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餐後,何強剛到宿舍,就接到波琳希娜的電話,問他有沒有迴到寧港。何強說:“我上午就從姑蘇迴來,早就到宿舍了。你怎麽這個時間給我打電話?”
波琳希娜埋怨道:“人家等你電話嘛,結果你一離開,就把人家給忘掉了,還得我主動打給你。”
何強慚愧道:“對不起,迴來後,事情太多,忙起來就忘記打電話了。”
波琳希娜關心道:“你這新車感覺如何?有沒有原來的車好?”
何強想了一下,說:“操控感覺似乎好一點,但也不太明顯。”
波琳希娜說:“隻要比以前的好就行。親愛的,你這來去匆匆的,弄得人家晚上都睡不著了。”
何強調侃道:“那我以後就盡量少去見你。”
波琳希娜哼了一聲,說:“就是因為你來少了,人家才會這樣。以後,你每周都要爭取過來。”
何強嗬嗬笑道:“一定爭取。”
波琳希娜撒嬌道:“那就說定了,每周我都等著。”
何強補充了一句:“去之前,我會提前跟你說的。”
何強跟波琳希娜的電話剛剛結束,夏芷若的電話又打了過來。何強詫異地問:“我們不是剛剛分開嗎?怎麽想起來打電話?”
夏芷若猶豫了一下,說:“白天我從你車上下來時,被鄭穎看到了。”
何強好奇道:“她跟你說什麽了嗎?”
夏芷若幽幽地說:“她沒說什麽,隻是跟我笑了一下,但是我感覺到她的笑有些敷衍,今晚吃飯時,跟我也不熱情。”
何強安慰道:“這是正常情況,你沒必要多想。”
夏芷若擔心地說:“我怕自己影響你們之間的感情。”
何強不以為然道:“我們之間光明磊落的,怎麽會影響到我跟她的關係?再說,我跟她的關係,跟你我關係一樣,都是同事關係,並無特殊之處。”
夏芷若鬆了一口氣,說:“你這樣說,我就有點放心了。”
何強微微一笑,說:“早點休息吧,坐車也很累人的。”
第二天上班後,在常委會例會上,何強把建港的事情再次提了出來。
宣傳部長孔儒生擔心道:“這事上次不是被市委否決了嗎?現在再次提起,會不會讓市領導不高興?”
常務副縣長範亦龍說:“我看不會。上次我們是要兩個大項目一起搞,現在灘塗圍墾已經初見成效,後續的資金投入也不會太多,應該可以騰出手來搞港口了。”他有點好大喜功。
縣長王建分析道:“目前我市在工業經濟方麵,已經擁有了一個省級化工園區、一個省級工業園區和一個市級經濟開發區,這些地方已經足夠我們施展拳腳,加上我們還有一個寧港酒業上市公司,如果將來再把香山景區開發成5a景區,那麽我縣的經濟即便還不如河東市,那也是穩坐海西縣(市區)第二把交椅,可謂政績斐然。可如果再搞港口,我們的經濟實力是否允許?我們的精力是否會過於分散?建成的港口是否能有效益?……諸多問題,不容我們忽視。”
縣委常委、人武部長海軍說:“建一座大型港口可不是一年兩載的事情,少則三五年,多則十年八年。我就懷疑港口建成之時,我們在座的還有幾個在職?”
鄭穎不以為然道:“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本來就是一個接力賽,是十年乃到百年大計,好比愚公移山,需要一代代人持續奮鬥。我們要有大局觀,要有發展眼光。”
何強感歎道:“鄭書記說得好!所謂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須有我。如果我們凡事都要在自己手上出成績,那就很難做成大事。”
縣委常委、統戰部長耿華山說:“海部長的意思是要量力而行。如今我縣雖然脫掉了貧困縣的帽子,畢竟基層薄弱,很多方麵百廢待興,不宜大拆大建。”
王嫣然說:“海部長和耿部長提出的量力而行,這是沒毛病的。隻是我們有時不能忘記外部的力量。就如我們灘塗開墾工程,僅僅依靠我們本縣的財政,都不知哪一年可以幹成。”
李衛看著範亦龍說:“這事還真的得感謝範省長的大力支持。”
王嫣然接著說:“是的,由於有了範省長的支持,省財政這才幫助了我們。可是,不要忘記,如果沒有一個好的項目由頭,範省長他就是想要支持我們,也無從開口。”
範亦龍聽到有人誇獎起他的父親,內心有些得意,他借題發揮道:“以我們目前的財政,當然支撐不起龐大的建港項目,但是我們有了這個由頭,就可以向上爭取,借助部委的力量,建設我們的國有港口。”
姚繼娟建議道:“我看怎麽建的問題可以暫時放到一邊,先解決能不能建的問題。”
何強點頭說:“今天的會議,大家先統一思想,確立建港共識,至於最終能不能建,不是取決於我們,而是由上級和專家組決定。如果可以建港,這不僅將填補我市大型海港的空白,甚至對國家的港口布局都可能有所貢獻。”
這次常委會開了整整一天,大家各抒己見,氣氛熱烈,最終形成共識,在確保全縣各項工作正常開展的前提下,同意向上爭取建港項目,隻要海洋地質條件許可,今年爭取不到,明年繼續爭取。
晚餐後,鄭穎來到何強宿舍,向何強表示祝賀,說:“爭論了一天,終於取得建港共識,這可是了不起的成就,對於後續工作的開展至關重要。”
何強請鄭穎坐到椅子上,又給她倒了一杯飲料,道:“是的,這是建港的基石,如果不能取得共識,即使項目實施,也會有人陽奉陰違,暗中搗亂,拖延工程。這個項目要麽不搞,要搞就要迅速奠定基礎,形成不可逆轉趨勢。否則,將來我們一旦離開,這個項目就有可能中途夭折,成為爛尾港,最後還得我們來背勞民傷財的黑鍋。”
波琳希娜埋怨道:“人家等你電話嘛,結果你一離開,就把人家給忘掉了,還得我主動打給你。”
何強慚愧道:“對不起,迴來後,事情太多,忙起來就忘記打電話了。”
波琳希娜關心道:“你這新車感覺如何?有沒有原來的車好?”
