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情感的動物,隻有擺脫情感的糾纏,人才會活得輕鬆。


    為什麽這樣說,因為每個人的行為除了真實的事物影響外,主要牽絆就是情感。


    一次一位工會主席在部門會上說,有的人升不上去,可以找幾個朋友喝喝酒,聊聊天,舒緩一下心情。就這一點,很多人都是這麽做的。


    每個人都會高看自己一眼,而不肯平視周遭的事物。


    但對於人員挑選,不是你說行就行,這要看公論,私論,也就是說一個人的風評是無法由個人改變的。


    而且還要看公司,領導的喜好,和業務發展。


    但有個大概率事件,就是經濟學。這門學科非常特殊,他是純邏輯的學科,幫助你理性的理解世界和周遭環境。


    其實我也很多煩惱,所以必須要壓抑這些情緒,而不是宣泄。


    人的大腦就是這樣,你越發泄,他的熱度越高,最後的結果就是變成情緒的奴隸。


    有點像魯迅筆下的祥林嫂,不斷的重複冤屈,而不是寫下來分析,這樣就形成了一個閉環,也就是鑽牛角尖。


    神經元不斷的興奮之後就會出現大量腦補,也就是語言的欺騙性,一點點的事情被無限放大。最終導致一個人的極端行為。


    所以我總是掛著耳機聽經濟學,這樣使我很冷靜的看待問題。


    在職場裏沒有什麽是比冷靜的邏輯思維重要的東西。


    但培養邏輯思維就要不斷的強化神經網絡,隻有把問題都分析清楚了,你才不會走進情緒的泥潭。


    也就是常說的上帝視角,俯視人生,一切問題都變得簡單。


    有時候我們看不懂,並不是因為事情複雜,而是忘了社會是一張網,也就是蝴蝶效應。


    在這個網裏,人人都被情緒左右,使你對事物的判斷永遠受情緒影響。


    當情緒占主導地位的時候,人就會被豬油蒙了眼睛,作出錯誤的判斷。


    情緒讓一個國家陷入戰爭的泥潭,情緒讓人慷慨赴死,情緒讓人不考慮後果一擲千金。


    廣告宣傳就是激起你的情緒從而操縱你的行為。


    為什麽演說家總是講情懷而不講事實,因為事實很殘酷,很容易讓人放棄,而情緒可以蒙蔽你的良知,你最寶貴的生命。


    但有一點,你一旦明白為什麽,這樣你的情緒就會被澆滅。


    這就是學習經濟學的好處,經濟學告訴你,一切都是邏輯,一切都可以解釋。


    一條交換原理,可以解釋很多東西。


    一切都是供給與需求。沒有所謂的潛規則,都是利益。


    考慮問題永遠從人是自私的,人是理性的,一切都是利益的驅使。


    當然我們這裏說的自私,不是狹義的自私。


    對你好的東西都可以理解為自私。就是自己的利益。


    保護別人的財產權,別人也保護你的,你的財產之所以是你的,沒有被別人拿走,主要原因就是有人拿的時候,大家會說這是誰的東西,你不能動。否則你根本沒有財產權。


    這一點尤其重要,你是社會的人,所以你的生存取決於你的環境,否則你什麽也不是。


    對人有用不是被利用,而是你之所以有用的原因,離開群體,你的才能就沒有用。所以維護別人的利益,別人才會維護你的,否則你將失去所有。


    邏輯思維的培養就是從分析身邊的事開始,工具就是經濟學。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職場小聰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翟曉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翟曉鷹並收藏職場小聰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