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盡甘來,放下,這是佛家的理想。


    其實不現實,第一苦不會被替代,第二苦不會消失,第三放任問題,問題也不會消失,第四隻有解決了一個個的小苦,大苦才會消失,第四,苦多種多樣,積少成多,才會有大苦。


    所以作為程序員出身,經驗告訴我,一個一個問題解決,積累起來就是一個優秀的程序,或者解決方案。


    這也是經濟學的思維和理論基礎。


    所以經濟學理論很多,都是解決小問題,沒有全盤解決方案。


    但一個個小問題解決的,也就沒有大問題了。


    有一次新聞問一個農民工,你過得幸福嗎。


    無法迴答,不知所雲。


    換了個問題,你過得苦嗎。


    問題一大堆,影響團結。


    所以沒有大一統的解決方案。


    什麽事都一樣,沒有萬能鑰匙。


    農村問題,城市問題,民生問題,職場問題,都一樣,都是小問題堆積起來的,而且說出來都不起眼,聚集起來又是大問題,沒有解決之道。


    所以我的思路就是專注於一個個不起眼的小問題,一個個破解,然後就可以有一個總的解決方案,就是五花八門。


    人的一生有很多苦難,但都是一個個憤怒聚集起來的,說白了,就是說出來都是芝麻綠豆,但一麻袋,也壓死人,最後也沒頭緒,隻好去燒香的燒香,拜佛的拜佛,送禮的送禮,攀關係的攀關係,找貴人的招貴人。


    就是想一勞永逸。


    我其實就愛解決小問題,找方法,解決了一個個小問題,也就沒有了大問題。


    說不清道不明,主要是忽視小問題,積少成多。


    人生就是曆練,跳過一個個坑,雖然沒掉進去,但不知道原理,最後心結一堆,活得累。當然總會掉進一個沒有防備的坑裏。


    所以年輕時多掉坑,知道坑的深淺,就是經驗。


    趁年輕有力量,有思路,爬出來的機會就大。


    年紀大了才會避坑,因為有了家室,有了財富,坑會追著你,而且都是人為的大坑。


    沒錢狗都不理你,有錢乞丐都能聞出味來。


    我學經濟學主要原因是年輕時吃虧,不明白,所以找原因,又不肯吃啞巴虧,死也死個明白。


    所以經濟學被我翻到時,果斷丟了成功學。


    當然讀書時看的是成功學,就是勵誌,工作了,發現光自己勵誌,別人搭順風車,勞動果實都不是自己的,人家兩片嘴比你奮鬥幾個月都強。


    開始也迷戀關係,後來發現樹倒猴孫散,所謂的靠山跑的比你還快,還苦口婆心的讓你背鍋。


    我也是個好奇的人,所以就開始研究利益走向,權力的交換,發現大有文章,但有個致命的問題,就是不能傷及宿主的利益。


    再後來幹脆研究起宿主的權力構成,發現就是一個猴子爬樹的故事,一排猴子爬樹,向上看都是屁股,向下看都是笑臉。


    你捅了屁股,會被踹,瞪了笑臉會被罵。


    幹脆跳下來,看看樹上的果實在哪裏,也就是解決問題,一個個小問題解決,最後要麽自己學會摘桃子,要麽告訴別人怎麽摘桃子分享一下。


    這就是軍師。


    這也就是經濟學的解決小問題的思路,饅頭一口一口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職場小聰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翟曉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翟曉鷹並收藏職場小聰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