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章 改道而行 守株待兔
搬空國庫:帶著小姨子去戍邊 作者:小鍋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嘚嘚嘚!”
突如其來的馬蹄聲,瞬間打破了周圍的沉寂,讓原本有些昏昏欲睡的車夫和護衛們一下子變得精神緊繃起來。
他們紛紛抬起頭,瞪大雙眼朝著馬蹄聲傳來的方向望去,透過雨幕,就見二三百名護國軍騎兵向他們追來。
看到這些護國軍士卒,車隊眾人交換了一下眼神,全都一臉警惕。
等這隊騎兵來到近前,立即將車隊包圍了起來。
“你們誰是管事的!”
帶著鬥笠身披蓑衣的護國軍百戶楊石頭,仔細打量著商隊眾人問道:
“官爺,小的是商隊管事,不知官爺有何吩咐!”
一名頭戴鬥笠身材高大的中年人,跳下車來,快步向楊石頭迎上來滿臉堆笑地拱手道。
楊石頭上下打量對方一眼,問:“你們從哪裏來,到哪裏去?”
“官爺,我們是做布匹生意的,從海州來運貨物去京城。”
管事說著掏出路引遞到楊石頭手中。
楊石頭一邊看路引,一邊用餘光打量車隊中的幾輛馬車。
其中一輛馬車上,車簾掀開一角,有人正悄悄打量外麵。
見楊石頭看來,立刻放下了車簾。
這次,楊石頭隨秦毅南下作戰,因功升了百戶,他弟弟楊閏土也跟隨他參軍,此時已是小旗。
“官爺,這是小的一點心意。這下雨天,各位軍爺都辛苦,拿去喝杯熱茶吧!”
管事從懷中掏出一袋碎銀子遞給楊石頭,臉上滿是討好之色。
楊石頭看了一眼錢袋,伸手接過然後掂了掂重量,便將銀子揣入袖中。
“你們沒有攜帶什麽違禁物品吧?”
楊石頭將路引交還管事,看了看車隊問道。
“官爺,我們都是本分商家,絕不會做那違法勾當!”
管事信誓旦旦。
“你們這一路上可曾遇見過形跡可疑之人?”
楊石頭目光如炬,緊緊地盯著麵前誠惶誠恐的管事。
管事趕忙搖頭,惶恐地答道:“迴官爺,小的們一路行來,未曾遇到可疑之人!”
楊石頭冷哼一聲,接著道:“前方設有重重關卡,盤查甚嚴,每一個過往行人、車輛皆需接受細致檢查。若是讓那些軍爺發現了什麽不妥之處,到時候可有你們好受的!”
說罷,他還故意揚了揚手中的鞭子。
“多謝官爺提點!小的們一定小心謹慎,絕不給官爺添麻煩!”
那管事一邊說著,一邊忙不迭地再次掏出銀子,恭恭敬敬地遞到楊石頭跟前。
楊石頭見狀,嘴角微微上揚。
他伸手接過銀子,然後滿意地點點頭,對著身後的一眾手下大手一揮:“走!”隨後便帶著眾人揚長而去。
待楊石頭等人漸行漸遠,直至消失在視線之中,那管事方才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緊接著,他朝著楊石頭離去的方向狠狠地啐了一口唾沫,低聲咒罵起來:“呸!這群挨千刀的護國軍,平日裏口口聲聲宣稱與民秋毫無犯,到頭來還不是一樣的巧取豪奪、吃拿卡要!簡直就是一群披著羊皮的狼!”
