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聾老太的盤算
四合院:反腐先鋒,痛擊惡行! 作者:啵啵6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難道是王大媽教她的?” 楊海濱試探性地說。
“不會,最近林莉很少在院子裏麵,大多數時間都在王坤的房間裏。就算是待在院子裏,想找她談話也找不到人影。”張阿姨迴答。
楊海濱重重拍了一下桌子,“媽的,王大媽對她好,是看得起她。也不看看她什麽身份,沒有王大媽的保護,能在院子裏過下去嗎?”
張阿姨連忙勸阻,“老楊,林莉不理王大媽,這不是好事嗎,你生什麽氣啊?”
楊海濱怔了一下,“我是因為她不孝順才生氣的。算了,為了陳根能娶李雪,林莉不理王大媽就隨她吧!我先躺在床上休息會兒,吃飯時候你叫我。”
躺在床上的楊海濱輾轉反側,腦海裏反複思考今天發生的事情。剛才在胡同外麵,竟然沒有人站在他這邊,這讓他感到極大的危機感。這是第一次,有這麽多人不再信任他。
楊海濱清楚,這一切都源於王坤破壞了他的形象,導致大家不再信任他。他費盡口舌,竟無人支持,這讓他的名譽大損,實在難以接受。
為了重新掌控四合院,楊海濱必須與王坤鬥爭到底。雖然會受到一些屈辱,但這絕不能傳出去。四合院的事,必須在四合院解決。如果沒有三個大爺的一致同意,絕不能對外提及半個字。之前因為劉玉華忘了一個“保密”命令,才導致那件事在院子內外傳開,這對楊海濱極為不利。如果大家都把閑言碎語帶出去,他的利益將大受影響,尤其是陳根的聲譽也會受損。沒有好名聲,怎麽保證陳根安心養老?
別人都不理解名聲的重要性,但他楊海濱很清楚。為了陳根有一個孝順的名聲,他必須將其捧高,使他不得不為養老負責。
楊海濱在床上越想越煩,十幾年來,他辛苦掌控的四合院,一夜間似乎變了天。自己親自出馬都無法控製局麵,接下來該怎麽應對呢?他實在想不到可靠的解決辦法。隻有打敗或趕走王坤,才能重新掌控局勢,但兩者都缺乏把握。
王坤不過是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為什麽如此厲害?戰場上的能力姑且不論,怎麽連家長裏短也處理得如此圓滑,難道是天授之才?
王坤若知楊海濱的想法,肯定會在未來的四十多年後告訴他自己:“那時候,等你有了互聯網,隨便在網上查查,你會發現你的這些手段簡直是小菜一碟。”
當然,前提是楊海濱能夠活到那一天。
王大媽拄著拐杖從後院來到中院,看到陳根的屋門開著,便走了進去。
“陳根,你迴來啦?” 王大媽關切地問道。
陳根從床上坐起來,微笑著答道:“大媽,我迴來了。您出來散步呢?”
王大媽走到陳根的床邊,看到他身上纏著紗布,眼中閃過一絲心疼。
“陳根啊,楊大哥也是為了你好,才想給你找個合適的媳婦,你別怪他。” 王大媽溫和地勸道。
陳根搖了搖頭,“大媽,我知道楊大哥是一片好心,他在醫院也對
“老太太,這次是郭柱不對,畢竟他先動的手。許大茂受傷了,賠償醫藥費是應當的。若不是看在張大爺的麵上,我們早就報警處理了。”
聾老太一臉憂慮地說:“就不能等到全院大會時再討論這個問題嗎?在會上我可以為你做主。”
劉靜娥在心中輕哼了一聲,嘴上卻道:“這話聽起來好聽,誰不知道你最後還是會袒護郭柱?每一次郭柱和許大茂爭執,你哪一次不偏著他。”
“大家都知道郭柱動手,事實擺在眼前,還有什麽必要召開全院大會?”
“院子裏有糾紛,不是應該由周海和其他幾個大爺解決嗎?你不信他們,連我這個老朋友也不信任了嗎?”
“老太太,您還記得嗎,院子裏已經沒有管事的大爺了。如果協商不成,完全可以找街道辦或者派出所解決,這並不丟臉。”
聾老太警惕地看著劉靜娥,她覺得劉靜娥越來越精明,應對問題也越來越老練,幾乎和街道幹部沒什麽兩樣。
“靜娥,好久不見你陪我聊天了,最近你在忙些什麽?”
是在試探自己嗎?
劉靜娥心想,聾老太頭腦真靈光,難怪連周海都要拜她為義母。雖然在街道辦幫忙照顧困難家庭的事隱瞞不住,但四合院裏的人已經習慣了封閉的生活,對外麵的事知之甚少。
“我最近和街道辦一起照顧那些生活上有困難的家庭。”
聾老太頓時麵色一沉,狠狠瞪著劉靜娥,她是低保戶,也算生活困難,但劉靜娥居然跑去照顧外麵的人,是不是腦子出了問題?
