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當空,閔清等人剛離開官道之處,不過一會,一行十數個騎著駿馬的人奔騰至此。
為首一人身穿文人素袍,一隻木簪簡單挽起三千秀發隨風飄揚,白皙精致的皎皎麵容上,束著冠玉紫額帶又顯氣勢威嚴,好一個端重娘子。
微微錯開於她身後,左邊乃是一濃眉大眼,微有十五六歲的白袍小將,銀鱗白鎧加身,素手單提著一把寒氣逼人的偃月刀,頗是威風赫赫,隻是頸下胸脯微有隆起,卻是一位英姿颯爽的巾幗娘子。
右邊又是一星眸劍眉,微有十七八歲的黑袍小將,半身黑鎧護著心房,單提一柄鎏金長槍,在旭日下熠熠生輝,奪目的金光給他平添一分勇武之氣。
待見到地上那屍體亂橫的血腥場景,白袍小將手一揚,眾人紛紛慢下速度圍攏上來。
白袍小將利落的跳下馬,轉了一圈,拍手嘖嘖道:“我的個乖乖,那個娘子也忒兇悍了,五個人正麵對敵竟能全滅這夥人,也該這群匪賊倒黴,平日裏仗著人多有兵器,為非作歹禍害百姓,這迴可踢到鋼板了。”
黑袍小將策馬行到那被開瓢的胡須大漢身邊,槍頭一挑屍體,便知這人如何死的,不由在心中模擬出這一招,躍躍欲試道:“看來那雙胞胎兄弟的主君娘子是個厲害的,身手必是了得,就是不知使用的兵器又是何物,竟差點將此人斬為兩截!不知與吾比之如何?”
早已心中有數的文士娘子瞧著兩人關注點一如既往不知道跑哪去了,頓時氣不打一處來,無奈道:“兩個憨貨!你倆沒注意到,那雙胞胎口裏所說的主君娘子不再此處嗎?想必是從俘虜口中套出了潛林寨的事,若是那主君愣頭青一樣去打山寨,不說命是否保得住,我等計劃也會被破壞!趕緊上馬和大部隊匯合,午夜之時務必到位。”
兩將摸摸頭,想起此行任務,連忙上馬,一行人又向遠處奔去。
文士娘子為主,黑白兩將為輔,他們從渠縣率部三百步兵和一百城衛兵出發,奉皇命徹底清剿齊州各亂賊,以平羌人之亂。
而潛林寨作為齊州各有名山寨之一的匪寨,便是這次剿匪第一行,務必要殺個幹淨利落,讓各匪賊知曉天威不可冒犯,更要一鍋端了那些個與匪賊沆瀣一氣的貪官汙吏。
而為了不讓匪賊知曉,文士娘子打一開始便沒進入齊州,更是選擇從東州入境直抵潛林寨,務必打個措手不及。
誰知剛出了渠縣,便收到了一驚喜,遇到一行流民,其中那雙胞胎自稱有潛林寨匪人欲要襲殺他們,好在主君機智勇武反滅賊人,還俘虜了一些賊人派他去渠縣告官。
真是瞌睡來了送枕頭,文士娘子正愁無人帶路那潛林寨具體所在,眼下就有賊人送上門來,隻是擔心這是賊人奸計,一邊令人接手那些俘虜,一邊又趕來這裏,便是想探個究竟。
“天助我也!”
匯合眾人,文士娘子緊急下達了行軍路線,匆匆往潛林寨趕去。
……
夜深林靜,萬賴俱深。
閔清等人到了潛林寨邊界以後,閔清怕那寨主是個多疑之人,有明暗崗哨沿途把守,便沒有急著入寨,反而尋了一隱秘山洞搭火做飯,眾人在那歇息到半晚,這才準備潛入山寨一探。
正要上馬,閔清一頓,迴過頭笑吟吟突然問道:“進寨之路有幾條?”
瘦弱漢子李四不假思索道:“三條。”
馬三小心的望了閔清一眼,略有遲疑,咬牙道:“四條。”
李四一愣連忙改口道:“四條四條,小人口快說錯了。”
“嗯。”閔清一笑,抬手將寒寂戳進他胸口。
閔清瞟一眼馬三冷道:“我說過,隻要打探清這個山寨,安全下來便會放你們離去,但若是騙得我一句,別想著你等兄弟們來救你,我自會先送你去地下。”
馬三打個寒顫,點頭哈腰結巴道:“是是是,小人絕不敢騙大娘子!”
