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完縣試放了榜,閔清並沒有閑下來,要忙的事情反而更多了。
放榜第二天,考生們按例要先拜恩師,閔清便起了個大早,和閔正兩人一起去了青山書院。
到了青山書院,眾人又是一番恭賀,閔清隻得和眾人寒暄幾句,所幸代院長左夫子也早早來到了書院,眾人這才放過閔清。
白玉柏自從之前消失後,聽說是去遠遊了,就一直由左夫子代管書院。
眾人跟著夫子先到了青山書院的夫子廟外麵,早有幾個小廝侍女在那等候。
夫子廟不是很大,此時門敞開著,正中央掛著個一人高的畫像,畫像上是一名身穿文人襦裙,樣貌普通的中年女性,麵容和藹又不失威嚴,其左手負於身後,右手持一大楷狼毫懸在半空中似是肆意書寫,端的是瀟灑,這便是青山書院的開院院長。
兩旁還掛有其他夫子的畫像,都是為青山書院鞠躬盡瘁到老的夫子,供奉在這裏,隻有祭祀和拜恩師才會打開,受學子們拜祭。
廟前的地上擺了一個大案桌,上麵有一香爐,青煙嫋嫋,在後些是些蒲團,眾人在侍女的引導下一個個跪上蒲團,閔清則被安排在第一個。
左夫子立於香案前按例說了一通祭文和謝師語,然後清唱三跪,學子們跟著唱聲跪拜三次,口中道“謝恩師”,隨後從第一個起上前敬香,此後小廝便從後往前收取眾人的拜恩帖,再上交給左夫子。
至此拜恩師才算結束。
左夫子扶起閔清,老懷甚慰道:“未曾想你小小年紀便有如此成就,也不負昔日院長收你入學。甚好,望你此後仕途平坦,直上青雲。”
他幾乎是看著這孩子一步一步成長的,未曾想平時低調的人竟內斂如此,深藏不露。
閔清躬身拜謝:“學生謝過夫子,也莫不敢忘書院的栽培。”
拜恩師過後,青書學院另一上了榜的學子為人熱情,或者說圓滑好拉攏人心,便向閔清何日相約去拜見縣官,晚上便可慶祝了。
以往都是由青陽的人做主,如今案首出自青山書院,青山終於能出一口氣,壓製一迴青陽了。
閔清對此自然沒有意見,她也不喜去作弄這些,何況她還有諸多要事需要辦妥。
至於宴會地點,最後果然定在登科樓,登科登科,這不可就是登科了嗎,合該在此慶祝。
到了拜縣官那日,閔清閔正兩人早早去了縣城,因為拜縣官需要帶束脩,兩人便逛了逛街,最後由閔清決定買個一般的文房四寶便可,不華麗也不太寒磣。
看看時間到了縣府,果然眾人已經等在門外,便由閔清這個案首率先呈上拜帖和束脩,等門房送進去不過一刻鍾,門房便出來帶領眾人往縣府後院走去。
縣府後院便是縣官的住處,眾人穿過前頭的府衙,便是一花園,再走一會便到了會客大廳。
白大人已經穿著常服坐在上首等著了。
白大人已經在祁冬縣連續當縣官兩屆了,六年不曾動過屁股下的位置。
祁冬縣並不富裕,隻是個中等偏下的縣城,作為有追求的官員來說,應當致力於往上再動一動,然而白大人並沒有為此奔波。
一是祁冬縣的科舉率並不算高,二是當今朝廷貪腐成風,白大人相比其他縣城的縣官,算得上一個清官,起碼沒有勞民傷財做些表麵功績,因此荷包空空,無法孝敬上司。
但是在縣裏,卻是頗受百姓們稱讚愛戴。
眾人列好隊伍,齊齊向白大人三作揖,白大人一揮手,笑著讓眾人起來,道:“諸位免禮,說不得以後咱們便是同僚了,到時還要諸位多多關照,共同進退啊。”
