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官家因何要推出《商社法》,重建商社製度?


    在過去的時代,是沒有後世嚴格意義上的公司的。


    第一個公司是荷蘭人玩出來的荷蘭東印度公司。


    它是社會分工化的開始。


    後來亞當斯密出版《國富論》,健全了社會分工體係的理論基礎。


    技術突破帶來的是生產力的提高,而分工體係化則是讓沒有思想的技術得到廣泛的利用。


    分工體係化裏最重要的組織載體就是公司。


    也就是趙寧推出的新商社模式,目前大宋糧儲、東京郵政都是屬於新商社模式,分工化、體係化、自負盈虧、登記、財務標準化。


    站在商社本身來看,分工化是可以提高效率。


    站在國家層麵看來,對原有的衙門進行商社改製,做自負盈虧,可以節省成本、提高效率,並且還可以相對透明化稅收。


    民間所有商社都要實行登記,就是為了更標準化地管理,包括稅收。


    而胡玉忠的商社有商社憑證,在商社局卻無登記記錄,這意味著稅務部門在收稅的時候,是不可能知道有這麽一家商社的。


    但它卻賺的盆滿缽滿。


    在過去的時代,地主老爺們想著利用瞞報田產來偷稅。


    現在這年頭,商業紅利來了,權貴們利用手裏的職權來瞞報。


    這就不僅僅隻是與金國建立利益鏈這麽簡單了。


    如果說剛才一直說的什麽停戰,為兩國民眾民生一類的話還停留在宏觀敘事層麵,那麽現在的走私茶葉、偷稅,就直接把這件事拉扯到具體事物層麵了。


    製度和律法是約束具體事物的,對於宏觀敘事無法做到合理的約束。


    例如,權貴階層損害民眾利益,這是宏觀敘事,你無法在任何一部分法律和製度裏找到如何去將這裏麵的“權貴階層”繩之以法的文獻。


    但是,當權貴階層裏某一個權貴老爺的商社偷稅、走私,這就迴到了具體事物裏,那就有法可依了。


    治理龐大的國家,是一定要做到有法可依的。


    顯然,今日朝堂這場辯論,從剛開始的宏大敘事,被高俅拉扯到具體事物裏來。


    這就聞到了要搞事情的味道。


    高俅這問題太過辛辣,詹大方一時間被問得有些心驚膽顫。


    搞得好像不願意開戰的人,都是在這裏麵賺了大錢似的。


    可偏偏這可能是真的。


    “胡玉忠偷稅、走私,那是他個人胡作非為,與我何幹?”詹大方說道。


    “那為何胡玉忠說是您詹禦史指使他去皇宮的呢?”


    “他無憑無據……”詹大方表麵依然淡定自若。


    高俅繼續說道:“陛下,現在看來,胡玉忠昨天傍晚上言之事,並非真心為國,而是於私……”


    他這麽一說,就等於堵住了這些人的嘴。


    “而且……”


    “而且什麽?”趙寧問道。


    “而且既然是於私,又牽涉到詹禦史,有沒有可能有更多的同黨呢?”


    “高俅!你血口噴人!”詹大方大怒。


    高俅瞥了一眼詹大方,說道:“詹禦史不要急,我就說可能與你有關,沒說一定有關,這不是還要有後續的查證嗎?若確實與您無關,您也沒有私下與金國有貿易,更沒有虛假登記商社、偷稅,那自然是清白的!陛下是聖明天子,怎會隨意出發清白之人?”


    “這……”


    高俅這一連串操作真是高層會議教科書級別的話術。


    一時間讓劉望先、王遷等人都啞口無言。


    諫院的人立刻就跳出來了。


    “陛下!高太尉所言極是!”說話的是諫院的李擢。


    之前因為洛陽案,李擢站出來幫李純佑他們說話,被抓住了把柄,趙寧赦免了他。


    其實從那個時候,趙寧就開始設防秦檜了。


    他既要用秦檜,也要防秦檜。


    李擢繼續說道:“陛下,商社牽涉到商社新法,亦牽涉到國庫稅政,眼下朝廷用度尤甚,若不嚴懲偷稅者,上行下效,豈非有崩壞之危?”


    “李卿可否將話說得再明白一些?”趙寧一臉疑惑的樣子。


    李擢說道:“此事牽涉甚大,詹禦史當配合朝廷調查!”


    “陛下!臣是冤枉的……”


    “詹卿莫慌,朕相信你是清白的,隻是協助朝廷做調查,沒問題吧?”


    “這……”


    “該不會是詹禦史真的有什麽吧?”高俅嘿嘿笑道。


    趙寧趕緊說道:“清者自清,詹卿不怕你們查。”


    “是……”


    接下來,就是一些陳詞濫調的事情了。


    早朝結束後,詹大方、王遷、劉望先這三人,還沒有來得及迴自己衙門,就被皇城司請過去喝茶。


    這件事立刻在官場上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因為這件事可能比想象中的要複雜得多。


    甚至可能牽涉到朝廷的派係鬥爭。


    且不說大宋朝廷的派係鬥爭正在複雜化,便說宋金夏的局勢,顯然也在往更加複雜的方向走。


    吳玠拿下府州後,大軍做了短暫的休整,他給郭浩留了一萬人馬,讓郭浩負責渡過黃河去接管對麵的府州。


    而他自己則率領剩餘的一萬多兵馬開始往太原府折返。


    到了五月初八的時候,吳玠接到了從太原傳來的急報:金軍到了太原城。


    接到這個消息後,吳玠不但不著急,反而改變了行軍方向。


    他往哪裏走?


    他打算去代州去一趟!


    沒錯,既然完顏撒離喝跑到太原了,那他就去代州。


    完顏撒離喝不知道折可求這麽快就完犢子了,自然不可能知道吳玠能從府州脫身出來去打他的代州。


    倒是五月初十,吳玠收複府州的捷報快馬加鞭放到了趙官家的桌案上。


    得知這個消息後,趙寧興奮地在文德殿來迴走了好半天。


    他腦瓜子飛快轉動起來。


    “虞允文迴來了嗎?”


    “虞允文應該已經南下,很快會到河北。”


    “讓他速速先走一趟府穀,去做考察,考察完迴京師,朕要關於長城外榷場一事跟他詳談。”


    “陛下,現在金軍圍困太原一事呢?”張叔夜問道。


    “吳玠都已經把府州拿下來了,還擔心金軍能在太原府做什麽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金軍圍城,重生宋欽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畫淩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畫淩煙並收藏金軍圍城,重生宋欽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