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清,清抱抱~”
閔源在王萍那裏剛吃完糊糊,就揚著小手傾斜身子要閔清抱抱,聲音軟糯細小,讓人拒絕不了。
閔氏有些不悅了,這閔清閑時休學在家,黏著閔清還好,索性閔清也喜歡小孩。
現今秋季已經開學,這寶貝孫女要忙於學業了,怎的還能為家裏事操心。
“阿清如今學業繁忙,白日裏刻苦學業,晚上還要練習寫字背書,又是為銀錢操心,現在吃個飯也不讓她安生,小妹不懂事,你這當阿娘的也不懂事嗎,你不帶好孩子,難道還要讓阿清帶麽?”
啪的將筷子放下,哐當一聲砸桌子上,有些嚇住了閔源,更加往閔清懷裏縮,王萍拉都拉不住。
閔武也是覺著有理,這侄女整天忙上忙下的,自家占了她的光便算了,也不能拖她後退。
點頭說道:“阿娘說的也是,阿萍……哎喲”
王萍頗是尷尬,這理她如何不知,偏要你個傻子來說,狠狠踩了閔武一腳,張口說道:“阿娘,我也知道這大侄女辛苦,隻是這小妹實在黏她,阿清又慣著她,我這阿娘還不如阿姐呢。”說到後麵也是心裏一噎,話說還真是這樣,但凡看到閔清,這阿娘說不要就不要了。
閔清倒是樂嗬的抱過,現在在家倒是可以多和這最小的小不點親近,畢竟此後,她將遠遊,估計會甚少迴家矣。
手上逗著閔源,閔清笑道:“阿奶,無事的,家中孩子黏我是好事,總比反目成仇好些。而且,以後也怕是難看著小妹兒長大。”
眾人均是一驚,這話是何意?
閔智略一思索,隱約知曉其意,不確定問道:“可是……要去下場縣試?”
此言一出,閔家人猶如炸了鍋,紛紛你一言我一語,熱鬧無比。
閔清連忙安撫了眾人,先讓閔江閔洋迴屋裏去,這才看向眾人。
相伴十幾載,對於閔家人她也已有了感情,溫情暖暖不似那人前世,但自身也終究不是尋常農家子。
為官為官,刻在骨子裏的希冀,才是她最終所求。
“今日我已和夫子說了,今年秋閨,我便會下場。屆時若是考上,隻怕也會即刻動身去往府州。”
頓了頓,閔清看向懷裏的小妹兒,捏捏她小臉蛋,逗的小妹兒睜著大眼睛咯咯的笑起來,半響才道:“此後,不孝閔清可能會去遠遊。萬卷書,千裏路,若不得見世間百態,又如何深知百姓需求。”
遠遊一事,卻是一開始也打算好了,因此現下不過十二,便決心一舉過了縣試,屆時周遊一番到了年紀,再去考府試也更有把握。
她不是天生天才,靠的不過是那人的閱曆,還有堅韌的自製力,真要府試時,確實沒有把握能爭得過天下英才,何況還有殿試再後。
眾人更是震驚,身為地地道道的農家人,他們一生也不過在這縣城鎮上打轉,最遠的地方,對他們來說也不過衡央府。
眼下這閔清竟有如此大誌,著實將他們嚇得不輕。
反應最為激烈的便是閔氏,當先尖聲說道:“不行!那個什麽遠遊,你才多大,太危險了!不行不行,咱老閔家就阿清你一人最是有出息喲,阿清,聽阿奶的。”
說著便有些老淚縱橫,辛辛苦苦培育成人,這偏偏要去什麽遠遊,這不是折騰自己,也折騰家人為她提心吊膽麽?
閔智隻得安慰一番,他也是這般想法,家裏好不容易出個厲害的後輩,若是不小心夭折了……
閔武有些愣,剛要說話,王萍又擰了他腰間肉,見他閉嘴,也憂愁道:“阿清啊,你阿奶說的也是,這為什麽遠遊,我們雖然不懂,但也知道這世道危險太多,還是,多考慮一番吧。”
周月即是對女兒有此誌向很是震驚,也為女兒即將離他們而去而傷心不舍,但是心底更多的是欣慰自豪。
遠遊說的輕鬆,但是其中艱險困難,怕是難以想象。
女兒很是不一般,周月閔文夫婦是早便知曉的,畢竟是心頭肉,一舉一動哪能不注意?