眾人人連道不敢不敢,白大人見此笑笑,又說了些場麵話,便讓眾人散去,隻留下本次縣試前三。
亞元便是之前閔清考試時,在她對麵的那個中年娘子郝一一,經魁則是另一名二十出頭的青年郎君楊明宇。
白大人上下打量一番閔清,嘖嘖感歎道:“不想我祁冬縣竟有如此運道,前頭出了個九歲案首,後頭又是一個不過十三的案首,果然是少年出英才呀,我等這般俗人是萬萬不能及。至於亞元和金奎,也是一朝苦讀有了結果,老夫便在這裏先祝賀三位,屆時青雲直上,金榜題名。”
白大人也是閱卷人之一,閩清的卷子便是他和學政兩人共同評定。
工科一卷,幾乎是無有差錯,文科策論不僅文章寫的文采斐然,論點論據更是針針見血,又有新意,隻是這字差了點火候,工整有餘卻靈氣不足,還需多多磨練。
三人聞言,連忙作揖謝過,眾人又閑聊了幾句,白大人轉了個彎便說道:“老夫還有政事在身,便不多留幾位了。”
說罷便起身離去,閔清三人連忙再躬身作揖送別白大人。
出了府衙,其餘人正等在外麵,便一起去了登科樓。
因為之前便有招唿,所以登科樓二樓早已收拾好了一片地方,供供他們把酒言歡,慶祝中榜。
一番場麵話後,各學子便開始成對閑聊對飲,所幸閔清言及自己不能飲酒,因此有一些的識趣學子,並不前來打擾她,然而總歸有一些人,不知哪來的愚蠢。
那經魁楊明宇帶著幾人,一同各端著一杯清酒,走向閔清說道:“恭喜閔娘子喜中案首,在下青陽書院楊明宇,久聞閔娘子才名,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是明宇不及,這便敬閔娘子一杯,日後我等在府學,還需彼此照顧。”
伸手不打笑臉人,閔清也是知曉這楊明宇一番事跡的,青陽書院的大師兄,家世尚好,為人自負狂妄,縣試之前信誓旦旦揚言此次案首非他莫屬,誰知這案首花落青山便不說,連個亞元都沒輪上。
端起茶杯,閔清裝作慚愧道:“清謝過郎君好意,隻是清著實從未飲酒,喝不得,便以茶代酒,同祝郎君一番。”
楊明宇嗤了一聲,沉下臉問道:“好歹楊某也是經魁,閔娘子就這般不給我等麵子嗎?就連這些同窗,閔娘子莫不是也看不起?否則就一杯酒而已,閔娘子竟也這般自高。”
麵子?閔清聽聞此言,不由失笑,反問迴去:“我不喝你的酒,便是不給你麵子,那郎君如此執著逼迫我喝酒,豈不也是在駁我的麵子?何況諸位同窗,是體諒我年齡尚小,便以君子之風對我,怎的經魁這般惡意揣測他人?”
“你……”楊明宇有些慍怒,區區案首又如何,大家都是秀才,沒什麽級別高低,若不是他發揮失常,又豈會錯失了這案首名次?
隻不過這話不能由他說出,楊明宇不著痕跡的望一眼身旁幾人,淡淡道:“閔娘子好口才,卻是我不該敬酒了。”
路人甲是楊明宇最忠心的小弟,從進書院起便一直跟著楊明宇,且楊明宇平時也對他有些照顧,因此頗為識趣的上前接過話題,譏諷道:“又怎會是楊經魁之錯,楊經魁何等人物大度不與你計較。依我看,是這閔娘子一朝成了案首,便得意忘形了。不過一個農家出身的小娘子,有幸得了案首又如何,小小年紀不知天高地厚,給你臉還不要臉了,這天下是世家的天下,沒有人幫襯,你便是案首,仍是要折戟沉沙!”
