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日子,萬卷報二期印了三千份分三處發行。
早有從高掌櫃那兒得到消息的人,或是為了能第一時間拿到報紙看到後續,或是虛榮心作祟,一大早或是親自上場,或是派了下人來買,並且這樣的人還為數不少。
因此第一天,已經牌匾改為萬卷報社的前萬卷齋便被前來買報的人,圍的水泄不通,出現擁擠甚至動手的跡象。
高掌櫃見此連忙在門口立下告示牌,說明另有兩家書肆也9可以買到報紙,又點名了書肆及其位置。
有人看了,專門去了那裏,書肆果然在叫賣萬卷報紙,見是真的。
如此一來,萬卷報設這種擁堵情況才有所好轉,一部分人流分去了路家書肆。
但萬卷報設也沒有因此閑著,高掌櫃按照主家的意思,在門外張貼告示,上書萬卷報設接受各種投稿,不論種類,隻看作品質量。
倒也收到一些投稿作品,但大都是落魄書生的手筆,滿是不得誌的酸腐之味,無甚才能,連閔清的詩文都比之高上一籌。
當然被閔清看不上,閔清的原則是,寧願少而精,也不願一開始就砸了自家招牌。
另外還有一個告示,就是招人。
目前報紙的排版,審核,校對等一連串的流程,都是閔清一人負責,實在是勞累,加之這一兩個月忙於此事,閔清的學業都被有所耽誤,無所上進。
青彌看在眼裏,痛在心裏,便早早囑咐高掌櫃開始招人,替代閔清做一些不甚緊要的任務,比如排版校對什麽的。
要求也不高,必須認字,還需有一定的才能與閱曆,品行良好最重要。
加之待遇薪資不低,倒是一份體麵的工作。
因此才一張貼出來,便有人上門詢問,高掌櫃拿出一個冊子,一律讓人寫下基本信息,填好姓名年紀,家住哪裏,興趣愛好、競聘崗位等,又說好一個時間,讓那人再來麵試了。
這自然也是閔清的手筆,來一個集中麵試,優中選優。
而萬卷期報的二期發行,一因為有狄仁傑第一部人氣基礎,加之其五文錢的低價,因此這部分人除了權貴,也有殷實百姓隨著二期發行也成為萬卷期報的忠實買家。
一期紈絝記中,顧瑄的身世之謎在第二期也出來了,顧瑄竟是重生之人!
前世的顧瑄身為紈絝子弟,胡作非為無所事事,甚至在國破家亡之際也被敵軍所擄,受盡屈辱折磨而死。
本以為這一生就這樣過去,誰知顧瑄死前幡然醒悟,若是有來世,她必會活出自己的精彩。
帶著這一執念,天道有感,她竟重生在弱冠之年,前世身死的十年之前。
重活一世,顧瑄自然如前世所想,一改紈絝作風,奮發上進,開始她波瀾壯闊的一生……
報紙外的書迷,因為重生這一前所未有的新奇設定,大感有趣,也被圈粉。
甚至因為世上是否有重生之事,還在一定圈子裏展開了激烈的辯論,與之相對的,因為重生一詞是夢時先生所提出,更讓夢時這一名字名聲大噪。
但是名聲大了,麻煩也會相應的伴隨,其中便有人罵夢時先生專寫這鬼怪亂神之事,欺騙世人。
對此爭論,閔清等人甚至推波助瀾,而爭論對象也便更為世人所知。
因此,等萬卷期報出到了第四期,整個祁冬包括周邊村民,刮起萬卷期報風時,萬卷期報終於破土而出,在這片土地上紮下了根,隻待耐心澆灌便能長成一株參天大樹。
而一手促成萬卷期報紮根的夢時先生,更加成為焦點。
想寫信詢問他的人不計其數,想寫信罵他的亦有。
但如何確保信件能被夢時看到?
那就隻有買報拿票了。
因為隔著信封,高掌櫃也不知道其中內容,便一概全收先存在萬卷報設。
隻待把人招齊,便可以著手這些數量極多的讀者來信了。
若要說將之全部送至夢時先生那裏?天真!