周月眼角含淚,連道幾聲好,最後匯聚為:“阿娘和你阿爹為你自豪。”
閔武這個大漢子環住妻子,默不作聲,卻也點頭表示支持。
閔清心下一暖,輕握周月粗糙的手,認真道:“家中事我已安排好,自不會讓家人為難,阿爺阿奶,且放心吧。我意已決,不會動搖。”
閔智見此,也隻得無奈歎息一聲,多年過來,他也看透這孩子一向是個有主意的,他們再怎樣如何死纏,也是無用之功。
“……你便好好準備縣試吧。”
吐出這句話,那一向挺直的背也有些彎了下來,頃刻之間,放佛老了幾歲。
閔清不由沉默,此事她自可不必跟閔家人說,隻是血濃於水,感情深厚,讓她做不出隱瞞一事。
也許,遠遊中她會逝於某個地方猶未可知,提前說了也好過不知情。
說服家人,解決了家中瑣事,閔清便開始一心準備縣試,報社那邊的事也早已放手不管了,書稿早就完本交於了報社,至她考完都不會再寫新書。
此先她與夫子說起此事,夫子雖然驚訝她以這般幼齡下場,但閔清的才學在青山書院也是有目共睹。
經過這兩年的打磨,閔清一路直上,已成為書院當之無愧第一名,偏生年紀又這般小,著實讓眾人不得不服。
而夫子本有心想讓閔清再打磨兩年,左右現下年紀尚小,君不見天下學子之多,大都還是十五六歲才第一次下場,甚至能一舉過試的更是少之又少。
像白家嫡女那個妖孽那般的,更是少之又少,天下能出幾個?
閔清是一塊璞玉,打磨的好,到時一舉得個解元,名頭才更是響亮,更有利於書院名聲。
誰知他這邊還未下了決定,青陽那邊便派了人來,想高價挖了閔清去青陽上學。
這是青陽慣用的手段,每年都是這般挖各個書院的才俊,青山書院排名靠後,也與這下作手段有關!
氣的夫子罵了一頓,將那些人攆了出去,好在閔清不是那般忘恩負義的小人,當著那些人的麵拒絕了此事。
這才讓夫子有所放心,隻是這閔清轉頭又說道:“若是此次夫子不放清去下場,清也無法,隻得另尋他人作保。”
換句話說,就是你不答應,我就去其他書院,找其他夫子給我作保考試。
夫子無法,最終隻得答應,這等才俊整個珠縣也出不了幾個,有幸讓青山書院撿了一個,難道還拱手讓人不成?
於是,今年秋閨便這樣定下。
閔源在王萍那裏剛吃完糊糊,就揚著小手傾斜身子要閔清抱抱,聲音軟糯細小,讓人拒絕不了。
閔氏有些不悅了,這閔清閑時休學在家,黏著閔清還好,索性閔清也喜歡小孩。
現今秋季已經開學,這寶貝孫女要忙於學業了,怎的還能為家裏事操心。
“阿清如今學業繁忙,白日裏刻苦學業,晚上還要練習寫字背書,又是為銀錢操心,現在吃個飯也不讓她安生,小妹不懂事,你這當阿娘的也不懂事嗎,你不帶好孩子,難道還要讓阿清帶麽?”
啪的將筷子放下,哐當一聲砸桌子上,有些嚇住了閔源,更加往閔清懷裏縮,王萍拉都拉不住。
閔武也是覺著有理,這侄女整天忙上忙下的,自家占了她的光便算了,也不能拖她後退。
點頭說道:“阿娘說的也是,阿萍……哎喲”
王萍頗是尷尬,這理她如何不知,偏要你個傻子來說,狠狠踩了閔武一腳,張口說道:“阿娘,我也知道這大侄女辛苦,隻是這小妹實在黏她,阿清又慣著她,我這阿娘還不如阿姐呢。”說到後麵也是心裏一噎,話說還真是這樣,但凡看到閔清,這阿娘說不要就不要了。
閔清倒是樂嗬的抱過,現在在家倒是可以多和這最小的小不點親近,畢竟此後,她將遠遊,估計會甚少迴家矣。
手上逗著閔源,閔清笑道:“阿奶,無事的,家中孩子黏我是好事,總比反目成仇好些。而且,以後也怕是難看著小妹兒長大。”
眾人均是一驚,這話是何意?
閔智略一思索,隱約知曉其意,不確定問道:“可是……要去下場縣試?”