聾老太張口欲言,又迅速閉上,因為這裏人多眼雜。她暗暗決定找個合適的時機再說。
人群中,趙二媽也在場。劉大海愛權,趙二媽的性格也和劉大海相似,同樣關注權力。
“劉靜娥,你怎麽會在街道辦工作?你明明是個資本家出身。”
若是往常,聾老太會製止趙二媽這樣說,但現在劉靜娥不聽話了,聾老太也不想插手。讓她受點挫折也好。
劉靜娥掃了一眼周圍的人,笑了笑:“趙二媽,你誤解了。我不是在街道辦工作,我隻是有空時幫他們照顧一些困難家庭。沒有工資,沒有編製,連飯菜都是自備的,完全是做善事。做好事總不至於還要看階級背景吧!”
這一招,不偏不倚地擊中了趙二媽的軟肋。
趙二媽臉紅耳赤:“劉靜娥,我隻是擔心別人誤會你。既然說清楚了,大家都不會去舉報你的。”
周圍的人聞言不悅,但沒人承認自己有此想法。
“趙二媽,誰會舉報劉靜娥?我們都是鄰居,她能找到工作,我們都為她高興呢。”
“是啊,咱們院子裏隻有幾個愛告密的大爺。” 這句話是有人捏著嗓子悄悄說的。
趙二媽臉色瞬間陰沉下來,這話分明是在說劉海中和周海。上次那件投機倒把的事,不僅失敗了,還讓大家記恨不已。
聾老太的臉色變得更加難看,眼神兇狠地在人群中掃視。
“是誰,站出來讓我看看!”
沒有人應聲,也沒有人指認。那次易海中舉報投機倒把,確實事與願違,反而讓大家更加小心謹慎,不敢輕易暴露自己的行為。
聾老太重重拍打了一下拐杖:“真是世風日下,世風日下啊。你們早晚都會嚐到不孝順的後果。”
沒有人理睬聾老太,大家再也不把她當老祖宗一樣供奉,生怕自討苦吃。
聾老太無奈,隻能灰溜溜地迴了家,沒人上來攙扶她。
王三媽呆呆地望著劉靜娥,她實在不明白劉靜娥為什麽要這樣做。既沒有工資,也沒有編製,為什麽偏偏要去幫那些陌生人。她最終將劉靜娥的行為歸結為“敗家”。
牛倩走到劉靜娥身邊,輕聲說道:“靜娥,你得罪了聾老太,要小心一點。”
劉靜娥微笑迴應:“田嫂子,多謝你的提醒,沒問題的。”
“靜娥,不用這麽見外。朵朵常在我麵前誇你,她說最喜歡的姐姐就是你。我還讓她改口叫你阿姨,可她還是堅持叫你姐姐。”
“田嫂子,咱們各叫各的就好。我也很喜歡
下班後,王明騎著三輪車來到了八號車間,小心翼翼地把新製的鐵爐裝車。這個爐子因為是用鋼鐵焊製而成,分量頗沉,大約有五十多斤。雖然重了些,但王明並未占工廠的便宜,按照規定繳費並開具了票據。
工友朱輝道:“這玩意兒挺沉的,要不我們一起抬上去吧。”
王明微微一笑:“沒事,我一個人就能搞定。”對於常做重活的人來說,這確實算不上太重。隻不過,焊接完畢後的鐵爐體積較小且全部由鋼材製成,搬運起來並不容易。
眼見王明輕而易舉地將鐵爐搬上三輪車,周圍幾個同事不由地伸出了大拇指,讚歎不已。
王明取出兩包香煙,請朱輝幫忙分發給大家,然後獨自騎車離開。到了廠門口,他還主動配合門衛進行了登記。
焦旺盯著王明的新爐子,好奇地問:“股長,這爐子是做什麽的?好像還有些管道接口。”
王明迴答:“這是專門為取暖設計的。那些管道接口是用來連接熱水的。對了,今晚上是您值班嗎?”
焦旺點頭表示是的。
王明遞給他一包煙:“辛苦了,晚上值班要注意安全,別出意外。”說完,便離開了軋鋼廠,騎著三輪車直奔學校的方向。
在校園門口,王明看到雪兒和豆豆正與班主任馬老師站在一塊兒等他。馬老師將雪兒交給王明,並詢問:“前幾天總是個女性同誌來接他們,是您的什麽人?”
王明解釋道:“她是住在我們院子裏的鄰居家,我之前把車借給她了,所以請她幫我接送孩子。”
馬老師沒有再多問,叮囑道:“孩子們,注意安全,別碰到什麽東西。如果不小心碰到哪裏,別哭哦。”雪兒則滿眼好奇地打量著車上堆放的鐵爐和鋼管:“哥,這些都是用來幹嘛的?”