罵完之後,管事稍稍平複了一下心情,然後深一腳淺一腳地快步走到一輛裝飾華麗的馬車前,將剛才楊石頭所說的話原原本本地向車內之人複述了一遍。
車內之人聽完之後,沉默片刻,緩緩開口:“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既然如此,咱們還是速速改道而行吧,以免節外生枝。”
管事領命而去,迅速傳達改道的指令。於是乎,整個車隊掉轉車頭往迴走,向另一條路走去。
此刻,天空中的雨幕愈發厚重,密集的雨滴如同斷了線的珍珠般不斷灑落。
豆大的雨點砸落在地麵上,濺起一片片水花,發出劈裏啪啦的聲響。
整個世界仿佛都被這傾盆大雨所籠罩,視線變得模糊不清。
車隊艱難地前行著,車輪在泥濘的道路上滾動,留下一道道深深淺淺的車轍印。
大約行進了小半個時辰之後,前方不遠處出現一間小客棧。
遠遠望去,這座所謂的客棧不過是由幾間稍微大一些的茅草屋拚湊而成。盡管如此簡陋,但對於已經疲憊不堪的人們來說,卻宛如沙漠中的綠洲一般令人感到欣喜若狂。
此時正值中午時分,客棧的廚房裏正升騰著縷縷白色的煙霧,緩緩飄散到空中。
這些煙霧與清新的空氣相互交融,使得周圍彌漫著一股濃鬱的飯菜香氣。
車隊裏的眾人經過長時間的奔波勞累,如今個個都是又累又餓。
當他們望見前方的客棧,嗅到空氣裏飯菜的香味時,臉上紛紛露出難以掩飾的喜悅之色。一雙雙眼睛不約而同地朝著車隊中央位置的那輛馬車看去,似乎在等待著什麽指示。
就在這時,從那輛馬車裏傳出一個略帶蒼老但卻沉穩有力的聲音:“大家在此稍作歇息,再繼續趕路吧!”
聽到這個聲音,無論是駕車的車夫還是負責護衛安全的武士們,全都喜出望外,迫不及待地驅趕著馬匹和車輛向著客棧快速駛去。
而客棧門口的夥計一見到有客人前來,臉上立刻堆滿了熱情的笑容,一邊高聲唿喊著:“各位客官,快快有請!”一邊忙不迭地迎上前去。
商隊人太多。
車夫和一些護衛被安排在茅草屋旁邊的草棚下避雨休息,幾名夥計給他們端來了熱水,臉帕。
而管事則與幾名親衛,陪著從車上下來的兩名男子進了主屋。
兩名男子一個是中年人,另一個是老年人,兩人的身份顯然十分尊貴,護衛們給兩人撐著傘,對其十分恭敬,
主屋破敗不堪。
屋頂似乎有些搖搖欲墜,牆壁上布滿了斑駁的痕跡和裂痕,仿佛隨時都會倒塌一般。
走進屋內,可以看到四張陳舊的桌子隨意地擺放著,其中三張桌子空著,隻有角落裏那張桌子有一男一女兩位客人。
男子身著一襲黑色長袍,麵容冷峻;女子則戴著白色帷帽,身穿灰色道袍。
二人麵前各放著一杯熱氣騰騰的茶,正悠然自得地品味著。
突如其來的馬蹄聲,瞬間打破了周圍的沉寂,讓原本有些昏昏欲睡的車夫和護衛們一下子變得精神緊繃起來。
他們紛紛抬起頭,瞪大雙眼朝著馬蹄聲傳來的方向望去,透過雨幕,就見二三百名護國軍騎兵向他們追來。
看到這些護國軍士卒,車隊眾人交換了一下眼神,全都一臉警惕。
等這隊騎兵來到近前,立即將車隊包圍了起來。
“你們誰是管事的!”
帶著鬥笠身披蓑衣的護國軍百戶楊石頭,仔細打量著商隊眾人問道:
“官爺,小的是商隊管事,不知官爺有何吩咐!”
一名頭戴鬥笠身材高大的中年人,跳下車來,快步向楊石頭迎上來滿臉堆笑地拱手道。
楊石頭上下打量對方一眼,問:“你們從哪裏來,到哪裏去?”
“官爺,我們是做布匹生意的,從海州來運貨物去京城。”
管事說著掏出路引遞到楊石頭手中。
楊石頭一邊看路引,一邊用餘光打量車隊中的幾輛馬車。
其中一輛馬車上,車簾掀開一角,有人正悄悄打量外麵。
見楊石頭看來,立刻放下了車簾。
這次,楊石頭隨秦毅南下作戰,因功升了百戶,他弟弟楊閏土也跟隨他參軍,此時已是小旗。
“官爺,這是小的一點心意。這下雨天,各位軍爺都辛苦,拿去喝杯熱茶吧!”
管事從懷中掏出一袋碎銀子遞給楊石頭,臉上滿是討好之色。
楊石頭看了一眼錢袋,伸手接過然後掂了掂重量,便將銀子揣入袖中。
“你們沒有攜帶什麽違禁物品吧?”
楊石頭將路引交還管事,看了看車隊問道。
“官爺,我們都是本分商家,絕不會做那違法勾當!”
管事信誓旦旦。
“你們這一路上可曾遇見過形跡可疑之人?”
楊石頭目光如炬,緊緊地盯著麵前誠惶誠恐的管事。
管事趕忙搖頭,惶恐地答道:“迴官爺,小的們一路行來,未曾遇到可疑之人!”