此言一出,閔家人猶如炸了鍋,紛紛你一言我一語,熱鬧無比。
閔清連忙安撫了眾人,先讓閔江閔洋迴屋裏去,這才看向眾人。
相伴十幾載,對於閔家人她也已有了感情,溫情暖暖不似那人前世,但自身也終究不是尋常農家子。
為官為官,刻在骨子裏的希冀,才是她最終所求。
“今日我已和夫子說了,今年秋閨,我便會下場。屆時若是考上,隻怕也會即刻動身去往府州。”
頓了頓,閔清看向懷裏的小妹兒,捏捏她小臉蛋,逗的小妹兒睜著大眼睛咯咯的笑起來,半響才道:“此後,不孝閔清可能會去遠遊。萬卷書,千裏路,若不得見世間百態,又如何深知百姓需求。”
遠遊一事,卻是一開始也打算好了,因此現下不過十二,便決心一舉過了縣試,屆時周遊一番到了年紀,再去考府試也更有把握。
她不是天生天才,靠的不過是那人的閱曆,還有堅韌的自製力,真要府試時,確實沒有把握能爭得過天下英才,何況還有殿試再後。
眾人更是震驚,身為地地道道的農家人,他們一生也不過在這縣城鎮上打轉,最遠的地方,對他們來說也不過衡央府。
眼下這閔清竟有如此大誌,著實將他們嚇得不輕。
反應最為激烈的便是閔氏,當先尖聲說道:“不行!那個什麽遠遊,你才多大,太危險了!不行不行,咱老閔家就阿清你一人最是有出息喲,阿清,聽阿奶的。”
說著便有些老淚縱橫,辛辛苦苦培育成人,這偏偏要去什麽遠遊,這不是折騰自己,也折騰家人為她提心吊膽麽?
閔智隻得安慰一番,他也是這般想法,家裏好不容易出個厲害的後輩,若是不小心夭折了……
閔武有些愣,剛要說話,王萍又擰了他腰間肉,見他閉嘴,也憂愁道:“阿清啊,你阿奶說的也是,這為什麽遠遊,我們雖然不懂,但也知道這世道危險太多,還是,多考慮一番吧。”
周月即是對女兒有此誌向很是震驚,也為女兒即將離他們而去而傷心不舍,但是心底更多的是欣慰自豪。
遠遊說的輕鬆,但是其中艱險困難,怕是難以想象。
女兒很是不一般,周月閔文夫婦是早便知曉的,畢竟是心頭肉,一舉一動哪能不注意?
周月眼角含淚,連道幾聲好,最後匯聚為:“阿娘和你阿爹為你自豪。”
閔武這個大漢子環住妻子,默不作聲,卻也點頭表示支持。
閔清心下一暖,輕握周月粗糙的手,認真道:“家中事我已安排好,自不會讓家人為難,阿爺阿奶,且放心吧。我意已決,不會動搖。”
閔智見此,也隻得無奈歎息一聲,多年過來,他也看透這孩子一向是個有主意的,他們再怎樣如何死纏,也是無用之功。
“……你便好好準備縣試吧。”
吐出這句話,那一向挺直的背也有些彎了下來,頃刻之間,放佛老了幾歲。
閔清不由沉默,此事她自可不必跟閔家人說,隻是血濃於水,感情深厚,讓她做不出隱瞞一事。
也許,遠遊中她會逝於某個地方猶未可知,提前說了也好過不知情。
說服家人,解決了家中瑣事,閔清便開始一心準備縣試,報社那邊的事也早已放手不管了,書稿早就完本交於了報社,至她考完都不會再寫新書。
此先她與夫子說起此事,夫子雖然驚訝她以這般幼齡下場,但閔清的才學在青山書院也是有目共睹。
經過這兩年的打磨,閔清一路直上,已成為書院當之無愧第一名,偏生年紀又這般小,著實讓眾人不得不服。
而夫子本有心想讓閔清再打磨兩年,左右現下年紀尚小,君不見天下學子之多,大都還是十五六歲才第一次下場,甚至能一舉過試的更是少之又少。
像白家嫡女那個妖孽那般的,更是少之又少,天下能出幾個?
閔清是一塊璞玉,打磨的好,到時一舉得個解元,名頭才更是響亮,更有利於書院名聲。
誰知他這邊還未下了決定,青陽那邊便派了人來,想高價挖了閔清去青陽上學。
這是青陽慣用的手段,每年都是這般挖各個書院的才俊,青山書院排名靠後,也與這下作手段有關!
氣的夫子罵了一頓,將那些人攆了出去,好在閔清不是那般忘恩負義的小人,當著那些人的麵拒絕了此事。
這才讓夫子有所放心,隻是這閔清轉頭又說道:“若是此次夫子不放清去下場,清也無法,隻得另尋他人作保。”
換句話說,就是你不答應,我就去其他書院,找其他夫子給我作保考試。
夫子無法,最終隻得答應,這等才俊整個珠縣也出不了幾個,有幸讓青山書院撿了一個,難道還拱手讓人不成?
於是,今年秋閨便這樣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