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皇女降生
怎麽辦?
心思電轉之下,崇禎突然想起了幼時在鄉間,曾經聽赤腳醫生說過的話。
倘若胎兒太大,可以掰斷胎兒的鎖骨,這樣就能縮小胎兒的體積,然後胎兒就能順利通過骨盆出來了。
此法雖然讓孩子很疼,但這幾乎是唯一能夠救母子的辦法了。
崇禎立刻將這個法子告訴了眾太醫,可是這些太醫卻遲遲不敢動手,開玩笑……
掰斷龍子的鎖骨,這可是殺頭的罪啊,況且就是崇禎不殺他們,敢讓龍子受傷,也會遭天譴的。
崇禎見這些太醫磨磨蹭蹭的,他厲聲喝道,“快給勞資動手,否則殺無赦!”
皇帝發火了,這可不是開玩笑的,所謂天子一怒,伏屍百萬。
崇禎雖然不會真殺百萬人,但是殺他們這些小小的太醫簡直是易如反掌。
這些太醫現在好後悔啊,早知道就不貪慕榮華富貴了,就在民間當個小小的大夫有什麽不好的?
可惜……
現在已經是騎虎難下了,皇帝陛下在旁邊虎視眈眈,皇後娘娘身處險境,他們敢撂挑子嗎?
終於……
有一名老太醫站了出來,此人是太醫院的院首,叫呂清塵。
呂清塵伏跪在地, “啟稟陛下, 我等太醫並不擅長接生,對於胎兒在母體內的位置亦不了解,此事還需找個熟練的穩婆更好。”
眾接生婆聞聽此言,都差點暈了過去, 她們暗罵, 一群無恥的太醫,除了會推卸責任外, 還會幹嘛?
生死攸關, 穩婆們也變得聰明起來了,她們推了個領頭的穩婆出來。
這個穩婆人稱方嫂, 方嫂接生過無數的嬰兒, 可謂是經驗豐富,然而……
方嫂最為人稱道的卻是她的能言善辯,這婦人也急忙跪了下來。
方嫂顫抖著說道, “啟稟陛下,民婦雖然願意冒險一試,然而民婦不知道鎖骨的結構,更加難以把握力度,萬一輕了或者重了,可如何是好?”
“民婦死不足惜,然而若傷了龍子的性命, 民婦縱然死一萬次,也難贖其罪啊,民婦以為眾太醫中定然有擅長骨傷科的大夫,至於胎兒的位置?伸了手,照直摸進去就是了。”
見這穩婆又不動聲色的將蹴鞠踢了過來, 眾太醫暗罵道,刁婦!
呂清塵張了張嘴, 似乎還準備再狡辯一番?然而崇禎卻已經等不及了。
皇後的羊水越流越少,母體內的胎兒完全依靠羊水唿吸, 羊水流盡了,胎兒就會窒息而亡。
崇禎厲聲道, “骨傷科太醫站出來!”
崇禎說完了,就見幾個太醫不情不願的站了出來,崇禎也來不及問他們。
他幹脆直接指著一名手最小的太醫命令道, “就你了, 快去接生,倘若朕的皇女無恙, 朕賜你侯爵之位,並五代平襲。”
眾人根本就沒有注意到崇禎說的是皇女,他們隻聽到了五代平襲的侯爵位。
這可是天大的恩賜啊,就算位極人臣的首輔都弄不到這樣的恩賜,就算軍中的名將,出生入死,百戰百勝都很難得到這樣的封賞。
這個手很小的骨傷科太醫激動了,榮華富貴,封妻蔭子,一條輝煌的康莊大道就在眼前,雖然想走上這條康莊大道極為艱難,幾乎要拿命來博。
但是?
倘若博贏了,不僅自己擁有了榮華富貴,子孫後代更是享用不盡,特娘的,拚了!
這個手很小的太醫叫李俊逸,李俊逸深吸一口氣,也來不及洗手了,他堅定的將手伸了過去。
時間似乎靜止了,產房裏鴉雀無聲,眾宮女拉著大大的布幔,將皇後遮在了裏麵。
李俊逸閉著眼睛不敢看,他咬著牙將手伸進布幔裏,慢慢摸索著,終於……
摸到了,手上略微用勁,將龍子的鎖骨掰斷了, 然後緩緩拉了出來, 可是……
預想中的哭聲並沒有傳來,小嬰兒被李俊逸抱在懷裏, 她一動也不動,渾身青紫。
這是窒息了?
