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寧錦防線是用什麽打造的?

    銀子啊!

    幾乎是一寸土地一寸銀了,白銀開道,金錢鑄壘,大明朝每年的國庫收入都不夠填的。

    就是這道防線拖垮了大明朝的財政,導致財政破產,導致三餉不停的加呀加,無數的自耕農走投無路,最後揭竿而起。

    而拖垮明末財政的關寧錦防線又起到了什麽作用?並沒有!

    後金一而再,再而三的繞道這條防線,直取北京,就很能說明問題了。

    崇禎看著一臉正氣的帝師孫承宗,歎了口氣,這是個非常有爭議的人物。

    孫承宗規規矩矩的行了大禮後,他啟稟道,“陛下,如今天降大旱,災禍四起,臣聽聞韃子那邊早就已經人困糧缺了,臣恐生變,陛下不得不防。”

    頓了頓,他終於說出了目的,“臣懇請陛下撥白銀900萬兩,用來加固關寧錦防線,以安定邊境。”

    崇禎不置可否。

    隻是淡淡問道,“愛卿一張口就是900萬兩,可知我大明國一年的田賦收入是多少?隻怕還沒900萬的一半吧?”

    孫承宗氣定神閑,“陛下最近誅逆臣,收商稅,內帑錢財早就溢滿了吧?以其讓這些銀兩蒙塵,不如用以修築堡壘,抵禦外患。”

    “嗬嗬~”

    崇禎冷笑道,“孫愛卿,朕再且問你一句,朕所得之銀兩全部都用來購買了糧食,以賑濟西北流民,何來蒙塵之說?”

    孫承宗沉默了會兒,然後突然重重跪下,“陛下,西北流民不過是疥瘡之患,待到熬過今年冬天,明年雨水下來了,自然會豐收的,流民也就散了。

    可是建虜韃子卻是我朝心腹大患呐!八旗之兵何止十萬?且個個悍不畏死,驍勇善戰,如果讓他們突破了關寧錦防線,鐵騎長驅直入,那就是山河破碎,民不聊生了,望陛下三思。”

    說完,他還不忘重重磕了幾個頭,直把額頭都磕破了,這孫承宗確實真心為國,可惜……

    他不知道今年的大旱後,什麽冰雹、水災、鼠疫即將輪番上陣,將這大明國虐了個千瘡百孔。

    如今還隻是疥瘡之患的流民,從第二年開始便演變成了席卷全國的大規模民變。

    崇禎站起身來,緩緩渡到了孫承宗身邊,歎了口氣道,“孫卿有護國之誌,可是卻沒有救國之能,孫卿就敢肯定明年西北一會會下雨,而不是下冰雹啥的?”

    孫承宗一臉懵逼。

    崇禎繼續說道,“孫卿就一定覺得關寧錦防線擋的住建虜韃子?他們不會繞道蒙古?”

    孫承宗若有所思。

    崇禎閉上眼睛,努力迴憶著以前從電腦上看的一些曆史知識,然後又用上了演講與口才。

    崇禎的聲音堅定而緩慢,“建虜韃子雖號稱騎兵十萬,其實也就隻有四萬騎兵,其餘都是步兵而已,為了對付這麽點敵人,我們卻要花費國庫的全部收入來填這漫長的遼東線。

    然後任憑流民肆虐,無糧賑民,也沒有錢調兵,這才是真正的國家災難啊!”

    孫承宗直勾勾看著崇禎道,“大範圍的民變,臣沒有看見,臣隻看見建虜韃子的虎視眈眈,哪怕隻有四萬騎兵,可是那是重騎兵啊,而且極為驍勇善戰,不靠著這條防線守著還能怎麽辦?”

    崇禎沉默片刻。

    他突然說道,“關鍵這條線守不住啊?”

    石破天驚的話,驚的孫承宗差點一跟頭載倒在地,他錯愕的看著崇禎。

    崇禎沉默了會兒……

    突然一字一頓道,“這些建堡壘和防線的錢,不如用來練兵,如今王朝積弊,內有黨爭之禍,外有韃子,而且我大明朝即將麵臨十幾年的天降之災,到時候糧食欠收,生靈塗炭,百姓十不存一,流民橫掃天下,錢不夠花啊!”

    頓了頓……

    崇禎繼續道,“一切等躲過了這十幾年的天災再說,到時候我大明軍必然將以嶄新的麵貌出現在世界麵前。”

    孫承宗仔細琢磨崇禎的話。

    他隻覺得這些話都好有道理,就是有些詞匯他聽不懂,不知道是啥子意思?

    而且十幾年的天降之災?

    孫承宗不解的問道,“陛下為何知道會有十幾年的天降之災?臣不明白。”

    崇禎端起茶杯,吹了吹茶沫子,信口開河起來,“昨夜太祖入夢,太祖告誡朕如今國家艱難,天災將持續十幾年,太祖讓朕一定要好好守護大明國。”

    崇禎這話說的太玄乎了。

    孫承宗打死也不相信,可是他能夠質疑嗎?孫承宗看了看天,似乎九天之上太祖真的在看著這一切?

    崇禎走上前拍了拍他肩膀,“愛卿不必怕,也不要懷疑,一切有朕,朕令你為薊遼總督,就讓袁卿做你的副手,你們二人放棄寧錦防線,以關寧原有軍事堡壘為根據,大力發展屯田,努力種糧以貼補國用。”

    孫承宗還想說什麽,崇禎疲憊的揮了揮手,“愛卿即刻上任吧,朕累了。”

    孫承宗還是有點不服氣,崇禎這是讓他去種田啊,好歹他也是一代帝師,種田?哎,太丟人了。

    孫承宗一走。

    崇禎拿起茶壺猛灌了幾口,剛剛說的是口幹舌燥,嗓子都快冒煙了。

    ……

    崇禎的用意很簡單。

    寧錦防線雖然好,但現在的大明國庫並不足以支撐這條防線。

    而且皇太極還能繞道,防線沒用,還直接拖垮了明朝國庫,崇禎若是不廢除,這條防線也會拖垮他的。

    所以還不如建立機動作戰部隊,然後在遼東大力種田,這裏地廣人稀,也不會發生什麽瘟疫,了不起就是來點旱災。

    不過沒關係。

    紅薯和玉米正在趕來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是崇禎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瓔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瓔珞並收藏我是崇禎帝最新章節