將馬留在山洞裏藏好,眾人換了黑衣便向潛林寨潛去。
潛林寨盤踞此地這麽多年,一是靠寨主林中的智計狠辣,二便是靠著地形之便。
潛林寨座落於深林之中一山峰的懸崖峭壁上,有林木掩蓋不好發覺,而明麵上的上山下山之路也僅有兩條,易守難攻。
實則還有第三條小路,這第三條小路確實隱蔽,常人難以發現,一旦發現也不會懷疑。
但也因此,林中也多了個心眼,他在其他兩條路上布置明哨,也不忘在此路上布置了鮮為人知的諸多手段,若是有人從這裏摸上來,勢必要吃個大虧!
而實際上,狡兔三窟,林中還有第四條退路,在山寨後少有人的一稍低懸崖處,那裏有天生天長的藤條鋪就的梯子,直達後方一山腰,這是他的秘密退路,山寨裏隻有幾個核心人物知曉。
靠著這梯子,林中躲過好幾劫,愣是沒被官府滅掉,每次剿匪後均能重整旗鼓,也因此,被道上尊稱潛林寨。
永遠抓不到的林中。
而馬三李四悄好知道此路。
李四知道是因為他的大哥李大是林中的得力幹將,為保弟弟小命,泄露給他知曉。
而馬三知道,純粹是因為馬三本身就是個怕死的,別看他人高馬壯,實則是個架子貨,因此當初一進潛林寨,第一次遇上官府來剿,心生害怕便偷藏起來跟著林中,這才發現此路,也逃過一劫。
而他打從閔清出爾反爾殺了胡須大漢一個迴馬槍,便知道這小娘子是同寨主一樣的人,對敵向來小心謹慎又狠辣果決,如此一人,若想在她手底下討得一條性命,隻得乖巧聽話,萬不能起賊心,否則其稍有懷疑,便是殺人不眨眼。
李四這人在山寨裏向來油嘴滑舌一肚子彎彎腸腸,出去打殺也是窩在後頭做樣子,瞧著軟弱實則最是陰險,騙過不少人,這會他又想故計重施,隻是馬三心底怵著閔清不敢賭,卻讓李四陰溝裏翻船了。
眾人此刻便站在這藤梯下。
為首一人身穿文人素袍,一隻木簪簡單挽起三千秀發隨風飄揚,白皙精致的皎皎麵容上,束著冠玉紫額帶又顯氣勢威嚴,好一個端重娘子。
微微錯開於她身後,左邊乃是一濃眉大眼,微有十五六歲的白袍小將,銀鱗白鎧加身,素手單提著一把寒氣逼人的偃月刀,頗是威風赫赫,隻是頸下胸脯微有隆起,卻是一位英姿颯爽的巾幗娘子。
右邊又是一星眸劍眉,微有十七八歲的黑袍小將,半身黑鎧護著心房,單提一柄鎏金長槍,在旭日下熠熠生輝,奪目的金光給他平添一分勇武之氣。
待見到地上那屍體亂橫的血腥場景,白袍小將手一揚,眾人紛紛慢下速度圍攏上來。
白袍小將利落的跳下馬,轉了一圈,拍手嘖嘖道:“我的個乖乖,那個娘子也忒兇悍了,五個人正麵對敵竟能全滅這夥人,也該這群匪賊倒黴,平日裏仗著人多有兵器,為非作歹禍害百姓,這迴可踢到鋼板了。”
黑袍小將策馬行到那被開瓢的胡須大漢身邊,槍頭一挑屍體,便知這人如何死的,不由在心中模擬出這一招,躍躍欲試道:“看來那雙胞胎兄弟的主君娘子是個厲害的,身手必是了得,就是不知使用的兵器又是何物,竟差點將此人斬為兩截!不知與吾比之如何?”
