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為何名?”
聽聞閔文說明來意,白玉柏饒有興趣的看向閔清。
閔清也不膽怯,朗聲迴道:“閔清。詩節禮樂之家閔,人間有味之清歡!”
“妙哉!”
白玉柏鼓掌讚道:“前有字謎後有詩,你年紀雖小,卻也別有巧思。”
聽得白玉柏誇獎,閔清臉一紅有些不好意思,她為了給院長留下一點好印象,可是特意想了一個自我介紹。
“不過……”
話語一轉,拖長聲音,果然見那小團子略顯忐忑,白玉柏嘴角微翹繼續道:“你今年也才四歲,實在是有些小了,不知可否啟蒙?本院可是規定六歲以上的啟蒙孩童。”
她猜考校可能會有此問題,對此問題也早已做好腹稿,這會兒不緊不慢迴道:“迴院長,小子曾三歲由父母教導,平日閑暇也多有自學,現已把啟蒙讀物學完,更對孟子一書有所學習。至於規定六歲進學,學院本就是為科舉而設,自然需盡心盡力教導師兄師姐們,未開蒙的孩童若是都送來,豈不舍本逐末?況且有教無類,院長又怎能因為學生幼小而不教,需知小女也有顆拳拳向學之心,渴望知識!”
“小子所言若有得罪,還懇請院長給小子一個機會。”
說完,閔清眨巴眨巴大眼可憐兮兮的盯著白玉柏,全然不知白玉柏看在眼裏,心裏大聲呐喊好可愛好可愛,想摸頭!
手有些癢……
不過形象還是得有的!總不能成了一個怪阿姨。
怪阿姨白玉柏控製自己騷動的心,空落落的手假裝扯下袖子:“你倒是聰慧,這要是不收你,我那門匾倒成擺設了?”
“罷罷罷,不過還是得考校你一番。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國’?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
這是孟子的梁惠王章篇裏,孟子對梁惠王之問利的迴答,也是這書的第一篇。
明顯的放水啊。
閔清立馬接道:“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萬乘之國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國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萬取千焉,千取百焉,不為不多矣。苟為後義而先利,不奪不饜。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後其君者也。”
白玉柏咄咄再問:“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何解?”
這是要閔清自己翻譯了,但她從未看過注解,雖能背誦孟子全文,但是文意卻是一知半解,平常自學也是結合腦裏不清晰的記憶連蒙帶猜。
不管啦,這題本來就超綱了。
略一思索,閔清謹慎迴道:“小子認為,這句話的意思是,人不得誌的時候就要管好自己的道德修養,得誌的時候就要努力讓天下人都能得到好處。”
說完有些擔心出錯,不自覺的撓撓頭。
既是農家出身無甚見識,又沒有係統學過,無人講解,能有這番見解也是頗有幾分可造之材。
白玉柏讚許道:“嗯不錯,如此年紀倒也靈性,再等兩年也是耽誤你了,如此你也便在青山書院入學吧。”
閔文在一旁連忙躬身謝過,又接過白玉柏寫的入學說明,再次躬身拜謝,這才帶著閔清出來去往交費,還領了一套文房四寶。
雖然材質不怎麽樣,好歹也是免費的,還是新的!
