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以符禁蟲豸
不朽家族,我能改變子孫資質 作者:通通如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周平將明玄宮內殘留的道痕抹去,再同周玄崖等人交代一二,便也不在白溪山逗留,順著地脈就向定南地界掠去,也是怕耽誤得時日太久,讓青玄子等人發現異常。
周嘉瑛坐在明玄宮穹頂,感受著老祖宗氣息離去,也是有些悶悶不樂。
“小獅子,你說邊疆究竟是什麽樣子的,老祖宗都那麽強大了,竟然都不能留在族地裏。”
其腰間的玉石獅子微微顫動,如同生靈般舒展身軀,“我啷個曉得,自從有了意識,就被你們家關在秘境裏,見識的東西都還沒你多,你還問我,真是莫名其妙。”
下一刻,就有纖纖玉手落下,拍得它頭腦發昏,懸在腰間不斷擺動。
“你這妮子,說不過就動手。”
“野蠻,真野蠻!”
玉獅子搖晃大喊著,見周嘉瑛又有動手的勢頭,也是急忙收斂氣機,化作係掛著的一方死物。
見此情況,周嘉瑛也沒再搭理它,隻是望著浩瀚大湖沉思不語,旋即躍入宮內,再次陷入閉關潛修之中,唯有氤氳玉光自殿中浮現。
“等我成了玄丹,就去邊疆陪老祖宗一塊守……”
在浩瀚大湖之中,秋風唿嘯,掠起陣陣波濤,激岸拍石,好似擂鼓作響,久久不絕。
不時有禽鳥自湖中而起,喙爪間叼著魚蝦,於蒼穹雲海翱翔;也有魚兒騰躍碧濤,鱗片在朝霞映照下,化作浮光躍金間的些許銀白。
而在這其中,最多的便是龜屬,若自高處俯瞰大湖,便能望見湖麵上遊動著數以百計的黑影,就好似一座座暗礁流嶼,其正是於湖中生息了上百年的負水玄龜一族。
當然,如今的負水玄龜族也與從前有所不同,除了因湖中水脈壯盈濃鬱,這一族修為整體漸長外,還有就是同鱷龜等其他龜屬交合繁衍,於血脈跟腳上有所拔高。
這就導致,整個龜群的模樣都發生了些許變化,或兇猛猙獰,或溫順親水,或詭異奇特,也是甚為奇妙。
其中化基妖物就有四頭,除負澤、惡奴二龜外,剩下兩頭,一是雷屬變種,取名為雷濤,被周玨瑜抓去了雷霄峰,日夜同雷霆電光共沐,梳理峰中氣機;一為土屬異怪,名曰行丘,為周文瑾所禦,整日行走於山間,馱物移土,移栽草木靈植。
不過,若是細細望去,就能發現這些龜屬多聚集於湖中幾處地界附近;那些地界的湖水蔚藍生輝,生生不息,除了是水脈鬱結所在,其中更蘊含了些許水道靈機。
一年前,周文崇兄弟二人自秘境所得諸多靈水,除了明波甘露被留在玄毒峰,以作生機滋養之物,剩下兩道清淼盈水則皆被安置在湖中,用以壯盈水脈,如此才有了這洶湧波濤。
萬蟲蠱窟
作為周文崇修行所在,其處在一方低矮小峰內,同玄毒峰比鄰而立,時常就有毒蟲爬至兩峰接壤地界,於那吞噬毒氣惡澤。
洞窟綿延山體深處,昏暗難見明輝,唯有岩壁懸掛的幽幽冷火搖曳生光,照得狹窄洞穴忽明忽暗,卻能望見萬千蟲蟻於其中爬行,密集恐怖至極,悉悉索索聲響環繞耳目,讓望者生寒膽瘮,驚懼難定。
一道高大身影立在洞窟高處石台上,冷漠望著下方瘋狂廝殺蠶食的各類蠱蟲,但在其體內,卻有兩股微弱意識躍躍欲試,就像是要掙紮出體,一同去享受這場升階蛻變的饕餮盛宴。
感知體內異動,其靈念頓時霸道地肆虐身軀各處,強行將那兩股微弱意識壓製,更是消磨了不少。
“想要以五毒蠱合煉成道,看來非得尋一煉魂法才行,不然諸多蠱蟲意識相碰,隻怕會落得同吳家一樣的下場。”
其喃喃低語著,旋即向下方置入諸多蠱蟲,另有暴虐蝕意的惡煞氣澤,瞬間引得蟲蟻瘋狂啃食廝殺,悉索聲響迴響洞窟,也是更恐怖了不少。
“哥哥,有沒有興趣去治下看看?”