何強想了一下,說:“操控感覺似乎好一點,但也不太明顯。”
波琳希娜說:“隻要比以前的好就行。親愛的,你這來去匆匆的,弄得人家晚上都睡不著了。”
何強調侃道:“那我以後就盡量少去見你。”
波琳希娜哼了一聲,說:“就是因為你來少了,人家才會這樣。以後,你每周都要爭取過來。”
何強嗬嗬笑道:“一定爭取。”
波琳希娜撒嬌道:“那就說定了,每周我都等著。”
何強補充了一句:“去之前,我會提前跟你說的。”
何強跟波琳希娜的電話剛剛結束,夏芷若的電話又打了過來。何強詫異地問:“我們不是剛剛分開嗎?怎麽想起來打電話?”
夏芷若猶豫了一下,說:“白天我從你車上下來時,被鄭穎看到了。”
何強好奇道:“她跟你說什麽了嗎?”
夏芷若幽幽地說:“她沒說什麽,隻是跟我笑了一下,但是我感覺到她的笑有些敷衍,今晚吃飯時,跟我也不熱情。”
何強安慰道:“這是正常情況,你沒必要多想。”
夏芷若擔心地說:“我怕自己影響你們之間的感情。”
何強不以為然道:“我們之間光明磊落的,怎麽會影響到我跟她的關係?再說,我跟她的關係,跟你我關係一樣,都是同事關係,並無特殊之處。”
夏芷若鬆了一口氣,說:“你這樣說,我就有點放心了。”
何強微微一笑,說:“早點休息吧,坐車也很累人的。”
第二天上班後,在常委會例會上,何強把建港的事情再次提了出來。
宣傳部長孔儒生擔心道:“這事上次不是被市委否決了嗎?現在再次提起,會不會讓市領導不高興?”
常務副縣長範亦龍說:“我看不會。上次我們是要兩個大項目一起搞,現在灘塗圍墾已經初見成效,後續的資金投入也不會太多,應該可以騰出手來搞港口了。”他有點好大喜功。
縣長王建分析道:“目前我市在工業經濟方麵,已經擁有了一個省級化工園區、一個省級工業園區和一個市級經濟開發區,這些地方已經足夠我們施展拳腳,加上我們還有一個寧港酒業上市公司,如果將來再把香山景區開發成5a景區,那麽我縣的經濟即便還不如河東市,那也是穩坐海西縣(市區)第二把交椅,可謂政績斐然。可如果再搞港口,我們的經濟實力是否允許?我們的精力是否會過於分散?建成的港口是否能有效益?……諸多問題,不容我們忽視。”
縣委常委、人武部長海軍說:“建一座大型港口可不是一年兩載的事情,少則三五年,多則十年八年。我就懷疑港口建成之時,我們在座的還有幾個在職?”
鄭穎不以為然道:“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本來就是一個接力賽,是十年乃到百年大計,好比愚公移山,需要一代代人持續奮鬥。我們要有大局觀,要有發展眼光。”
何強感歎道:“鄭書記說得好!所謂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須有我。如果我們凡事都要在自己手上出成績,那就很難做成大事。”
縣委常委、統戰部長耿華山說:“海部長的意思是要量力而行。如今我縣雖然脫掉了貧困縣的帽子,畢竟基層薄弱,很多方麵百廢待興,不宜大拆大建。”
王嫣然說:“海部長和耿部長提出的量力而行,這是沒毛病的。隻是我們有時不能忘記外部的力量。就如我們灘塗開墾工程,僅僅依靠我們本縣的財政,都不知哪一年可以幹成。”
李衛看著範亦龍說:“這事還真的得感謝範省長的大力支持。”
王嫣然接著說:“是的,由於有了範省長的支持,省財政這才幫助了我們。可是,不要忘記,如果沒有一個好的項目由頭,範省長他就是想要支持我們,也無從開口。”
範亦龍聽到有人誇獎起他的父親,內心有些得意,他借題發揮道:“以我們目前的財政,當然支撐不起龐大的建港項目,但是我們有了這個由頭,就可以向上爭取,借助部委的力量,建設我們的國有港口。”
姚繼娟建議道:“我看怎麽建的問題可以暫時放到一邊,先解決能不能建的問題。”
何強點頭說:“今天的會議,大家先統一思想,確立建港共識,至於最終能不能建,不是取決於我們,而是由上級和專家組決定。如果可以建港,這不僅將填補我市大型海港的空白,甚至對國家的港口布局都可能有所貢獻。”
這次常委會開了整整一天,大家各抒己見,氣氛熱烈,最終形成共識,在確保全縣各項工作正常開展的前提下,同意向上爭取建港項目,隻要海洋地質條件許可,今年爭取不到,明年繼續爭取。
晚餐後,鄭穎來到何強宿舍,向何強表示祝賀,說:“爭論了一天,終於取得建港共識,這可是了不起的成就,對於後續工作的開展至關重要。”
何強請鄭穎坐到椅子上,又給她倒了一杯飲料,道:“是的,這是建港的基石,如果不能取得共識,即使項目實施,也會有人陽奉陰違,暗中搗亂,拖延工程。這個項目要麽不搞,要搞就要迅速奠定基礎,形成不可逆轉趨勢。否則,將來我們一旦離開,這個項目就有可能中途夭折,成為爛尾港,最後還得我們來背勞民傷財的黑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