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典舉辦了整整三日,整個明玉都乃至郡國上下歡慶達旦,更有官府專人在各處街坊設宴布席,往來百姓皆可食之,其意便是與民同樂。


    也有政令自閑水庭傳出,直接免去鎮南郡國一都七道稅賦一年,牢中死囚也以勞代刑,罪輕者更是勞改而免之。


    除此以外,還有一道政令,那就是南下去原安南郡,也就是現在的安南道開拓,可以在官府領百兩,牛馬各一匹,以作立身之本,所拓土地三十年皆歸其所有,期至可同官府再續。


    如此政令自然引得治下百姓歡唿,無不歌頌上位聖明仁德,也是在郡國上下掀起了一股南下狂潮。


    隨著慶典落幕,各方勢力的使者紛紛離去,但明玉都的繁華卻沒有消減半分,反倒是愈演愈盛,城中匯聚的修士也越來越多,且皆是郡國治下的有名人物,如各方仙族長者,道院魁首,而各地的官吏大員也一一歸都,其中暗流湧動,攀附高官大員,求訪周家子弟,隻為探得閑水庭的一言半語。


    而這些麾下勢力之所以如此,就是因為百官分封之事將即,而把持官印就代表著一地權柄,就意味著長生久望,他們自然又怎可能甘於人後。


    其中以那些凡人官吏反應最為劇烈,乃至是到了偏執癡狂的地步。


    畢竟,對他們來說,無論是享樂作福,還是萬千尊榮,在長生麵前都不值一提,更別說把持官印還能擁有他們夢寐以求的仙家力量!


    閑水庭內


    周曦越、薑黎夫妻二人相對而坐,四周正中則懸浮著數十方寶印,同上方的周皇印璽氣機相連,為上下尊屬也。


    隨著鎮南郡國地域日益遼闊,官吏製度也已然完善,官職列作九品,設六部六司,另有七方道牧,以及各地縣令、縣丞縣尉,此曰為官;典史教諭,鎮官村正,三班六房,以及鎮守兵卒,此曰為吏。


    以周曦越如今的道行,當下自然做不到冊封郡國百官,就更別說百官寶印還有缺陷,本就不宜廣傳;他此番冊封的官吏,其實主要還是各部司的大員,以及七方道牧,攏總也不過十九方,就是想以此來加大對治下的掌禦,從而防範妖邪襲掠之事。


    而二人現在所論,就是冊封的官吏該為何人,又有何人可用。


    “文浙於村鎮教化百姓,數十年如一日,初心未改,為民所頌,臣妾認為,可為教輔司教諭。”


    薑黎持筆自漫長名冊上掠過,直至懸在一行小字上方,旋即落筆畫圈,所圈正是周文浙之名。


    當年周文浙與周景昭發現林家遺藏,讓周家從中得到異獸嗽月,二人自然也因此得到家族恩賜,其中周景昭借功升遷為一地縣丞,而周文浙則是換了延壽丹藥,以養父母,自己則隻求強身丹丸,隨後就一直安於白河鎮內,教化其中百姓。


    而這些年間,其也是教民有方,更將其中所獲編書製冊,廣為流傳,可以說為郡國教化起到了巨大助力。


    周曦越微微頷首,旋即指著名冊一處,道:“陳亦可,陳家出身,喜好製物,所製犁具在山野等地勢有利,可為巧工司正。”


    “景濤事農桑,不懼嚴寒,有承陽公遺風,所培稻穀有所進,可為農事司正,這樣也能讓文瑾有閑修行。”


    “還有張家的張遠道,此人修為雖淺,卻極善經營,曾將一地水利屯田治理得心應手,臣妾以為,不如就將他工部尚書。”


    “上雲道有望姓曹、楊、馮,其中楊氏最為良善仁厚,楊滿也為官十餘載,事無巨細,可為上雲道牧。”


    ……


    兩人托著名冊,根據各方所呈的情報,以及人道所望,在名冊上將人名一一畫圈。


    細望過去,便能發現所圈者大多都是凡人,就算有修為,也是啟靈境的小修,連煉氣境修士都少之又少,化基真人更是隻有一位,那就是掌禦鎮魔司的雷罰禦使兼降魔將軍周玨瑜。


    而之所以如此安排,就是因為郡國需要的是更多的強者;官印掌禦一地人道洪流,可以讓屬官擁有強大偉力,想要讓其發揮最大優勢,那自然是由凡人小修來掌禦,而非已有不俗道行的修士。


    讓周玨瑜繼續掌禦,也是因為雷霆主殺罰,掌禦此司不光對其道途通徹有裨益,還能鎮魔除妖謀功德,有助其求望玄丹。


    將所圈名字一一摘出,六部六司七道牧共十九人,其中周姓就過半,再有陳、張、楊、柳、牛、季、項、厲、謝等九姓,各據其一。


    這九姓既有名門望族,仙族世家,也有草根官吏,浸心求藝者,也算是將郡國上下取遍。


    望著手中所摘名錄,周曦越微微沉思,旋即揮袖,便有十九道官印落到二人身前,隨後將封赦玉帛遞向薑黎。


    “還請薑後持筆,以封官牧。”


    薑黎不由一怔,望著相濡以沫數十年的夫君,旋即將封赦玉帛接來,掌間則顯現道參【廣定聿】,於上落筆。


    而這一幕,在這數十年間上演過無數次;周皇掌舵,謀定山河,為郡國大局禦者,薑後持筆,廣布政令,為郡國發展定者。


    封周氏周文正,為吏部尚書,掌禦郡國官吏考選、授職、稽核。


    封周氏周景滕,為刑部尚書,掌郡國司法。


    封張氏張遠道,為工部尚書,掌郡國工程水利、屯田營造。


    封柳氏……


    ……


    封周氏周文浙,為教輔司教諭,掌郡國教育及生員選拔。


    封周氏周景濤,為農事司正,掌郡國農事,農桑栽培。


    封陳氏陳亦可,為巧工司正,掌郡國工事,工藝鑽研。


    封牛氏……


    ……


    封周氏周修牧,為東平道牧,掌東平道一切事宜。


    封楊氏楊滿,為上雲道牧,掌上雲道一切事宜。


    封周氏周景辜,為梟陽道牧,掌梟陽道一切事宜。


    封……


    ……


    隨著其不斷撰寫,封赦玉帛威勢愈發強橫磅礴,而那十九道官印也緩緩浮現名諱,更以周皇印璽為樞,同上方人道洪流產生強烈聯係,乃至是引得洪流動蕩。


    而在明玉都內,各方勢力暗流湧動,相而攀附求問官途,也是鬧得滿城喧鬧。


    一衣衫樸素的凡人小官行走在街道,正透過人群翹首望著新式牛犁是何模樣,突然一頓,旋即一股恢宏波動自其體內爆發,直衝雲霄,更是引得都城金煌璀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不朽家族,我能改變子孫資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通通如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通通如山並收藏不朽家族,我能改變子孫資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