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閔清從鹿郡郡城迴到富縣與柳長風等人會合時,齊州一事的消息通過報紙,飛快傳遍天下。

    經過商議,閔清決定就將齊州的青記總部,設立在富縣,逐步往北蠶食齊州,如今齊州以南大部分權貴被白霄刮了,沒有舊勢力的阻擋,簡直是個大好的發展機會。

    東州也是個好地方,東州世家不興,且糧食量大,價格比之內陸便宜不少,往來一賣,便可賺不少差價,加之東州風氣開放,她東行之路,可見識到了東州行商之多,隻是大都是個體行為,尚未形成有效整體的聯盟。

    便宜了青記。

    商會的能量,注定將在大周掀起波浪。

    然而路途有些遠,沒有護衛護行,隻怕一路上要吸引不少匪賊,需要好好謀劃。

    派雙胞胎兄弟快馬加鞭,一人去通知林子望,另一人去找芮文高掌櫃,讓他們各派人手和資金趕快入駐齊州,而柳長風帶著她的人一邊開始就近從湖州東州買進貨物,初步運作先一步搶占市場,另一邊聯合報社招募人手,在城外買的那一大塊空地上建立作坊。

    以山為背靠,建一個大型書坊。

    隨著報社越做越大,報紙雜誌書籍等等數量巨大,又有新興報社興起搶占資源,繼續與書坊合作導致成本越來越高,因此萬卷早在各分社中心點建立書坊,往往一個大型書坊,負責一個到兩個府郡的印刷,若是有水路可走,更可以負責整個州。

    如今齊州機會正好,正好可以富縣為跳板,向東齊蠶食。

    何況當下齊州流民眾多,意味著勞動力廉價,建立作坊消化部分流民,還可招攬身強立壯的成立護衛隊,如此減輕官府壓力,想來官府也多少會開些方便之門。

    比如公開拍賣房屋地契。

    閔清翻了翻手中厚厚一疊房屋地契,若是太平日子,這些黃金地段的房子可不便宜,四千兩銀子如何買的下來。

    起碼要三倍不止,還不一定買的到。

    閔清揚揚手中的紙,刻意問道:“韓管事,四千兩不是少數,管事是否該給我個交代。”

    管事兩字,語氣著重。

    韓小滿陪著臉嘿嘿一笑,心裏莫名有些發怵。

    咋一兩個月不見,這個小主君的氣勢更銳利了。

    她不知道的是,因為閔清,一個足有上千人的山寨被屠殺過半。

    不敢瞞著,韓小滿將自己的看法說了出來。

    幼時的富縣,尚還是繁榮的,行商來往,貨物流通之多,那些個房子因為地利之便,隨便一間就是天價。

    她就想,要是她有一個鋪子就好了。

    然而房價越來越貴,她空有想法而錢財不足,隻能幹看著它漲。

    天可憐見,讓那些富貴老爺們被殺頭了,沒了他們哄抬,以比正常價格低上四成的價買下那麽多房子,白送庫房四千兩。

    新來的縣官初來此地,人生地不熟,又尚未形成自己的勢力,韓小滿借著閔清的勢,瞅著機會第一個上前交好,一定程度上算是結了同盟。

    那張鹽引,隨著原先負責富縣供鹽的李東家被抄家,重被官府收迴,如今被縣官批給韓小滿一年資格,便是迴禮。

    但若是在富縣重現繁榮後,若是青記沒有展現出自己的實力,縣官沒有從中攝取到利益,那麽一年到期,便會被收迴。

    同樣,若是她沒給青記創造利益,那她現有的一切,也將被這個看似溫和的小主君收走。

    韓小滿是個明白人,因此她才會不隻完成閔清的要求,還格外為閔清帶來更多利益。

    韓小滿篤定道:“我見識過曾經繁榮一時的富縣,等齊州安定,富縣必定會重迴輝煌,到時候,既可高價賣出這些鋪子,也可自行經營。”

    閔清微微頷首,緊接著拋出下一個問題:“要價幾何?”

    韓小滿自信說道:“每一間鋪子,至少不低於三百兩。”

    一般縣城的鋪子也就一兩百兩左右,然而富縣地理位置之好,完全可以賣到三百兩到五百兩。

    閔清嗤笑一聲:“太低了,三百兩一賣,扣去成本,折個中,也就賺個一千兩,我青記還差這點錢嗎。且,你怎知富縣何時才能繁榮起來,萬一齊州一年內,兩年內定不了呢?”

    韓小滿一愣。

    一千兩,在這人的眼裏,一文不值。

    ……

    天下商人一個樣,無利不起早。

    隨著武侯率領的左武衛進入齊州地境,巡按白霄繼續北下查案,大周各地,早就觀望的行商們猶如嗅到腥味的貓,紛紛往正在重建的齊州趕來,瓜分利益。

    這些狐狸們,早在一生的摸爬滾打中,知曉什麽時候是最賺錢的。

    哪裏有需要,他們就去哪裏,而穩定的戰亂後,原有勢力重新洗牌,其中可瓜分的利益,便是最多的。

    青記和萬卷也沒落後,緊趕著擠進齊州。

    而富縣作為一個交通要地,率先承受這股衝擊,有從齊州往外去的,有要進齊州的。

    富縣重新成為貨物流通要地,每天都有行商帶著貨物來,亦有買了貨物去,城門口的人流絡繹不絕,街道上拖著貨物的牛馬車一輛挨著一輛,可見繁榮。

    而這些行商們,從進富縣起,或是從報紙上,或是從別人嘴裏,知道了一個消息,青記商會,聯合官府,委托韓寶記要舉辦一個什麽拍賣會。

    拍賣會地點,便定在一個叫韓寶記的雅樓裏,參與競拍的人身份地位不限,隻需繳納二兩白銀的參與費即可。

    拍賣會這天,韓記門前人聲鼎沸,圍觀者眾多,還好有一隊官兵負責維護秩序,總算無人敢不講規矩,強闖入內。

    有身份,或是有地位的人,也不會吝嗇區區二兩銀子,是否進入一探究竟,才是他們關心的問題。

    眾人不知道的是,今天過後,或是從不知曉,或是偶有聽過青記商會的行商們,因為今天記住了青記這個名字。

    而韓寶記拍賣,也因為開創了拍賣,開始登上大周舞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周女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否不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否不言並收藏大周女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