一道清亮聲音自外傳來,便見一道墨綠身影急速掠來,正是掌禦玄毒煉的周文偃;同一年前相比,其生機格外濃鬱旺盛,除了白皙肌膚上泛起的紫綠筋脈,剩下就同尋常化基修士沒有兩樣。
“治下又出現化基妖物了?”
“那倒沒有。”
周文偃訕笑兩聲,“隻是這山中甚是煩悶,我與叔祖暫時也推演不出更好的想法,所以想著去山下看看,以鬆心神。”
蠱修瞥了弟弟一眼,又怎會不知其所想,“放鬆之法有很多,又何必下山觀望,置身於險地。”
“正好我要去尋鐵山大師討教符籙真諦,你和我一塊去看看老祖宗吧。”
說罷,其便大步向外走去,渾然不給周文偃拒絕的機會。
周文偃聞聲一怔,也隻能苦笑著跟在兄長身後。
兩人一出萬蟲蠱窟,便向著赤峰飛去,其山滿地紅葉竹,猶如汪洋林海,所以也被稱之為竹峰,為周家族人閑賦賞景所在。
而因為紅葉竹為剛柔靈材,乃製符良品,所以此山也是周家符紙的重要產出地之一;鐵山索性就隱居於此,就地取材,以教授周家修士符籙之道。
除此以外,山中還隱居著四宗家老周曦淮,而周玄崖也時常來此;二人皆是煉器師,來此既是貪圖幽靜愜意,也是借山中地火以煉器。
這倒不是周家沒有靈火,而是煉氣修士掌禦靈火極其艱難,耗神費力,真正用起來反倒還沒有地火好用。
兄弟二人尚未落地,便望見林中人影滿座,大多都圍在一粗獷大漢四周,專門聽授著,正是鐵山和眾多學習符籙的周家子弟。
而另一側的鼎爐前,卻是人影甚少,攏總也才堪堪十人,正中威嚴者,便是五宗血脈起源所在周玄崖,也是二人的玄祖。
器道作為四藝中最苦、練習最長的一藝,哪怕周家一定程度上供給原材以練手,願意輔修此藝的子弟也極少,麵前這十來人就已經算是周家器道的全部。
其中能夠煉製上等法器者,少之又少,年輕一輩更是隻有一人,名為周景銘,五宗旁係出身。
周文崇先領著弟弟拜見了自家老祖宗,隨後便徑直來到鐵山前。
“鐵大師,我欲借符籙禁蟲豸,但不知從何下手,您可否為晚輩解惑一二?”
周嘉瑛坐在明玄宮穹頂,感受著老祖宗氣息離去,也是有些悶悶不樂。
“小獅子,你說邊疆究竟是什麽樣子的,老祖宗都那麽強大了,竟然都不能留在族地裏。”
其腰間的玉石獅子微微顫動,如同生靈般舒展身軀,“我啷個曉得,自從有了意識,就被你們家關在秘境裏,見識的東西都還沒你多,你還問我,真是莫名其妙。”
下一刻,就有纖纖玉手落下,拍得它頭腦發昏,懸在腰間不斷擺動。
“你這妮子,說不過就動手。”
“野蠻,真野蠻!”
玉獅子搖晃大喊著,見周嘉瑛又有動手的勢頭,也是急忙收斂氣機,化作係掛著的一方死物。
見此情況,周嘉瑛也沒再搭理它,隻是望著浩瀚大湖沉思不語,旋即躍入宮內,再次陷入閉關潛修之中,唯有氤氳玉光自殿中浮現。
“等我成了玄丹,就去邊疆陪老祖宗一塊守……”
在浩瀚大湖之中,秋風唿嘯,掠起陣陣波濤,激岸拍石,好似擂鼓作響,久久不絕。
不時有禽鳥自湖中而起,喙爪間叼著魚蝦,於蒼穹雲海翱翔;也有魚兒騰躍碧濤,鱗片在朝霞映照下,化作浮光躍金間的些許銀白。
而在這其中,最多的便是龜屬,若自高處俯瞰大湖,便能望見湖麵上遊動著數以百計的黑影,就好似一座座暗礁流嶼,其正是於湖中生息了上百年的負水玄龜一族。
當然,如今的負水玄龜族也與從前有所不同,除了因湖中水脈壯盈濃鬱,這一族修為整體漸長外,還有就是同鱷龜等其他龜屬交合繁衍,於血脈跟腳上有所拔高。
這就導致,整個龜群的模樣都發生了些許變化,或兇猛猙獰,或溫順親水,或詭異奇特,也是甚為奇妙。
