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叛臣毒計
關於我魂穿漢末玩爭霸這小事 作者:招財的小白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丞相府的宴會廳。
一曲《北望》結束,眾樂師退去之後,顯得格外安靜。
雖然曹操提出了問題,但是荊襄降臣之中,竟無一人敢迴話。
畢竟,誰也不知道曹操是什麽心思,若是一個不好,自己沒有迴答清楚,惹得曹操不快,豈不是給自己找麻煩。
但曹操卻不管那麽多,故意直接點名了。
“子柔先生,如今荊襄蒯家,恢複往日荊州世家之家業,聽聞都是先生在做操勞,不知先生有何感受啊?”
蒯良一聽自己被點名了,額頭上直冒冷汗。
他是知道自己的,當時士頌北伐時,委自己以重任,將一處糧倉交給自己,但自己卻跟著蒯越一起叛投了曹操,帶著蒯家的軍隊,一起幫著曹操攻克魯陽。
其實在他的內心深處,對於這次叛變,自己是抵觸的。
但是蒯越是家主,為了整個家族的利益,他必須聽從。
而現在,事實也證明了他們蒯家的選擇,是正確的,如今被士頌奪走,分發給百姓的那些田產,財物,都已經迴到了自家手上。
家中的仆從,也不會有什麽國民,奴民的區分,都是自家的人口。
“我蒯家感念丞相大恩,自當報效朝廷,楚侯士頌。”說到這裏,蒯良停頓片刻後。
說道:“楚侯士頌,確實有才,但其才學卻不用於正途,儒學經典讀的再多,也不過是如王莽一般的沽名釣譽之輩,此曲乃是他蠱惑人心之曲,還請丞相下令,禁止演奏此曲。”
“哈哈哈。也算是一家之言吧。”曹操摸著自己的胡子笑了笑,顯然沒有準備聽從蒯良的建議,禁掉此歌曲。
他曹操的胸懷,那是山不厭高,海不厭深,怎麽可能連一首歌都容不下呢。
“還有誰有什麽看法嗎?”曹操說著又開始掃視這些降臣。
這些低頭不語的人,在曹操看來,不過是些廢物,雖然不至於故意刁難加害,但在曹操看來,這些人,也是不堪大用的。
正當曹操覺得沒有什麽看頭,覺得這些人沒什麽意思的時候。人群之中,忽然站起一人。
這人不是別人,正是益州才子彭羕,彭永年。
是當年和張鬆一起,為士頌謀取益州的少年俊才。
“丞相,詞曲之中,可見人心!”
彭羕微微拱手,而後說道:“如今士頌荊州大敗,麾下精華盡墨。數年之內,絕無可能北上威脅朝廷後方。”
“但若是士頌學那勾踐,十年生聚,十年教化。二十年後,他士頌也正當壯年,必然是如他所寫之詞,再次起兵北犯的。”
“哈哈哈,永年啊永年,你多慮了。”曹魏骨幹之中,程昱當即反駁道:“二十年,我們怎麽可能給他士頌二十年休養生息的時間。”
“如今袁紹兵敗將死,袁氏兄弟相爭,河北動蕩,我們平定河北,要不了數年。數年後,荊州水師剛好成型,那時候,舉北方之眾南下,士頌哪裏還有抵抗之力。”
“程昱先生所言極是。”
彭羕如今也是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收起了自己往日的傲慢,先是附和程昱幾句,而後說出了自己的策略。
“然就如程昱先生所言,朝廷如今的重點和機會,肯定在北方。河北四州,自袁紹倒下後,已如探囊取物一般容易。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袁家在河北經營多年,想要完全拿下河北,隻怕還需要些時間。”