情況危機萬分, 崇禎現在腦袋裏一團亂麻,他拚盡全力迴憶著,剛出生的嬰兒若是窒息了,應該怎麽辦?
辛虧……
大明的太醫和穩婆對付這種情況相當有經驗,方嫂一個箭步衝上前,她猛的將小嬰兒倒提起來,不停的拍打著嬰兒的屁屁還有腳板心,重重的,一下又一下。
哇哇哇!
哇哇哇!
哇哇哇!
小嬰兒終於哭了,她哭的聲嘶力竭,然而這哭聲聽在崇禎耳朵裏,卻比金山還要珍貴。
崇禎淚流滿麵,他的女兒終於順利出生了,大明的長公主誕生了。
眾太醫和穩婆皆長舒一口氣,他們的小命終於保住了,唯一不爽的就是……便宜李俊逸這小子了,太特娘運氣好了。
而李俊逸還沒來得及狂喜呢,他突然意識到剛才自個摸了皇後,還是皇後最隱秘的地方。
雖然對於大夫而言,男女沒有區別,但是皇帝陛下不是大夫啊,皇帝陛下若是介意了,自個的小命也完了。
一念及此!
李俊逸直接暈了過去。
李俊逸不知道,崇禎是現代社會穿越過來的,現代社會男產科醫生太多了,就連他崇禎也曾經被女醫生看光過呢。
為了救命,還講究毛線的男女之別?用論壇上一句話說,醫生看你和模型沒有區別,甚至看多了還會惡心。
言歸正傳!
大明的長公主終於出生了,雖然過程一波三折,但是總算安全了。
一部分太醫和穩婆眼疾手快的衝了過去,仔細護理起長公主來,擦洗的擦洗,包紮的包紮。
另一部分太醫溜慢了,他們隻得繼續搶救皇後,如今皇後依舊沒能脫離危險。
她產前本就出血過多,產後不僅沒有止住,反而出的血更多了,那血水就如同小泉一般,涓涓直流,雖然看著不多,但是人體才多少血液啊?
不需流完,隻需流一半,就會有生命危險,以現在的醫療水平,根本就搶救不迴來。
眾太醫急了。
搶救皇後的責任也沒辦法推給穩婆們,太醫們隻有硬著頭皮上了,無數的止血湯藥,止血棉布源源不斷的送了進來。
……
怎麽辦?
心思電轉之下,崇禎突然想起了幼時在鄉間,曾經聽赤腳醫生說過的話。
倘若胎兒太大,可以掰斷胎兒的鎖骨,這樣就能縮小胎兒的體積,然後胎兒就能順利通過骨盆出來了。
此法雖然讓孩子很疼,但這幾乎是唯一能夠救母子的辦法了。
崇禎立刻將這個法子告訴了眾太醫,可是這些太醫卻遲遲不敢動手,開玩笑……
掰斷龍子的鎖骨,這可是殺頭的罪啊,況且就是崇禎不殺他們,敢讓龍子受傷,也會遭天譴的。
崇禎見這些太醫磨磨蹭蹭的,他厲聲喝道,“快給勞資動手,否則殺無赦!”
皇帝發火了,這可不是開玩笑的,所謂天子一怒,伏屍百萬。
崇禎雖然不會真殺百萬人,但是殺他們這些小小的太醫簡直是易如反掌。
這些太醫現在好後悔啊,早知道就不貪慕榮華富貴了,就在民間當個小小的大夫有什麽不好的?
可惜……
現在已經是騎虎難下了,皇帝陛下在旁邊虎視眈眈,皇後娘娘身處險境,他們敢撂挑子嗎?
終於……
有一名老太醫站了出來,此人是太醫院的院首,叫呂清塵。
呂清塵伏跪在地, “啟稟陛下, 我等太醫並不擅長接生,對於胎兒在母體內的位置亦不了解,此事還需找個熟練的穩婆更好。”
眾接生婆聞聽此言,都差點暈了過去, 她們暗罵, 一群無恥的太醫,除了會推卸責任外, 還會幹嘛?
生死攸關, 穩婆們也變得聰明起來了,她們推了個領頭的穩婆出來。
這個穩婆人稱方嫂, 方嫂接生過無數的嬰兒, 可謂是經驗豐富,然而……
方嫂最為人稱道的卻是她的能言善辯,這婦人也急忙跪了下來。
方嫂顫抖著說道, “啟稟陛下,民婦雖然願意冒險一試,然而民婦不知道鎖骨的結構,更加難以把握力度,萬一輕了或者重了,可如何是好?”