若是這閔清身份再高些,路人甲是萬不會這樣充當狗腿說案首的,隻是一來這人年輕,不一定以後也會進了府試,殊不知府試才是真正的大浪淘沙。
再者有楊明宇撐腰,他若是不合楊明宇心意,這去府州的盤纏和花銷他可負擔不起。
“哦~”閔清放下茶杯站起身來,啪啪啪的鼓起掌來,頓時吸引來了其他學子看過來的目光。
巡視一圈慢慢圍過來的學子,閔清似笑非笑看向楊明宇,笑道:“未曾想楊經魁和這位郎君,竟有如此明悟,好一個天下是世家的天下……”
話到此處,楊明宇突然一陣心驚肉跳,心裏慌慌的,還不待他思索過來,那邊閔清已經繼續說道。
閔清語氣突然一沉,秀眉一豎,喝道:“兩位郎君是想要謀反不成!”
雖是疑問之語,然而言語陳述而出,謀反二字,猶如平地起響雷,在眾人耳邊炸開,頓時一吸氣聲彼伏響起。
大周曆來言論還比較自由,皇家並不是不可討論的,然而謀反是重罪,罪責誅九族,若是被人聽到,少不得要去府衙走一遭,平時莫不敢說起。
此時這謀反一詞,在這公眾場所這般大聲斥責出來,怪不得人人倒吸一口涼氣,背部生寒。
閔清卻不給眾人有所反應,正所謂趁你病要你命,咄咄逼人道:“兩位郎君如此看不起我們寒門子弟,一言一語莫不是暗說我等沒有世家支持,便會折戟沉沙無出頭之日!哼,這大周科舉可是聖祖所製,是大周國法,何時由世家把持這科舉進官?未曾想兩位郎君竟有如此豺狼之心啊!各位同窗,清可說錯否?”
現場寒門子弟聽此亦是同意,若是國法不將國法,他們永無出人頭地,自然是希望公平科舉。
而權貴子弟,盡管心裏不愉,現在也不會當眾反駁,這閔清左右把話都給說滿,若是跳出來,說不得被冠上世家聯手之謀,也跟著這楊明宇一起倒黴。
也有看不慣這楊明宇平日裏高傲自大的,都暗爽還來不及,更加不會出聲。
楊明宇一顆心陡然沉下去,而那路人甲更是臉色煞白,冷汗直冒,哆哆嗦嗦道:“你……你血口噴人!我……我沒有,楊師兄……”
楊明宇也不愧能眾多人裏取得經魁,瞬間冷靜下來,截斷路人甲的話,退後一步高聲道:“人甲!你怎會有這般不臣之心?昔日我見你誠懇好學,便與你結交朋友一同進學,未曾想你竟私下裏如此,罔顧天恩浩蕩啊。”
說著便有些涕淚交加,以袖掩麵心痛道:“我楊明宇素來正直,忠心天子,如今路郎君你這般……哎,恕我恥與君為伍,今與爾恩斷義絕,日後各不相幹罷。”
真真是一副為好友不堪痛心疾首的懊悔痛苦。
不知情的人還真以為如此,便也附和一同討伐路人甲,曾和他有關係的都紛紛為了撇清關係,將他以往的不當之處,如倒豆子一般都抖出來。
路人甲震驚之餘,更是心涼無比,臉色灰白沒了朝氣:“楊經魁……你……”
他明明最開始是為的楊明宇啊,這出了事來,楊明宇竟然這般棄他如野草,不管他死活?!
今日這事已經在他身上打下印記,日後不管是進學還是為官,怕都是前途堪憂。
若是現場有人再歹毒些,說不得就得報官查辦,人證俱在,不死也要脫層皮。
他,可算是廢了。
閔清見這楊明宇竟如此機敏,自導自演一出好戲脫離關係,不由暗道一聲果然厲害。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再看那路人甲,雖然被她一擊打入深淵,但也是自作孽,不過逃了大的,這小的殺了也無用,還不如利用一番。
暗下裏對閔正打了個眼色,又看一眼路人甲,閔正嗤了一聲,頗不情願。
從人群裏走出,閔正長歎一聲,上前道:“在下青山書院閔正,對這位人甲郎君為人,我素來也有耳聞,為人憨厚勤勉,又有一顆赤子之心,今日說不定是心直口快了。常言道,人非聖人孰能無錯?”