彭羕說著,走出了自己的座位,來到大廳中央,對曹操說道:“士頌壯誌猶在,麾下還有劉巴,賈詡為其策劃謀略,若是這幾年休養生息,恢複力量後,即便無力北伐,但等到我們南下時,他的力量越多一分,對於我們而言,便多一分阻力。”
曹操微微一笑,問道:“永年先生,想來是有良策了,操洗耳恭聽。”
“不敢當。”
彭羕躬身行禮,而後看了看座位裏的劉璋,而後說道:“士頌攻略益州之謀劃,我也有參與,益州南部諸州郡,南蠻西戎雜居,士頌當時,為了快速穩定益州,隻在益州北部,各世家把持之地推行其新法。”
“益州南麵,諸戎依舊各自為政,南蠻之中,有一公推雄主,是為南蠻王孟獲,其人野心不小,且對士頌之新法,多有抵觸。”
說到這裏,曹操的眼中,開始有光亮了,顯然被彭羕的建議所打動。
而彭羕後麵的話,讓曹操覺得確實不錯。
“朝廷可派使者入川,麵見南蠻王孟獲,把士頌四十萬大軍損失殆盡的消息告之於他。並以朝廷之名義,正式封他為益南之主,就如同當年士頌搶占劉表之荊南一般。”
“此計甚妙!”人群之中,曹丕開心的就要鼓掌,卻被身邊的司馬懿偷偷一拉,便立刻不再做聲。
曹操也微微點頭:“益南諸郡,蠻漢混雜,士頌掌握本就不牢,我們派人去扶持孟獲,也算是給士頌身後埋個暗子,讓士頌身後不得安寧。”
“一來我也可安心北上,二來也可阻礙士頌恢複實力,三來,若是以後自己揮師南下,這些南蠻,甚至還可以許以重利,讓他們從背後襲擊士頌。”
“一事不煩二主。”曹操笑著看向彭羕,說道:“永年既然出身益州,又參與過士頌益州的謀劃,可謂知己知彼。不如這次,就由先生為天子使臣,持節南去益州,見那蠻王孟獲。”
“告訴他,朝廷正式給他蠻王冊封,表他為益南宣撫使,益南督,主管益南的益州、牂柯、朱提與永昌四郡。此四地,為蠻族居所,不必納貢。”
“敢不效死命!”
彭羕也是激動非常,雖然自己上來就賣了士頌內部的不安定情報,換到了曹操的賞識,但不論如何,對於彭羕而言,這也確實是他的一次機會。
在士頌手下的時候,自己幫士頌定了益州,可結果呢,士頌更喜歡龐統和法正,甚至連張鬆得到的待遇,都比自己要好。
現在,他彭羕就要讓士頌知道知道,輕視自己的代價。
益州南部之亂,絕對不會局限在益南四郡。彭羕的心裏,已經在謀劃自己作為孟獲的謀士,率領蠻族軍隊,東進交州,北上成都,把士頌的後方,攪得天翻地覆的場景了。
“還請丞相安心,益南之地,崇山峻嶺,瘴氣叢生,正是進可攻退可守之地,我此去,定讓他士頌後方不得安寧。也會做好各項準備,待王師南下時,起兵響應。”
“善!”曹操也是高興,今天彭羕的謀略,對於他來說,也算是意外收獲。
他當即走到彭羕身邊,親自把酒杯遞給彭羕,說了些鼓勵的話。
酒宴散場之後,曹丕和司馬懿同乘一馬車。
“仲達方才,何故阻攔我。那彭羕之謀,父親都覺得好,我為何不應和一二。”
司馬懿微微搖頭,說道:“此謀,未必上佳。”
曹丕一驚,連忙追問道:“仲達這是何意,若是如此,剛才為何不與父親明言,任由父親派那賣出求榮的彭羕前去南中。”
司馬懿也是人精了,左右看看,確認馬車周圍沒有其他車輛,這才小聲說道。
“南中蠻夷之地,本就是士頌治下之軟肋所在,不論是現在出手,還是將來南征之時,總需聯係。這一點,丞相大人,心中自然明白。”
“而且,若是他日我大軍南征之時,士頌後院起火,那他必定是首尾不能相顧,現在發難,我大軍卻在北上河北四州之地,不正好給了士頌機會,借此穩定其後方嗎?也正是如此,我才說此謀未必上佳。”