人家夢時先生何等人物,時間寶貴,哪有如此時間處理這些閑事。
因此為了不讓這些瑣事耽誤閔清更多時間,青彌是交代好了,由報社的人先對其進行篩選,再擇有價值的告知夢時先生即可。
對此知曉一星半點的閔清也極為同意。
但是當下這些目前都需靠後。
隨著大雪的落下,世界被銀裝素裹,冬季最後一場閉學考試也來臨了。
閔清沒得休息隻能全心的應對,待考完考試,夫子閱了試卷又講解了一番,又耗去幾天時間。
等到真正冬假開始,不用再去入學,沒有沉重的學業壓力壓著,閔清整個人才如旋轉到最後的陀螺,沒了抽打旋轉的鞭子,陡然放鬆下來。
大概又因為下雪的緣故,閔清開始慵懶起來,沒了以往時刻忙碌的景象,哪也不去就呆在家裏,教教開始牙牙學語的小三兒和閔江。
本來其中還應有閔念的,這孩子聰明伶俐又安安靜靜的,平日也黏她,閔清還頗為喜歡。
但是明叔沒有送來,閔清以為其家中有事,便也沒有多問。
她以為這個冬天,終於能好好的休息一下了。
然而,她低估了自己的價值。
“什麽???”
晚飯之後,閔家人全員圍著大堂燒的火旺的火盆子。
柴火釋放的熱度讓眾人身上暖暖和和的,待會進了冰冷的被窩也能睡個好覺。
難得的悠閑時光。
閔氏瞧著這一大家子其樂融融的景象,又想到白日找上門來的明叔說起的那件喜事,心裏更高興了,還拿出瓜子花生給大家饞嘴,閔江和小三兒還各自分到了一塊小石糖。
喜得閔江心甘情願的帶著小三兒在一旁添糖塊,時不時的欺負一下小三兒,添兩口滿是小三兒口水的棒棒糖,甜滋滋的。
而眼下這般溫馨情景,這還是因為今年閔清所賺銀錢,大大減輕了家中經濟壓力,閔家才稍有富餘,能把生活過好一點。
想到這兒,閔氏心裏得意極了,這種孫女兒,獨她家阿清一個喲。
想起喜事,閔氏笑的臉上皺紋疊加的更多了:“趁著大家夥都在,我講兩個喜事,一個是老二媳婦,阿萍有身子了!大概三個月了。”
早有從高掌櫃那兒得到消息的人,或是為了能第一時間拿到報紙看到後續,或是虛榮心作祟,一大早或是親自上場,或是派了下人來買,並且這樣的人還為數不少。
因此第一天,已經牌匾改為萬卷報社的前萬卷齋便被前來買報的人,圍的水泄不通,出現擁擠甚至動手的跡象。
高掌櫃見此連忙在門口立下告示牌,說明另有兩家書肆也9可以買到報紙,又點名了書肆及其位置。
有人看了,專門去了那裏,書肆果然在叫賣萬卷報紙,見是真的。
如此一來,萬卷報設這種擁堵情況才有所好轉,一部分人流分去了路家書肆。
但萬卷報設也沒有因此閑著,高掌櫃按照主家的意思,在門外張貼告示,上書萬卷報設接受各種投稿,不論種類,隻看作品質量。
倒也收到一些投稿作品,但大都是落魄書生的手筆,滿是不得誌的酸腐之味,無甚才能,連閔清的詩文都比之高上一籌。
當然被閔清看不上,閔清的原則是,寧願少而精,也不願一開始就砸了自家招牌。
另外還有一個告示,就是招人。
目前報紙的排版,審核,校對等一連串的流程,都是閔清一人負責,實在是勞累,加之這一兩個月忙於此事,閔清的學業都被有所耽誤,無所上進。
青彌看在眼裏,痛在心裏,便早早囑咐高掌櫃開始招人,替代閔清做一些不甚緊要的任務,比如排版校對什麽的。
要求也不高,必須認字,還需有一定的才能與閱曆,品行良好最重要。
加之待遇薪資不低,倒是一份體麵的工作。
因此才一張貼出來,便有人上門詢問,高掌櫃拿出一個冊子,一律讓人寫下基本信息,填好姓名年紀,家住哪裏,興趣愛好、競聘崗位等,又說好一個時間,讓那人再來麵試了。
這自然也是閔清的手筆,來一個集中麵試,優中選優。
而萬卷期報的二期發行,一因為有狄仁傑第一部人氣基礎,加之其五文錢的低價,因此這部分人除了權貴,也有殷實百姓隨著二期發行也成為萬卷期報的忠實買家。
一期紈絝記中,顧瑄的身世之謎在第二期也出來了,顧瑄竟是重生之人!