“不會,最近林莉很少在院子裏麵,大多數時間都在王坤的房間裏。就算是待在院子裏,想找她談話也找不到人影。”張阿姨迴答。
楊海濱重重拍了一下桌子,“媽的,王大媽對她好,是看得起她。也不看看她什麽身份,沒有王大媽的保護,能在院子裏過下去嗎?”
張阿姨連忙勸阻,“老楊,林莉不理王大媽,這不是好事嗎,你生什麽氣啊?”
楊海濱怔了一下,“我是因為她不孝順才生氣的。算了,為了陳根能娶李雪,林莉不理王大媽就隨她吧!我先躺在床上休息會兒,吃飯時候你叫我。”
躺在床上的楊海濱輾轉反側,腦海裏反複思考今天發生的事情。剛才在胡同外麵,竟然沒有人站在他這邊,這讓他感到極大的危機感。這是第一次,有這麽多人不再信任他。
楊海濱清楚,這一切都源於王坤破壞了他的形象,導致大家不再信任他。他費盡口舌,竟無人支持,這讓他的名譽大損,實在難以接受。
為了重新掌控四合院,楊海濱必須與王坤鬥爭到底。雖然會受到一些屈辱,但這絕不能傳出去。四合院的事,必須在四合院解決。如果沒有三個大爺的一致同意,絕不能對外提及半個字。之前因為劉玉華忘了一個“保密”命令,才導致那件事在院子內外傳開,這對楊海濱極為不利。如果大家都把閑言碎語帶出去,他的利益將大受影響,尤其是陳根的聲譽也會受損。沒有好名聲,怎麽保證陳根安心養老?
別人都不理解名聲的重要性,但他楊海濱很清楚。為了陳根有一個孝順的名聲,他必須將其捧高,使他不得不為養老負責。
楊海濱在床上越想越煩,十幾年來,他辛苦掌控的四合院,一夜間似乎變了天。自己親自出馬都無法控製局麵,接下來該怎麽應對呢?他實在想不到可靠的解決辦法。隻有打敗或趕走王坤,才能重新掌控局勢,但兩者都缺乏把握。
王坤不過是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為什麽如此厲害?戰場上的能力姑且不論,怎麽連家長裏短也處理得如此圓滑,難道是天授之才?
王坤若知楊海濱的想法,肯定會在未來的四十多年後告訴他自己:“那時候,等你有了互聯網,隨便在網上查查,你會發現你的這些手段簡直是小菜一碟。”
當然,前提是楊海濱能夠活到那一天。
王大媽拄著拐杖從後院來到中院,看到陳根的屋門開著,便走了進去。
“陳根,你迴來啦?” 王大媽關切地問道。
陳根從床上坐起來,微笑著答道:“大媽,我迴來了。您出來散步呢?”
王大媽走到陳根的床邊,看到他身上纏著紗布,眼中閃過一絲心疼。
“陳根啊,楊大哥也是為了你好,才想給你找個合適的媳婦,你別怪他。” 王大媽溫和地勸道。
陳根搖了搖頭,“大媽,我知道楊大哥是一片好心,他在醫院也對
“老太太,這次是郭柱不對,畢竟他先動的手。許大茂受傷了,賠償醫藥費是應當的。若不是看在張大爺的麵上,我們早就報警處理了。”
聾老太一臉憂慮地說:“就不能等到全院大會時再討論這個問題嗎?在會上我可以為你做主。”
劉靜娥在心中輕哼了一聲,嘴上卻道:“這話聽起來好聽,誰不知道你最後還是會袒護郭柱?每一次郭柱和許大茂爭執,你哪一次不偏著他。”
“大家都知道郭柱動手,事實擺在眼前,還有什麽必要召開全院大會?”
“院子裏有糾紛,不是應該由周海和其他幾個大爺解決嗎?你不信他們,連我這個老朋友也不信任了嗎?”
“老太太,您還記得嗎,院子裏已經沒有管事的大爺了。如果協商不成,完全可以找街道辦或者派出所解決,這並不丟臉。”
聾老太警惕地看著劉靜娥,她覺得劉靜娥越來越精明,應對問題也越來越老練,幾乎和街道幹部沒什麽兩樣。
“靜娥,好久不見你陪我聊天了,最近你在忙些什麽?”
是在試探自己嗎?
劉靜娥心想,聾老太頭腦真靈光,難怪連周海都要拜她為義母。雖然在街道辦幫忙照顧困難家庭的事隱瞞不住,但四合院裏的人已經習慣了封閉的生活,對外麵的事知之甚少。
“我最近和街道辦一起照顧那些生活上有困難的家庭。”
聾老太頓時麵色一沉,狠狠瞪著劉靜娥,她是低保戶,也算生活困難,但劉靜娥居然跑去照顧外麵的人,是不是腦子出了問題?