“但此謀,也有此謀的優勢和依仗,首先南中四郡之地,本就是蠻夷之所在,不服王化,在我大漢朝廷之下,叛亂百年,仗著地利之優勢,難以根除。”
“所以,士頌即便是能平息一兩次叛亂,也決然做不到根除南中蠻夷,日後我大軍南下,總能在蠻夷中找到助力。此其一也。”
“其二,若是彭羕之謀能成,南中四郡之地,獨立於士頌楚國政體之外,猶如士頌身後,憑空出現一方諸侯,益州之人心,必定浮動,交州之人心,必定不穩。士頌休養生息,恢複民生實力之謀劃,也會備受打擊。”
“而且,這事情怎麽看,成功的把握都不小,士頌慘敗南逃,如今已是外強中幹,依仗的不過是水軍守著長江天塹,益州軍團守著益州關隘而已。”
“南中若叛,士頌隻怕也無力平息,若是出兵平叛失敗,對於連番慘敗楚侯府上下而言,更是打擊士氣。想來,這也正是丞相願意讓彭羕一試的原因所在。”
“原來如此,這彭羕也算是一擊重拳,打在了士頌的軟肋之上。”曹丕也算是看清了彭羕這計謀的歹毒。
果然,叛徒出手,果然還是最狠的,就好像許攸的背叛,能幫助曹操火燒烏巢一樣,曹丕也希望這叛徒彭羕,能帶給他同樣的驚喜。
馬車搖搖晃晃,又走了一段距離,在即將到達曹丕的五官中郎將府邸之前,曹丕忽然想到了什麽。
他連忙對著司馬懿問道:“仲達,依你方才所言,是不是還有一種可能,那就是,士頌這小子,順勢南征南中,平定彭羕挑起的叛亂,進而完善了他在南中四郡的統治,甚至把南中蠻夷轉換為他治下之民,從而實力大增,能幫助他士頌更快的恢複,擁有再次北上犯邊的實力?”
司馬懿心裏嘀咕著,你現在才明白過來啊,難怪曹丞相一而再再而三的長籲短歎,要是士頌是他曹操的兒子就好了,你們兄弟幾個裏麵,估計也隻有前不久剛剛稱象的曹衝,或許將來有能力和士頌比肩。
不過曹丕既然發問,司馬懿自然是要迴答的,他說道:“這也是我說此謀未必上佳的根本原因。”
“因為此謀有一絲漏洞,按照常理而言,大漢王朝四百年,對於南中之地,也隻能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平息叛亂,是絕無可能在短時間內拿下南中,完全吸收轉化的。”
“但士頌此子,才情非常。其人文韜武略,樣樣俱全,除了麵對曹丞相,還沒有在誰手上吃過虧。”
“而此人最厲害的,便是其治理地方的才幹,可謂百年難得一見的奇才。這樣的人若是完全掌握南中之地,說不定還真有機會,把蠻夷之人化為自己的力量。”
“這,這。”曹丕聽了司馬懿這番話後,整個人又不好了。
“公子不必擔憂,想來這萬分之一的可能,丞相大人也有考慮。那就是借士頌之力,為我所用。”
司馬懿見曹丕還沒明白過來,便耐心解釋道:“朝廷對南中蠻夷的治理,一直沒有好辦法,若是士頌真有治理之法,能收蠻夷之心,他日丞相大人南下,掃蕩士頌後,依舊可用此法,來永安南中蠻夷之患。”
接著,司馬懿笑著說道:“就如我說的那樣,這士頌看似才華驚世,天下難敵,但丞相大人仿佛就是他的克星,他可從來沒有在丞相大人這裏,占過便宜。”
“也是,也是!”曹丕想到那士頌在曹軍麵前,連番大敗,還真沒有什麽可以在曹操麵前吹噓的,他的心情也變好了許多。
一曲《北望》結束,眾樂師退去之後,顯得格外安靜。
雖然曹操提出了問題,但是荊襄降臣之中,竟無一人敢迴話。
畢竟,誰也不知道曹操是什麽心思,若是一個不好,自己沒有迴答清楚,惹得曹操不快,豈不是給自己找麻煩。
但曹操卻不管那麽多,故意直接點名了。
“子柔先生,如今荊襄蒯家,恢複往日荊州世家之家業,聽聞都是先生在做操勞,不知先生有何感受啊?”