其中化基妖物就有四頭,除負澤、惡奴二龜外,剩下兩頭,一是雷屬變種,取名為雷濤,被周玨瑜抓去了雷霄峰,日夜同雷霆電光共沐,梳理峰中氣機;一為土屬異怪,名曰行丘,為周文瑾所禦,整日行走於山間,馱物移土,移栽草木靈植。
不過,若是細細望去,就能發現這些龜屬多聚集於湖中幾處地界附近;那些地界的湖水蔚藍生輝,生生不息,除了是水脈鬱結所在,其中更蘊含了些許水道靈機。
一年前,周文崇兄弟二人自秘境所得諸多靈水,除了明波甘露被留在玄毒峰,以作生機滋養之物,剩下兩道清淼盈水則皆被安置在湖中,用以壯盈水脈,如此才有了這洶湧波濤。
萬蟲蠱窟
作為周文崇修行所在,其處在一方低矮小峰內,同玄毒峰比鄰而立,時常就有毒蟲爬至兩峰接壤地界,於那吞噬毒氣惡澤。
洞窟綿延山體深處,昏暗難見明輝,唯有岩壁懸掛的幽幽冷火搖曳生光,照得狹窄洞穴忽明忽暗,卻能望見萬千蟲蟻於其中爬行,密集恐怖至極,悉悉索索聲響環繞耳目,讓望者生寒膽瘮,驚懼難定。
一道高大身影立在洞窟高處石台上,冷漠望著下方瘋狂廝殺蠶食的各類蠱蟲,但在其體內,卻有兩股微弱意識躍躍欲試,就像是要掙紮出體,一同去享受這場升階蛻變的饕餮盛宴。
感知體內異動,其靈念頓時霸道地肆虐身軀各處,強行將那兩股微弱意識壓製,更是消磨了不少。
“想要以五毒蠱合煉成道,看來非得尋一煉魂法才行,不然諸多蠱蟲意識相碰,隻怕會落得同吳家一樣的下場。”
其喃喃低語著,旋即向下方置入諸多蠱蟲,另有暴虐蝕意的惡煞氣澤,瞬間引得蟲蟻瘋狂啃食廝殺,悉索聲響迴響洞窟,也是更恐怖了不少。
“哥哥,有沒有興趣去治下看看?”
一道清亮聲音自外傳來,便見一道墨綠身影急速掠來,正是掌禦玄毒煉的周文偃;同一年前相比,其生機格外濃鬱旺盛,除了白皙肌膚上泛起的紫綠筋脈,剩下就同尋常化基修士沒有兩樣。
“治下又出現化基妖物了?”
“那倒沒有。”
周文偃訕笑兩聲,“隻是這山中甚是煩悶,我與叔祖暫時也推演不出更好的想法,所以想著去山下看看,以鬆心神。”
蠱修瞥了弟弟一眼,又怎會不知其所想,“放鬆之法有很多,又何必下山觀望,置身於險地。”
“正好我要去尋鐵山大師討教符籙真諦,你和我一塊去看看老祖宗吧。”
說罷,其便大步向外走去,渾然不給周文偃拒絕的機會。
周文偃聞聲一怔,也隻能苦笑著跟在兄長身後。
兩人一出萬蟲蠱窟,便向著赤峰飛去,其山滿地紅葉竹,猶如汪洋林海,所以也被稱之為竹峰,為周家族人閑賦賞景所在。
而因為紅葉竹為剛柔靈材,乃製符良品,所以此山也是周家符紙的重要產出地之一;鐵山索性就隱居於此,就地取材,以教授周家修士符籙之道。
除此以外,山中還隱居著四宗家老周曦淮,而周玄崖也時常來此;二人皆是煉器師,來此既是貪圖幽靜愜意,也是借山中地火以煉器。
這倒不是周家沒有靈火,而是煉氣修士掌禦靈火極其艱難,耗神費力,真正用起來反倒還沒有地火好用。
兄弟二人尚未落地,便望見林中人影滿座,大多都圍在一粗獷大漢四周,專門聽授著,正是鐵山和眾多學習符籙的周家子弟。
而另一側的鼎爐前,卻是人影甚少,攏總也才堪堪十人,正中威嚴者,便是五宗血脈起源所在周玄崖,也是二人的玄祖。
器道作為四藝中最苦、練習最長的一藝,哪怕周家一定程度上供給原材以練手,願意輔修此藝的子弟也極少,麵前這十來人就已經算是周家器道的全部。
其中能夠煉製上等法器者,少之又少,年輕一輩更是隻有一人,名為周景銘,五宗旁係出身。
周文崇先領著弟弟拜見了自家老祖宗,隨後便徑直來到鐵山前。
“鐵大師,我欲借符籙禁蟲豸,但不知從何下手,您可否為晚輩解惑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