人群裏的郝一一,出乎意料的也出聲道:“正是,諸位同窗也有犯錯之時,這位郎君亦是情有可原。”
微看一眼這不顯山露水的郝一一,閔清頷首,沒了那副疾曆聲色,溫和笑道:“二位說的是,這說錯話是常有的事,我這般一驚一乍,卻是對不住這位郎君了。”
二人一唱一和,不僅眾人訝異,路人甲也未曾想到這閔清這般容易放過她,心下大為感激,隻要這閔清不追究,便是表了個態,他人也不好再發作。
路人甲感激涕零,對著兩人躬身長作一揖,劫後餘生慚愧道:“人甲多謝閔案首和閔郎君,閔案首這般為人大度,實乃大才之人,卻是人甲慚愧,有眼不識金鑲玉。”楊明宇!他路人甲日後必定報此一仇!
本是劍弩拔張的一場禍事,又頃刻間這樣不動聲色的化去,眾人也是鬆了一口氣,暗讚這閔案首果然有一手,唯有楊明宇是怒不可揭,賠了他人又折兵,並且他的名聲,怕是也會有詬病了……
聽著周圍人小聲的稱讚,閔清上前扶起路人甲,眉眼彎彎道:“郎君赤誠,祝郎君日後忠君衛國,平步青雲。”
眾人見此,再度恢複常態,現場又是杯酒交錯,好不熱鬧。
倒是閔清身邊人又更多了些,言談之間多數推崇閔清,眾人說說笑笑一番,不知誰說到了那登科樓三樓神秘之人出的對聯,至今無人在此對出。
閔清心中一動,叫來小廝拿了紙筆,揮手寫下……
至此,閔清一名,從這小小的縣城開始為人樂道,逐步名揚天下。
全劇終。
end
(當然不可能啦哈哈哈^o^/)
放榜第二天,考生們按例要先拜恩師,閔清便起了個大早,和閔正兩人一起去了青山書院。
到了青山書院,眾人又是一番恭賀,閔清隻得和眾人寒暄幾句,所幸代院長左夫子也早早來到了書院,眾人這才放過閔清。
白玉柏自從之前消失後,聽說是去遠遊了,就一直由左夫子代管書院。
眾人跟著夫子先到了青山書院的夫子廟外麵,早有幾個小廝侍女在那等候。
夫子廟不是很大,此時門敞開著,正中央掛著個一人高的畫像,畫像上是一名身穿文人襦裙,樣貌普通的中年女性,麵容和藹又不失威嚴,其左手負於身後,右手持一大楷狼毫懸在半空中似是肆意書寫,端的是瀟灑,這便是青山書院的開院院長。
兩旁還掛有其他夫子的畫像,都是為青山書院鞠躬盡瘁到老的夫子,供奉在這裏,隻有祭祀和拜恩師才會打開,受學子們拜祭。
廟前的地上擺了一個大案桌,上麵有一香爐,青煙嫋嫋,在後些是些蒲團,眾人在侍女的引導下一個個跪上蒲團,閔清則被安排在第一個。
左夫子立於香案前按例說了一通祭文和謝師語,然後清唱三跪,學子們跟著唱聲跪拜三次,口中道“謝恩師”,隨後從第一個起上前敬香,此後小廝便從後往前收取眾人的拜恩帖,再上交給左夫子。
至此拜恩師才算結束。
左夫子扶起閔清,老懷甚慰道:“未曾想你小小年紀便有如此成就,也不負昔日院長收你入學。甚好,望你此後仕途平坦,直上青雲。”
他幾乎是看著這孩子一步一步成長的,未曾想平時低調的人竟內斂如此,深藏不露。
閔清躬身拜謝:“學生謝過夫子,也莫不敢忘書院的栽培。”
拜恩師過後,青書學院另一上了榜的學子為人熱情,或者說圓滑好拉攏人心,便向閔清何日相約去拜見縣官,晚上便可慶祝了。
以往都是由青陽的人做主,如今案首出自青山書院,青山終於能出一口氣,壓製一迴青陽了。
閔清對此自然沒有意見,她也不喜去作弄這些,何況她還有諸多要事需要辦妥。
至於宴會地點,最後果然定在登科樓,登科登科,這不可就是登科了嗎,合該在此慶祝。
到了拜縣官那日,閔清閔正兩人早早去了縣城,因為拜縣官需要帶束脩,兩人便逛了逛街,最後由閔清決定買個一般的文房四寶便可,不華麗也不太寒磣。