蒯良一聽自己被點名了,額頭上直冒冷汗。
他是知道自己的,當時士頌北伐時,委自己以重任,將一處糧倉交給自己,但自己卻跟著蒯越一起叛投了曹操,帶著蒯家的軍隊,一起幫著曹操攻克魯陽。
其實在他的內心深處,對於這次叛變,自己是抵觸的。
但是蒯越是家主,為了整個家族的利益,他必須聽從。
而現在,事實也證明了他們蒯家的選擇,是正確的,如今被士頌奪走,分發給百姓的那些田產,財物,都已經迴到了自家手上。
家中的仆從,也不會有什麽國民,奴民的區分,都是自家的人口。
“我蒯家感念丞相大恩,自當報效朝廷,楚侯士頌。”說到這裏,蒯良停頓片刻後。
說道:“楚侯士頌,確實有才,但其才學卻不用於正途,儒學經典讀的再多,也不過是如王莽一般的沽名釣譽之輩,此曲乃是他蠱惑人心之曲,還請丞相下令,禁止演奏此曲。”
“哈哈哈。也算是一家之言吧。”曹操摸著自己的胡子笑了笑,顯然沒有準備聽從蒯良的建議,禁掉此歌曲。
他曹操的胸懷,那是山不厭高,海不厭深,怎麽可能連一首歌都容不下呢。
“還有誰有什麽看法嗎?”曹操說著又開始掃視這些降臣。
這些低頭不語的人,在曹操看來,不過是些廢物,雖然不至於故意刁難加害,但在曹操看來,這些人,也是不堪大用的。
正當曹操覺得沒有什麽看頭,覺得這些人沒什麽意思的時候。人群之中,忽然站起一人。
這人不是別人,正是益州才子彭羕,彭永年。
是當年和張鬆一起,為士頌謀取益州的少年俊才。
“丞相,詞曲之中,可見人心!”
彭羕微微拱手,而後說道:“如今士頌荊州大敗,麾下精華盡墨。數年之內,絕無可能北上威脅朝廷後方。”
“但若是士頌學那勾踐,十年生聚,十年教化。二十年後,他士頌也正當壯年,必然是如他所寫之詞,再次起兵北犯的。”
“哈哈哈,永年啊永年,你多慮了。”曹魏骨幹之中,程昱當即反駁道:“二十年,我們怎麽可能給他士頌二十年休養生息的時間。”
“如今袁紹兵敗將死,袁氏兄弟相爭,河北動蕩,我們平定河北,要不了數年。數年後,荊州水師剛好成型,那時候,舉北方之眾南下,士頌哪裏還有抵抗之力。”
“程昱先生所言極是。”
彭羕如今也是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收起了自己往日的傲慢,先是附和程昱幾句,而後說出了自己的策略。
“然就如程昱先生所言,朝廷如今的重點和機會,肯定在北方。河北四州,自袁紹倒下後,已如探囊取物一般容易。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袁家在河北經營多年,想要完全拿下河北,隻怕還需要些時間。”
彭羕說著,走出了自己的座位,來到大廳中央,對曹操說道:“士頌壯誌猶在,麾下還有劉巴,賈詡為其策劃謀略,若是這幾年休養生息,恢複力量後,即便無力北伐,但等到我們南下時,他的力量越多一分,對於我們而言,便多一分阻力。”
曹操微微一笑,問道:“永年先生,想來是有良策了,操洗耳恭聽。”
“不敢當。”
彭羕躬身行禮,而後看了看座位裏的劉璋,而後說道:“士頌攻略益州之謀劃,我也有參與,益州南部諸州郡,南蠻西戎雜居,士頌當時,為了快速穩定益州,隻在益州北部,各世家把持之地推行其新法。”
