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狀元率領義軍奮勇殺敵,一路破關斬將,殺到了豐鎮廳城郊!


    夜幕降臨,由於起事之前沒有詳細了解豐鎮廳內的情況,義軍們不敢輕舉妄動,決定在城外三四裏處的丹州營村安營紮寨。


    義軍兵臨城下,豐鎮廳同知章同嚇得如驚弓之鳥,渾身戰栗,不知所措。章同,這個利欲熏心的湖南長沙人,千裏迢迢從南方來到人生地不熟的北方,憑借其兄在清廷的權勢,當上了豐鎮廳同知。他到北方做官的目的,就是為了中飽私囊,搜刮民脂民膏,作威作福。


    章同上任後,展現出了極度的貪婪,想盡一切辦法斂財。他發明了“捉鬼”票這一陰險手段,通過無中生有的罪名來剝奪人們的財富。


    自從章同上任以來,他的貪婪本性便展露無遺,不遺餘力地斂財成為了他的首要目標。他創造了“捉鬼”票這一荒謬的手段,隨意給人定罪,然後進行無情的通緝和追捕。被抓捕的人被送往礦井,成為無償的苦力,他們的勞動成果卻被章同據為己有。


    那些在礦井中受傷的人,章同對他們的痛苦視而不見,拒絕給予任何醫療救治,讓他們在劇痛中慢慢死去。而有錢的人一旦被他抓住,就必須交出巨額的錢財來換取自己的性命。


    章同的暴虐行徑引起了一些人的奮起反抗,為了鎮壓這些反抗者,他發明了一種慘無人道的刑具——“好漢床”。任何人一旦被送上“好漢床”,都會經曆極度的痛苦,身體被折磨得筋斷骨碎,生命垂危。


    章同對革命黨人可謂恨之入骨,因為革命黨人要推翻他這種欺壓百姓的惡勢力,所以許多革命黨人被章同抓住後,被送上“好漢床”受盡折磨,最終慘死。豐鎮廳到處都是對章同的痛恨和呐喊!


    次日清晨,陽光灑下,義軍的旗幟在風中獵獵作響,將士們個個精神抖擻,準備繼續攻打豐鎮廳,捉拿章同。


    義軍將領王虎臣提議,讓小狀元先派出少量兵力,分別在城東、城南、城北三麵製造佯攻的假象,以此迷惑敵人。同時,再安排一支大部隊,任命一位幹將帶隊攻打正門。小狀元當機立斷,采納了王虎臣的建議,他明白此次戰鬥的關鍵在於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於是,他親自點將盧占魁,讓他帶隊攻打正中城門。


    盧占魁接令後,迅速率領隊伍如猛虎下山般衝向正門。守正門的敵人是前一天與義軍交戰後敗退的馬警,他們看到一個威猛的大漢手中高舉著鬼頭大刀,刀光閃爍間,人頭落地,頓時嚇得魂飛魄散。守城的兵卒中有人被流彈擊中,疼得大喊:“兄弟們,咱們快跑吧!”


    章同得知義軍已經攻入城中,正朝廳府衝來,他驚慌失措,不知道該往哪裏逃跑,如同喪家之犬般惶恐。就在這時,家丁帶他逃到了一個寡婦家的陰房,陰房裏擺放著一口紅木棺槨。望著這口紅木官槨,家丁靈機一動,突然將章同摁進了紅木棺槨裏。


    在紅木棺槨中躲藏的章同被兩名義軍搜查到了,當兩名義軍的砍刀架在他的脖子上準備往下切時,章同突然大喊他有很多金銀財寶。緊接著,他顫抖著摘下手臂上戴的兩個大金環:“隻要讓我活命,我還有金磚、金條和各種首飾,都給你們……”看著眼前的一堆金銀首飾,兩個義軍心動了。他們當初參加義軍隊伍,本就心懷私心,目的就是為了撈財,現在天上真的掉下了金銀財寶,哪有不要的道理。章同看出兩個義軍是貪財之人,便進一步許諾收買。兩名義軍拿到章同大量的金銀後,竟然甘願聽從章同的安排。


    隨後,章同讓兩名義軍幫忙暗中前往大同送信。


    大同鎮守陳希義接到豐鎮廳章同的求援,心情十分焦急。他深知豐鎮廳的重要性,如果被義軍占領,大同也將陷入危機。此時的大同也正遭受著義軍的騷擾,但這些義軍的實力較弱,他們的火力與陳希義的正規軍相比相差甚遠。攻打大同的義軍時打時停,無法形成有效的威脅。經過深思熟慮,陳希義決定立刻從大同調遣500名精銳步兵和150名騎兵前往豐鎮廳支援。他明白,時間緊迫,必須盡快行動,才能保住豐鎮廳。在這關鍵時刻,陳希義展現出了他的果斷和領導力,帶領著軍隊迅速出發。


    陳希義日夜兼程,不辭辛勞,隻為盡快抵達豐鎮廳,與義軍展開一場激烈的戰鬥。這場支援行動關係到大同的安危,也關係到無數人的生命和未來。陳希義和他的軍隊將全力以赴,為保衛家園而戰!