看看時間到了縣府,果然眾人已經等在門外,便由閔清這個案首率先呈上拜帖和束脩,等門房送進去不過一刻鍾,門房便出來帶領眾人往縣府後院走去。
縣府後院便是縣官的住處,眾人穿過前頭的府衙,便是一花園,再走一會便到了會客大廳。
白大人已經穿著常服坐在上首等著了。
白大人已經在祁冬縣連續當縣官兩屆了,六年不曾動過屁股下的位置。
祁冬縣並不富裕,隻是個中等偏下的縣城,作為有追求的官員來說,應當致力於往上再動一動,然而白大人並沒有為此奔波。
一是祁冬縣的科舉率並不算高,二是當今朝廷貪腐成風,白大人相比其他縣城的縣官,算得上一個清官,起碼沒有勞民傷財做些表麵功績,因此荷包空空,無法孝敬上司。
但是在縣裏,卻是頗受百姓們稱讚愛戴。
眾人列好隊伍,齊齊向白大人三作揖,白大人一揮手,笑著讓眾人起來,道:“諸位免禮,說不得以後咱們便是同僚了,到時還要諸位多多關照,共同進退啊。”
眾人人連道不敢不敢,白大人見此笑笑,又說了些場麵話,便讓眾人散去,隻留下本次縣試前三。
亞元便是之前閔清考試時,在她對麵的那個中年娘子郝一一,經魁則是另一名二十出頭的青年郎君楊明宇。
白大人上下打量一番閔清,嘖嘖感歎道:“不想我祁冬縣竟有如此運道,前頭出了個九歲案首,後頭又是一個不過十三的案首,果然是少年出英才呀,我等這般俗人是萬萬不能及。至於亞元和金奎,也是一朝苦讀有了結果,老夫便在這裏先祝賀三位,屆時青雲直上,金榜題名。”
白大人也是閱卷人之一,閩清的卷子便是他和學政兩人共同評定。
工科一卷,幾乎是無有差錯,文科策論不僅文章寫的文采斐然,論點論據更是針針見血,又有新意,隻是這字差了點火候,工整有餘卻靈氣不足,還需多多磨練。
三人聞言,連忙作揖謝過,眾人又閑聊了幾句,白大人轉了個彎便說道:“老夫還有政事在身,便不多留幾位了。”
說罷便起身離去,閔清三人連忙再躬身作揖送別白大人。
出了府衙,其餘人正等在外麵,便一起去了登科樓。
因為之前便有招唿,所以登科樓二樓早已收拾好了一片地方,供供他們把酒言歡,慶祝中榜。
一番場麵話後,各學子便開始成對閑聊對飲,所幸閔清言及自己不能飲酒,因此有一些的識趣學子,並不前來打擾她,然而總歸有一些人,不知哪來的愚蠢。
那經魁楊明宇帶著幾人,一同各端著一杯清酒,走向閔清說道:“恭喜閔娘子喜中案首,在下青陽書院楊明宇,久聞閔娘子才名,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是明宇不及,這便敬閔娘子一杯,日後我等在府學,還需彼此照顧。”
伸手不打笑臉人,閔清也是知曉這楊明宇一番事跡的,青陽書院的大師兄,家世尚好,為人自負狂妄,縣試之前信誓旦旦揚言此次案首非他莫屬,誰知這案首花落青山便不說,連個亞元都沒輪上。
端起茶杯,閔清裝作慚愧道:“清謝過郎君好意,隻是清著實從未飲酒,喝不得,便以茶代酒,同祝郎君一番。”
楊明宇嗤了一聲,沉下臉問道:“好歹楊某也是經魁,閔娘子就這般不給我等麵子嗎?就連這些同窗,閔娘子莫不是也看不起?否則就一杯酒而已,閔娘子竟也這般自高。”
麵子?閔清聽聞此言,不由失笑,反問迴去:“我不喝你的酒,便是不給你麵子,那郎君如此執著逼迫我喝酒,豈不也是在駁我的麵子?何況諸位同窗,是體諒我年齡尚小,便以君子之風對我,怎的經魁這般惡意揣測他人?”