“益州南麵,諸戎依舊各自為政,南蠻之中,有一公推雄主,是為南蠻王孟獲,其人野心不小,且對士頌之新法,多有抵觸。”
說到這裏,曹操的眼中,開始有光亮了,顯然被彭羕的建議所打動。
而彭羕後麵的話,讓曹操覺得確實不錯。
“朝廷可派使者入川,麵見南蠻王孟獲,把士頌四十萬大軍損失殆盡的消息告之於他。並以朝廷之名義,正式封他為益南之主,就如同當年士頌搶占劉表之荊南一般。”
“此計甚妙!”人群之中,曹丕開心的就要鼓掌,卻被身邊的司馬懿偷偷一拉,便立刻不再做聲。
曹操也微微點頭:“益南諸郡,蠻漢混雜,士頌掌握本就不牢,我們派人去扶持孟獲,也算是給士頌身後埋個暗子,讓士頌身後不得安寧。”
“一來我也可安心北上,二來也可阻礙士頌恢複實力,三來,若是以後自己揮師南下,這些南蠻,甚至還可以許以重利,讓他們從背後襲擊士頌。”
“一事不煩二主。”曹操笑著看向彭羕,說道:“永年既然出身益州,又參與過士頌益州的謀劃,可謂知己知彼。不如這次,就由先生為天子使臣,持節南去益州,見那蠻王孟獲。”
“告訴他,朝廷正式給他蠻王冊封,表他為益南宣撫使,益南督,主管益南的益州、牂柯、朱提與永昌四郡。此四地,為蠻族居所,不必納貢。”
“敢不效死命!”
彭羕也是激動非常,雖然自己上來就賣了士頌內部的不安定情報,換到了曹操的賞識,但不論如何,對於彭羕而言,這也確實是他的一次機會。
在士頌手下的時候,自己幫士頌定了益州,可結果呢,士頌更喜歡龐統和法正,甚至連張鬆得到的待遇,都比自己要好。
現在,他彭羕就要讓士頌知道知道,輕視自己的代價。
益州南部之亂,絕對不會局限在益南四郡。彭羕的心裏,已經在謀劃自己作為孟獲的謀士,率領蠻族軍隊,東進交州,北上成都,把士頌的後方,攪得天翻地覆的場景了。
“還請丞相安心,益南之地,崇山峻嶺,瘴氣叢生,正是進可攻退可守之地,我此去,定讓他士頌後方不得安寧。也會做好各項準備,待王師南下時,起兵響應。”
“善!”曹操也是高興,今天彭羕的謀略,對於他來說,也算是意外收獲。
他當即走到彭羕身邊,親自把酒杯遞給彭羕,說了些鼓勵的話。
酒宴散場之後,曹丕和司馬懿同乘一馬車。
“仲達方才,何故阻攔我。那彭羕之謀,父親都覺得好,我為何不應和一二。”
司馬懿微微搖頭,說道:“此謀,未必上佳。”
曹丕一驚,連忙追問道:“仲達這是何意,若是如此,剛才為何不與父親明言,任由父親派那賣出求榮的彭羕前去南中。”
司馬懿也是人精了,左右看看,確認馬車周圍沒有其他車輛,這才小聲說道。
“南中蠻夷之地,本就是士頌治下之軟肋所在,不論是現在出手,還是將來南征之時,總需聯係。這一點,丞相大人,心中自然明白。”
“而且,若是他日我大軍南征之時,士頌後院起火,那他必定是首尾不能相顧,現在發難,我大軍卻在北上河北四州之地,不正好給了士頌機會,借此穩定其後方嗎?也正是如此,我才說此謀未必上佳。”
“但此謀,也有此謀的優勢和依仗,首先南中四郡之地,本就是蠻夷之所在,不服王化,在我大漢朝廷之下,叛亂百年,仗著地利之優勢,難以根除。”