閔清小心放到娘親做的小挎包裏,心裏樂滋滋的。
總算可以用筆墨練字了。
負責發放的夫子見她年紀小,又好心的領她去往課堂,閔文則先行迴去把這個好消息告訴家裏。
書院裏所有學生分為甲班乙班兩大班。
甲班是已經能夠參加縣試的學生,對考試難點進行針對教育,務必提高眾人爭取考過。一般隻有二十人左右,年歲也普遍在十三四歲以上。
乙班是普通班,就各種書經進行最基本的教育。其中又分為乙一乙二兩班。
乙二是剛入學的孩童班,年歲也就六至十歲左右,針對明經和算經兩類知識進行學習。
乙一則是進階班,開始學習文工兩科所有公共類知識,夫子所教知識更為廣泛深奧。此班人數最多,大概有二三十人,年歲在十歲至十四歲之間,也有個別實在不成器家裏又有閑錢的十五六歲少年人。
閔清就是在乙二班就讀。
乙二班差不多才十來個人,所以在見過教課夫子後,閔清就成為了一眾蘿卜頭裏的小蘿卜頭。
至此,閔清的科舉生涯正式開始。
春去秋來,眨眼間便是四年過去。
此時正是課間休息,學生們三三兩兩聚在一起,閔清卻沒有歇著,在自己的小筆記本子上將上堂課夫子所講的重點內容細細歸納總結。
快要寫完時,突然一個紙團丟過來,砸在筆杆上把筆打偏,最後一筆被拖長,在紙上畫了一條長長的線。
閔清:“……”
始作俑者白露笑嘻嘻湊過來,撞了下閔清肩膀:“哎清清,你怎麽這麽努力,難得的課間休息怎麽也不活動活動。”
“你才八歲呢,整天就跟個大人似的,不是看書做題就是練習書法,一點趣都沒有。”
白露是白玉柏妹妹的孩子,今年十歲,比閔清還大兩歲。當時七歲過來入學,後和閔清坐在一起,兩人也合得來,平日裏打打鬧鬧的,便也成為了至交好友。
去年是,閔清由於聰慧好學,乙二班無論是教學方式還是知識,已經滿足不了,在申請通過進階考試後,便以七歲幼齡進入乙一。
當時還成為熱門人物被說了一陣,之後見閔清也無其他出彩的地方,這才揭過不提。
白露那年為了不和好友分開,努力了一把也跟著進入了乙一。
閔清無奈的收拾好本子,輕敲好友略作懲罰:“你以為我像你啊,若有不懂之處,還能迴家有白院長單獨輔導!況且學習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我天資也就中等,若不是靠著這平常努力,以後哪裏考的上功名。”
“喲,這隻知道埋頭的書呆子要是能考上,那這大周不就滿地秀才了。”
一副較為尖利的聲音陡然插進來,閔清不用看也知道是誰,也懶得理會。
白露卻是護短,抬頭一看來人,當即譏諷迴去:“好酸的味道啊~書呆子考不上,難道滿嘴仁義,實則陰險毒辣的小人就能考上嗎?”
閔正最恨別人戳穿他是小人,當即跳腳:“白露你說誰是小人呢?你別血口噴人!你別以為你是白家的又怎樣,比起你哥哥白霖師兄,你差的遠了!還有閔清你,兩個手下敗將!”
白霖是白家嫡子,白露的堂哥,是目前白家最為才華橫溢的年輕一代,在縣學就讀。
在縣裏的青年才俊中,白霖是三大才之一。
相反白露則比白霖差的可不是一星半點,而且兩房之間還有齟齬,雖不知道具體,但作為好友,閔清還是知道白露最討厭的就是拿她跟白霖作比較。
白露又是個暴脾氣,當即就要挽袖子上去打架,閔清連忙拉住她,眼神安撫。這要是在課堂打架,絕對沒白露好果子吃。
閔清迴頭淡淡一笑:“白露比不過白師兄,也比你好多了,柱子哥。而且,白露也沒指名道姓說誰才是小人啊,柱子哥還是不要對號入座了。”
閔正,就是閔清家鄰居,閔大南和汪氏的孩子柱子。
閔正跟他媽針對她的原因一樣,起初閔清學業不顯,閔正還裝君子風度。到後來閔清幼齡進入乙一和他同班,漸漸露出頭角,在村中也被眾人稱讚,雖說現在還是差了他一點,但在學堂上也是中上,他的嫉妒之心便遮掩不住,已然爆發。
整天的逮著機會就損閔清,明裏暗裏的給閔清找麻煩。
隻是閔清少有理會這個麻煩精。
學習時間還不夠多呢,哪有閑餘時間理會汪汪叫的狗崽子。
閔正一噎,恨恨道:“閔清!現在我已不是呀呀小兒,休要再叫乳名!”