“你……”楊明宇有些慍怒,區區案首又如何,大家都是秀才,沒什麽級別高低,若不是他發揮失常,又豈會錯失了這案首名次?
隻不過這話不能由他說出,楊明宇不著痕跡的望一眼身旁幾人,淡淡道:“閔娘子好口才,卻是我不該敬酒了。”
路人甲是楊明宇最忠心的小弟,從進書院起便一直跟著楊明宇,且楊明宇平時也對他有些照顧,因此頗為識趣的上前接過話題,譏諷道:“又怎會是楊經魁之錯,楊經魁何等人物大度不與你計較。依我看,是這閔娘子一朝成了案首,便得意忘形了。不過一個農家出身的小娘子,有幸得了案首又如何,小小年紀不知天高地厚,給你臉還不要臉了,這天下是世家的天下,沒有人幫襯,你便是案首,仍是要折戟沉沙!”
若是這閔清身份再高些,路人甲是萬不會這樣充當狗腿說案首的,隻是一來這人年輕,不一定以後也會進了府試,殊不知府試才是真正的大浪淘沙。
再者有楊明宇撐腰,他若是不合楊明宇心意,這去府州的盤纏和花銷他可負擔不起。
“哦~”閔清放下茶杯站起身來,啪啪啪的鼓起掌來,頓時吸引來了其他學子看過來的目光。
巡視一圈慢慢圍過來的學子,閔清似笑非笑看向楊明宇,笑道:“未曾想楊經魁和這位郎君,竟有如此明悟,好一個天下是世家的天下……”
話到此處,楊明宇突然一陣心驚肉跳,心裏慌慌的,還不待他思索過來,那邊閔清已經繼續說道。
閔清語氣突然一沉,秀眉一豎,喝道:“兩位郎君是想要謀反不成!”
雖是疑問之語,然而言語陳述而出,謀反二字,猶如平地起響雷,在眾人耳邊炸開,頓時一吸氣聲彼伏響起。
大周曆來言論還比較自由,皇家並不是不可討論的,然而謀反是重罪,罪責誅九族,若是被人聽到,少不得要去府衙走一遭,平時莫不敢說起。
此時這謀反一詞,在這公眾場所這般大聲斥責出來,怪不得人人倒吸一口涼氣,背部生寒。
閔清卻不給眾人有所反應,正所謂趁你病要你命,咄咄逼人道:“兩位郎君如此看不起我們寒門子弟,一言一語莫不是暗說我等沒有世家支持,便會折戟沉沙無出頭之日!哼,這大周科舉可是聖祖所製,是大周國法,何時由世家把持這科舉進官?未曾想兩位郎君竟有如此豺狼之心啊!各位同窗,清可說錯否?”