“民婦死不足惜,然而若傷了龍子的性命, 民婦縱然死一萬次,也難贖其罪啊,民婦以為眾太醫中定然有擅長骨傷科的大夫,至於胎兒的位置?伸了手,照直摸進去就是了。”
見這穩婆又不動聲色的將蹴鞠踢了過來, 眾太醫暗罵道,刁婦!
呂清塵張了張嘴, 似乎還準備再狡辯一番?然而崇禎卻已經等不及了。
皇後的羊水越流越少,母體內的胎兒完全依靠羊水唿吸, 羊水流盡了,胎兒就會窒息而亡。
崇禎厲聲道, “骨傷科太醫站出來!”
崇禎說完了,就見幾個太醫不情不願的站了出來,崇禎也來不及問他們。
他幹脆直接指著一名手最小的太醫命令道, “就你了, 快去接生,倘若朕的皇女無恙, 朕賜你侯爵之位,並五代平襲。”
眾人根本就沒有注意到崇禎說的是皇女,他們隻聽到了五代平襲的侯爵位。
這可是天大的恩賜啊,就算位極人臣的首輔都弄不到這樣的恩賜,就算軍中的名將,出生入死,百戰百勝都很難得到這樣的封賞。
這個手很小的骨傷科太醫激動了,榮華富貴,封妻蔭子,一條輝煌的康莊大道就在眼前,雖然想走上這條康莊大道極為艱難,幾乎要拿命來博。
但是?
倘若博贏了,不僅自己擁有了榮華富貴,子孫後代更是享用不盡,特娘的,拚了!
這個手很小的太醫叫李俊逸,李俊逸深吸一口氣,也來不及洗手了,他堅定的將手伸了過去。
時間似乎靜止了,產房裏鴉雀無聲,眾宮女拉著大大的布幔,將皇後遮在了裏麵。
李俊逸閉著眼睛不敢看,他咬著牙將手伸進布幔裏,慢慢摸索著,終於……
摸到了,手上略微用勁,將龍子的鎖骨掰斷了, 然後緩緩拉了出來, 可是……
預想中的哭聲並沒有傳來,小嬰兒被李俊逸抱在懷裏, 她一動也不動,渾身青紫。
這是窒息了?
情況危機萬分, 崇禎現在腦袋裏一團亂麻,他拚盡全力迴憶著,剛出生的嬰兒若是窒息了,應該怎麽辦?
辛虧……
大明的太醫和穩婆對付這種情況相當有經驗,方嫂一個箭步衝上前,她猛的將小嬰兒倒提起來,不停的拍打著嬰兒的屁屁還有腳板心,重重的,一下又一下。
哇哇哇!
哇哇哇!
哇哇哇!
小嬰兒終於哭了,她哭的聲嘶力竭,然而這哭聲聽在崇禎耳朵裏,卻比金山還要珍貴。
崇禎淚流滿麵,他的女兒終於順利出生了,大明的長公主誕生了。
眾太醫和穩婆皆長舒一口氣,他們的小命終於保住了,唯一不爽的就是……便宜李俊逸這小子了,太特娘運氣好了。
而李俊逸還沒來得及狂喜呢,他突然意識到剛才自個摸了皇後,還是皇後最隱秘的地方。
雖然對於大夫而言,男女沒有區別,但是皇帝陛下不是大夫啊,皇帝陛下若是介意了,自個的小命也完了。
一念及此!
李俊逸直接暈了過去。
李俊逸不知道,崇禎是現代社會穿越過來的,現代社會男產科醫生太多了,就連他崇禎也曾經被女醫生看光過呢。
為了救命,還講究毛線的男女之別?用論壇上一句話說,醫生看你和模型沒有區別,甚至看多了還會惡心。
言歸正傳!
大明的長公主終於出生了,雖然過程一波三折,但是總算安全了。
一部分太醫和穩婆眼疾手快的衝了過去,仔細護理起長公主來,擦洗的擦洗,包紮的包紮。
另一部分太醫溜慢了,他們隻得繼續搶救皇後,如今皇後依舊沒能脫離危險。
她產前本就出血過多,產後不僅沒有止住,反而出的血更多了,那血水就如同小泉一般,涓涓直流,雖然看著不多,但是人體才多少血液啊?
不需流完,隻需流一半,就會有生命危險,以現在的醫療水平,根本就搶救不迴來。
眾太醫急了。
搶救皇後的責任也沒辦法推給穩婆們,太醫們隻有硬著頭皮上了,無數的止血湯藥,止血棉布源源不斷的送了進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