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畿路一共也就1138萬畝田,從這些宗室那裏就抄出了300萬畝。


    還有其他宗室呢?


    趙佶有32個兒子,後宮嬪妃143人。


    現在計算的這些親王,還隻是一部分,是有很多田的一部分,其他的年齡還太小,手裏有封田,但比起來數量不多。


    至於後宮嬪妃們,她們手裏不可能有田,但他們的家族就不一定了。


    在大宋,最常見的就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大宋的上層階級可不是你死我活。


    你死我活那是窮人們的生存法則,是因為窮,所以隻能拚命地爭搶。


    而有錢人,從小生下來,物資和金錢都是過剩的,根本不需要爭搶。


    有錢人有一部分是揮霍,有一部分則是保住家底。


    保住家底的最常見手段,就是聯姻合作,實現共贏。


    是可以共贏的,贏的都是有錢人。


    但這個世界的總體卻是零和遊戲,有人贏就一定有人輸。


    誰輸?


    隻能窮人輸。


    所以啊,這些有錢人,大多都是相互有聯係。


    這就造就了上層盤根錯節的局麵。


    所謂的牽一發而動全身,便是如此。


    宗室處於權貴階層的頂端,隻要一動宗室,必然會引起大震動。


    但現存的問題就是,權貴和有錢人,兼並了幾乎90%的土地,絕不僅僅隻是現在300萬畝這麽簡單。


    這300萬畝田,趙寧是要定了。


    為什麽?


    這還用問?當然是拿過來租出去,然後讓老百姓去種,緩和社會矛盾?


    這隻是其一。


    人類社會發展有一個規律。


    戰爭是永恆的,因為要掠奪資源。


    那如何加強國家的戰鬥實力?


    一句話:加強國有動員體係!


    例如當年的秦國,整個國家的一切為戰爭而生,就是一部戰爭機器,動員能力強悍得讓山東六國跪在地上喊爸爸。


    例如漢朝武帝時期,動員令一出,能調動40萬人拖著騾子帶著牛,跨越沙漠為衛青和霍去病送糧食。


    再例如唐朝征討高句麗。


    最典型的,還不是東方國家,而是西方國家。


    西方國家在農業時代,都是村級打架,為何一到工業時代,就能動員十幾萬、幾十萬的軍隊?


    例如拿破侖戰爭,各國投入正規軍總和都要超過一百萬了,到了一戰二戰,就更可怕,動不動幾百萬軍隊送上前線。


    為什麽到了那個時候,動員體係如此強悍?


    有人說是道路設施變強,更好運輸了。


    歐洲小國,能有多大的道路障礙?


    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民族意識的覺醒!


    歐洲國家動員力量增強,是在三十年戰爭之後,恰恰三十年戰爭就是歐洲國家概念形成的時候,民族意識覺醒的時期。


    一旦一個華夏普通民眾認識到,自己是中華的一份子,是這個大地的主人,那麽他對這個地方的歸屬感,將會暴增!


    這個時候,這個國家的凝聚力將會迅速增強。


    德意誌的曆史就是一個典型。


    問題迴到趙寧這裏,如何進一步增強大宋百姓對大宋的歸屬感?


    用儒家經典?


    老百姓可能都不讀儒家經典。


    儒家經典隻能增強讀書人對中原道統的認同感,卻無法有效凝聚老百姓。


    所以,需要民族這個概念。


    需要讓大宋百姓知道,自己是這片土地的主人,而不是地主老爺手裏的佃戶!


    如何成為這片土地的主人?


    掌握生產資料!


    這個時代的生產資料是什麽?


    田!


    所以,其實趙寧的土地改革,不僅僅是在緩和社會矛盾,而是在推動為民族覺醒打基礎。


    隻有大家都有了田,認為自己是這裏的主人了,下一步,再從意識形態上宣傳華夏民族這個概念。


    大家才會認同。


    畢竟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等大家都認同了,凝聚力變得非常強了,即便是在生產力有限的時代,要打金國,也是可以滅的。


    這是一盤大棋。


    這是要向大宋地主老爺們發起挑戰!


    這是一場戰爭,且比跟金軍打仗的難度可能還要高,卻不得不去做!


    這還隻是田產,宗室還有大量商業資產,例如房產,鐵礦、茶葉、鹽、絲綢等等。


    “高俅。”


    “臣在。”


    “你說朕應該如何處置朕的這些親兄弟?”


    高俅看著皇帝那張人畜無害的臉,愣了愣,立刻迴過神來:“官家乃是聖明仁德的有為之君,鄆王那是謀反首惡,既然首惡都賜死了,其餘人,臣倒是認為,抄家、流放即可,這樣天下人還會稱讚官家顧念親情。”


    趙寧笑了笑,說道:“高卿說得對。”


    如果此時秦檜在旁邊,就會知道,那些流放?怎麽可能!


    死定了!


    隻不過表麵上是流放,暗地裏是死。


    皇帝殺人,可以一怒人頭滾滾,但也可以看起來很仁慈,犯人卻忽然怪病暴斃。


    第二日,趙寧對這批參與鄆王謀反的親王給出了明確的處置方式。


    貶為庶人、抄家、流放到嶺南。


    嶺南是大宋朝政治犯的第二家鄉。


    這個結果一公布,眾人無不稱唿官家聖明。


    諸位親王也都鬆了一口氣,總算是撿迴了一條命,至於失去的,以後再想辦法拿迴來吧。


    很快就開始處置這些親王。


    例如景王,剛出東京城,在不遠處的樹林裏,才喝了口水,噎死了!


    例如濟王,不知道為什麽,運氣實在太差,據說是在路上拉屎,載糞坑裏淹死了。


    還有益王,在流放的路上走得好好的,突然感覺到自己無敵了,用頭撞地球,地球沒撞爛,把自己腦袋撞破。


    平原郡王就更誇張,生前愛搶人妻,據說在路上看見一悍婦,沒有控製住自己,被悍婦壓死了。


    至於祁王、莘王等等,都開始出現一係列意外。


    而趙寧則在宮裏聽王懷吉和高俅匯報最近抄家的賬目。


    僅僅是現在已經判了的親王,家裏抄出現錢一共抄出來1200萬貫。


    趙佶的眾多兒子,被一網打盡。


    死的死,廢的廢,除了一些年齡小的、沒有參與的,沒有動,凡是參與了鄆王案的,幾乎沒有好下場。


    這讓神宗的兒子們在家裏瑟瑟發抖。


    四月初六,趙寧召見了燕王、越王、和義郡王、永寧郡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金軍圍城,重生宋欽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畫淩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畫淩煙並收藏金軍圍城,重生宋欽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