現場寒門子弟聽此亦是同意,若是國法不將國法,他們永無出人頭地,自然是希望公平科舉。
而權貴子弟,盡管心裏不愉,現在也不會當眾反駁,這閔清左右把話都給說滿,若是跳出來,說不得被冠上世家聯手之謀,也跟著這楊明宇一起倒黴。
也有看不慣這楊明宇平日裏高傲自大的,都暗爽還來不及,更加不會出聲。
楊明宇一顆心陡然沉下去,而那路人甲更是臉色煞白,冷汗直冒,哆哆嗦嗦道:“你……你血口噴人!我……我沒有,楊師兄……”
楊明宇也不愧能眾多人裏取得經魁,瞬間冷靜下來,截斷路人甲的話,退後一步高聲道:“人甲!你怎會有這般不臣之心?昔日我見你誠懇好學,便與你結交朋友一同進學,未曾想你竟私下裏如此,罔顧天恩浩蕩啊。”
說著便有些涕淚交加,以袖掩麵心痛道:“我楊明宇素來正直,忠心天子,如今路郎君你這般……哎,恕我恥與君為伍,今與爾恩斷義絕,日後各不相幹罷。”
真真是一副為好友不堪痛心疾首的懊悔痛苦。
不知情的人還真以為如此,便也附和一同討伐路人甲,曾和他有關係的都紛紛為了撇清關係,將他以往的不當之處,如倒豆子一般都抖出來。
路人甲震驚之餘,更是心涼無比,臉色灰白沒了朝氣:“楊經魁……你……”
他明明最開始是為的楊明宇啊,這出了事來,楊明宇竟然這般棄他如野草,不管他死活?!
今日這事已經在他身上打下印記,日後不管是進學還是為官,怕都是前途堪憂。
若是現場有人再歹毒些,說不得就得報官查辦,人證俱在,不死也要脫層皮。
他,可算是廢了。
閔清見這楊明宇竟如此機敏,自導自演一出好戲脫離關係,不由暗道一聲果然厲害。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再看那路人甲,雖然被她一擊打入深淵,但也是自作孽,不過逃了大的,這小的殺了也無用,還不如利用一番。
暗下裏對閔正打了個眼色,又看一眼路人甲,閔正嗤了一聲,頗不情願。
從人群裏走出,閔正長歎一聲,上前道:“在下青山書院閔正,對這位人甲郎君為人,我素來也有耳聞,為人憨厚勤勉,又有一顆赤子之心,今日說不定是心直口快了。常言道,人非聖人孰能無錯?”
人群裏的郝一一,出乎意料的也出聲道:“正是,諸位同窗也有犯錯之時,這位郎君亦是情有可原。”
微看一眼這不顯山露水的郝一一,閔清頷首,沒了那副疾曆聲色,溫和笑道:“二位說的是,這說錯話是常有的事,我這般一驚一乍,卻是對不住這位郎君了。”
二人一唱一和,不僅眾人訝異,路人甲也未曾想到這閔清這般容易放過她,心下大為感激,隻要這閔清不追究,便是表了個態,他人也不好再發作。
路人甲感激涕零,對著兩人躬身長作一揖,劫後餘生慚愧道:“人甲多謝閔案首和閔郎君,閔案首這般為人大度,實乃大才之人,卻是人甲慚愧,有眼不識金鑲玉。”楊明宇!他路人甲日後必定報此一仇!
本是劍弩拔張的一場禍事,又頃刻間這樣不動聲色的化去,眾人也是鬆了一口氣,暗讚這閔案首果然有一手,唯有楊明宇是怒不可揭,賠了他人又折兵,並且他的名聲,怕是也會有詬病了……
聽著周圍人小聲的稱讚,閔清上前扶起路人甲,眉眼彎彎道:“郎君赤誠,祝郎君日後忠君衛國,平步青雲。”
眾人見此,再度恢複常態,現場又是杯酒交錯,好不熱鬧。
倒是閔清身邊人又更多了些,言談之間多數推崇閔清,眾人說說笑笑一番,不知誰說到了那登科樓三樓神秘之人出的對聯,至今無人在此對出。
閔清心中一動,叫來小廝拿了紙筆,揮手寫下……
至此,閔清一名,從這小小的縣城開始為人樂道,逐步名揚天下。
全劇終。
end
(當然不可能啦哈哈哈^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