忽的又想到什麽,假惺惺笑道:“哎呀,夫子說過了今年,我就可以升去甲班,準備縣試了。你們兩個就繼續待在這乙班吧,平常若有不解之題,師兄我勉為其難給你們解答。”
說完蔑視兩人一眼,得意的離去。
閔清無語,不知道他哪裏來的優越感。這不就到了升學年紀所以不得不升學嗎,有什麽好得意的?又不是靠成績升學。
書院有規定,若是才學出眾,那麽最低十歲即可升學去甲班;而正常學生,成績也過的去,則到了十四自動升學甲班,一般兩年後就可以準備下場參加縣試了。
閔正雖然有點小聰明,在閔家村也是同齡一代的佼佼者,但是放到學院,乃至全縣,那就不夠看了,隻能踩著年紀慢慢升級。
白露還有不忿:“就那德性,要不是你拉住我,我非得上去把他揍死。”
好友是隻容易炸毛的小老虎,有啥辦法?
閔清隻能順毛安撫:“是是是,我們白露可是那沙包大~的拳頭,肯定能把他揍成豬頭。”
心裏暗想,就你那個小身板,不被人家揍才怪。
白露頗喜歡聽這話,嘴巴都要咧上天了:“那是!我將來可是要當將軍的武官!到時候手下管轄幾千人馬可威風了。可惜我娘怎麽也不願意我去演武堂。”
說到最後,滿是遺憾。
閔清不由扶額,一說到和武有關的,這丫頭就抽筋。
白家是百年書香世家,到了白露這裏,她就滿腦子喜歡武藝。
先前本也是在縣學讀書,剛一入學便成天的招惹是非,偏生人又小又打不過大孩子,又愛鬧事成績又差,白家嫌她丟人就放到了青山來。
到了這裏因為有閔清平時拉著,倒也沒有像以前老打架吃虧了,反而被她摁著一起學習。
“對了,清清我告訴你一個好消息!”
白露衝著閔清擠眉弄眼:“聽我娘說,今年全縣聯考就定在秋收之前!”
現在便已快到秋收季節,秋收之前,那就是不久之後了。
全縣聯考。
今年終於可以下場了!
聽聞閔文說明來意,白玉柏饒有興趣的看向閔清。
閔清也不膽怯,朗聲迴道:“閔清。詩節禮樂之家閔,人間有味之清歡!”
“妙哉!”
白玉柏鼓掌讚道:“前有字謎後有詩,你年紀雖小,卻也別有巧思。”
聽得白玉柏誇獎,閔清臉一紅有些不好意思,她為了給院長留下一點好印象,可是特意想了一個自我介紹。
“不過……”
話語一轉,拖長聲音,果然見那小團子略顯忐忑,白玉柏嘴角微翹繼續道:“你今年也才四歲,實在是有些小了,不知可否啟蒙?本院可是規定六歲以上的啟蒙孩童。”
她猜考校可能會有此問題,對此問題也早已做好腹稿,這會兒不緊不慢迴道:“迴院長,小子曾三歲由父母教導,平日閑暇也多有自學,現已把啟蒙讀物學完,更對孟子一書有所學習。至於規定六歲進學,學院本就是為科舉而設,自然需盡心盡力教導師兄師姐們,未開蒙的孩童若是都送來,豈不舍本逐末?況且有教無類,院長又怎能因為學生幼小而不教,需知小女也有顆拳拳向學之心,渴望知識!”
“小子所言若有得罪,還懇請院長給小子一個機會。”
說完,閔清眨巴眨巴大眼可憐兮兮的盯著白玉柏,全然不知白玉柏看在眼裏,心裏大聲呐喊好可愛好可愛,想摸頭!
手有些癢……
不過形象還是得有的!總不能成了一個怪阿姨。
怪阿姨白玉柏控製自己騷動的心,空落落的手假裝扯下袖子:“你倒是聰慧,這要是不收你,我那門匾倒成擺設了?”
“罷罷罷,不過還是得考校你一番。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國’?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
這是孟子的梁惠王章篇裏,孟子對梁惠王之問利的迴答,也是這書的第一篇。
明顯的放水啊。
閔清立馬接道:“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萬乘之國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國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萬取千焉,千取百焉,不為不多矣。苟為後義而先利,不奪不饜。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後其君者也。”
白玉柏咄咄再問:“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何解?”