楊石頭冷哼一聲,接著道:“前方設有重重關卡,盤查甚嚴,每一個過往行人、車輛皆需接受細致檢查。若是讓那些軍爺發現了什麽不妥之處,到時候可有你們好受的!”
說罷,他還故意揚了揚手中的鞭子。
“多謝官爺提點!小的們一定小心謹慎,絕不給官爺添麻煩!”
那管事一邊說著,一邊忙不迭地再次掏出銀子,恭恭敬敬地遞到楊石頭跟前。
楊石頭見狀,嘴角微微上揚。
他伸手接過銀子,然後滿意地點點頭,對著身後的一眾手下大手一揮:“走!”隨後便帶著眾人揚長而去。
待楊石頭等人漸行漸遠,直至消失在視線之中,那管事方才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緊接著,他朝著楊石頭離去的方向狠狠地啐了一口唾沫,低聲咒罵起來:“呸!這群挨千刀的護國軍,平日裏口口聲聲宣稱與民秋毫無犯,到頭來還不是一樣的巧取豪奪、吃拿卡要!簡直就是一群披著羊皮的狼!”
罵完之後,管事稍稍平複了一下心情,然後深一腳淺一腳地快步走到一輛裝飾華麗的馬車前,將剛才楊石頭所說的話原原本本地向車內之人複述了一遍。
車內之人聽完之後,沉默片刻,緩緩開口:“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既然如此,咱們還是速速改道而行吧,以免節外生枝。”
管事領命而去,迅速傳達改道的指令。於是乎,整個車隊掉轉車頭往迴走,向另一條路走去。
此刻,天空中的雨幕愈發厚重,密集的雨滴如同斷了線的珍珠般不斷灑落。
豆大的雨點砸落在地麵上,濺起一片片水花,發出劈裏啪啦的聲響。
整個世界仿佛都被這傾盆大雨所籠罩,視線變得模糊不清。
車隊艱難地前行著,車輪在泥濘的道路上滾動,留下一道道深深淺淺的車轍印。
大約行進了小半個時辰之後,前方不遠處出現一間小客棧。
遠遠望去,這座所謂的客棧不過是由幾間稍微大一些的茅草屋拚湊而成。盡管如此簡陋,但對於已經疲憊不堪的人們來說,卻宛如沙漠中的綠洲一般令人感到欣喜若狂。
此時正值中午時分,客棧的廚房裏正升騰著縷縷白色的煙霧,緩緩飄散到空中。
這些煙霧與清新的空氣相互交融,使得周圍彌漫著一股濃鬱的飯菜香氣。
車隊裏的眾人經過長時間的奔波勞累,如今個個都是又累又餓。
當他們望見前方的客棧,嗅到空氣裏飯菜的香味時,臉上紛紛露出難以掩飾的喜悅之色。一雙雙眼睛不約而同地朝著車隊中央位置的那輛馬車看去,似乎在等待著什麽指示。
就在這時,從那輛馬車裏傳出一個略帶蒼老但卻沉穩有力的聲音:“大家在此稍作歇息,再繼續趕路吧!”
聽到這個聲音,無論是駕車的車夫還是負責護衛安全的武士們,全都喜出望外,迫不及待地驅趕著馬匹和車輛向著客棧快速駛去。
而客棧門口的夥計一見到有客人前來,臉上立刻堆滿了熱情的笑容,一邊高聲唿喊著:“各位客官,快快有請!”一邊忙不迭地迎上前去。
商隊人太多。
車夫和一些護衛被安排在茅草屋旁邊的草棚下避雨休息,幾名夥計給他們端來了熱水,臉帕。
而管事則與幾名親衛,陪著從車上下來的兩名男子進了主屋。
兩名男子一個是中年人,另一個是老年人,兩人的身份顯然十分尊貴,護衛們給兩人撐著傘,對其十分恭敬,
主屋破敗不堪。
屋頂似乎有些搖搖欲墜,牆壁上布滿了斑駁的痕跡和裂痕,仿佛隨時都會倒塌一般。
走進屋內,可以看到四張陳舊的桌子隨意地擺放著,其中三張桌子空著,隻有角落裏那張桌子有一男一女兩位客人。
男子身著一襲黑色長袍,麵容冷峻;女子則戴著白色帷帽,身穿灰色道袍。
二人麵前各放著一杯熱氣騰騰的茶,正悠然自得地品味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