早已心中有數的文士娘子瞧著兩人關注點一如既往不知道跑哪去了,頓時氣不打一處來,無奈道:“兩個憨貨!你倆沒注意到,那雙胞胎口裏所說的主君娘子不再此處嗎?想必是從俘虜口中套出了潛林寨的事,若是那主君愣頭青一樣去打山寨,不說命是否保得住,我等計劃也會被破壞!趕緊上馬和大部隊匯合,午夜之時務必到位。”
兩將摸摸頭,想起此行任務,連忙上馬,一行人又向遠處奔去。
文士娘子為主,黑白兩將為輔,他們從渠縣率部三百步兵和一百城衛兵出發,奉皇命徹底清剿齊州各亂賊,以平羌人之亂。
而潛林寨作為齊州各有名山寨之一的匪寨,便是這次剿匪第一行,務必要殺個幹淨利落,讓各匪賊知曉天威不可冒犯,更要一鍋端了那些個與匪賊沆瀣一氣的貪官汙吏。
而為了不讓匪賊知曉,文士娘子打一開始便沒進入齊州,更是選擇從東州入境直抵潛林寨,務必打個措手不及。
誰知剛出了渠縣,便收到了一驚喜,遇到一行流民,其中那雙胞胎自稱有潛林寨匪人欲要襲殺他們,好在主君機智勇武反滅賊人,還俘虜了一些賊人派他去渠縣告官。
真是瞌睡來了送枕頭,文士娘子正愁無人帶路那潛林寨具體所在,眼下就有賊人送上門來,隻是擔心這是賊人奸計,一邊令人接手那些俘虜,一邊又趕來這裏,便是想探個究竟。
“天助我也!”
匯合眾人,文士娘子緊急下達了行軍路線,匆匆往潛林寨趕去。
……
夜深林靜,萬賴俱深。
閔清等人到了潛林寨邊界以後,閔清怕那寨主是個多疑之人,有明暗崗哨沿途把守,便沒有急著入寨,反而尋了一隱秘山洞搭火做飯,眾人在那歇息到半晚,這才準備潛入山寨一探。
正要上馬,閔清一頓,迴過頭笑吟吟突然問道:“進寨之路有幾條?”
瘦弱漢子李四不假思索道:“三條。”
馬三小心的望了閔清一眼,略有遲疑,咬牙道:“四條。”
李四一愣連忙改口道:“四條四條,小人口快說錯了。”
“嗯。”閔清一笑,抬手將寒寂戳進他胸口。
閔清瞟一眼馬三冷道:“我說過,隻要打探清這個山寨,安全下來便會放你們離去,但若是騙得我一句,別想著你等兄弟們來救你,我自會先送你去地下。”
馬三打個寒顫,點頭哈腰結巴道:“是是是,小人絕不敢騙大娘子!”
將馬留在山洞裏藏好,眾人換了黑衣便向潛林寨潛去。
潛林寨盤踞此地這麽多年,一是靠寨主林中的智計狠辣,二便是靠著地形之便。
潛林寨座落於深林之中一山峰的懸崖峭壁上,有林木掩蓋不好發覺,而明麵上的上山下山之路也僅有兩條,易守難攻。
實則還有第三條小路,這第三條小路確實隱蔽,常人難以發現,一旦發現也不會懷疑。
但也因此,林中也多了個心眼,他在其他兩條路上布置明哨,也不忘在此路上布置了鮮為人知的諸多手段,若是有人從這裏摸上來,勢必要吃個大虧!
而實際上,狡兔三窟,林中還有第四條退路,在山寨後少有人的一稍低懸崖處,那裏有天生天長的藤條鋪就的梯子,直達後方一山腰,這是他的秘密退路,山寨裏隻有幾個核心人物知曉。
靠著這梯子,林中躲過好幾劫,愣是沒被官府滅掉,每次剿匪後均能重整旗鼓,也因此,被道上尊稱潛林寨。
永遠抓不到的林中。
而馬三李四悄好知道此路。
李四知道是因為他的大哥李大是林中的得力幹將,為保弟弟小命,泄露給他知曉。
而馬三知道,純粹是因為馬三本身就是個怕死的,別看他人高馬壯,實則是個架子貨,因此當初一進潛林寨,第一次遇上官府來剿,心生害怕便偷藏起來跟著林中,這才發現此路,也逃過一劫。
而他打從閔清出爾反爾殺了胡須大漢一個迴馬槍,便知道這小娘子是同寨主一樣的人,對敵向來小心謹慎又狠辣果決,如此一人,若想在她手底下討得一條性命,隻得乖巧聽話,萬不能起賊心,否則其稍有懷疑,便是殺人不眨眼。
李四這人在山寨裏向來油嘴滑舌一肚子彎彎腸腸,出去打殺也是窩在後頭做樣子,瞧著軟弱實則最是陰險,騙過不少人,這會他又想故計重施,隻是馬三心底怵著閔清不敢賭,卻讓李四陰溝裏翻船了。
眾人此刻便站在這藤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