聾老太張口欲言,又迅速閉上,因為這裏人多眼雜。她暗暗決定找個合適的時機再說。
人群中,趙二媽也在場。劉大海愛權,趙二媽的性格也和劉大海相似,同樣關注權力。
“劉靜娥,你怎麽會在街道辦工作?你明明是個資本家出身。”
若是往常,聾老太會製止趙二媽這樣說,但現在劉靜娥不聽話了,聾老太也不想插手。讓她受點挫折也好。
劉靜娥掃了一眼周圍的人,笑了笑:“趙二媽,你誤解了。我不是在街道辦工作,我隻是有空時幫他們照顧一些困難家庭。沒有工資,沒有編製,連飯菜都是自備的,完全是做善事。做好事總不至於還要看階級背景吧!”
這一招,不偏不倚地擊中了趙二媽的軟肋。
趙二媽臉紅耳赤:“劉靜娥,我隻是擔心別人誤會你。既然說清楚了,大家都不會去舉報你的。”
周圍的人聞言不悅,但沒人承認自己有此想法。
“趙二媽,誰會舉報劉靜娥?我們都是鄰居,她能找到工作,我們都為她高興呢。”
“是啊,咱們院子裏隻有幾個愛告密的大爺。” 這句話是有人捏著嗓子悄悄說的。
趙二媽臉色瞬間陰沉下來,這話分明是在說劉海中和周海。上次那件投機倒把的事,不僅失敗了,還讓大家記恨不已。
聾老太的臉色變得更加難看,眼神兇狠地在人群中掃視。
“是誰,站出來讓我看看!”
沒有人應聲,也沒有人指認。那次易海中舉報投機倒把,確實事與願違,反而讓大家更加小心謹慎,不敢輕易暴露自己的行為。
聾老太重重拍打了一下拐杖:“真是世風日下,世風日下啊。你們早晚都會嚐到不孝順的後果。”
沒有人理睬聾老太,大家再也不把她當老祖宗一樣供奉,生怕自討苦吃。
聾老太無奈,隻能灰溜溜地迴了家,沒人上來攙扶她。
王三媽呆呆地望著劉靜娥,她實在不明白劉靜娥為什麽要這樣做。既沒有工資,也沒有編製,為什麽偏偏要去幫那些陌生人。她最終將劉靜娥的行為歸結為“敗家”。
牛倩走到劉靜娥身邊,輕聲說道:“靜娥,你得罪了聾老太,要小心一點。”
劉靜娥微笑迴應:“田嫂子,多謝你的提醒,沒問題的。”
“靜娥,不用這麽見外。朵朵常在我麵前誇你,她說最喜歡的姐姐就是你。我還讓她改口叫你阿姨,可她還是堅持叫你姐姐。”
“田嫂子,咱們各叫各的就好。我也很喜歡
下班後,王明騎著三輪車來到了八號車間,小心翼翼地把新製的鐵爐裝車。這個爐子因為是用鋼鐵焊製而成,分量頗沉,大約有五十多斤。雖然重了些,但王明並未占工廠的便宜,按照規定繳費並開具了票據。
工友朱輝道:“這玩意兒挺沉的,要不我們一起抬上去吧。”
王明微微一笑:“沒事,我一個人就能搞定。”對於常做重活的人來說,這確實算不上太重。隻不過,焊接完畢後的鐵爐體積較小且全部由鋼材製成,搬運起來並不容易。
眼見王明輕而易舉地將鐵爐搬上三輪車,周圍幾個同事不由地伸出了大拇指,讚歎不已。
王明取出兩包香煙,請朱輝幫忙分發給大家,然後獨自騎車離開。到了廠門口,他還主動配合門衛進行了登記。
焦旺盯著王明的新爐子,好奇地問:“股長,這爐子是做什麽的?好像還有些管道接口。”
王明迴答:“這是專門為取暖設計的。那些管道接口是用來連接熱水的。對了,今晚上是您值班嗎?”
焦旺點頭表示是的。
王明遞給他一包煙:“辛苦了,晚上值班要注意安全,別出意外。”說完,便離開了軋鋼廠,騎著三輪車直奔學校的方向。
在校園門口,王明看到雪兒和豆豆正與班主任馬老師站在一塊兒等他。馬老師將雪兒交給王明,並詢問:“前幾天總是個女性同誌來接他們,是您的什麽人?”
王明解釋道:“她是住在我們院子裏的鄰居家,我之前把車借給她了,所以請她幫我接送孩子。”
馬老師沒有再多問,叮囑道:“孩子們,注意安全,別碰到什麽東西。如果不小心碰到哪裏,別哭哦。”雪兒則滿眼好奇地打量著車上堆放的鐵爐和鋼管:“哥,這些都是用來幹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