這是要閔清自己翻譯了,但她從未看過注解,雖能背誦孟子全文,但是文意卻是一知半解,平常自學也是結合腦裏不清晰的記憶連蒙帶猜。
不管啦,這題本來就超綱了。
略一思索,閔清謹慎迴道:“小子認為,這句話的意思是,人不得誌的時候就要管好自己的道德修養,得誌的時候就要努力讓天下人都能得到好處。”
說完有些擔心出錯,不自覺的撓撓頭。
既是農家出身無甚見識,又沒有係統學過,無人講解,能有這番見解也是頗有幾分可造之材。
白玉柏讚許道:“嗯不錯,如此年紀倒也靈性,再等兩年也是耽誤你了,如此你也便在青山書院入學吧。”
閔文在一旁連忙躬身謝過,又接過白玉柏寫的入學說明,再次躬身拜謝,這才帶著閔清出來去往交費,還領了一套文房四寶。
雖然材質不怎麽樣,好歹也是免費的,還是新的!
閔清小心放到娘親做的小挎包裏,心裏樂滋滋的。
總算可以用筆墨練字了。
負責發放的夫子見她年紀小,又好心的領她去往課堂,閔文則先行迴去把這個好消息告訴家裏。
書院裏所有學生分為甲班乙班兩大班。
甲班是已經能夠參加縣試的學生,對考試難點進行針對教育,務必提高眾人爭取考過。一般隻有二十人左右,年歲也普遍在十三四歲以上。
乙班是普通班,就各種書經進行最基本的教育。其中又分為乙一乙二兩班。
乙二是剛入學的孩童班,年歲也就六至十歲左右,針對明經和算經兩類知識進行學習。
乙一則是進階班,開始學習文工兩科所有公共類知識,夫子所教知識更為廣泛深奧。此班人數最多,大概有二三十人,年歲在十歲至十四歲之間,也有個別實在不成器家裏又有閑錢的十五六歲少年人。
閔清就是在乙二班就讀。
乙二班差不多才十來個人,所以在見過教課夫子後,閔清就成為了一眾蘿卜頭裏的小蘿卜頭。
至此,閔清的科舉生涯正式開始。
春去秋來,眨眼間便是四年過去。
此時正是課間休息,學生們三三兩兩聚在一起,閔清卻沒有歇著,在自己的小筆記本子上將上堂課夫子所講的重點內容細細歸納總結。
快要寫完時,突然一個紙團丟過來,砸在筆杆上把筆打偏,最後一筆被拖長,在紙上畫了一條長長的線。
閔清:“……”
始作俑者白露笑嘻嘻湊過來,撞了下閔清肩膀:“哎清清,你怎麽這麽努力,難得的課間休息怎麽也不活動活動。”
“你才八歲呢,整天就跟個大人似的,不是看書做題就是練習書法,一點趣都沒有。”
白露是白玉柏妹妹的孩子,今年十歲,比閔清還大兩歲。當時七歲過來入學,後和閔清坐在一起,兩人也合得來,平日裏打打鬧鬧的,便也成為了至交好友。
去年是,閔清由於聰慧好學,乙二班無論是教學方式還是知識,已經滿足不了,在申請通過進階考試後,便以七歲幼齡進入乙一。
當時還成為熱門人物被說了一陣,之後見閔清也無其他出彩的地方,這才揭過不提。
白露那年為了不和好友分開,努力了一把也跟著進入了乙一。
閔清無奈的收拾好本子,輕敲好友略作懲罰:“你以為我像你啊,若有不懂之處,還能迴家有白院長單獨輔導!況且學習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我天資也就中等,若不是靠著這平常努力,以後哪裏考的上功名。”
“喲,這隻知道埋頭的書呆子要是能考上,那這大周不就滿地秀才了。”
一副較為尖利的聲音陡然插進來,閔清不用看也知道是誰,也懶得理會。
白露卻是護短,抬頭一看來人,當即譏諷迴去:“好酸的味道啊~書呆子考不上,難道滿嘴仁義,實則陰險毒辣的小人就能考上嗎?”