前世的顧瑄身為紈絝子弟,胡作非為無所事事,甚至在國破家亡之際也被敵軍所擄,受盡屈辱折磨而死。
本以為這一生就這樣過去,誰知顧瑄死前幡然醒悟,若是有來世,她必會活出自己的精彩。
帶著這一執念,天道有感,她竟重生在弱冠之年,前世身死的十年之前。
重活一世,顧瑄自然如前世所想,一改紈絝作風,奮發上進,開始她波瀾壯闊的一生……
報紙外的書迷,因為重生這一前所未有的新奇設定,大感有趣,也被圈粉。
甚至因為世上是否有重生之事,還在一定圈子裏展開了激烈的辯論,與之相對的,因為重生一詞是夢時先生所提出,更讓夢時這一名字名聲大噪。
但是名聲大了,麻煩也會相應的伴隨,其中便有人罵夢時先生專寫這鬼怪亂神之事,欺騙世人。
對此爭論,閔清等人甚至推波助瀾,而爭論對象也便更為世人所知。
因此,等萬卷期報出到了第四期,整個祁冬包括周邊村民,刮起萬卷期報風時,萬卷期報終於破土而出,在這片土地上紮下了根,隻待耐心澆灌便能長成一株參天大樹。
而一手促成萬卷期報紮根的夢時先生,更加成為焦點。
想寫信詢問他的人不計其數,想寫信罵他的亦有。
但如何確保信件能被夢時看到?
那就隻有買報拿票了。
因為隔著信封,高掌櫃也不知道其中內容,便一概全收先存在萬卷報設。
隻待把人招齊,便可以著手這些數量極多的讀者來信了。
若要說將之全部送至夢時先生那裏?天真!
人家夢時先生何等人物,時間寶貴,哪有如此時間處理這些閑事。
因此為了不讓這些瑣事耽誤閔清更多時間,青彌是交代好了,由報社的人先對其進行篩選,再擇有價值的告知夢時先生即可。
對此知曉一星半點的閔清也極為同意。
但是當下這些目前都需靠後。
隨著大雪的落下,世界被銀裝素裹,冬季最後一場閉學考試也來臨了。
閔清沒得休息隻能全心的應對,待考完考試,夫子閱了試卷又講解了一番,又耗去幾天時間。
等到真正冬假開始,不用再去入學,沒有沉重的學業壓力壓著,閔清整個人才如旋轉到最後的陀螺,沒了抽打旋轉的鞭子,陡然放鬆下來。
大概又因為下雪的緣故,閔清開始慵懶起來,沒了以往時刻忙碌的景象,哪也不去就呆在家裏,教教開始牙牙學語的小三兒和閔江。
本來其中還應有閔念的,這孩子聰明伶俐又安安靜靜的,平日也黏她,閔清還頗為喜歡。
但是明叔沒有送來,閔清以為其家中有事,便也沒有多問。
她以為這個冬天,終於能好好的休息一下了。
然而,她低估了自己的價值。
“什麽???”
晚飯之後,閔家人全員圍著大堂燒的火旺的火盆子。
柴火釋放的熱度讓眾人身上暖暖和和的,待會進了冰冷的被窩也能睡個好覺。
難得的悠閑時光。
閔氏瞧著這一大家子其樂融融的景象,又想到白日找上門來的明叔說起的那件喜事,心裏更高興了,還拿出瓜子花生給大家饞嘴,閔江和小三兒還各自分到了一塊小石糖。
喜得閔江心甘情願的帶著小三兒在一旁添糖塊,時不時的欺負一下小三兒,添兩口滿是小三兒口水的棒棒糖,甜滋滋的。
而眼下這般溫馨情景,這還是因為今年閔清所賺銀錢,大大減輕了家中經濟壓力,閔家才稍有富餘,能把生活過好一點。
想到這兒,閔氏心裏得意極了,這種孫女兒,獨她家阿清一個喲。
想起喜事,閔氏笑的臉上皺紋疊加的更多了:“趁著大家夥都在,我講兩個喜事,一個是老二媳婦,阿萍有身子了!大概三個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