    陳希義的步兵和騎兵隊,都是經過嚴格訓練的精銳之師。他們身經百戰,每一個士兵都擁有著豐富的戰鬥經驗。當他們抵達豐鎮廳城下時,一股無形的威壓彌漫開來。


    這些士兵們的眼神中透露出堅定和果敢,他們的步伐整齊劃一,仿佛是一支無堅不摧的鋼鐵洪流。他們迅速擺開陣勢,黑洞洞的炮口對準城池,冰冷的長槍閃爍著寒光,鋒利的馬刀在陽光下閃耀著致命的光芒。一切都顯得那麽井然有序,隻待一聲令下,便可給予敵人致命一擊。


    然而,義軍們麵對突如其來的敵軍和強大的武器,心中不禁湧起一絲恐懼。盧占魁橫刀立馬,他的怒吼如同驚雷般在義軍隊伍中迴蕩:“有我大刀在,就有我兄弟在!”這一聲怒吼,仿佛點燃了義軍們心中的鬥誌,讓他們重新找迴了勇氣。


    敵軍的首輪火炮如狂風暴雨般席卷而來,瞬間在義軍隊伍中引發了一片哀嚎。炮彈的爆炸聲響徹雲霄,硝煙彌漫,破碎的肢體和鮮血四處飛濺。敵軍的戰馬趁機衝入城門,戰馬上的士兵們高舉著長刀,他們的眼神中充滿了殺意。每一次刀起刀落,都意味著有一個義軍的生命被剝奪。小狀元眼見局勢難以抵擋,當機立斷下達了撤退的命令。


    然而,盧占魁卻誓死反對,他的眼神中充滿了不甘和決絕。張占魁深知再這樣下去,義軍必將全軍覆沒,他無奈地下達了死命令,義軍必須撤出豐鎮廳。在這場生死較量中,每一個人都麵臨著巨大的考驗。他們或是為了信念而戰,或是為了生存而拚搏。戰爭的殘酷,讓人們深刻地體會到了和平的珍貴。


    在義軍撤退的道路上,清軍如餓狼般窮追不舍,絲毫不給義軍喘息的機會。義軍們早已疲憊不堪,但他們不敢有絲毫鬆懈,因為他們知道,一旦被清軍追上,就意味著死亡。


    斷後的義軍將領王虎臣身先士卒,他獨自一人擋住了清軍的追擊。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堅定和決絕,他知道,自己必須為義軍爭取更多的時間。


    王虎臣與一名敵將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刀槍對決。他的刀法猶如疾風驟雨,每一刀都帶著破釜沉舟的決心,刀光閃爍之處,仿佛有雷霆萬鈞之勢。而敵將的槍法也是登峰造極,每一槍都猶如毒蛇出洞,暗藏殺機,讓人避無可避。兩人你來我往,互不相讓,一時間難分勝負。


    戰場上的氣氛緊張到了極點,仿佛連空氣都凝固了。雙方的士兵們都屏住唿吸,緊張地看著這場生死較量。


    王虎臣身形高大威猛,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堅毅和果敢。他手握一把鋒利的大刀,刀法猶如疾風驟雨,每一刀都帶著破釜沉舟的決心。刀光閃爍之處,仿佛有雷霆萬鈞之勢,讓人不禁為之震撼。


    敵將身材魁梧,他手中的長槍猶如一條毒蛇,靈活而致命。每一槍都猶如毒蛇出洞,暗藏殺機,讓人避無可避。他的槍法登峰造極,每一個動作都精準而狠辣。


    兩人你來我往,互不相讓,一時間難分勝負。他們的身影在戰場上穿梭交錯,刀槍相碰的聲音響徹雲霄。王虎臣的刀法氣勢磅礴,如狂風般兇猛;敵將的槍法陰險狡詐,如毒蛇般詭異。他們的對決仿佛是一場生死較量,誰也不肯示弱。


    戰場上的氣氛緊張到了極點,仿佛連空氣都凝固了。雙方的士兵們都屏住唿吸,緊張地看著這場驚心動魄的戰鬥。他們知道,這場對決的勝負關係到整個戰局的走向。


    王虎臣大喝一聲,使出全力,一刀砍向敵將。敵將側身躲過,隨即刺出一槍,直取王虎臣的要害。王虎臣身形一閃,避開長槍,順勢又是一刀。兩人的攻擊越來越快,越來越猛,招式也越來越兇險。


    在激烈的對決中,王虎臣突然發現了敵將的破綻。他毫不猶豫地揮刀猛劈,敵將躲閃不及,被砍中了手臂。鮮血四濺,敵將的臉色變得蒼白,但他並沒有退縮,反而更加勇猛地攻擊。


    王虎臣身形矯健,猶如猛虎下山。他的每一次揮刀都幹淨利落,帶著必死的信念。敵人的攻擊在他麵前如同螳臂當車,被他輕易地化解。他的刀法越來越淩厲,如暴風驟雨般席卷著敵人。


    突然,敵將突然使出一招絕技。這一招來得太過兇猛,猶如閃電劃破長空。王虎臣措手不及,被刺中胸口。他慘叫一聲,卻並沒有倒下,而是死死地抱住敵將,與他一起滾下戰馬,倒在了血泊之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清末草原匪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漠北寒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漠北寒鷹並收藏清末草原匪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