閔正最恨別人戳穿他是小人,當即跳腳:“白露你說誰是小人呢?你別血口噴人!你別以為你是白家的又怎樣,比起你哥哥白霖師兄,你差的遠了!還有閔清你,兩個手下敗將!”
白霖是白家嫡子,白露的堂哥,是目前白家最為才華橫溢的年輕一代,在縣學就讀。
在縣裏的青年才俊中,白霖是三大才之一。
相反白露則比白霖差的可不是一星半點,而且兩房之間還有齟齬,雖不知道具體,但作為好友,閔清還是知道白露最討厭的就是拿她跟白霖作比較。
白露又是個暴脾氣,當即就要挽袖子上去打架,閔清連忙拉住她,眼神安撫。這要是在課堂打架,絕對沒白露好果子吃。
閔清迴頭淡淡一笑:“白露比不過白師兄,也比你好多了,柱子哥。而且,白露也沒指名道姓說誰才是小人啊,柱子哥還是不要對號入座了。”
閔正,就是閔清家鄰居,閔大南和汪氏的孩子柱子。
閔正跟他媽針對她的原因一樣,起初閔清學業不顯,閔正還裝君子風度。到後來閔清幼齡進入乙一和他同班,漸漸露出頭角,在村中也被眾人稱讚,雖說現在還是差了他一點,但在學堂上也是中上,他的嫉妒之心便遮掩不住,已然爆發。
整天的逮著機會就損閔清,明裏暗裏的給閔清找麻煩。
隻是閔清少有理會這個麻煩精。
學習時間還不夠多呢,哪有閑餘時間理會汪汪叫的狗崽子。
閔正一噎,恨恨道:“閔清!現在我已不是呀呀小兒,休要再叫乳名!”
忽的又想到什麽,假惺惺笑道:“哎呀,夫子說過了今年,我就可以升去甲班,準備縣試了。你們兩個就繼續待在這乙班吧,平常若有不解之題,師兄我勉為其難給你們解答。”
說完蔑視兩人一眼,得意的離去。
閔清無語,不知道他哪裏來的優越感。這不就到了升學年紀所以不得不升學嗎,有什麽好得意的?又不是靠成績升學。
書院有規定,若是才學出眾,那麽最低十歲即可升學去甲班;而正常學生,成績也過的去,則到了十四自動升學甲班,一般兩年後就可以準備下場參加縣試了。
閔正雖然有點小聰明,在閔家村也是同齡一代的佼佼者,但是放到學院,乃至全縣,那就不夠看了,隻能踩著年紀慢慢升級。
白露還有不忿:“就那德性,要不是你拉住我,我非得上去把他揍死。”
好友是隻容易炸毛的小老虎,有啥辦法?
閔清隻能順毛安撫:“是是是,我們白露可是那沙包大~的拳頭,肯定能把他揍成豬頭。”
心裏暗想,就你那個小身板,不被人家揍才怪。
白露頗喜歡聽這話,嘴巴都要咧上天了:“那是!我將來可是要當將軍的武官!到時候手下管轄幾千人馬可威風了。可惜我娘怎麽也不願意我去演武堂。”
說到最後,滿是遺憾。
閔清不由扶額,一說到和武有關的,這丫頭就抽筋。
白家是百年書香世家,到了白露這裏,她就滿腦子喜歡武藝。
先前本也是在縣學讀書,剛一入學便成天的招惹是非,偏生人又小又打不過大孩子,又愛鬧事成績又差,白家嫌她丟人就放到了青山來。
到了這裏因為有閔清平時拉著,倒也沒有像以前老打架吃虧了,反而被她摁著一起學習。
“對了,清清我告訴你一個好消息!”
白露衝著閔清擠眉弄眼:“聽我娘說,今年全縣聯考就定在秋收之前!”
現在便已快到秋收季節,秋收之前,那就是不久之後了。
全縣聯考。
今年終於可以下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