地道。
這時,一旁的柳媚兒輕啟朱唇,緩緩道:“王爺,倭國忍者擅長刺殺、偵查,神出鬼沒,我們是否也該建立一支類似的隊伍,以牙還牙?”
柳媚兒身姿婀娜,一襲紅裙勾勒出曼妙的曲線,眉眼間盡是魅惑與風情,仿佛一朵盛放的牡丹,豔麗而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