“所以,士頌即便是能平息一兩次叛亂,也決然做不到根除南中蠻夷,日後我大軍南下,總能在蠻夷中找到助力。此其一也。”
“其二,若是彭羕之謀能成,南中四郡之地,獨立於士頌楚國政體之外,猶如士頌身後,憑空出現一方諸侯,益州之人心,必定浮動,交州之人心,必定不穩。士頌休養生息,恢複民生實力之謀劃,也會備受打擊。”
“而且,這事情怎麽看,成功的把握都不小,士頌慘敗南逃,如今已是外強中幹,依仗的不過是水軍守著長江天塹,益州軍團守著益州關隘而已。”
“南中若叛,士頌隻怕也無力平息,若是出兵平叛失敗,對於連番慘敗楚侯府上下而言,更是打擊士氣。想來,這也正是丞相願意讓彭羕一試的原因所在。”
“原來如此,這彭羕也算是一擊重拳,打在了士頌的軟肋之上。”曹丕也算是看清了彭羕這計謀的歹毒。
果然,叛徒出手,果然還是最狠的,就好像許攸的背叛,能幫助曹操火燒烏巢一樣,曹丕也希望這叛徒彭羕,能帶給他同樣的驚喜。
馬車搖搖晃晃,又走了一段距離,在即將到達曹丕的五官中郎將府邸之前,曹丕忽然想到了什麽。
他連忙對著司馬懿問道:“仲達,依你方才所言,是不是還有一種可能,那就是,士頌這小子,順勢南征南中,平定彭羕挑起的叛亂,進而完善了他在南中四郡的統治,甚至把南中蠻夷轉換為他治下之民,從而實力大增,能幫助他士頌更快的恢複,擁有再次北上犯邊的實力?”
司馬懿心裏嘀咕著,你現在才明白過來啊,難怪曹丞相一而再再而三的長籲短歎,要是士頌是他曹操的兒子就好了,你們兄弟幾個裏麵,估計也隻有前不久剛剛稱象的曹衝,或許將來有能力和士頌比肩。
不過曹丕既然發問,司馬懿自然是要迴答的,他說道:“這也是我說此謀未必上佳的根本原因。”
“因為此謀有一絲漏洞,按照常理而言,大漢王朝四百年,對於南中之地,也隻能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平息叛亂,是絕無可能在短時間內拿下南中,完全吸收轉化的。”
“但士頌此子,才情非常。其人文韜武略,樣樣俱全,除了麵對曹丞相,還沒有在誰手上吃過虧。”
“而此人最厲害的,便是其治理地方的才幹,可謂百年難得一見的奇才。這樣的人若是完全掌握南中之地,說不定還真有機會,把蠻夷之人化為自己的力量。”
“這,這。”曹丕聽了司馬懿這番話後,整個人又不好了。
“公子不必擔憂,想來這萬分之一的可能,丞相大人也有考慮。那就是借士頌之力,為我所用。”
司馬懿見曹丕還沒明白過來,便耐心解釋道:“朝廷對南中蠻夷的治理,一直沒有好辦法,若是士頌真有治理之法,能收蠻夷之心,他日丞相大人南下,掃蕩士頌後,依舊可用此法,來永安南中蠻夷之患。”
接著,司馬懿笑著說道:“就如我說的那樣,這士頌看似才華驚世,天下難敵,但丞相大人仿佛就是他的克星,他可從來沒有在丞相大人這裏,占過便宜。”
“也是,也是!”曹丕想到那士頌在曹軍麵前,連番大敗,還真沒有什麽可以在曹操麵前吹噓的,他的心情也變好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